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五十二回 芳心错许

鞘中霜色 第五十二回 芳心错许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文祺与沈灵珊刚一出门,就见翁隽鼎带着十数个捕快来到酆家门前,天色已经大亮。

“翁年兄为何姗姗来迟?”陈文祺打招呼道。

翁隽鼎以为陈文祺怪他来的太晚,连忙解释道:“陈年兄莫怪。一者听孟广云他们说对方只有两个人,而帮酆家助拳的则有三位义士,陈年兄一到岂非手到擒来?二则他们这些人——”翁隽鼎一指那些捕快,继续说道:“住的分散,将他们聚拢也要一点时间。所以……”

陈文祺截住他,说道:“在下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早就见你们举着火把往这边来,只怕已有个把时辰哩。”

“火把?”翁隽鼎疑惑地说道:“我们不曾带火把啊,你看。”用手朝众捕快一指。

“怪了,那么举火把的是谁呢?”陈文祺低声嘀咕一句,随后拉过身后的沈灵珊,向翁隽鼎说道:“翁年兄,你看这是谁?”

翁隽鼎一看,沈灵珊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连忙上前一步,欣喜地说道:“杨姑……”听到陈文祺“咳”了一声,立时省悟,“公子什么时候到的?你可让大家望眼欲穿哪。”

“翁公子久违了。”沈灵珊朝翁隽鼎抱拳施了一礼,尔后颇为惊奇地问道:“翁公子如何也到西北来了?”

“我呀,那天被你骂得够呛,便快马加鞭去湖广取证,又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听恩师说你找你大哥去了,我便披星戴月地赶过来了。”

陈文祺接口说道:“贤弟有所不知,翁年兄如今是这施肤县的父母官了。”

“是吗?”沈灵珊惊讶地说道:“那要恭喜翁大人了。只是新婚燕尔的将云姐姐一人丢在湖广,未免太狠心了吧?”

“她呀,没办法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猴子满山走。那日我从湖广取证赴京途中,路过柳林镇,便将她拽上马背,一直就带到这儿来了。”翁隽鼎打趣地说道。

“你说什么?云姐姐她也在这儿?”沈灵珊兴奋万分,怪不得陈文祺说什么有闺蜜相伴哪,原来他们早已什么都知道了。

翁隽鼎微笑点头,说道:“待在下将这里的事情处理好,便带你见她去。”

一听翁隽鼎要处理公务,沈灵珊想起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她见酆灵正俏生生地站在人群之中,忙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赞道:“酆妹妹如出水芙蓉一般,真是我见犹怜。昨晚那贼子没有伤到妹妹吧?”

她一个女孩儿家,女扮男妆奔波数月,沿途一直与男子打交道,现在见到与自己年纪相若的女子,立时生出亲近之感,两手相握再自然不过。可她忘记了自己现在依然是男妆打扮,当她拉住酆灵的手、并称她为“酆妹妹”的时候,酆灵满脸通红、娇羞不已,待要骂她轻薄,又想到此人昨夜舍命斗恶徒,也算是于己有救命之恩,对她不能过于显出反感,连忙将手挣脱出来,“逃”到父亲的身边。

沈灵珊省悟到自己失态,忙向酆灵投去歉意的一笑,转而对翁隽鼎说道:“翁大人,那恶人夜入民宅、强抢良家女子,甚至藐视朝廷,大逆不道,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哪。”

酆灵一听,对沈灵珊的反感减少了多半,心想这人虽然轻浮,却不失正直善良,自己想说不敢说的话,让他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想毕又有意无意的看了沈灵珊一眼,立时心如鹿撞,心想这人怎的如此英俊,若是女子,只怕天仙也要逊色几分。

这时翁隽鼎说道:“刁辊、刁澜父子真是丧心病狂。前不久念他父子尚无大恶,未加深究,哪知竟尔明目张胆上门抢人,如不严惩,天理难容。仇森何在?”

“大人。”捕快班头仇森走到翁隽鼎面前。

“你速速带人赶到刁家庄,将刁辊、刁澜父子捉拿归案。”

“是,大人。”仇森大声答应,随后转身来到众捕快跟前,说道:“你们几个随我前去拿人,留下两人保护大人回衙。”

“是。”

“慢。”陈文祺急忙阻止,对仇森说道:“‘岭南八凶’之中的邬云、嵇电昨晚在此地出现,被一奇人假借官兵的名义将他们吓退。刁辊、刁澜父子与这二人沆瀣一气,仇班头此去刁家,务必小心谨慎,如发现他们还在刁家,便暗中留下两人监视他们的行踪,其余的人先行撤回,待我持皇上御赐金牌就近调动兵马围歼。若他们二人已然离去,则将刁辊、刁澜父子捉拿归案。”

