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四十九回 葭城敌踪

鞘中霜色 第四十九回 葭城敌踪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肤施县城东北百里外的葭州,虽属延安府治下,但因领有府谷、神木、吴堡三县,是故要比县和县级州高一个品级,其州城的规模和繁华程度也要比县城强很多。葭州城的城垣取势于不规则地形,弯弯曲曲,高低起伏,逶迤延绵,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加之环绕葭州城的“白云晨钟、香炉夕照、雁塔凌云、飞来踏雪、南河春柳、横岭秋月、鹿洞寻幽、滴水观鱼”等八景相映成趣,使得葭州享有“塞上奇葩”的美誉,成为过往商旅首选的集聚之地。

这日正午,城南“德风楼”旁一间名为“醉八仙”的酒楼已是宾客满座。二楼靠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盘葫芦鸡、一盘三皮丝和一碟茴香豆,桌子两个对边各摆着一套碗筷和酒盅,桌子旁边,面东坐着一个上身穿元色罩甲、下身着淡蓝素花棉布裤的汉子,此时用双眼盯着楼梯入口处,显然正在等人。

不大一会儿,“噔噔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木制楼梯上响起,紧接着一个与等人的汉子几乎同样装束的矮胖男子出现在楼梯口。等人的汉子一见来人,连忙站起来打招呼道:“胡二,这边。”

被称为“胡二”的男子大步走到那人坐的桌子旁边,一屁股坐下来,提起桌上的酒壶往面前的酒盅里倒满酒,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盅往桌上重重一放,用手背擦去唇边剩酒,这才说道:“蒋三,这么急吼吼地叫我来,敢情有他的消息?”

蒋三将食指竖在唇上,示意胡二小声一点,然后自怀中掏出一件东西,递给胡二:“这是早晨在‘通秦门’旁撕下的官府告示,你看——”

胡二接过告示打开一瞧,将手往桌上一击,兴奋地说道:“肤施县城?原来姓陈的躲在肤施县衙里了,难怪找他不着哇。”

“嘘。”蒋三连忙出声制止。

胡二自觉失言,下意识地将手捂住嘴巴。

他们的动静引起了临窗而坐那位英俊公子的注意,听到胡二口中“姓陈的”三字,心头电光一闪,莫非他们要找的人是大哥?——不消说,这位英俊公子便是女扮男妆千里追寻陈文祺的沈灵珊。

在京城得到义兄陈文祺不仅出了大牢,而且已经奉旨西行,以副使的身份前往边关接受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三城治权的消息,沈灵珊不禁喜极而泣。她既为义兄终于平安躲过无妄之灾而庆幸,又为义兄前去宁夏、正与自己要寻找爹爹的路线相吻合而兴奋。有义兄这个“钦差大臣”的“陪同”,不愁见不着夏尧爷爷。她不顾在家中与母亲韩梅的承诺,决意孤身一人西去,追赶义兄陈文祺。蕊珠听说小姐要去宁夏,先是极力反对,后见她态度坚决,便要与她同行。但沈灵珊知道在茫茫的西北大地,要找到义兄谈何容易?她在刘健大人的口中,得知义兄要沿途查访民情敌踪,便打定主意乘马而行,借助骏马的脚力,就可以辗转寻访。带上蕊珠固然有个同伴,在漫漫旅途中不至孤单寂寞。然而,蕊珠不会骑马,两人共乘一骑实在不太方便。于是半劝半唬的让蕊珠随姜班头返回湖广,随后去马市上买了一匹较为矮小的蒙古马,孑身一人出了居庸关,沿途查访陈文祺的行踪。但一路行来,竟没有打听到义兄一星半点的消息。听人说葭州这个地方不仅繁华,而且是京城通往西南的必经之地,往来客人大都要在此地停留聚散。她计算了一下脚程,估摸着义兄此时应该在左近不远,便来到葭州城,准备吃完饭找个客栈先安顿下来,再去打探义兄的信息。哪成想刚在“醉八仙”坐下不久,就听到可能与义兄有关的消息,令她精神一振,连日奔波的疲劳一扫而光。

沈灵珊听两人言语不善,便打消了前去借阅告示的念头。她提起桌上的茶壶,高声喊了一句:“伙计,续壶水。”

“好咧。”站在柜台后面的小二答应一声,便向沈灵珊这边走过来。

沈灵珊站起身,紧走两步,将茶壶递到正要经过胡二桌子的伙计手中,眼睛朝桌上的告示一瞄,果见告示上有“御前侍讲陈文祺”等字,遂确定两人口中“姓陈的”是义兄陈文祺无疑。

她返身走回自己的桌子,凝神谛听胡二他们的对话。

只听那边胡二降低声音自嘲地说道:“几月找不到这姓陈的行踪,不知跑了多少路、挨了多少骂,今日得知他的下落,实在是得意忘了形。”

“降将叛臣,谁都瞧不起,何况我等这些随风摇摆的小喽啰?”蒋三感慨道:“阿巴海也真是,天下这么大,姓陈的隐身在茫茫人海中,咱俩一时半会怎么找得着他?”

