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女侠千古情 > 第五十五章 四方受困

女侠千古情 第五十五章 四方受困

作者:宝侠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方镇是个不起眼儿的小镇,离它二十余里是个较大的镇子,通常北上的客人都会经过四方镇到那里落脚,所以在镇上留宿的客人并不多。四方客栈其实也不过是几间简陋的房子而已。目前,我是这间客栈唯一的客人。

幸运指数一向不高的我,这次不知怎么走了好运,救我的那对老夫妇陈叔陈婶,正好是这间客栈的老板,是很善良的人。交谈之后才知道,晏七行是他们老两口的救命恩人,在一桩冤案中,晏七行曾用尽方法查明真相,将他们解救出来。后来,他们就到了这四方镇开了间小小的客栈赖以维生。

老两口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给我听,从那个故事里,我更深地了解了晏七行,心中充满对自己丈夫的敬爱之意。

“你就安心住下吧,七行说来,就一定会来,那孩子说话素来一诺千金,绝不会食言。”

老先生对晏七行的信任好象相信太阳是圆的一样坚定不移。

我也是。

这次的蛊毒发作的时间特别长,并且没有一丁点儿中止的迹象。这使我出入非常不方便,盼望晏七行在我身边的心也格外的强烈起来。按照约定,我寸步不离四方客栈(也离不开)等候晏七行。

也有好多的疑惑,但是都抵不过等待的迫切,我想见到晏七行,快快地见到他平安归来。

等待的时间里,我开始研究那支铁与木结合制造的手枪。

除了质材粗糙外,手枪的外形完全仿制我丢失的那把54式手枪,全长196毫米,口径7.62毫米。但基于精度与工艺原因,与54式手枪又有不同,最大的不同正如我所料,就是膛线——即来复线的问题。

所谓来复线,是在枪管里刻上几条螺旋线,发射时弹头在火药燃气的推动下在枪管里按照膛线的轨迹转动,这样飞出枪口后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精度和飞行距离。没有来复线的枪叫做无膛线枪,也叫滑膛枪,各方面性能都不及来复枪。手枪射程本就不够远,威力与步枪也无法相比,少了膛线后,精度、射程与威力更加大打折扣。

乘着陈叔陈婶不在时,我试了一下,这支仿54式手枪的射程仅为40米,精确度远不及原版手枪,只是对于单兵近距离作战,它的威力还是不可小觑。

这支手枪虽有缺陷,也不妨碍我对那个“惊才绝艳”丹心墀主人的好奇。这人实在是个天才,就算是对现代枪械相对熟悉的我,想在这个什么工具都没有的时代造出枪来,已经是千难万难,想不到他一个古代人,居然能按图索骥自制手枪,怎能不令人惊叹?来复线的问题他想不到是正常的,一个从未接触枪械的人,谁会想到枪管里那几条螺旋线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个人,如果能为汉廷所用,对于武帝来说一定是如虎添翼,可惜的是,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研究了枪,又开始思索那些我想不通的事。

在跟陈叔陈婶的闲聊中,多少也知道一些外面的事,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外面居然风平浪静,没有人谋反也没有人被诛。录音笔里除了原有的内容,关于淮南王、丹心墀、与刘城璧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举动,我陈述了自己的见解,按理说刘彻听后不可能保持平静,可是该有的动作他一个都没有。这事实在奇怪!

但奇怪的事不止这件,最奇怪的是晏七行,我在客栈里足足等了他两天,但是他竟然没有前来赴约。我相信以他的身手,安全脱身并非难事,但是为什么这么久,他还不出现?我焦灼难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很想租辆马车出去找他,但想起当日他郑重其事的嘱咐,只好放弃。

等待?寻找?

每天一早醒来,这两个念头在脑中盘旋交织,难取难舍,直至日落。

第四天晚上,晏七行还是杳无音讯。头发梢儿都冒火的我再也捱不下去了,请陈叔代租了马车,决定明天一早回我们曾住过的地方看一看再作打算。

心不在焉地吃过晚饭,忽听马蹄声由远及近,惊天动地奔腾而来。紧接着客栈大门一开,“呼拉拉”冲进来一群人,清一色黑袍黑靴,腰佩钢刀,进得门来训练有素地左右一分,列在两旁。那精神,那气势我再熟悉不过,是期门军!

我的心倏然一沉……

随后,被左右侍从护卫而来,一身青衣小帽也遮不住尊贵之气的人,正是久违了的汉天子刘彻!