仇森答应一声:“卑职明白。”带了十余个衙役飞快地离去。

陈文祺因要到县城拿回行李,同时也准备给任思买点人参之类的补品,便将黎远师兄弟托付给酆烨、孟广云照看,与沈灵珊一道随同翁隽鼎返回县衙。

“云姐姐。”一进县衙后院,沈灵珊就喊了起来。

云非烟闻声走出房门,见是沈灵珊,不禁喜出望外,迅步来到沈灵珊跟前,拉着她的手喜滋滋地说道:“杨妹妹?哎呀,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你可知这些时日,恩公他可是望眼欲穿哩。”

“云姐姐,你看你,又来了。”沈灵珊笑道。

“真的,姐姐不骗你。那日恩公与我家相公甫一见面,话未说上三句,听说妹妹找他来了,便将碗筷一放,就要出去寻你。唉,可怜我官人自诩与他同年好友,那情分终究抵不过你这红颜知己哟。”云非烟调侃道。

沈灵珊脸上一红,心里甜蜜蜜的,嘴上却不饶人:“可不是嘛,管什么同年好友牢中吃苦,我这里还不是照样与红粉佳人花前月下、洞房花烛?”

一句话说得云非烟、翁隽鼎哭笑不得。半晌云非烟含嗔带笑地说道:“杨妹妹好一张伶牙俐嘴。翁郎,以后我们两家在一起,我两口子怕是被他们吃定了。”

沈灵珊脸上的红晕尚未褪去,又听云非烟将四人说成“两家”,更是面红过耳,偷偷瞄了陈文祺一眼,假装恼道:“什么一家两家的?云姐姐若再胡说,我便不理你了。”尔后正色说道:“不过说正经的,此前在柳林镇实是误会了两位,多有得罪,小生这里赔礼了。”说完弯腰与两人施了一礼。

“免了,免了,杨姑娘你就脱俗一点吧。大家进屋说话,站客难当啊。”翁隽鼎乐呵呵地说道。

四人异地重逢,倍觉友谊珍贵。翁隽鼎索性将县衙琐事交由三班衙役的班头便宜处置,自己则回到后院与陈文祺他们共同享受这难得的相聚。

相见时难别亦难。沈灵珊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又很快天各一方。在欢声笑语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特别是云非烟,自中原大地来到这荒芜的西北,除翁隽鼎外,举目无亲,想到沈灵珊即将离去,心中万分的不舍。吃晚饭的时候,她对沈灵珊说道:“杨妹妹,今日姐姐没有给你收拾房间,今晚我俩抵足而眠如何?”

沈灵珊笑道:“我是求之不得,不过……”,说到这里,杏眼一睃翁隽鼎,含笑不语。

“不过什么?”云非烟不解其意,追问一声。

“不过翁大人可就有意见了,小妹一来便‘霸占’了他的夫人,明日岂不是要赶我走人了?”

翁隽鼎一笑没有吱声,云非烟用筷子往沈灵珊手上轻轻一打,指着陈文祺说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说罢凑近沈灵珊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话未说完,俏脸先红。

沈灵珊一听又惊又喜:“真的?恭喜云姐姐,恭喜翁公子。”

一旁的陈文祺一见她们的神色,始知原先自己的猜测没错。正要向翁隽鼎道喜,却见他一副难为情的样子,知他脸薄,连忙替他解围:“嫂夫人不用担心,杨姑娘还要在府上叨扰些日子呢。”说罢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云非烟听罢,又是高兴又是不满,埋怨陈文祺道:“陈公子忒也心硬,杨妹妹千里迢迢寻你而来,你却不到一日又要走,丢下杨妹妹一个人怎么办?”

“云姐姐别责怪大哥了,他皇命在身,的确不能耽搁。”沈灵珊连忙为陈文祺开脱。

云非烟轻轻一点沈灵珊的额头,假装生气地说道:“你呀你,难怪都说女生外向。罢了,人家自家人都没想法,我这外人瞎操什么心?”

