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胆琴心长歌行 > 第十一章 少年离家游

剑胆琴心长歌行 第十一章 少年离家游

作者:苏公子南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酒馆一楼的大堂内,先前那场貌似非常激烈的争吵,在那三个腰间悬挂着镇武司标志性兽头腰牌的人到来之前,其实就已经随着其中一拨人的主动退让而渐渐地歇止了。

这三人来的那是莫名其妙,虽然心中很是不悦,可最后还是只能将双方都呵斥一番后便默默地又回去了。

总不至于因为一点口角之争就把人全抓起来丢进大牢吧,好好训斥一番也就罢了,反正只要不闹出什么人命官司,就连府城衙门都懒得管,更别说他们了。

不过依照以前那帮幽州镇武司的老油子们的作风,这时候肯定会跑上去跟两边唱个大黑脸,敲点好处就是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得靠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才能让范阳城稍微太平点。

天下事,并不总是非黑即白的,这算是李轻尘在这里学到的至理名言之一。

依然静悄悄地待在二楼,只透过前方两块木板之间一条极其细微的缝隙偷偷窥视的李轻尘,将底下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果然如他所料,还是三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生面孔。

不过这并非终结,区区两次,尚还不足以下结论,所以之后,李轻尘继续故技重施,在这座自小长大的范阳城内到处游走,靠着这种笨办法来对那座曾经的家园,幽州镇武司衙门进行不停地试探。

每当他到了一处地方之后,必然会很快产生一场武人之间的冲突,但基本上全是声势大雨点小,别说殃及池鱼了,真正打起来的都不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而更可笑的是,其实好几次根本就不是他花钱雇的人,而是因为范阳城内本就这么乱糟糟的,这倒是给他省了很多麻烦,最起码,如果不是那种心思极其敏感细腻的人,是很难从这种事上察觉到什么端倪,乃至于发现他的。

因为这就是他们幽州人很寻常的一天嘛,无非就是今天的案子稍微比平常稍微多了一些罢了,但还不足以达到引起旁人注意的程度。

就这么在城内游荡了一整天之后,李轻尘终于能够确定一件他极不愿意承认的事,那就是整个幽州镇武司衙门,除了那位从不露面的武督大人以外,其余的所有人,应该都已经被换掉了。

嗯,其实李轻尘自己都明白,只是他不愿意直说罢了,那就是曾经养育他长大的那些人,起码有高达八成的可能性,跟老辛他们一样,被人从明面上很“合理”地抹去了。

首先,从原则上来说,不管是哪一座镇武司衙门,都只负责处理各自辖境内,由武人所引起的乱象,而且这里说的“武人”,其实可以说是特指那些已经晋身了中三品炼气境或者是身怀天赐武命的强横武者,因为唯有他们,才可以产生一些寻常人难以处理的乱象。

但凡还处于下三品炼体境的武人,大多让各地府城或是郡县衙门里的普通捕快施展合击之术便足以对付,唯有那些已经踏足了炼气境,学会了运使真气的武人,才拥有让镇武司对他们出手的资格。

至于人数最为稀少的上三品炼神境的武人则很少会犯事,至少在明面上不会。

可因为幽州镇武司衙门就修建在范阳城中,故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如果有城中百姓跑去镇武司衙门寻求帮助,镇武司还是会尽量会派出空闲的武人前往巡视以及镇压乱象。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天高皇帝远的事他们管不住,可家门口的事最起码得处理好,更何况以他们的速度,走遍整座城池都不会需要太久的时间,自然可以随时离开幽州镇武司衙门,只要不随意出城便可。

而这,也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虽然大洛王朝十九座镇武司衙门看似需要看守很大的区域,但实际上,它们只驻扎在各州的府城之内,此外朝廷另有专司情报调查的悬镜司镇守四方,一旦发现有厉害的武人作乱,便会火速地通知当地镇武司,而镇武司则会根据乱象的等级派出相应的武人前往镇压,确保不会浪费战力。

至于大洛镇武司的主要敌人,除了这些自以为已经练就一身神功便无法无天,时常在各地闹事,完全不服管教的武人以外,最主要的,还是真武殿!

与镇武司之人努力维护世间规矩,为江湖武人圈定界限,给他们戴上厚重的枷锁和镣铐不同,真武殿正是那个想要彻底解开绑在武人身上枷锁的人!

而且不止一个,而是针对全天下的武人!