我吃惊得不能动弹,浑身的血立刻冲上头顶,脑子里想着试图用笑容来消弥心中的紧张,可惜脸孔偏偏板得死死的,没能做到。

陈叔陈婶也从起初的震惊回过神儿来,陈叔起身,向前走几步小心翼翼地问道:“客官,请问客官到此是住店还是用膳?”

我本就跪坐在席间,此时就势跪到了地上,苦笑着行礼:“刘丹恭请陛下圣安。”

“陛下”二字出口,陈叔愕然回头望我,满是皱纹的脸见了鬼似的震惊。

“陛……陛下?!”那二位仓皇跪了下去。

刘彻不吱声,缓缓走到我眼前。我勉力支撑着身体,才不至于在他面前五体投地。

一双黑色的鹿皮靴,定格在我的视线里,无言无语,却有一种空前强大的压迫感从四面八方迅速弥漫而至,将我密密匝匝包裹在其中,呼吸也变得格外困难。

刘彻终于开口说话,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如同没有波纹的池水:“四方镇?朕以为必是山清水秀风物佳美之地,不想居然如此贫瘠偏远,常人难至,不过倒是绝佳的隐居之所。”

我无言可答。

他在我面前蹲了下来,不用抬头,也感觉到那两道灼灼逼视的目光。

他压低了声音,口里的气息喷在我的头发上:“携手与此,荒山野地也胜过神仙境界罢!晏七行在哪里?为何不出来见朕?”

提到“晏七行”三个字时,他的语气格外凌厉,我的心“哧通哧通”跳得厉害,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为什么不说话?”他冷冷地没有表情地发问着。“背叛、私逃、不守信诺,觉得理亏对不起朕,所以无言以对?”

“我……”喉咙又干又哑,我咳嗽一声,用尽全力直起身体,慢吞吞地说:“我没有背叛,也没有私逃,更加没有不守信诺,所以,我不觉得理亏对不起陛下。在您面前,我理直气壮。”

我直视着他,刘彻的神情憔悴,脸孔苍白得近乎透明,眼眶却是青色的,眼底有两簇怒焰在燃烧。

“理直气壮?”他腾地站起身来厉声怒责。“未央宫临别之际,你信誓旦旦,声言一个月之内,将杀害朕夫人孩儿的凶手带到朕面前,结果你不但不守诺言,还竟敢勾结叛贼刘濞之后,夜入诏狱劫走卫青叛离朝廷一去不返。真凶在哪里?交待在哪里?你这不忠不信无情无义之人,在朕的面前,也敢说自己理直气壮?!”

“不是这样的。”我支撑不住地跪坐在地,心中满是惊惧。“我叫人送去录音笔给你了呀,所有一切的真相都在那里面。红蝶的事,卫子夫的事,全都是刘城璧搞的鬼。因为在闽越事件中我杀了他的爸爸,他才设计陷害我,不但是我,还有陛下你,他立下誓言要倾覆大汉王朝,这些事都在录音笔里,我托一名绣衣使者带给陛下的,陛下你没收到吗?”

“什么录音笔?朕从未见过。”刘彻一抖袖子,愤怒得脸色铁青。“刘丹,数月不见,你竟也学会脱罪诿过了吗?”

我大脑顿时一滞。

这是什么意思,他真的没见过录音笔?他没见过那个绣衣使者?那个据晏七行说是自己最信任的部下?

“不是的,怎么会这样呢?我明明见过那个叫成埮的绣衣使者,他答应立刻把录音笔交给你的。”我语无伦次起来。“那件东西很重要,能还我跟卫青清白的。”

莫非那家伙竟是刘城璧的人?

如果是,以晏七行的精明怎么会半点也察觉不到,还将他视作心腹?

刘彻上前一把捏住我的下巴,强迫我抬起头来直视他,问道:“你到底在说什么?事到如今,你还敢为自己狡辩?”

我大脑一下冷静下来,嘴唇却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录音笔……”

“录音笔是什么?”刘彻怒视着我吼道。

是什么?其实我想说的不是录音笔,现在这个根本不重要。瘫坐在地上无法呼吸,脑子更乱成一团。我有种不详的感觉,深深的恐惧令我无法思想!

“陛下,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忽然想到最重要的是什么。刘彻来时开口的第一句话,曾提及四方镇。

为什么,他好象早知道我在四方镇?

