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世蹉跎兮自逍遥 > 第五篇-侠论

世蹉跎兮自逍遥 第五篇-侠论

作者:祢处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侠,何为侠?何以称侠?何以为侠?游侠之士,他们的行为虽不符合正式法纪的轨道,但他们说的话一定会兑现,他们办事一定很果决。他们已经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诚心去办。他们不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一旦将别人从危难和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也决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同时羞于夸耀自己的品德。”墨子于台前,负手于后。侃侃而谈。

“人生于世皆不可躲避平安或危难。太史公说:‘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那么先生。”一学生站起,向墨子作揖。“仁的评判标准为何?”

墨子看了他一眼,捋了捋须,点了点头示意其坐下。

“不同之人判定仁之一词有不同的定义,鄙野的人常说:‘辨别仁义否,就是以给我以好处为标准,对我好的人就是有德性的人。’所以伯夷耻事周天子,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武王并不因此而贬损王号;而跖和蹻残酷暴戾,他们的崇拜者却不断地称颂他们的仁义。由此看来,‘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那么先生,非子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那么侠到底是仁义还是目无王法呢?”有一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现在有一些拘泥的学者,顽固地抱着短浅的道义,长期地孤立于世俗之外,他们哪里比得上那些议论不高、与世俗一般见识、随波逐流追求名利的游侠呢?这些出身平民的游侠之士,一旦许下或取或予的诺言,便千里仗义而行,为别人赴死而不顾世俗议论,他们也有所长,并不是随随便便而能办到的。所以有身陷危难的人是能够向游侠以性命相托的,这难道不是贤能、豪杰吗?如果让乡间小巷的侠士与季次、原宪他们比较一下的话,他们为当时社会所作的贡献,不能同日而语。但是从功效的显著、言语的信用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能轻视呢?”

“学生受教。”学子稍加思索了一番墨子的言论,恍然大悟。

“那侠客如何能与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等儒门高士比较呢?他们俱是广纳贤才,以仁义道德著称于世。”还不等上一位学生坐下,又有一学生站起发问道。

“古时候民间侠士,其据已不可考。但对比近代的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依仗是国君的亲属,凭借着封地和卿相的富厚,广招天下的贤能,从而使自己的名声在世间传扬的人,侠士之所为是更加的光辉伟岸了。这不能说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不算贤能。但这就好像是顺风呼喊,并不是声音加快,而是风势激扬罢了。反倒是民间的侠士,他们修炼自己的一言一行,磨砺自己的品行,使得声名传于天下,让天下人都称赞他们贤能,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啊!”墨子笑着对这位提出问题的学生解答。

“从我朝以前,因出身卑贱,侠客们的事迹都被埋没而无法见到,我很痛惜。就我所知道的,我朝兴起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虽然他们常常触犯了法律,但他们个人的美德,以及廉洁谦让的作风,却让人有很多称道的地方。他们的名声并不是凭空建立的,人也不是凭空归附他们的。至于象结成党羽、巴结豪强、互相勾结,倚仗钱财欺压贫穷的人、以野蛮暴力侵害孤弱之辈,以此放纵贪欲,图得自身快乐,游侠们也是很憎恨这些丑行的。我叹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用心,而轻率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墨子自顾自地说道。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他年少时期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杀人如麻。他不惜牺牲生命为朋友报仇,他不仅包庇亡命徒去犯法抢劫,他还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所做的犯禁之事根本数不清楚。但每次都能得到上天保佑一般,在危险的时刻脱身。

等到郭解年龄慢慢大了,就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开始用恩义化解怨恨自己的人,他常常布施于人,而且不求他人回报。他救了别人的性命,也丝毫不自夸功劳,深藏功与名。久而久之,他的仁义之命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依附于他,慢慢地就自成势力。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与人喝酒,让人家饮尽。直到那人不能再喝了,他都要强行灌酒,并且羞辱其家人。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便逃跑了。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惶恐,自己回来把真相告诉郭解。谁知郭解却说:“你杀了他是应该的,是我的侄子无理在先。”于是命人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自己的侄子,世人听到这消息,无不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仰慕于他。而他的姐姐发怒地对人说道:“郭解真是仗义,人家杀了他的侄子,却反而放跑凶手。”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一次外出归来,人们都纷纷恭敬地为他让开道路,却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挡住他的去路,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那人不说也不动,继续挡住郭解的去路。门客之中有人认为那人侮辱郭解要杀那个人,郭解阻止说:“身在乡中,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是我自己的道德修养得还不够,同他有什么罪过!”门客这才罢手。

郭解后来得知其家中有寡母需要照顾,还为此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我很关心,轮到他服役时请以免除。”从此以后县中官吏再也没找过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服役。对此这人感到奇怪,跑去官署问其中的原由,得知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非常感动,并且自责之前傲慢对待郭解的行为。为了报恩,他向郭解负荆请罪。百姓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一日,洛阳有人结仇斗殴,城中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豪杰们束手无策就去镐京求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去会见结仇的两人,两人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却阻止道:“之前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不肯接受。如今有幸你们能听从我的劝告,但是我郭解不能夺了洛阳诸位贤豪大夫们的面子。”因此郭解当夜离去,留下话来给二人:“待我离开后,你们切记要让洛阳豪杰再次调解。”

“郭解时刻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从不乘车走进县衙门。他替人办事,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一定竭尽全力把它办成,而办不成的,也要使各个方面都让人家满意。由此,江湖中人无不尊重于他,争相为他效力。”墨子说完这个故事,看着众学子若有所思或幡然醒悟地样子,点了点头,悄然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