一句话又将沈灵珊说得面红耳赤,连忙站起身拽着云非烟,说道:“云姐姐,不要生气了。走,我俩到房里说话去。”

次日一早,陈文祺到街上买了两支上品老山参,与沈灵珊一同返回酆家,安置好一切,便与黎远辞别众人,北上鄂托克。

话分两头。且说自陈文祺他们走后,酆烨、孟广云因沈灵珊前日夜间舍命搭救酆灵,十分感激,因此待之如座上佳宾,哪肯要她照顾任思?沈灵珊亦知义兄留下自己照顾任思只是借口,而且男女授受不亲,乐得客随主便,放手让孟广云操劳,自己正好练习陈文祺新授的“易髓功”法。不过女儿家心性,又无闺蜜相伴,因此得空便去找酆灵遣忧解闷,忘情时喜欢握着酆灵的双手抚摩。酆灵虽然怕她“轻薄”,但见她只是拉拉手而已,并无出格的举动,虽无可奈何,也不好变脸坚拒,只是与她在一起时,尽量借故不使她靠近自己而已。

这一天,沈灵珊又来闺房找酆灵,酆灵见她又要与自己并肩而坐,忙借口为她端茶,站起身走到房门边站着与她说话。沈灵珊暗中一笑,也不便说破自己的身份。二人聊了几句,沈灵珊请酆灵带她到书房找几本书看看。酆灵正觉尴尬,一听她要借书,自是求之不得,便领她来到书房。恰巧碰见刚从塾馆回家的酆烨正在书房写字,沈灵珊说明来意后,酆烨连忙带着她去挑书。沈灵珊随手拿了一卷《剑南诗稿》,酆烨失笑道:

“敢情杨公子也喜欢陆放翁的诗词?”

沈灵珊自谦地答道:“在下胡乱欣赏而已。”

“老夫刚好写的是陆放翁的诗作,只写了前四句。请杨公子补齐后面四句如何?”酆烨大半辈子做的是教书先生,几乎没有文友,今见沈灵珊来借书读,心里高兴,便想试试她的文才如何。

沈灵珊一时技痒,说道:“既然酆先生不怕污了墨宝,在下就来个狗尾续貂吧。”说罢,走到书案前面,只见宣纸上写着陆游的《游山西村》前四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见那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不禁赞叹道:“酆先生的书法金钩铁划、骨气洞达,绝不输虞褚欧颜,在下拜服。”不等酆烨答话,素手拈起砚台上的狼毫,饱蘸浓墨,续上后四句: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酆烨轻轻击掌道:“哎呀,杨公子字如其人,笔法秀逸,墨彩艳发。若是女子能够写出这等娟秀至极的书法,岂非冠绝天下?”

沈灵珊知他话中之意,便借这个话题再将自己女子的身份掩饰一番:“老先生过誉了,杨某愧不敢当。家严常年在外,全靠家慈教导,久而久之,不仅书法,在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些女性化了。”

酆烨理解地点点头,又说道:“老夫常年在外‘舌耕’,可说是育人无数、桃李满园。但自己的女儿却疏于教导,况且她也不喜老夫这遒劲的书法风格。杨公子这个‘特长’,很适合做小女的师傅,不知杨公子可否指教一二?”

酆灵一见沈灵珊诗、书功底很深,心中极是羡慕,听父亲请她指点自己,自然乐意。

沈灵珊想起陈文祺临行时讲过,孟广云心仪酆家小姐很久,酆家小姐则非“才子”不嫁,如能将他们二人撮合到一块,岂不是功德无量?想到这或许是个契机,便说道:“指点谈不上,如果酆妹妹愿意的话,倒是可以互相切磋。不过……”

酆烨怕她不答应,忙问道:“不过什么?”

沈灵珊接着说道:“孤男寡女单独在一起,难免会惹来非议,坏了酆妹妹的清誉,不如让孟大哥也来,大家共同学习岂不更好?”

“好呀,我去和广云讲便是。”酆烨马上赞成。

酆灵没想到“杨公子”竟是如此坦荡与体贴,看来他是个正人君子,只不过久在母亲身边养成了习惯,无意识地与女性亲近而已。原先对他有点“轻薄”的反感又淡去不少。

自这日以后,沈灵珊、酆灵与孟广云三人无事时便到酆烨的书房,或读书、或填词、或联对、或习字,沈灵珊有意让孟广云多与酆灵交流请益,孟广云当然是“师命难违”,有意藏拙,寻找机会与酆灵搭讪;酆灵自小心仪才子,自己当然也不甘落后,吟诗作赋、联对习字乐此不疲,孟广云虚心求教,她亦热心相帮。一来二去,两人竟比从前熟络不少。但比较而言,酆灵对“师傅”沈灵珊更为亲近,不时找她问这问那,似乎再也不怕她对自己“轻薄”。特别在习字的时候,沈灵珊扶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教,身后的呼吸轻拂她的秀发、粉颈,热乎乎、麻酥酥的感觉令她惶恐而又陶醉,竟似“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样子。