“朕是大汉天子,你脚下所踏是大汉疆土。”他冷冷地说。

“我知道我知道,骑最快的马日夜赶路,从长安到这里至少也要七天七夜,可是,我到四方镇才只有四天,你又不是神仙,怎么会提前知道我到这里来?”我急了,提高了声调全无敬意,这才是我真正害怕的问题。

来四方镇会合是晏七行的临时起意,远在长安的刘彻怎么会提前三天就知道?

刘彻怔在那里。

“到底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我气急败坏地大叫起来。

“田蚡!”面对我奇怪的态度,刘彻开始觉得不对头,吐出这个名字。“自从你勾结叛逆私逃,朕颁令全国郡县,通缉你跟晏七行,丞相暂代绣衣署,也派人四处打探……”

原来我跟晏七行的名字早上了黑名单,也亏了四方镇地方小,通缉令估计没贴到这里,不然我早成了过街老鼠。

“大约七八日前,他上书说发现你二人踪迹,但忌你二人身手,怕打草惊蛇,故此没有惊动你们直接向朕禀告。朕担心你不肯回朝,于是轻装简从亲自来见。”

“轻装简从?”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儿。“你带了多少人?”

刘彻伸手一比。

“三千?”我问。

“三百。”他说。

“疯了,疯了……”我无力地喘息着,完全忘了身为臣子的礼仪。“你知不知道现在有多危险,外面到处是反你的人,你怎么敢只带了三百人就出来?”

“谁敢反朕?刘城璧?”刘彻一脸不屑地冷笑,看来压根儿没把他放在眼里。“小小蜉蚁也能撼树?”

“不止是刘城璧。”我尖叫起来。“还有淮南王,甚至还有丹心墀。他们……”

我抖抖索索地从怀中拿出那支仿54手枪伸到他眼皮底下:“他们连这个都造出来了,你还笑得出来吗?”

刘彻拿过那把枪,神情大变:“刘丹?”

“自然不是我。”我高声叫道。“这件事说来话长,以后再告诉你。现在你要明确知道的是,这里很危险,你必须马上离开!立刻离开!”

刘彻不是傻子,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田蚡也是叛逆一党?”

“对!”我挣扎着想起来,却无论如何也动弹不得。“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会来四方镇,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一直在跟踪我跟晏七行,知道晏七行跟四方客栈的关系,所以事先叫田蚡通知你,叫你来自投罗网。或者管我来不来这里,反正只要你来,他们要的只是你……他们是想弑君!”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打个冷战。

刘城璧本就是精明阴险的人,再加上一个丹心墀主人,如果他们真想对付我,一定会算计得分毫不差,怎么会那么容易让晏七行救我出去?分明是拿我当诱饵引刘彻上当,这四方镇,恐怕来得去不得了。

可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多此一举的是四方镇而不是我们居住的那个小山村?

还有晏七行,难道真的出了状况?

我不敢想下去,我的丈夫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不会有事,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他!

我如此深信地安慰着自己,平复着激动的心情。

刘彻深吸一口气,说道:“好,朕相信你,立刻随朕离开这里,一切容后再谈。”

“来不及了。”我喃喃地说,血色从两颊褪了下去。

不远处的天空,有烽烟迅速升起,那是报警的记号。

一名禁军如风跑来,跪禀道:“陛下,有千余人马忽然出现,将四方镇团团包围,现已与我军短兵相接。”

“可知其来历?”刘彻手握腰间剑柄,沉声问道。

禁军说:“不知。陛下来此之前,斥候分明回报四方镇并无丝毫异处,但陛下进入镇中后,这批人马却突然出现,现身后二话不说立刻跟我们动手,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利落,似乎早有预谋。”

这边还来不及应对,另有一人又气喘吁吁地跑来,边跑边喊:“陈叔,出事了,有人将我们的船凿沉了。”

不出所料,我所有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不愧是汉武帝,危急关头刘彻仍旧极为镇静,对那名报信的禁军说:“即刻着人查明镇里可有对方内应。一经查出,立即诛杀。”

抽出佩剑高声叫道:“所有人等,立刻随朕上马迎敌!”

禁军们迅速退出去,在门外上马的上马,挽弓的挽弓。

陈婶惊恐万状,哆哆索索爬起来扶我,想说什么却说不出话来。

刘彻向外冲了几步,转身见我靠在老板娘怀中,一皱眉严厉地问:“不去吗?”

