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四十回 冰寒西北

鞘中霜色 第四十回 冰寒西北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早晨,陈文祺睁开双眼,一看身边空空如也,任思不见了踪影。陈文祺知昨晚茶水之事令他难堪,再无颜面与自己同行,只好不告而别。陈文祺也懒得计较,掏出碎银结了宿费,又请掌柜的做了一碗面条,吃完后道谢一声,就要出门而去。这时“尚儿”跑出来,拉住陈文祺的行囊,满眼期待地说道:“大哥哥,能不能再对个对联再走?”

陈文祺不忍扫他的兴,弯下身拍拍他的小脸蛋,说道:“好呀,请小弟弟出上联。”

“尚儿”四处张望,寻找可用来联对的素材。可能是怕陈文祺走掉,情急之下竟难成一联。掌柜的有些无奈,便向小童说道:“尚儿,让这位大哥哥赶路好吗?爹爹与你联对。”

“尚儿”满脸通红,急得眼泪打转。陈文祺怕他委屈,思谋着拣一个现成的对联让他对上,以免挫伤他的童心。四下里一望,“有了”,指着远处向“尚儿”说道:“你看,那边有几个小弟弟追打偷吃稻谷的小鸡,大哥哥出个上联你来对好不好?”

“好。”“尚儿”大喜,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答应。

“大哥哥的上联是:‘饥鸡盗稻童同打’。小弟弟,大哥哥有事要赶路,你可以慢慢的想哦,等大哥哥返回的时候,再告诉你的下联好不好?”

“好。”

“那咱们拉勾,不许反悔?”

“嗯。”“尚儿”伸出小手,勾住陈文祺的手指:“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好,不许变,等大哥哥回来。”

“大哥哥再见。”

“再见。”陈文祺话音刚落,人已在两丈之外。

走了两、三个时辰,进入朔州地界。陈文祺想起昨晚与自己同榻共眠的任思,他果真是朔州人吗?为何要在茶中下毒,他要自己的包裹有什么用?“南关”客栈的蒙面人、拦路的一老一少、疯疯癫癫的僧道、还有这个任思,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为何对自己都有兴趣?

“尊驾别来无恙?”正思想间,两个人影挡住了去路。陈文祺一看,心里想道,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又是昨日拦路的那一老一少。

“二位又来挡我行路,莫非前面又有什么‘禁地’不成?”陈文祺揶揄地说道。

“前面虽无禁地,但昨日擅闯禁地的账不可不算。”蒙面少年说道。

“阁下连真面目都不敢示人,竟还大言不惭地要与别人算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陈文祺有心激他揭下面巾,看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别废话,尊驾昨日擅闯禁地,就该付出代价。本少爷悲天悯人,只要你把背上的包裹留下,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你们处心积虑,又是拦又是追的,就是为了在下背后的行囊?”陈文祺颇感意外地问道。

“正是,只要留下包裹,我们就不再为难你。”

“虽说包裹并不值钱,但若要在下拱手相送,却是千难万难。”陈文祺傲然说道。

“按照尊驾的意思,非要我等动手不可?”蒙面少年左手一把抓住腰间的剑鞘。

“请阁下不要假装无辜,你们动不动手什么时候由在下说了算?”陈文祺毫无惧色。

“既然你不识时务,就在拳脚上见真章吧。”说到这里,蒙面少年扭头一看,面现异色,四处望了望,喊道:“二师兄,二师兄。”

良久,从路旁的灌木丛中慢慢转出一个人来,正是与陈文祺不告而别的任思。

任思的出现,陈文祺毫不意外。疯和尚将有毒的茶碗打破之后,陈文祺联想到任思出现的时机和后来的一些表现,几乎可以肯定他与这两人是一伙。这时看见任思走出来,还是向他遥遥抱拳,说道:“任兄不辞而别,原来是要先到这里等候在下的吧?”

一句话说得任思面红耳赤,竟不知如何回应。

“有一事不明,请任兄指教。昨日在树林之中,在下受不了那些毒蛇的气味几乎昏迷,当时任兄要取我性命易如反掌,而任兄并未出手。但到客栈之后,任兄却又为何下毒于茶中,要置我于死地?”

