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读书打架江湖朝廷 > 无为无不为

读书打架江湖朝廷 无为无不为

作者:空虚无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后老师评语:

蔡妖妖同学完成这个笛子的过程你们都看到了,是按照我教的方法完成的,堪称完美,只有二个小瑕疵。从外形上看非常的细致,连点毛糙都没有,品质虽然不好,那是受制于材料。我给你们练习的用的是中级班报废的合金,你们只是练习,不可能给你们很好的材料。所以我给妖妖这个笛子95分。

最重要的我要强调的是:蔡妖妖同学对锤子的掌握。手里拿的是50斤锤子,做到了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灵活性,准确度堪称完美。有些地方,他就可以一锤定形,而你们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你们可能要击打二次,三次,甚至报废,可能还要回炉,回炉的次数多了,会导致合金的品质下降。这就是我们再三强调的,铸锻师的体质,力量,准确,持久,融爆劲是成为一名高级铸锻师的基础中的基础,是关键中的关键。

“蔡妖妖同学,这次的笛子铸形术课你过关了。你可以走了。明天,后天都可以不用来。第四天是上《矿产灵气的保留与升华》课,你要来。”老师下逐客令了。

妖妖不甘心那么就走了,交了那么多学费呢。妖妖又问了铸锻笛子有2个步骤是否可以合成一个,有3个步骤可以把顺序倒过来。老师给的回答是:初学按照老师讲的做,熟练了按妖妖自己想法做。

妖妖算了下,三天的课就让我上2个小时,学堂一个月20两银子学费,三天的学费是2两银子,亏大了。妖妖郁闷极了,得把这二两银子找回来。

上不成铸锻课,就上体质课去。妖妖插起班来,那是熟练生巧,结果是一无所获;妖妖又转去听历史,地理课。妖妖觉得没有劲,只好转去图书室继续翻书。

妖妖继续研读。《文始真经》 七 釜釜者,化也。

关尹子曰:道本至无,以事归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有,以道运事者,周之百为。①

得道之尊者,可以辅世,得道之独者,可以立我。②

知道非时之所能拘者,能以一日为百年,能以百年为一日;知道非方之所能碍者,能以一里为百里,能以百里为一里。③

知道无气能运有气者,可以召风雨;知道无形能变有形者,可以易鸟兽。④

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溺,身冥矣,可以席蛟鲸。⑤

有即无,无即有,知此道者,可以制鬼神。实即虚,虚即实,知此道者,可以入金石。上即下,下即上,知此道者,可以侍星辰。古即今,今即古,知此道者,可以卜龟筮。人即我,我即人,知此道者,可以窥他人之肺肝。物即我,我即物,知此道者,可以成腹中之龙虎。⑥

知象由心变,以此观心,可以成女婴;知碗由心生,以此吸神,可以成炉冶。以此胜物,虎豹可伏;以此同物,水火可入。⑦

惟有道之士能为之,亦能能之而不为之。⑧

这段话有点长,所以分成8句讲。

①第1句讲:事与道的关系。道由事物中归纳总结而来,道可以应用在处理事物上。

②第2句讲:得“道”者,进可以兼济天下,退可以独善其身。与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差不多。

③第3句讲:“道”的2个属性:没有时间和空间。

④第4句讲:“道”的另外2个属性:举了2个列子来说明。“道”本无气可以运作有气,召风雨,“道”本无形可以变换成有形,成鸟兽。

⑤第5句讲:“道”的二个属性:清和混。得道者不会为物所累,为物所迷惑,可以与凤鹤,蛟鲸为伴。这是个比喻句。

⑥第6句讲:得道者知“道”的属性:无有,虚实,空间,时间,他人与我,物与我,就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

⑦第7句讲:“象”与“心”的关系。这是丹道派的理论基础。

⑧第8句是一个不得不加上的补充。在这段话里,“知道”和“得道”的意思基本一样,前7句都是讲得道者所作所为,都是有为。真正“得道者”是无为无不为。所以不得不补上这一句“能之而不为之”。

曰:人之力,有可以夺天地造化者,如冬起雷,夏造 ? 。死尸能行,枯木能华。①

豆中摄鬼,杯中钓鱼,画门可开,土鬼可语,皆纯碗所为,故能化万物,今之情情不停,亦碗所为。②

而碗之为物,有合有散,我之所以行碗者,本未尝合,亦未尝散,有合者生,有散者死。彼未尝合未尝散者,无生无死,客有去来,邮常自若。③

曰:有诵祝者,有事神者,有墨字者,有变指者,皆可以役神御碗,变化万物。惟不诚之人,难于自信,而易于信物,故假此为之,苟知惟诚,有不待彼而然者。④

①②③④

这段话与“道”和修炼都没有关系,讲的是变化。讲诵祝者,有事神者,有墨字者,有变指者这4种人“皆可以役神御碗,变化万物”。这四种人是准圣人还是圣人。但是这句话和后面的段落“圣人知一,性一,无化。”矛盾啊。“人之力,有可以夺天地造化者”,人能胜天的意思?”

曰:人之一呼一吸,日行四十万里,化可谓速矣,惟圣人不存不变。①

曰:青鸾子千岁而千岁化,桃子五仕而心五化。圣人宾事去物,岂不欲建立于世哉。有形数者惧化之不可知也。②

曰:万物变迁,虽互隐见,气一而已,惟圣人知一而不化。③

曰:爪之生,发之长,荣卫之行,无顷刻止。众人皆见之于着,不能见之于微,贤人见之于微,而不能任化。圣人任化,所以无化。④

曰:室中有常见闻矣,既而之门之邻之里之党,既而之郊之山之川,见闻各异,好恶随之,和竞从之,得失成之,是以圣人动止有戒。⑤

曰:譬如大海,变化亿万蛟鱼,水一而已。我之与物,蓊然蔚然,在大化中,性一而已。知夫性一者,无人无我无死无生。⑥

曰:天下之理,是或化为非,非或化为是,恩或化为仇,仇或化为恩,是以圣人居常虑变。⑦

曰:人之少也,当佩乎父兄之教;人之壮也,当达乎朋友之箴;人之老也,当警乎少壮之说。万化虽移,不能厄我。⑧

曰:天下之理轻者易化,重者难化。譬如风云须臾变灭,金玉之性历久不渝。人之轻明者,能与造化俱化而不留,殆有未尝化者存。⑨

曰:二幼相好,及其壮也,相遇则不相识;二壮相好,及其老也,相遇则不相识。如雀鸽鹰鸠之化,无昔无今。⑩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从各个方面来阐述:事物都有变化,圣人知一,性一,所以无化。

妖妖认为:“圣人离我太远,段落的内容又与修炼无关,翻翻就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