“你看你,又来了,阿巴海大人不是给我们指示了路线么?”胡二与蒋三碰了碰杯,一口饮尽,说道:“两个月前,有人向阿尔木大人飞鸽传书,说是姓陈的已出居庸关,走的是居庸至朔州的官道,所以阿巴海大人令我俩沿着这条官道寻找。只是这姓陈的一路上躲躲藏藏,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才害得咱俩来回奔波。这回好了,既然发现了他的行踪,咱受的罪也该找他清算了。”

“等等,胡二,你该不是说就咱们两个去会姓陈的吧?你要知道,姓陈的不仅诡计多端,而且身手也是厉害至极。几月前阿巴海大人带着呈贡使团去大明进贡时,就是这姓陈的以一手不可思议的“三箭衔尾”绝技,胜了我国箭术第一高手乌力罕将军,硬是从咱们手中夺去了左、中、前三卫的治权。为此事达延汗一怒之下,褫夺了阿巴海大人的济农之位,贬到边关镇守此三卫。如果我们俩去找姓陈的晦气,岂非上门送死?”

沈灵珊听到这里,确信这两人口中“姓陈的”便是大哥陈文祺,当下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知道了大哥的准确信息,不日便可相见;忧的是这些人似乎要与大哥为难,他明敌暗,随时可遇不测。

未等沈灵珊多想,只听胡二嗤嗤一笑,说道:“你以为我有那么傻,会去以卵击石?阿巴海大人与国师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姓陈的出现呢?”

蒋三奇道:“阿巴海大人与国师联手了?他们二人不是鸡狗做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吗?为何凑到一起了?”

“他们大人物的心思,我等如何猜得透?不过我听说,传来的书信中,说姓陈的似乎会一种‘刀剑双杀’功夫,要咱们务必小心,不可大意。阿巴海大人不甚明白,于是向大汗禀报。国师一旁听见,便自告奋勇,要与阿巴海大人联手收拾姓陈的小子。”

这边沈灵珊听罢,心里也奇道,大哥什么时候学会了戢刃剑法?为何鞑靼国师一听‘刀剑双杀’功夫便如此感兴趣?他要与阿巴海联手对付大哥,他很厉害么?是计谋还是武力?她想听听胡二他们怎么说,哪知胡二话题一转,对蒋三说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今儿好好的陪我喝两盅,去去这几月的烦恼。”说罢脖子一仰,又干了一杯。

二人不再说话,在哪儿推杯换盏地吃喝起来。

沈灵珊原本打算星夜赶去肤施,向陈文祺报警,但转念一想,不知阿巴海与鞑靼国师暗中如何布置,即便让陈文祺知道了也无济于事。不如暗中盯着胡二他们,也好摸清他们的底细。主意打定,当下不动声色,继续坐在窗边浅啜慢饮,暗里监视着两人的一举一动。

未几,胡二放下碗筷,将满是油腻的嘴巴一抹,对蒋三说道:“吃饱喝足了,也该去干正事儿了。”

蒋三站起身,招来店小二会了账,与胡二一前一后,走下楼出了“醉八仙”。

沈灵珊来不及结账,拿出一只约一两重的银块丢在桌上,匆忙下楼远远地尾随着胡二他们。

令沈灵珊始料不及的是,胡二他们并未出城,而是在城内三弯两转的来到一家客栈,也未见登记就直接进了楼下左侧的一间客房,想是胡二或者蒋三早已投宿的客栈。

沈灵珊不知他们要拿行李还是如何,只好远远守候等待。但等了大约一个多时辰,始终不见两人出来。难道他们发现有人跟踪,悄悄从窗户溜走了?不对,大凡客栈的窗户,都安有防盗木格,不可能在青天白日明目张胆地弄断窗格逃走。

沈灵珊想了想,将客栈掌柜拉进堂前柜台后面的小房中。过了一会儿,穿着客栈伙计衣服的沈灵珊慢慢踱了出来,肩头搭着一块布巾,手里提着一壶水,走到胡二他们住的客房门前,用手轻轻敲了敲门,随后喊道:“客官,请开门,送水来了。”

不大一会,房门“吱呀”一声打开,蒋三站在门旁,胡二正斜躺在床上。沈灵珊进了客房,为他们的茶杯里续上水,正待试探他们的行动计划,蒋三倒是先开口问道:“你是这店里的伙计?怎么昨天没有看见你?”

