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侠在此 > 第一百八十七章:文武大帝的狂怒

大侠在此 第一百八十七章:文武大帝的狂怒

作者:爱喝粥的男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仅如此,太平监领旨,四司当中的天地司直接尽数出动。

一司之所有太平卫全部悬刀佩白衣,从长安城冲了出来,势必要缉拿拓跋青书归案。

可以想象,那位文武大帝气到了何种极致。

君王一怒,必将血流千里。

在徐平安看来,这并不意外。

甚至文武大帝的怒火百姓也才刚刚看到了一半而已。

他的继位踩着父兄的鲜血,此乃千古都化不去的罪名。

更是成为了这位文韬武略皇主心中永远的刺,他的能力极大,将大天朝带向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鼎盛状态,用自己的方式做到了极大多数君王都做不到的事,各种施恩天下,广布良心。

这些事所求的无非就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抹去自己曾经的罪孽,让自己的继位和做法变得正确起来,以功绩抹杀罪孽。

这样,最差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声。

可现在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竟然敢串通九面佛来口诛笔伐他,甚至还要造反谋逆

将他文武大帝一生的伤疤再一次揭露了出来,撕碎了他十多年的修复与伪装,这如何能忍?

估计就是倾整个朝纲之力,都要将拓跋青书挫骨扬灰了。

这本已沉寂的拓跋家,冒出一个拓跋青书,突然干出了一件只有他们世家才能做得到的事,那是将这位文武大帝激得死怒!

不仅是拓跋青书,连带着九面佛也成为了一个势必要即刻除掉的人物!

除了这一件大事,似乎其他的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徐平安的身边,一切都还算平静的。

白龙卫统暂时没有出来兴风作浪,九面佛似乎也因为要对付太平监而没有再对他出手,包括高阳王妃似乎也沉寂了下来,没有再来缠着他。

他待在后院之中,仿佛天下大乱了,他这里都是一片净土。

这一日鱼宣生找到了徐平安,跟他说了一则极致震动的消息。

由庙堂散布下来的消息,九面佛底子已经被太平监查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文武大帝从一开始并没有动多么大干戈,想要从简处理的缘故。

九面佛乃是前明昌太子的旧部!

此事从一件造反瞬间演变成了一件天家的内事,牵扯到了十几年前的恩怨。

昔年明昌太子在宫斗中失败,败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麟勋也就是现在的文武大帝,下场极惨。

自己杀妻断子,明不争之意,而后被永久的圈禁,至今都还在冷宫中幽禁,足足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漫长岁月。

那个时候他的党羽和一干支持正统的世家门阀,江湖势力实际上就已经被横扫一空了,可独独遗漏了一人,一位本该葬身火海的太监。

据传闻,那位太监就是现在的九面佛。

至少可以确定是,九面佛乃曾经明昌太子的旧部,是从东宫逃出去的。

偏偏文武大帝为了名声,对于自己的亲哥哥,这唯一的一个人没有下杀手,只是几年间除去了所有拥护旧太子的所有势力。

来确保不会有任何风吹火起,形成一股无法解决的隐患。

而九面佛的底子一被翻出来,局面瞬息万变,在拓跋青书的恐怖势头上再次加剧了势头。

当即几封皇旨下来,封锁了大运河从江南道起,到广陵为终的所有河域,沿途所有州府县全部设防,实行宵禁,严格排除所有嫌疑人等,一副死磕到底的样子。

不出多久,便是血迹横流,染透了大运河的河床。

甚至庙堂上都已经杀了不少的人,兴许有参与,兴许也只是无妄之灾。

但宁可错杀,不可错放。

这一向是帝王的准则。

而这种牵扯到太子皇兄旧部的事,也向来都是君王的最大忌讳。

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皆危。

这其中受到牵连的就有鱼宣生,他刚刚平了叛军一事,原本已经熄灭的火苗又被前太子旧党一事给燃了起来。

九面佛起势在扬州,拓跋青书也在扬州,所有事故的发生也都在扬州。

作为一州刺史最大的官,没有丝毫的预判与发觉,这便是天大的重罪。

没有直接被砍头,那都是算文武大帝讲道理的了。

因为一开始扬州的匪患危机庙堂是知道的,这其中有世家门阀的影子,所以才撸了之前的刺史,让鱼宣生来查的。

加上平叛军在前,文武大帝才没有下杀手。

只是降下了一道密函,文武大帝亲笔书写的密函。

意思就是两个月之内,若九面佛,拓跋青书之事不被快速解决,所有旧太子余党不被打捞干净的话,鱼姓所有人都要跟着掉脑袋。

徐平安在商谈的时候曾经想过将风陵渡口,佛像的所有事全部告诉鱼宣生,让他上报朝廷去解决,没准就直接尽数镇压了。

但他忍住了。

考虑的很多,此时说出来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况且这还是模棱两可的消息,出了任何问题,鱼宣生立刻得掉脑袋。

毕竟牵扯太大,此事已经禁不起任何的差池了,一旦再出大事,文武大帝最后的一块遮羞布都将被撕烂。

徐平安没有着急,没有轻举妄动,此事他料定还会有转折!

江湖门派,世家门阀这些人还没有浮出水面的,一切都还要从长计议。

看见自己老丈人急得头发都快掉光了,一遍瞒着鱼幼薇,一边思考如何做,也就过不上什么清闲日子了。

这一天,整整是闭关修炼的十五天。

也是文武大帝下密函的第二天。

徐平安带着李骥拜访了高仙芝。

论他现在的人脉,即便王思邈那群江湖侠客暂时也都是帮不上忙的,唯有能够帮到自己的,只有高仙芝。

论兵,有高家军。

论武,宗师不出,与李骥一样无人可压制。

只不过,这一次高府没有找到他,而是辗转准备去扬州城外三十里的军营,这里是高仙芝公干的地方。

幸亏高仙敏曾经来过,带着宁缺二人出发赶往哪里。

对于徐平安二人来说,三十里路不长不远,快马加鞭是可以在数个时辰赶到的。

但有着高仙敏乘坐马车带路,女儿娇柔,自然也就走得缓慢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