我苦笑道:“我中了蛊毒,现在浑身发软,是废人一个,去了也只会连累你。”

刘彻大步走来,一把抱起我说:“留你在此,只有死路一条。”

随口对陈叔陈婶说:“关好门窗,无论外面有何声响,不要出来。”

当此危难之际,他竟有心关怀自己的子民,倒不失君王之风。

一出大门,只见外面火把通明,除了禁军之外,竟集结了许多手持木棍、菜刀、斧头、砍柴刀等等奇形怪状武器的本镇男丁,一见刘彻出来,立刻齐刷刷地跪地行礼:“草民等参见皇帝陛下。”

刘彻惊奇不已地望着他们:“平身,这是何意?”

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粗声粗气地说道:“陛下驾临四方镇,本是我们的荣耀,却不想陛下竟在此遇袭。我等村野鄙夫虽未读过书,却也晓得家国大义,愿以一已蛮力,拼死保护汉天子陛下!”

面对一众热血激昂的百姓,刘彻很安慰,大声道:“多谢名位乡亲高义,朕铭记五内。今日朕若得脱险,他日定重重嘉奖四方镇!”

“多谢陛下!”众人同声,声如雷鸣。

这个皇帝,看来还是有人拥护的。

把我放到马上,刘彻自己也飞身上马,两人单骑,率众冲向小镇出口。

刚转过街尾,一名禁军身上带血,仓皇失措地迎面而来,来不及下马见礼,只在马上一抱拳对刘彻说:“禀告陛下,贼人人多势大,手中兵器十分神奇厉害,我方已死伤泰半,无力再战,请旨定夺。”

刘彻问道:“四方镇地势如何?可有突围之路?”

禁军抬手擦掉汗水,说道:“此地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正值春汛水涨,江面宽阔无法泅渡,所有船只已被凿沉,陆路唯一的通道亦被贼人截断,无路可出。”

我恍然,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四方镇下手的原因,四方镇既远且小,地势又特殊,这次,他们是铁了心要置刘彻于死地。

“哒哒哒”,刘彻的马在原地踱步,我听见他的心脏在急促地跳动。此时,喊杀声已隐约可闻,夹杂着“砰砰”的枪响。

我提醒刘彻:“找个当地人来问问,也许还有别的路。”

很快找来了几个本镇居民,大家一起头摇得象拨浪鼓,四方镇的山全都是陡峭的峭壁,根本高不可攀,进出之路果真就只有一条。

我们已经无路可逃,惟今之计,只有硬冲了。

刘彻下巴紧绷着,神情冷峻地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冲出去。”

“放我下来。”我冷静地对刘彻说。

“不行!”刘彻一口拒绝。

我毫不犹豫,用尽全力把自己摔下马去,真痛!

刘彻大惊,立刻就要下马。

“不要下来。”我厉声阻止他。“陛下放心,他们的目标不是我,我自有办法脱身。只要你突围出去,我们长安见。”

刘彻脸上的肌肉在跳动,忽然将那支枪丢给我说:“给你防身。”

“不要,你带上它或许有用。”我叫着。

但他不理我,扭头对一旁的客栈老板吩咐道:“扶她回去,好生照料!”

“是,陛下。”老板带着一脸的崇敬,忙不迭地来扶起我。

“这种枪的射程不出四十米,远距离用箭对付他们最有效!”我大声说。

刘彻最后看了我一眼,说道:“别忘了你答应朕,长安见!”打马扬尘而去。

如果不能帮助你,至少我可以做到不拖累你,刘彻,你一定要平安离开这里。

我在心中默祷。

回到客栈,坐在榻上,一颗心沉重无比。陈叔陈婶坐在我对面,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汉武帝不会死在这里。”我喃喃地自语。“他不可以死,所以一定还有别的路。”

陈叔摇头叹息道:“没有别的路,我在此地生活数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最熟悉不过,没有别的路。”

“没路也要开路!”我大吼一声,吓了老两口一跳,惊惶失措地望着我。

“对不起,我太着急了。”我连忙道歉,不知怎么眼泪就流了出来。“都是我的错,全都是我的错。”

身为大汉皇帝,一人身系国家前途命运,却离开他的皇宫,离开他的御座,不眠不休赶了七天七夜的路,只为了见这个他口中无情无义的女人,又因为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使他身陷前所未有的险境。如果真出了什么事,这个女人要如何来承担?

