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六十七回 画中有话

鞘中霜色 第六十七回 画中有话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冬去春来又一年。

西北的仲春,逐渐回暖。清澈的蓝天下,封冻了一冬的黄土地,已经悄无声息地变润变软,扎根其中的树木早已复苏,抽出新枝。与烟雨濛濛、翠柳婆娑的江南春色相比,别有一番景致。

一小队擐甲挥戈的明军,自西南向东北倍道而进。当先开路的两匹骏马上,端坐着一位身着麒麟补子铠甲的中年将领和一位便装的少年,他们的身后,是三乘双辕马车,轿帘低垂,看不清里面所载之人。

便装少年轻带马缰,放缓脚程,与中年将领并辔而行。他微微侧身对中年将军说道:“伯父,前面不远便是延安府境,小侄有个同年是肤施县令,去年曾与小侄有个约定,小侄想趁便去他那里盘桓三五日,伯父您看……”

这少年正是重伤痊愈的陈文祺。三个月前,他的内伤便已痊愈,趁着空闲,日日与沈灵珊一道专心修炼“易髓功”和“戢刃剑法”。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几个月下来,陈文祺的内功不仅完全恢复,更是比受伤之前精进不少;沈灵珊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日夜苦练,“易髓功”力已经达到五层境界,足以跻身江湖高手之列。更为可喜的,两人终日在一起练习“戢刃剑法”,双剑合璧竟然有了一些模样,如非沈灵珊的剑招不够“正宗”,想来更是浑如一体、威力大增。

盼望许久的圣旨,终于到了宁夏。圣谕:游击将军甘田为正四品宣威将军,升任宁夏总兵府参将,代掌宁夏总兵府;镇西兵马大元帅、宁夏总兵夏尧,明威将军、宁夏总兵府参将沈清克日回京、另行任用。接到圣旨后,夏尧、沈清迅速与甘田交接完毕,偕同陈文祺、沈灵珊一同踏上归途。

沈清扭头看了看身后的队伍,还未回答,就听第一辆马车中传出夏尧的声音:“清儿,你就让他去吧。我们到延安府逗留几日。”

沈清听后,便与陈文祺商量:“你绕道肤施县见了你那同年之后,便来延安府会合,你看如何?”

未等陈文祺答话,中间马车轿帘掀起,沈灵珊探头说道:“爹爹、大哥,我也要去肤施。”

沈清疑她黏着陈文祺不舍得分开,便瞅了她一眼,说道:“你大哥去会同年,你去干什么?”

陈文祺笑道:“伯父有所不知,她与我那同年的夫人乃是金兰之交呢。”

沈清这才释然,挥了挥手说道:“也罢,你就跟你大哥一起去吧,路上也有个伴。”

“谢爹爹。”沈灵珊欢快地叫了一声,放下轿帘。片刻后,一个美如冠玉的翩翩公子从马车上跳下来,来到沈清的马前,伸手拉住马缰,娇声说道:“爹爹,借马一用,您去坐马车吧。”

沈清慈爱地看了女儿一眼,柔声说道:“爹爹要领军开路,哪能坐在马车之中?”言毕扭头喊道:“王三,将马让给小姐,你去马车里坐罢。”

沈灵珊接过王三递过来的马缰,飞身上马,对陈文祺说道:“大哥,我们走。”话音未落,“驾”的一声,率先往肤施方向疾驰而去。

“伯父保重,小侄去了。”陈文祺一提马缰,奋起直追。

望着两小渐渐远去的身影,沈清双眉微蹙,心里暗暗叹息一声。

……

“陈年兄、沈姑娘,又见到你们啦。快,里面请。”翁隽鼎一见陈文祺、沈灵珊两人到来,喜不自胜,忙将二人延入县衙内宅。

“翁年兄,这一年的县太爷当下来,滋味如何?”见到同年加好友,陈文祺一改平素的沉稳,甫一见面就同翁隽鼎开起了玩笑。

“甜酸苦辣咸,五味杂陈哪。”翁隽鼎感慨地说道:“说真的,若是为了挣些皇粮养家糊口,这七品芝麻官还是挺滋润的,但若想做个爱民如子的父母官,那可得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哩。”

陈文祺正色说道:“望翁年兄切记乡试时恩师出的试题,做个‘治民’之吏,莫做‘祸民’之官啊。”