沈灵珊假装谦卑的笑道:“小的爷爷病了,前几天向掌柜的告了假,今日才回来。”

蒋三没再说话,想是已经相信了她的话。

“掌柜的让小的问问,二位客官还要住几日?”

“怎么,嫌咱们住长了还是咋的?”胡二插嘴说道。

“不,不,不是这个意思。这几天客人比较多,问清楚了掌柜的好早作打算。”

“你转告你家掌柜,我俩还要住两日,三天后再退房,房费分文不会少。”

“好嘞,二位慢饮,有事请随时吩咐。”沈灵珊有了底,告辞一声出了门。

沈灵珊不知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问掌柜要了一间紧挨着他们的客房,并以伙计的身份时不时进房送水、扫地,随时了解他们的动向。

第三日一早,两人齐齐走出客房。沈灵珊连忙迎上前问道:“二位客官是要退房么?”

蒋三摇摇头,说道:“过一会儿再说吧。”说完与胡二来到堂前空椅子上坐下,也不说话,似在等待什么。

不大一会,两个中等身材的五旬老者前脚跟后脚地走进客栈,胡二、蒋三一见来人,忙站起身向前问道:“两位可是找人来的?”

其中一个身着盘领衣、头带阳明巾、手拿折扇的书生模样老者微微点头,反问道:“你们可是胡二、蒋三?”

“正是。不知如何称呼两位前辈?”胡二点头哈腰地说道。

“老夫姓邬,”书生模样的老者又一指他身旁的老者,“这位姓嵇,老夫的四弟。”

胡二、蒋三连忙重新见礼,口中说道:“原来是邬前辈、嵇前辈,久仰,久仰。请到里面坐。”说罢,将两人领到他们住宿的客房。

沈灵珊急忙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耳朵紧贴在板壁之上,要听他们说些什么。所幸板壁较薄,那边四人尽管声音不大,却还能听得清楚。

只听一人说道:“你们确定姓陈的小子现在还在肤施县?”

“肯定还在。前日我们向国师飞鸽传书的时候,也传书给肤施那边的吴六,让他日夜盯着县衙的进出人等,如姓陈的要走,一定要跟着他,并迅速将消息告诉我们。这几日没有吴六的信息,说明姓陈的还在肤施县衙里面呆着。”

怪不得他们若无其事地在客栈待了几天,原来早已将消息送了出去,沈灵珊这才明白。

“唔,很好,老夫哥俩这就去肤施。”

“前辈,那……我们俩?”

“没你们的事了,你们回去吧。”

胡二明白,像他们这样的“高手”,是不屑于让自己和蒋三跟着他们的。于是将与吴六的联系方法说了一遍,然后打开房门,恭送两人出了客栈。

沈灵珊早已在房间换回自己的衣服,等胡二他们回到房间之后,迅速跟上尚未走出多远的两个老者。

百余里的路程,对于习武之人来说,不过半日功夫。但前面两人似乎并不急于赶路,而是肩并肩一边行走一边说笑,恰如探亲访友一般,浑不似前去对敌厮杀的样子。足见此二人自视甚高,全然未将陈文祺放在眼中。

沈灵珊原本担心自己的内力有限,跟不上两人的脚程。如今两人在前闲庭信步,沈灵珊则在其后缓步而行,始终保持着不即不离的距离。

傍晚时分,已经进入肤施县境。又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前面两人稍稍停顿了一下,离开通往县城的官道向南边那条小路走去。

沈灵珊不解其意,犹豫再三,打消了去县衙与陈文祺会合的念头,转向小路继续跟踪。

夜色渐暗,前面两人的身形已是影影绰绰。沈灵珊紧走几步,稍稍拉近与前面两人的距离。

行不多久,两人进了一个村庄,来到村头一个四合院前举手拍门。没过多久,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出来一个与他俩年纪相当的华服老人将两人迎了进去。

沈灵珊绕到院子后面,发现右侧正房的窗纸上,有灯光照着人影晃动。沈灵珊悄悄走到窗户旁边,以右手食指蘸了点唾液,轻轻地将窗纸润开一个小洞,往里一看,刚进门的两人与那个同他们年纪相仿的老者并排坐在房中的椅子上,他们面前,跪着一个衣冠不整、头发蓬乱的少年。这时只听姓嵇的老者说道:“好了,起来吧。”

跪着的少年好似很吃力的样子,慢慢地爬起来,还打了个趔趄。坐在右首的老者连忙站起身扶了他一把,对嵇姓老者抱歉地说道:“小儿身有微恙,请尊师莫怪。”

“怎么,澜儿病了?正好邬二哥精通医术,过来,让邬师伯替你切切脉。” 嵇姓老者拉过少年,将他的手腕送到邬姓老者面前。

邬姓老者将右手的折扇交到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头搭在少年的脉门上,低垂着眼帘凝神体察脉象。

良久,邬姓老者松开少年的手腕,微蹙着双眉说道:“脉象不浮不沉,不细不洪,从容和缓,流利有力,不像生病之人啊?”