可惜好景不长。数日之后,任思的伤口已经结痂,亦能下床做些轻微的活动。这一天,翁隽鼎根据陈文祺行前的嘱托,派覃珙驾着一辆马车来接任思,沈灵珊亦打点行装随车返回了县衙。沈灵珊她们走后,酆灵怅然若失,独自一人在闺房里发呆。想起沈灵珊手把手教她习字的情景,便下意识地磨浓墨汁,抚平宣纸,提起狼毫重温旧景。

酆烨见女儿大半日未出房门,以为她身子不适,便来闺房看望。看见酆灵正在练字,便松了一口气。

“灵儿,原来在练书法呀,爹还以为你生病了呢。让爹爹看看,字可有长进?”酆烨走到桌前,只见纸上写了两行字: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酆烨虽然迂腐,对人情世故不太在意,但于诗情画意,他可是精通在行的。见此心里“咯噔”了一下,从这字里行间,他隐约读懂了女儿的心思。

正待开口相问,酆灵却已幽怨地说道:

“爹爹,女儿与孟大哥正学得好好的,杨公子这一走,岂非前功尽弃?”

只此一句,便无须再问。酆烨心里暗暗叫苦,女儿看上谁不行,怎的偏偏心仪这位杨公子?他虽不知杨公子是何来历,但能断定他“蛟龙得**,终非池中物”,女儿这一厢情愿,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行,得劝劝她。

“灵儿,杨公子一个过路客人,怎能长期呆在这里?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必单认杨公子一人为师?再说了,这不是还有爹爹可以教你们吗?”

“爹爹既不耐心又爱唬人,才不要爹爹教呢,再说,您整日在塾馆,怎么教我们?”酆灵苍白地抗议。

“灵儿,爹爹知道你的心思。但你可曾想过,杨公子家有何人?是否婚配?他心中怎想?倘若‘落花已作风前舞,流水依旧只东去’,那时你岂非苦了自己?”

酆灵见爹爹说破自己的心思,不禁粉面绯红,当下便放开矜持,低声说道:“他……若非有意,为何还时常来拉人家的手?”

酆烨一愣,想道,也是呀,杨公子平日温文尔雅、婉婉有仪,不是轻薄之人,如果真如女儿所讲,他必是婉以琴心相挑,暗示风情月意。果然如此,岂非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酆烨决定去县城一趟,成则皆大欢喜,不成则息了女儿的念想。

经过“荒唐合约”案和“夤夜抢人”事件,酆烨已是县衙上下无人不知的熟人。闻听他要拜访翁大人,守门皂隶赶快进去通报。翁隽鼎正在书房与刚刚从鄂托克返回的陈文祺交谈,听说老秀才酆烨求见,便让守门皂隶将他带到书房。

酆烨见陈文祺也在,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件事情问他的结义兄长岂不更好?彼此寒暄了几句之后,酆烨望着陈文祺说道:“老朽原本想找翁大人说个与杨公子相关的事儿,既然陈公子回来了,老朽便直接向陈公子说好了。”

陈文祺以为沈灵珊在酆家做了什么错事,老秀才告状来了,便问道:“义弟是否给酆先生添什么麻烦了?老先生请讲。”

“没有,没有。令义弟不矜不伐、屈尊敬贤,怎会给老朽添什么麻烦?”酆烨连忙否认,接着话头一转,说道:“老朽今日前来,是想冒昧地问一下令义弟可曾……可曾……”说到此处,“婚配”二字竟是无法说出口。

“可曾什么?老先生但说无妨。”陈文祺温言宽慰酆烨。

酆烨平复了一下情绪,暗里一咬牙,说道:“老朽想问一下义弟可曾婚配?”说完老脸又是一红。

陈文祺与翁隽鼎颇感意外,两人对望了一眼。陈文祺摇摇头答道:“倒是未曾婚配。不知酆先生……?”

听说沈灵珊并未婚配,酆烨暗暗高兴,但却不好意思开口。常言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如今主动找人攀亲,岂不是有点“自荐枕席”的意思?因此嗫嚅了半天没有说话。

陈文祺隐约猜到几分,便说道:“酆先生有话请尽管说,在下与翁大人绝不会笑话,更不会外传。”

“是这样,陈公子走后,杨公子留在寒舍陪护任义士的时候,与小女相处得不错,小女对杨公子亦无反感,故此……故此……”

陈文祺知他羞于出口,忙接过话头说道:“故此酆先生是牵红线来了,对吧?”

酆烨难为情的点点头,算是承认。

陈文祺记得自己曾与沈灵珊暗示过,要她相机撮合一下酆灵与孟广云的姻缘,不想让酆灵对沈灵珊产生了误会,这下如何是好?