翁隽鼎“呵呵”一笑,认真地说道:“陈年兄放心,在下若想沽名钓誉、尸位素餐,也不至于自告奋勇来到这荒僻之地。”

“哎呀,你们两人暂且不要忧国忧民了。翁大人,怎么不见云姐姐啊?”沈灵珊打断两人的谈话,急切地问道。

“她呀,有点小事耽搁,马上就来,马上就来。”翁隽鼎的话未说完,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沈妹妹,你可想死姐姐了。”门帘掀处,一袭鹅黄布衫、满脸含笑的云飞烟走进来,先对陈文祺敛衽一礼,娇声说道:“妾身见过恩公。”然后转身抱住沈灵珊,亲昵地说道:“一年不见,沈妹妹愈发俏丽了。”

沈灵珊俏脸含春,与云飞烟拥抱了一回,继而握住云飞烟的双臂,满面惊讶地将她浑身打量了一遍,又附在她耳旁说了几句,见云飞烟红着脸点了点头,连忙说道:“走,看看去。”拉着云飞烟的手,一溜烟出了房门。

未几,沈灵珊怀抱一个小襁褓,喜笑颜开地回到房中。

“啊哟,好可爱呀,来,笑一个给阿姨瞧瞧。”沈灵珊边笑边逗怀中的宝宝。

陈文祺一见,忙起身朝翁隽鼎、云飞烟两人一揖,高兴地说道:“恭喜翁年兄、嫂夫人麟趾呈祥。”

“同喜、同喜。”翁隽鼎夫妇连忙还礼。

“云姐姐,他叫什么名字?”沈灵珊问道。

“还没来得及取呢。要不,沈妹妹给他取个名吧?”云飞烟就势说道。

沈灵珊双手连摇:“我哪会取名?使不得,使不得。”

翁隽鼎看了陈文祺一眼,笑道:“机会难得,请陈年兄给小儿取个名吧。”

陈文祺一愣,旋即说道:“翁年兄休要开玩笑了,你家族谱上只怕早已将令郎甚至你孙辈的名字都取好了,哪还轮得上在下班门弄斧?”

“没有,真的没有。”翁隽鼎认真地说道。

“就算没有,也须你亲自给令郎取名吧?何况在下也不知贵族的辈分排列呀。”

“呵呵,我们翁姓是小姓,比不得你们这些名门望族,后辈取名没有什么规定。陈年兄你就不要推托了,小儿能得‘三元及第’的状元公取名,这是他一辈子的荣幸。”

陈文祺见他说的恳切,料想推托不掉,略一思忖便有了主意,口中却说道:“还是翁年兄自己取吧,觉得不合适还可以更改。若在下取的名不合适,老兄你可就为难了:改吧,怕我在意;不改吧,整天叫着别扭……”

翁隽鼎截口说道:“只要是陈年兄取的名,即便叫猫叫狗也成。”

“你说的啊,那好,就叫——”陈文祺故意挠着脑袋想了一阵,说道:“有了,就叫——翁嗡。”

“翁嗡?”翁隽鼎、云飞烟、沈灵珊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对,翁嗡。姓翁的翁,像蜜蜂‘嗡嗡嗡’的嗡。”陈文祺极力忍住笑。

沈灵珊怕翁隽鼎夫妇骑虎难下,赶紧说道:“大哥,这名字哪像是满腹经纶的状元所取?旁人听了还以为是目不识丁的叫花子胡诌的呢。不行,再来。”

“大俗大雅啊。”陈文祺不动声色。

“大哥,亏得人家云姐姐两口子这么推崇你,你便认真为小侄子取个响亮的名字吧。”沈灵珊着急地提醒道。

陈文祺“噗哧”一笑,说道:“逗你门玩呢,名字早已想好。翁年兄沐仁浴义、有胆有识,做人更是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后辈当然是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令郎就叫‘承祖’如何?”