真武殿真正的目标,便是要重新恢复武人在大洛王朝建立之前的无上荣光,在那时候,武人的地位是要远高于普通百姓的,乃是真正可以引导天下大势的弄潮儿,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庸庸碌碌,与寻常百姓无异。

早在一百余年以前,大洛王朝还未建立之时,中原是四分五裂的,曾经共有十余个国家在这里互相争斗,群雄逐鹿,年年征战,兵戈不止。

武人,在这种乱世之中,代表的就是绝对的力量,而乱世,也正是身怀绝技的武人们最好的舞台,武人期待乱世,就与文臣期待盛世是一样的,只有到了那个特定的时代,他们才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

无论是闯江湖的,还是做官的,其实不都是希望自己能搏个名声出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方才不负此生么?

但之后大洛王朝太祖皇帝以摧枯拉朽之势率兵一统中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后,武人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因为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他们的力量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正是天理循环,本无对错。

只可惜,每个人的执念都是不同的,最起码对于盛世之中的武人们来说,这种生活,其实是很憋屈的,这就好比将一只蛟龙圈养在池塘之中,越是如此,只会激起他们越多的怒气!

也正是因为这种完全以武人为尊,期待乱世到来的理念,让真武殿聚集起了极其强大的势力,甚至足以与镇武司分庭抗礼,故而为了防止分散出去驻守各地结果被人各个击破,所以镇武司的人如无必要是绝不会随意外出的。

不但如此,一旦辖境内同时爆发的乱象太多,手下被派出去镇压乱象的武人们超过了总数的七成,已经到了很难守卫住府城的时候,为了防止被人偷袭本部,那各地的镇武司便会直接通知长安,请求增援,这就是镇武司的核心运作机制。

可李轻尘今天在城内都逛了一整天了,一共看到了十多个生面孔,却连一个往昔的熟人都没见到,这就很有问题了。

首先那帮已到中年的老油子们虽然平日很是懒散,但李轻尘清楚,他们都是极具责任心之人,是真正愿意以行动守护正义的,不然也不会在这里一待十余年,二十余年,所以如果在范阳城内,自家门口都一直在出问题,那他们一定会出来巡街,警告那些居心叵测之徒,还范阳城一个暂时的太平。

可他们没有,从头到尾,就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个他曾经见过的人,全是生面孔,而镇武司又绝不可能将所有资历老的全派出去执行任务,而留下一堆新人镇守本部,这种调兵遣将太不合理。

而且这件事貌似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哪怕是长安那边,这就已经足够奇怪了,毕竟幽州司乃是长安司的下级,一切大规模的人员替换,都是要重新归档送到长安的。

难不成三个月过去,一切伤痛都已经被抹平了?

哪儿来这么巧,原本的老人陆续全没了,让一帮从未见过的新人接替了他们,但如果连他李轻尘都能被这么合理地抹去其存在,那其他人或许会走得更加“合理”一些。

是了,只要他们逐步地被替换掉,那就绝对不会惊动到长安,因为这里本就是整个大洛伤亡最大的一座镇武司衙门,更何况,如果韦陀所言的一切都是真的,那抹除他们的命令,本身就来源于长安。

新帝登基是真的,但到底是谁利用了长安司?

还是说长安司内部已经有了叛徒?

这幕后的黑手究竟又是谁?

到底是从未见过的敌人,还是镇武司的老对手真武殿在背后偷偷地下黑手,李轻尘现在是一无所知,甚至没有一点头绪,因为他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可他又不敢继续在这里深入地查探下去,毕竟他现在只是一个区区刚刚破开瓶颈,达到五品入境的普通武人,潜入一座高手如云的镇武司衙门就与找死无异。

想要查明真相,他唯有前往长安这一条路可以选。

第一,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那就是这幕后之人肯定不是为了要特别针对他,但布局之人显然是了解他们幽州司衙门的,不然也不会利用他的存在布下那么巧妙的杀局,所以如果他想要继续留在幽州,那就有被人撞到认出的风险,暂时来说,他必须得离开。

第二,长安司本就已经牵扯进来了,甚至可能是一切的源头,无论如何,他都得走一趟。

第三,要想了解这背后的真相,以他现在的修为是万万不够的,而他若想变强,就只能去往长安司!

盖因大洛王朝开国之初,以十万铁蹄踏破了整座江湖,网罗了各地宗门,武学世家起码九成的绝学宝典,全部都存放于长安武库之中!

幽州镇武司的武库内,都只是从长安司抄写下来的副本罢了,而且大多都是残缺不全的,像三品以上的绝学,基本上全都放在了长安,秘不示人,只能由镇武司之人通过功劳换取,而且绝学秘籍绝不能出武库,只能由各地之人自己去往长安司学习。

思前想后,李轻尘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趁着天色未黑,还未彻底封城之前,他一个人按着斗笠,带着执念,悄悄地离开了这座他生活了整整十五年的城市。

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回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