“那茶中不过是蒙汗药而已,任某只想迷昏陈……兄,并未存心害你性命。”任思有些羞愧地说道。

“迷昏在下之后,便好取了在下的包裹?”

任思低头不语,显然正是如此。

“二师兄同他啰嗦什么?大家一起上。”蒙面少年“刷”的一声,掣出长剑,率先向陈文祺刺来。

陈文祺不慌不忙,脚步一磋,转到蒙面少年的侧面,一招“偷梁换柱”,单掌拂向他后背的“天柱穴”。蒙面少年一剑刺空,背后又觉掌风吃劲,忙向前跨出一大步,避过陈文祺的反击,手中长剑划个半圆,又向陈文祺刺来。陈文祺使出“拂穴掌”的招式,招招不离蒙面少年的周身要穴,竟以一双肉掌,将蒙面少年逼得连连后退。若不是无意伤人,只怕不到一百招,蒙面少年就要躺倒在地。

“拂穴掌?”持拐老者自言自语,眼神中透出几分迷茫。

“大师兄、二师兄,你们还等什么啊?”蒙面少年招架不住,急忙向任思和使拐老者喊道。

二人知道若再不出手,蒙面少年必伤无疑,便一左一右向陈文祺扑来,或许心存内疚,任思不忘示警一声:“陈兄看招。”

陈文祺苦笑道:“三位一起上阵,忒高看了陈某。也罢,陈某今日就领教一下几位的高招。”说罢,解下束腰,以带作剑,注入内功一抖,顿时腰带如灵蛇般分袭三人的颈项部位,迫使他们撤招回救。陈文祺为何放着现成的“画影剑”不用,而以腰带迎敌?皆因师门剑法“垂柳舞风剑”偏于阴柔灵秀,所出招式并非寻常剑招那般砍或刺,而是割,招招如垂柳舞风,专割对方的颈项、手腕、大腿等部位的动脉与关节处的韧带,使对手瞬间失去抵抗能力。但这种剑法须用“软剑”才能将剑招发挥到极致,此次陈文祺赴京会试,未曾带上恩师传给他的“绕指剑”,是故只好以腰带代替。

“垂柳舞风剑?” 使拐老者又叫了一声。

“阁下见识还不错。那就再尝尝‘垂柳舞风剑’的厉害。”陈文祺说道。

不过,虽然剑法精妙,陈文祺武功也不弱,但因“兵刃”不趁手,加上对方是三个高手围攻,不到五十招,陈文祺已是处于下风。他意识到对方武功了得,先前不该太过大意,以致陷入被动局面。但他毫不慌张,暗中将“易髓功”提到六成,将腰带抖得笔直,分“刺”三人的面门。

使拐老者等三人初见陈文祺使出“垂柳舞风剑”,心里既惊且喜。惊的是此人竟会“垂柳舞风剑”法,那他是何人?喜的是这套剑法己方几人娴熟于心,虽然厉害却不难破解。特别是任思和那持拐老者,并非真要难为他,只是勉强与他周旋,维持个不胜不败的局面,因此在激斗中时时护住自己的颈项、手腕等处,防他“割”断动脉、韧带。这一招改“割”为“刺”,令三人大吃一惊,百忙之中只有撤招后退,避开这突然的一击。

就在三人撤招后退的间隙,陈文祺已将腰带收起,反手从包裹中拔出“画影剑”,长笑一声,使出“戢刃剑法”,或刺或砍,立时扭转颓势。任思等三人何曾见过如此怪异的“剑招”?一时竟是奈何他不得。

一时间,双方四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任思等人并不急于建功,思谋着就这样缠斗下去,等你筋疲力尽的时候再擒你不迟。陈文祺却是心存顾忌,每次出手都是点到为止,怕误伤三人性命。时间一长,对方三人看出端倪,以为他的剑招虽然怪异,威力却是有限。三人互相使一眼色,手上一紧,齐齐向陈文祺攻来。这一下形势逆转,陈文祺左支右绌,立时落于下风。正犹豫要不要施展全力间,猛听一声低喝:“都给我住手。”只见人影一闪,一个身穿灰布长衫、唇边蓄有三绺白须的七旬老人出现在场中。

“师父。”任思等三人一听,赶快向后跃开,垂手站在来人面前。

“哼,三个打一个,老夫的脸让你们几个丢尽了。”白须老人脸一板,沉声训斥道。

“师父……”使拐老者欲要解释,白须老人挥手截住他:“你们的事待会再说。”转过身向陈文祺问道:

“这位小友,柳慕丰是你什么人?”