我流泪不是悲伤,而是绝望害怕。我越来越害怕,害怕面对历史,害怕面对变化,害怕面对不可测的未来,更绝望着如今的处境。

刘城璧,丹心墀主人,淮南王刘安,只要出手,必定会计划周详慎密,不留半点余地,我们根本没可能离开这里,如果没有奇迹出现,结局已经注定。情义、道义、国家民族大义不论哪一方面来说,我都感觉自己就象是一个罪人,不,根本就是个罪人。

但是不行,我没能力去承担这个结果,所以死也要找到活命的办法,哪怕我死,刘彻也要活着。

从来没有象这刻这样,我如此仇恨那个在我身上下蛊的人。他令我在危难的时刻不能有任何作为,甚至连拼命的机会都不给我。

“想想看吧陈叔,一定还有别的路。”我流泪哀求着,一旦刘彻冲不出去,那么敌人攻进四方镇只是时间问题,三百人马死伤过半,剩下的一半能抵挡几时?“他是你们的皇帝,他是大汉的天子,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汉廷不能没有他,中国也不能没有他,无论如何,他绝不可以死。求求你们。”

我跪在他们面前,泪如雨下。

陈叔陈婶慌了,上前扶我又扶不起,急得陈婶陪着我一起哭,连声说道:“老头子,你倒是赶快想想,还有办法没有哇?”

“这四方镇就象口井,只有一条出路,你叫我……”陈叔原本拍着自己的大腿,却忽然停了下来。“井?水井?”

我睁大了眼睛莫名其妙,跟水井有什么关系?

陈叔激动地俯身在面前,说道:“出路虽然没有,但也许活路尚有一条。”

“什么活路?”我又惊又喜,连忙擦干眼泪专心聆听。

外面的枪声和厮杀声越来越近了,快了,他们快攻进来了。

过一会儿,大门被撞开,两名形容狼狈的禁军扶着青衣染血的刘彻跌跌撞撞冲了进来。我的心一凉,没有奇迹,突围果然失败了。

“怎么样?”老两口赶紧去扶他们的皇帝,我在一边插不上手,只能干着急。

“陛下受伤了。”禁军匆忙地说。“叛贼势大,我军已经折损七八。”

我急切地说:“告诉将士们,尽全力抵挡叛贼,时间拖得越长越好。”

两名禁军领命而去,刘彻的右肩膀血肉模糊,是枪伤。痛的满头大汗他还是强笑道:“放心,朕是天子,有苍天庇佑,不会轻易就死。”

给他简单地包扎一下,我向陈叔陈婶示意,一个扶着他,一个扶着我,我们走向后院。

后院里有一口水井,井沿处掛着一口大大的罗筐。这井挖得很深,深得看不见里面的情形,探身一试,就觉凉意扑面。

我望着茫然不解的刘彻解释说:“这口井的内壁中有一个洞,供夏天贮藏食物使用,委屈陛下到井里暂避,或许可以避过一劫。”

刘彻闻言微忖,叹口气说:“朕身为天子,岂能置臣民将士性命于不顾一人逃生?”

这个当口还顾及他的帝王风范?我生气地翻了下白眼,未及开口,陈叔说道:“陛下雄才大略,一人实胜大汉千万人。百姓将士浴血舍命,无非是想保得陛下万全,以成就大汉千秋鼎盛,陛下,请下井!”

唉,古代人的忠孝节义呀,救人还要用求的。虚伪!

“陛下,别磨蹭了。”我不耐地说。

“好,你先下去。”他对我说。

“还是陛下你先。”我说。如果可以我早下了。

刘彻警觉地望着我,不肯上当:“你不下去,我也不去。”

无奈之下,我只好坦承:“那个洞只能容得下一个人。”

刘彻固执地说:“一起下去。”

陈叔有点着急,沉吟着说:“把洞内的食物清理干净,应当可以藏下两个人。”

乘着吊筐,我被放下去。

越近井底,凉意越甚,衣衫单薄的我禁不住打个寒噤。那个井洞低矮狭窄,比普通的气窗大不了多少,只能爬进里面,(好在现在的我也只会爬了)里面有食物,费了些劲装进吊筐送上去,过了一会儿,刘彻被送下来,倒退着死命挤进洞里,最后,陈叔乘吊筐下来,将事先备好的黑色土坯一块块地塞住洞口。(这是我的意思,事实证明这几块土坯果然起了大作用。)