“翁承祖。嗯,不错,名字响亮,意境深远。云姐姐、翁公子,你们看呢?”沈灵珊率先叫好。

“好,很好,小儿就叫翁承祖。”翁隽鼎喜道。

云飞烟则起身对陈文祺施了一礼,粲然说道:“多谢恩公为小儿赐名。”

“云姐姐怎地又见外起来了?记得去年大哥就说过,不要开口闭口‘恩公恩公’的,多累啊。”沈灵珊娇嗔地说道。

云飞烟瞟了陈文祺一眼,打趣道:“去年恩公是这样说过,但我怕沈妹妹不可,便不敢改口。既然沈妹妹当家作主了,往后不说便是。”说罢极力忍住笑,将一张俏脸憋得绯红。

“你……”沈灵珊羞得面红耳赤,连忙转移话题,对陈文祺说道:“哎呀,我们还没准备给小承祖的见面礼呢。大哥,走,我们上街买礼物去。”说完便将襁褓往云飞烟怀里一放,起身跑出门外。

陈文祺笑着站起身,正要跟着沈灵珊往外走,被翁隽鼎一把拉住:“哎,免了,免了,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那不成,你我之间可以不拘礼节,但我与侄儿之间的见面礼是不能免的。”陈文祺诚心实意地说道。

正说话间,云飞烟怀中的婴儿忽然啼哭起来,哄了半天也没哄住。

“怎么突然间不高兴了?来,阿姨抱抱。”沈灵珊复又转来,接过襁褓轻轻拍着。

说也奇怪,那婴儿到了沈灵珊怀里,竟然慢慢停住啼哭,忽闪着双眼望着沈灵珊,口里“咿呀”有声。

沈灵珊惊喜道:“云姐姐,你看,这小家伙与我还挺投缘哩。”

云飞烟也是一乐,禁不住说道:“是呀,这小东西还真的黏妹妹啊。不如……”云飞烟停住不说,望着沈灵珊掩口一笑。

“不如什么?”沈灵珊不知她要戏谑自己,追问道。

“不如妹妹快些与……恩公……洞房花烛……,然后我们做个儿女亲家。”说罢闪身躲在夫君的后面,吃吃地笑个不停。

沈灵珊倏然脸红,将脚一跺,说了句“云姐姐你真坏”,***一扭,抱着婴儿跑出了房间。

翁隽鼎眼看陈文祺也是脸红耳赤,低声埋怨道:“烟妹,他俩面薄,怎好如此打趣?”

云飞烟也知玩笑开大了,冲着陈文祺赧颜一笑,走出房门,见沈灵珊怔怔地站在门外,便走过去攀住她的双肩,低声说道:“妹妹莫生气了,姐姐还不是巴望你俩……”

沈灵珊怕她又说出难堪的话来,佯装嗔道:“就要生气,谁叫你胡说八道?”

云飞烟知她作假,说道:“好了,好了,姐姐给妹妹赔礼不成吗?快进屋吧,别把小东西热着了。”说完连拽带拖地将她拉进房中。

沈灵珊兀自羞怯,进屋后不敢直视陈文祺,傍着云飞烟觅个椅子坐下,低头耍弄着怀中的婴儿。

翁隽鼎有意缓和气氛,对陈文祺说道:“陈年兄,去年光顾办案了,咱俩没能好好聚聚。这回来了,可得多盘桓几日,让在下尽尽东道。”

陈文祺摇手道:“多谢翁年兄盛情。在下有事在身,不能久留,明日一早就要告辞了。”

翁隽鼎一愣,有些遗憾地说道:“何事如此紧要?难道一日也不能耽搁?”

陈文祺正要解释,一旁的沈灵珊抬起头说道:“大哥,能否多留一日?小弟想去看看酆灵妹妹。”

陈文祺一拍额头,歉然笑道:“啊哟,愚兄只记得拜访同年,倒将这事忘了。行,那就多留一日,要不要愚兄陪你走一遭?”他怕沈灵珊独自行走不安全。

“行啊,小弟求之不得。”

正说话间,一个声音隔着门传进来:“禀大人,酆家庄孟广云求见。”

翁隽鼎一蹙眉,有点不悦地说道:“不是吩咐过吗?这几日县衙里的事由覃珙代理。”

“大人,孟广云说是私事,非见大人不可。”衙役回道。

“什么私事?”翁隽鼎大惑不解,略微思忖了一下,对那衙役说道:“既是这样,把他带到这里来吧。”

因是内眷,云飞烟抱了刚出生的婴儿躲到内屋回避,沈灵珊算得上是孟广云的半个师傅,而且正想打听酆灵的消息,遂留在房中没走。

“草民见过翁大人。”孟广云双膝跪地,向翁隽鼎磕了一个头,抬头一看陈文祺、沈灵珊坐在一侧,连忙又对两人施礼。

“孟广云,你找本县何事?”翁隽鼎一心要陪陈文祺、沈灵珊,想早点打发孟广云,便直奔主题。

“大人,我义父搬家了,临走时他让草民将这幅画呈交给大人。”孟广云从身后抽出一张卷纸,送到翁隽鼎跟前。

翁隽鼎伸手接过,并未急着打开,惊奇地问道:“你义父搬家了?为什么搬家?搬去什么地方了?”

