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读书打架江湖朝廷 > 干将莫邪带来的困惑

读书打架江湖朝廷 干将莫邪带来的困惑

作者:空虚无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妖妖在查看古籍中,产生了许多疑惑:

1:有名字的剑肯定是好剑。制式武器都是没有名字的,一般货和大众货肯定是没有名字的。古籍里留下名字的剑,肯定是好剑,并且古剑都是用剑匣,不用剑鞘。为什么古剑都用剑匣不用剑鞘?剑匣与剑鞘是两样物品,剑匣是把整把剑都包裹在里面,而剑鞘只是把剑刃包裹在里面。剑匣很不好携带,使用也不方便;而剑鞘就挂在腰边,携带方便,使用也方便。古人不懂?不可能!用2块竹片就可以做成一个剑鞘。真是怪哉?名剑就是要全身藏起来不给你看?什么东西不能暴露在大众眼目之下?

妖妖认为:“名剑贵重,要慎重保存,不能经常暴露在空气中;而身上佩戴的一般武器就没有那么讲究,能用就可以,所以用剑鞘包裹剑刃,方便使用,使其不伤人就可以。一句话,普通货嘛,可以经常抽拔。”

2:古籍中有名的武器,剑最多,匕首少,其它类的武器几乎没有。剑具有刺,切割,劈砍的功能,但是刺不如枪类和戟类武器,劈砍不如刀类,更不要说斧类武器了。妖妖对佩剑表示尊贵身份的看法嗤之以鼻,老子就是要背把灵锤在身上你能咋的。

妖妖认为:“古人对武器的形制不做要求?还是习惯使然?”

3:古籍中对名剑的制作材料一笔带过,不是不能分辨是什么材料制作,是青铜制还是铁制,肉眼就能发现不同,对于铸锻师来讲,用手指敲敲剑身,听声音也能辨别制作材料。并且基本也不对名剑的形制做说明;很少的书籍对名剑的形制做描述,描述用的词也很少,基本是一笔带过;而是对名剑的特性大费笔墨来描述。

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看,剑的原料一样,制作工艺一样,后处理工艺一样,剑就没有什么区别,最多就是形制或者样子不一样。现在的评价标准,不用剑的特性来描述剑,是用锋利,韧性,硬度来描述剑。

评价好剑的标准,古今差异怎么那么大?

是不会看!对于这把剑与那把剑在特性上有什么不同,现代人根本看不懂。

《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

这三把剑都不讲材料,形制,只讲特性。

剑名含光。特性: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剑名承影。特性: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

剑名宵练。特性: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

4:作为一个高级铸锻师,所掌握的铸锻技艺已经成熟稳定。不可能花几年时间才铸锻几把剑,这些时间花费在哪里去了?寻找原料?寻找铸锻的环境?材料不能销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干将作剑,来五山之铁精,**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不知其由。莫耶曰:“子以善为剑闻于王,使子作剑,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将曰:“吾不知其理也。“莫耶曰:“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至今后世,即山作冶,麻绖葌服,然后敢铸金于山。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耶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作龟文,阴作漫理。

“来五山之铁精,**之金英”“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这2句说明制作宝剑的原材料,应该是铁矿石,只是铁矿石有很多种,没有具体说明是一种。还用了“神物之化”意思这材料不是常见的铁矿石。

“金铁之精不销沦流”遇到原材料不能销熔的困难。

“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这是解决办法。

“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有2种解释。第1种解释,干将妻把毛发和指甲剪断,投入冶炉中;这里投入的是干将妻莫邪的毛发和指甲。第2种解释,干将妻修剪自己身上的毛发和指甲,就是整洁自己后,投身于冶炉中;这里投入冶炉中的是干将妻莫邪自己。妖妖心想:“第2种解释要符合上下文的意思一些。”

妖妖感到迷惑的地方是:

1:干将和莫邪2柄剑的重量加起来不会超过10斤。就算50斤原料制作的吧。任何一个矿区也不可能只开采50斤的原料矿石。这原料矿石这么难得?究竟是什么矿石?

2:“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有人说是因为人的脂肪燃烧可以提高冶炉的温度;有人说是因为人体含有某些杂质可以降低铁熔化的温度。妖妖才不相信这些鬼话。那个时代,人命不值钱,要祭祀可以选2个童男童女;要脂肪可以选2个胖子;要人体的杂质可以到牢房选几个死囚来。这是为君王铸剑,要几个童男童女和死囚还不容易,犯得着自己夫妻一起投入冶炉中,留下自己的父母,子女和弟子独自悲伤。

3:“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莫邪的父母都投入到冶炉中,然后剑成。说明有人接手把销熔的合金液体铸锻成宝剑,这人是谁,没有说明;可能是莫邪也可能是莫邪的师兄弟。并且接手的这人铸锻技艺不差,不会次于莫邪的父母;莫邪的父母才会放心的祭炉,不但心销熔的合金液体会被铸锻成废剑。

“这些疑惑只有留待以后解决。”妖妖心想。妖妖突然灵光一闪:“难道是.....”

《晋书·张华传》:

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①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②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③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④ 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⑤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⑥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⑦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⑧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⑨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⑩或谓焕曰: “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⑪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 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⑫华诛,失剑所在。⑬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 ,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⑭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⑮

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宿:北斗七星。紫气: 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

全句: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有紫气,会观天象的人都认为:吴国强盛,不能兴兵攻打吴国,只有张华认为这个紫气不代表吴国强盛,是别的原因引起的。

②吴国被灭后,紫气更加明显,说明紫气跟吴国强盛无关,证明张华的看法正确。(吴国强盛就不会被灭)

③张华邀请精通天象的豫章人雷焕来判断这个紫气代表什么。

④雷焕观察了很久,说:这个紫气是宝剑发出来的。

⑤张华想起小的时候,有会相面的人告诉自己:自己六十岁的时候会得到宝剑佩戴。

⑥雷焕说这宝剑在豫章丰城。

⑦张华任命雷焕为豫章丰城的县令。(近水楼台先得月,假公济私,以工作为名实际上是找寻宝剑)

⑧雷焕在豫章丰城挖开十多米深的房屋地基,得到“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⑨宝剑取出来后,斗宿与牛宿之间的紫气就消失。证明紫气确实是这两把宝剑发出的。

⑩雷焕得剑后,用“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证明这两把剑确实不是凡品。一把送张华,自己留一把。

⑪雷焕说:“张华会死于兵变。“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宝剑失去主人,终归会消失,不会给非主人佩戴。”

⑫张华得到宝剑,经过长时间的琢磨,认出此剑“乃干将也”;应该还有莫邪。“莫邪何复不至? 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干将和莫邪终会相会。

⑬张华被杀后,干将就消失了。

⑭雷焕的儿子雷华在延平津失去莫邪。干将和莫邪终归相会。

⑮雷焕和张华的预言得到验证。

妖妖认为:“干将与莫邪消失千余年后,再次重现江湖十余年后,又消失了。这些名剑是不是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在人世间,溜达一圈?就像修炼者一样,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深山老林到人世间溜达一圈,进行所谓历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