洞里好不容易可以塞得下两个人,只是这两个人好像被包扎得紧紧的粽子一样,亲密无间地贴在一起,不能坐当然更不能站,为了节省空间,我在前刘彻在我身后,我们蜷缩着身体顺水朝一个方向————躺着。

我们静静地不说话,听着外面的动静。但是在这么深的井里,能听见的只有彼此的心跳声。

大约过了一刻钟,“砰”的一声枪响隐约可闻。他们进了四方镇,进了客栈。

我跟刘彻都清楚地意识到,无论那些村民还是那三百将士,恐怕已经全军覆没。

“乒乒乓乓”的声音响起,有人在翻东西,夹杂着模糊的叫骂声和哭泣声,我知道那其中有陈叔和陈婶。

忽然想起中国一部很老的战争片《地道战》,倒也很合眼下的处境。日本鬼子搜村要百姓交出八路时所用的残暴方法,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用来对付淳朴无辜的村民们。唯一知道我们下落的陈叔和陈婶,在威逼之下,会不会出卖我们?

我的心悬得老高,为着自己,更为着刘彻。

“啊”的一声,外面传来凄厉的惨叫,透过土坯缝隙传进我们的耳膜,刘彻抱着我腰的手一紧,我闭上眼睛。

有人死了吧……

凌乱的脚步声响起,有人进了后院。

“四处搜,我不信他们能飞天遁地!”熟悉的声音,是刘城璧。

我屏住了呼吸,“嗵嗵”的心跳格外的刺耳,声音之大都担心上面的人能否听见。

一阵鸡飞狗走,有人走向井边。

“这里有口井。”

我攥紧了拳头,心跳几乎停止了,刘彻更紧地抱住我,比起紧张更象是安抚,他安抚着我,手臂的力量传递过来,不知不觉间,我渐渐镇定。

不知丢了什么进井里,发出“咚”的一声。

“会有人在井里吗?”有人嘲讽地叫着。

感觉上有一点非常微弱的光渗入,应该是有人拿着火把探照。

“没有。”

“下去看。”又是刘城璧,早知道最难对付的就是他。

“公子之意,是跳进井水里?”有人问。

“不错。”刘城璧不耐烦起来,声音冷厉,就算把四方镇掘地三尺,也要挖他们出来。“

“且慢!”简短的两个字,但听在我耳中却如遭雷殛,给了我重重一击。刹那间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接着的说话却证实我听力良好。

“何必下井去查,让我来。”

疯了吧,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跟他们在一起?

虽然夹杂着一丝沧桑阴郁,但这个声音,这个人,我赌一千次一万次,是卫青无疑!

心里震惊着、呐喊着,未来的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今日成了谋反汉廷的叛逆!为什么?

因为卫子夫之死?因为那次劫狱?或者也被刘城璧催眠变成助纣为虐的帮凶?

刘城璧!!!

我咬紧了牙,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在卫青身上做了手脚,一定是!

可是他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他昔日的君主和朋友?

刚刚平复的心脏又狂跳起来,我心中悲鸣着,叹息着,又沉重又难受。

“给我取绳索来。”卫青说。

在他们中间他的身份显然不低,立刻有人应声领命。

他拿绳子干什么?

再过一会儿,隐约又有微光。

刘彻的手在我身上动了一下,我握住它,他的手心有点湿。

微弱的光感渐渐扩大,伴着清晰的“呼呼”声,好象什么东西在燃烧。

刘城璧“吃吃”地笑道:“卫兄心细,此法甚妙。”

“呼”的一声,光感倏然消失。

暗松一口气,才发现我的,他的,我们的手心里全是冷汗。

如果猜测没错,卫青一定是用绳子吊着火把下来,以此探测井内是否别有洞天,如果有,阴风必然吸引火势,我们会暴露无疑。幸好我事先想到这一节,就地取材用土坯将洞口封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上面的人又干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渡过大危机的庆幸让我们暗暗欣喜着。欣喜未尽,“砰砰砰砰”一阵密集的枪响,之后一阵又是一阵……

刘彻在我耳畔轻声问:“他们在做什么?”

“会不会是有人来救我们?”我猜测道。

四围突然静了下来,悄无声息,似乎一切都归于死寂。

半个时辰,一个时辰,我们不敢动。事前跟陈叔陈婶约定好,安全后他们会把我们上去,但是他们没来,我们也不敢动。

两个时辰过去,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式,大家都累得要死,却连扭扭身体的空隙都没有。

刘彻轻哼一声,我以为他伤口疼,忙低声问:“怎么了?”(鉴于外敌在上,以下交谈统统是‘轻声细语’,不再赘言。)

“有虫咬我。”他说。

KAO!我嗤之以鼻。

“哧。”又一声。

“又怎么了?”