“不知道。”孟广云一问三不知。

“难道他没对你说?”翁隽鼎似乎不信。

“没有。昨晚我陪义父喝酒的时候,他老人家还说明日一早要去塾馆,让草民多多关照义母和义妹来着。不曾想今早我去他家时,却是人去楼空,只留下这幅画和一封书信。”

翁隽鼎大奇,忙问道:“还有一封书信?你带在身边了么?”

“在。我估摸着大人要看,故此带在身边。”孟广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翁隽鼎。

翁隽鼎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广云义儿:义父举家迁居外乡,从此不复见矣。去岁至今,承蒙照拂,义父全家足感铭怀,恐今世无以报还,甚愧甚憾。县尊翁大人日前索画,余恐涂鸦之作不堪入目,以故延宕时久,未能如命。今草涂一画,以作践诺,望义儿亲至县衙,面奉翁大人。至嘱至托。”

没有落款,亦无日期,字迹略显潦草。

翁隽鼎看后脸上一红,当即说道:“我啥时找他‘索画’来着?这不是……”

这时陈文祺似乎来了兴趣,截住翁隽鼎说道:“翁年兄,何不将画打开一看?”

“也罢,看看这是什么‘宝贝’。”翁隽鼎本不释然,听陈文祺一说,便移开放在桌面上的茶具,摊开酆烨的画作。

这是一幅素描。画纸正中,是一个四合院落,一人立于院中,身旁有一株砍倒的大树。四合院外,错落有致地画着一群形似犬类的小动物,或卧或坐,个个面目狰狞。左上角题有四句七言诗: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整幅画面疏密安排并不严谨,线条勾勒亦不匀称,而且既无题字,又无印章。说是涂鸦之作实不为过,看来酆烨老夫子还真没有谦虚。

陈文祺、沈灵珊、翁隽鼎均才识过人,从酆烨突然搬家、无故赠画、画作潦草等一系列反常行为,隐隐感到此事必有蹊跷。然而,酆夫子在画中究竟想说什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这是晚唐诗人高骈的《对雪》诗啊,题在这幅画上并不贴切呀?”翁隽鼎说道。

陈、沈两人自顾自正在思索,没人回应他说的话。翁隽鼎见此,亦不再说话,两眼望着桌上的画,认真研究起来。

良久,陈文祺开口问道:

“翁年兄,你可记得徐孺子这个人?”

“徐孺子?知道啊,东汉时期的‘布衣学者’、‘南州高士’,《滕王阁序》中不是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佳句吗?难道这画与他有关?”

“对,这四合院画的就是徐孺子随父访友时的意境。”沈灵珊拍手道。

徐孺子随父访友,到朋友家的时候,朋友正在院子里砍树。徐父忙问:“老哥,这么好的树,为什么要砍掉?”朋友说:“院子方方正正像‘口’字,树就是木,口中加木就是困,不吉利!”一旁的徐孺子听了,不觉笑了起来。他对父亲的朋友说:“大伯,你要砍了这棵树,更加不吉利!”“啊?为什么?”“砍了树后,院子里就只剩下人,口中加人就是“囚”,岂不是比‘困’更不吉利?”。

翁隽鼎恍然大悟:“这么说,酆夫子赠画是假,报官才是真,他被人囚禁了?”

“极有可能。他被人囚禁之时,报官无望,酆夫子便以翁年兄曾经索画为由,当着囚禁他那人的面,匆匆画了这幅画。”陈文祺猜测道。

“那么,是何人囚禁了他的一家?他一个教书先生,应该没什么仇家啊?”翁隽鼎自言自语地问道。

“大人,会不会是刁澜父子所为?”孟广云试探地问道。

“刁澜父子?不会。”翁隽鼎断然否定:“刁家父子去年夤夜抢人被捉拿归案后,已判刑三年,此时还在平凉府泾州监狱服刑哩。”

“想来酆夫子作此画不单单为了暗示被囚,肯定还有其它隐情。比如此画是他的仓促之作,为何要耗费许多功夫在四合院前画这么多的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你们看,足有九只之多。”沈灵珊指着画中那群狗说道。

“九只狗,九犬,不错,这应该是暗射一字:犰。”陈文祺分析道。

“犰?九只狗在院外虎视眈眈,难道是暗指一个姓犰的或叫什么犰的人将他们囚禁了?孟广云,知道你义父与一个什么犰的人有过节吗?”翁隽鼎问道。

孟广云抓着脑袋,瞑目想了好半天,摇摇头说道:“从未听说有这么个人。”

沈灵珊又指着画上那四句诗,说道:“‘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此诗名为《对雪》,其实就是一个‘雪’字。这个人会不会叫做犰雪?或者……薛犰?”