那老者略显尴尬的说道:“小儿患的是心病。”

“心病?什么心病?” 嵇姓老者问道。

“说来也是一段孽缘。三年前尊师令小儿回家读书识字,老朽便请了一位塾师到家‘坐馆’。塾师有个女儿与小儿年纪相若,因常来家支取束脩,一来二去的小儿对她生出好感,便缠着老夫央媒提亲,无奈塾师父女坚不同意,于是小儿就……”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想已明白,这老者与少年便是刁辊、刁澜父子。

嵇姓老者听罢,冷笑一声说道:“想不到我嵇老四教出来的徒弟如此没有出息,竟被区区一个女人勾掉了魂。男子汉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此等小事,便闹得病恹恹的,还能指望你做什么大事?”

刁澜“噗通”一声跪在嵇姓老者面前,既似争辩又似哀求地说道:“徒儿自知对不起师父的教诲,可是那种想她念她痴迷她到五内俱焚的感觉真的让徒儿欲罢不能,今儿要打要骂全凭师父处置,徒儿毫无怨言。”

嵇姓老者脸色稍霁,将手抬了一抬,示意刁澜起来,然后说道:“你如此痴心,为师怎好过于责罚。既然如此,何不霸王硬上弓?饶她是三贞九烈的女子,只要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最终还不是乖乖的顺从了?想当年,为师就是如此才……咳,不提了。”看到刁澜父子没有反应,又问道:“怎么,不敢?”

刁辊苦着脸答道:“此事已经惊动了官府,恐怕有些不妥。”

“怎么回事?” 嵇姓老者有些不解,这等小事官府怎会知道?

刁辊见问,不得不将之前发生的事情向他讲了一遍。

“又是这个姓陈的?看来他是处处与我们作对呀。” 嵇姓老者听罢将手往椅子扶手上重重一拍,恨恨地说道。

“师父,您认识这个姓陈的?”

“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口小儿,为师怎会认识?不过,为师与你邬师伯此番到肤施县,正是为他而来。”

“为他而来?为……为何事体?”刁澜惊异地问道。

“这个你别多问。不过既是姓陈的坏了你的好事,为师就偏偏帮你成全这桩好事,看他姓陈的怎奈我何?”

刁澜一听,喜出望外,又“噗通”一声跪在嵇姓老者面前,“嘭嘭嘭”向他磕了几个头。

刁辊小心翼翼地问道:“尊师要如何成全小儿?”

“抢,将那小丫头抢回来。” 嵇姓老者凶狠地说道。

听说要抢人,刁辊摇摇头说道:“不瞒尊师,此前老朽也曾动过抢亲的念头,但王法无情,强抢良家妇女可是大罪。”

“哼,刁兄说的‘王法’是指你们大明的王法吧?对老夫来说,大明的王法狗屁不如。”嵇电目空一切地说道。

“当然,尊师们世外高人,放达不羁,自然不受大明律法的拘束。可是,可是……,老朽已然在此落地生根,在人家的屋檐下,焉敢不低头?”

“既然刁兄不敢,老夫也不勉强。不过冲着姓陈的小子,老夫偏要拿这小丫头与他斗斗法。”

“师父,您要将她怎么样?”刁澜紧张地问道。虽然只是异想天开,可他的潜意识里早已将酆灵当成自己的妻子。

嵇姓老者狞笑道:“老夫将小丫头带回蒙古,送与人为妻为妾也好,为奴为婢也罢,总之姓陈的小子要保护她,老夫就偏要为难她,看看谁奈何得了谁?”

刁澜一听,马上说道:“师父既要送人,莫若送与徒儿吧。”

“送与你?可你爹害怕大明王法治他的罪呢。” 嵇姓老者的言语中满含不满。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徒儿与师父一样,不惧大明狗屁王法。徒儿愿追随师父去大漠,从此不回大明。”刁澜决绝地说。

“澜儿,你——”刁辊低声喝道。

“爹,你若不允,孩儿马上自刎。”

“哈哈,这才是老夫的好徒弟。” 嵇姓老者也不管刁辊答不答应,牵了刁澜的手,转头对邬姓老者说道:“二哥,咱们走。”

久未说话的邬姓老者端起面前的茶盅泯了一口,慢吞吞地说道:“老四啊,杀鸡还要用牛刀么?抢一个小女娃你去都嫌多余,还用老夫出马?你俩去吧,老夫就在此地等你们。”

“呃——,也好。澜儿,咱们走。” 嵇姓老者携了刁澜的手,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

沈灵珊顺着墙根快速回到院前,刚好看见两人走出院门往村子东头走去。她来不及多想,远远地跟着两人,准备相机搭救那个塾师的女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