半晌没言语。

“我们,如今算是同过生死共过患难了罢。”还是忍不住说话了。

这种时候还有心情想这种事,真懒得理他,我没吱声。

他沉默一会儿,说:“我已废了皇后。”

我吃了一惊。

“你来做我的皇后。”他又说,很坚决的口气。

我只好严重申明:“我已经成亲了。”

“我不介意。”这说的是实话。

想想他宠爱过的女人,卫子夫,舞女;王夫人,伶人;之后的李夫人更离谱,据说曾做过J女,所以娶别人的老婆当皇后,在他眼中根本不算事儿。但是……

“我介意。”我轻叹着说。

结婚之后,我的性情沉淀了许多,不想再跟他高谈阔论那些有的没的大道理,如果说从前拒绝他是因为一二三N条原因的话,现在只有一条,我爱晏七行。但我怎么跟他说,说了他能听得进去吗?所以懒得说。

“我想跟你谈谈关于红蝶的事。”迅速扭转话题才是上策。“她是刘城璧安插在你身边的人。”

“什么?”刘彻吃惊的声调都变了。

我说:“小声点,外面指不定还有什么人呢……”

刘彻完全没了谈情说爱的心情,沉声说:“把你所知道的全都告诉朕。”

我定了定神,于是从红蝶怀孕开始讲起,包括陷害我,谋害卫子夫,我怎么被催眠,刘城璧又是怎么对我说的话,卫青被劫出诏狱,晏七行怎样相救所有一切,连经历的带推论的给他讲述了一遍。

“刘城璧把她安插在宫里,相信除了陷害我,还有其它动作。陛下仔细捉摸一下,应该能找出蛛丝蚂迹来。还有田蚡,虽然没有证据,我确信他跟淮南王衡山王一定有关系。”这我倒不是瞎掰,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史载建元二年淮南王首次朝见武帝,田蚡迎至霸上对刘安说:“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后来也因此被诛族。)

甚至他时不时地针对我,恐怕也与此有关。

这个笨蛋,自己的外甥是皇帝,他好好的外戚不做,偏偏胳膊肘向外拐,也不知道淮南王究竟给了他什么好处,令这个骄横狡猾的家伙秀逗了脑袋自己找死。

“为何又多出个衡山王?”刘彻惊讶地问。“何况单凭刘城璧的只言片语,你就笃定他跟淮南王有关,从而认定淮南王会谋反,岂非太过憶断?”

糟!一激动失言了。我只好硬起头皮自圆其说:“我收到消息,淮南王衡山王哥儿俩原本不和,后来不知道怎么和好了,两家过从甚密,有风声说他们合谋秘密造反,淮南王甚至派翁主刘陵长住长安好做密探:一为拉拢官员,二为收集情报,不过这些只是听说却没有证据。可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陛下还是小心些,要知道人最大的仇敌,常常是自己家里的人。”

“至于卫青,我不信他会背叛陛下,一定是被刘城璧那小子灌了什么**汤施了什么催眠术,今晚这个卫青根本不是真正的卫青,他所做的也不是自己的心意。陛下,改日再见时,我一定想法子救他,不过希望陛下对他就不要追究了。”

“还有件更要命的事,我确信淮南王衡山王丹心墀再加上刘城璧这几股势力已经联盟,再看今天这情势,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公开谋反,他们手中有新式武器,再加上多年来积蓄的力量,实力不容小看,陛下此次回长安后,恐怕有场硬仗要打……唉,现在还不知道回不回得去呢,总而言之陛下这次实在太失策,真不应该冒冒失失地跑来这鬼地方,瞧,这都遭的是什么罪呀……”

我试图动动僵硬的身体,好家伙,卡得死死的纹丝不动。

我絮絮叨叨说了良久,刘彻静静地听得全神贯注。这时却突然开口说道:“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我没听清。

他淡淡地说:“还有一种可能,你为何不说?是想不到,还是害怕想到?”

我摸不着头脑:“什么可能?”

他冷笑道:“虽然无人可以预知你会来四方镇,但有一个人一定知道。”

“噢?谁?”

“晏七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