“极有这个可能,陈年兄,你说呢?”翁隽鼎问道。

“从画面来看,这应该是最合理的假设了。”陈文祺首肯道。

孟广云静坐一旁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揣测画中之意,到此时已然明白义父一家又遭大难,他翻身跪倒在三人面前,戚戚地说道:“求大人和两位公子(他不知沈灵珊是女扮男妆)救救义父一家。”

翁隽鼎拉起孟广云,安慰道:“你放心,本县这就派人查找线索。”说完朝门外喊道:“来人哪。”

话音甫落,一个衙役出现在门口。

“大人。”

“让仇森来见本县。”

“是,大人。”

不一会儿,快班班头仇森一路小跑来见老爷,见陈文祺端坐在侧,忙上前深施一礼,说道:“小人见过陈公子。”

“仇森,将你的人分散派到各乡、都、里、甲,查找一个叫做犰雪或者薛犰的人,找到之后速回县衙禀报,不要惊动他。”

“是,大人,我这就去安排。”

“慢,另派几人持本县文书到毗邻州县去一趟,请周边州县协查一下此人。”

“是。”仇森领命而去。

“孟广云,你先回去吧,留意一下你义父家中是否有人进出,如发现情况,速来告诉本县。”

“是,大人,草民这就回去。”

孟广云走后,云飞烟自内屋出来,对沈灵珊说道:“沈妹妹,你们就在这里多待几天吧,好歹将你那义妹找到见她一面,可好?”她虽有爱郎相伴,但毕竟远离故乡,倍感寂寞,希望沈灵珊在此多盘桓些时日。

沈灵珊心里牵挂义妹,正有此念,但又怕爹爹久等,一时委决不下,便将目光投向陈文祺。

“陈年兄,这个酆烨失踪案实在蹊跷离奇,在下心里没底,不如就留下来帮帮在下吧。”翁隽鼎也“适时”地开口挽留。

陈文祺如何不知他是帮云飞烟和沈灵珊说话?又见沈灵珊、云飞烟满脸的期待,便说道:“好啊,倒要看看胆敢囚禁酆夫子一家的是何方神圣。”

沈灵珊一听大喜,兴奋地在云飞烟怀中的婴儿额上亲了一下,站起身对陈文祺说道:“大哥,我们上街买礼物去。”

“哎,陈年兄、沈姑娘,不必,不必。”翁隽鼎阻拦不及,望着两人的背影哭笑不得。

金乌西坠时分,各路捕快陆续返回县衙,均报查无“薛犰”或“犰雪”其人。翁隽鼎微感失望,自言自语道:“难道此人并非本县户籍?”

捕快中有一人欲言又止,被翁隽鼎看见,问道:“徐三,你可是有话要说?”

“大人,小人这路有个名叫‘淳于犰’的人,不知是否是大人要找的人?”徐三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你可曾前去探访?”翁隽鼎问道。

“没……没有,小人见大人明令查找‘薛犰’或‘犰雪’,故尔未曾前往。”徐三说话开始哆嗦起来。

翁隽鼎微感不悦,待要责骂,又想是自己交待不清,便隐忍不发。

“‘淳于犰’?不对啊,这首《对雪》分明指的是‘雪’啊,与‘淳于’何干?”沈灵珊不解地说道。

陈文祺走到徐三跟前,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你不要紧张,翁大人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问你,你这路是到哪乡哪都,那个淳于犰家住哪里哪甲?”

徐三轻吁了一口气,说道:“回公子,小人这路是到杨湾乡,那个‘淳于犰’家住五十里铺雨山里七甲。”

“啊。”翁隽鼎、沈灵珊异口同声,顿时明白酆夫子题那首《对雪》诗的意思。雨与山,可不是雪字么?

“事不宜迟,仇森,带上你的属下迅速控制淳于犰,本县随后就到。”翁隽鼎当机立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