翁隽鼎一听酆烨要将女儿许给杨公子,心想这不是乱点鸳鸯吗?连忙说道:“酆先生误会了,杨公子他其实是……”

陈文祺暗中拉了一下翁隽鼎的衣袖,接口说道:“义弟他其实是曾经发过誓,此生永远不娶。”陈文祺此话并不算错,沈灵珊一个女儿之身,当然是不会“娶”妻的。

“发誓此生不娶?”这次轮到酆烨吃惊了,问道:“为什么?”

“这个……”陈文祺急忙中以话搪塞,不料酆烨穷问不舍,一时间竟难以自圆其说,便施个缓兵之计,“这个倒是不清楚,得问他本人了。”他料定酆烨不至于涎着脸去追问人家为何终身不娶吧?

果然,酆烨沉吟再三,终于说道:“既是如此,权当老朽没说吧。不过,老朽说句难于启齿的话,听小女说,杨公子有事无事喜欢与她亲近,说不定杨公子改变了初衷也未可知,最好请陈公子确认一下。”说完,与陈文祺、翁隽鼎两人道别,独自回家去了。

书房里留下陈文祺、翁隽鼎,两人哑然失笑。翁隽鼎打趣地向陈文祺说道:“陈年兄别大意哟,当心人家酆姑娘捷足先登了呢。”

陈文祺皱皱眉说道:“我曾暗示杨姑娘帮助一下孟广云,哪知杨姑娘弄巧成拙。这可有些麻烦了,可不能害得人家酆姑娘芳心错许啊。”

“陈年兄,这事不是挺好解决的吗?将杨姑娘的真实身份向他们说明白,酆姑娘必然死了这条心。适才在下要说,被陈年兄拦住,不知为何?”

陈文祺想到翁隽鼎的为人,又是自己的同年好友,决定将沈灵珊的身世透露给他。便说道:“在下索性对翁年兄讲了吧。杨姑娘她其实不姓杨,而是姓沈,闺名沈灵珊。那日出现的邬云等‘岭南八凶’是她家的世仇,一直都在寻找她们一家的下落。因她爹爹有可能在宁夏边关,故此她万里迢迢前来寻父。此处地处边塞,鱼龙混杂,一不小心便会泄露行藏。所以千万不可暴露她的身份,在下连黎远、任思两位师兄都没让他们知道。”

翁隽鼎这才知道“杨公子”的身世,不免感慨地说道:“这可难为了沈姑娘。不过,酆家这事怎么办?”

“现在看来,也只好暗暗地与酆姑娘讲明身份了。好在我们明日就要离开此地,只要两人不在一起,酆姑娘也就不会失口说出什么。”

“怎么?你们明天就要走?你黎师兄不是还未回来?”翁隽鼎觉得突然。

陈文祺点点头,说道:“这次我和黎远师兄潜入鄂托克,打探到确切消息,鞑靼小王子得知阿巴海输掉河套三卫,一气之下,遞夺了他的济农之位,贬到边塞驻守这几个地方,严令他死守城池,不准有失。因此,在下必须尽快赶到镇西兵马大元帅府,与夏老将军商议夺城之计。而黎师兄,他因有要事,已先行一步了。”

翁隽鼎听罢默然,良久方才说道:“陈年兄决意要走,在下不敢强留,毕竟国事为重。……今日我与你置酒践行罢。”

陈文祺笑道:“不必了吧,前些日子已‘践行’过了哩。”

翁隽鼎也笑着说道:“权当为沈姑娘践行,陈年兄作陪好了。”

“既然如此,在下无话可说,你就安排去吧。在下陪沈姑娘去趟酆家就回。”

在陈文祺的陪同下,沈灵珊来到酆灵家,在酆灵的闺房里亮明了女儿身份,惹得酆灵哭笑不得、羞惭万分。沈灵珊甚觉过意不去,又喜酆灵天真烂漫、纯洁无瑕,遂向她提出结拜。酆灵大喜过望,当下两人对向而跪,撮土为香,相互拜了四拜,成了结拜之礼。因暂时不能暴露身份,沈灵珊嘱咐义妹当众不可叫她姐姐,仍然称之为杨公子,酆灵满口答应下来。作为义姐,沈灵珊干脆直接与她谈到孟广云,希望酆灵认真考虑,酆灵未置可否。沈灵珊知道这事急不得,便不再多说。

甫一结拜便要离别,酆灵心中难舍,将她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沈灵珊执意停步不走,她才强忍眼泪,掉头返回。沈灵珊看着她孤身返回的背影,眼圈亦是发红。

两人赶回县衙,翁隽鼎夫妇已是翘首等待多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