陈文祺心想,这白须老人似乎认识师尊,也不知他与师尊是敌是友。对他的三个徒弟我都没有胜算,如果他要护短的话,今天恐难全身而退。但是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对方问到师父头上,难道还能不承认?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陈文祺不假思索,回答说:“他老人家正是在下的恩师。”

“哈哈哈,柳慕丰传你的‘拂穴掌’、‘垂柳舞风剑’果然学的不错,上得了台面。”随即脸色一沉,双眼逼视陈文祺,说道:“不对,你的另一位师父究竟是谁?”

“另一位师父?在下的师父不少,有教‘三百千’的师父,有教‘四书五经’的师父,也有教马步、站桩的师父,不知尊驾问的是哪位师父?”陈文祺反问道。

白须老人一愣,继而说道:“教你武功的师父。除柳慕风之外,还有谁?”

“教武功啊?在下的确还有一位师父,姓陈名仰山。”陈文祺答道。

“陈仰山?没听说过。如此高的功夫怎会在江湖籍籍无名?”白须老人自言自语,显得有些疑惑,复又向陈文祺问道:“你这位陈师父是何处高人?是他教你‘刀剑双杀’的功夫?”

陈文祺摇摇头:“他老人家乃是族中长辈,是在下的启蒙恩师,只教过在下马步、站桩等基础功夫。”

白须老人似是松了一口气,说道:“我说呢,江湖中的绝顶高手老夫怎会不知?那么你还有一位师父是谁?这么说吧,教你‘刀剑双杀’功夫的人是谁?”

陈文祺还是摇摇头道:“除了两位师父之外,再无人教在下的武功。”

“那这‘刀剑双杀’的武功是怎么一回事?柳慕风知道你会‘刀剑双杀’吗?” 白须老人紧问道。

“这个……,请恕在下不方便说。在下习此武功不久,师尊尚不知情,但在下定会向师尊禀告此事。”

白须老人见问不出所以然,便转而问道:“你怎么与老夫的三个徒儿打起来了?”

“这个……,在下也甚是不解。要想知道原委,只能问令高足了。”

“黎远,你说。”白须老人转过身,看见蒙面少年,止住正要答话的使拐老者,向蒙面少年说道:“维儿,你为何蒙住嘴脸?难道见不得人吗?还不摘下面巾?”

“师父,这……”蒙面少年似乎很是为难,并未遵从师父的命令。

“怎么,难道要为师亲自动手替你摘下?”白须老人不怒而威。

“是,师父。”蒙面少年抬手慢慢除去蒙在脸上的黑巾。

“是你?”陈文祺如见鬼魅一般,失口喊道。此人陈文祺再熟悉不过——新科武状元尹维。

“怎么,你们认识?”白须老人惊讶地问道。

“岂止是认识?而且将要同殿为臣。”陈文祺解嘲般地说道。

“同殿为臣?”这次轮到白须老人不解了。他看看黎远和任思,以为他俩也如自己一样吃惊,但看他们平静的样子,知道他俩早已知道他们的身份。

“既然同殿为臣,为何象仇人般厮杀?”白须老人向陈文祺问道。

陈文祺双手一摊,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说道:“前辈所问,正是在下想知道的事情。”他觉得白须老人并非“护短”,故而改口称他“前辈”。

“维儿,你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师父,我……”尹维嗫嚅着始终没有开口。

“黎远,你说。”白须老人有些不耐。

“师父,是这样……”黎远向白须老人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前几天尹维突然找到他的大师兄黎远和二师兄任思,说是一个同科的进士仗恃他有一点博闻强记的功夫,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仅在琼林会武宴上出尽了风头,还处处与自己作对,让自己在皇上和满朝的大臣面前下不来台,甚至还顶撞当朝国丈,闹得皇上也是左右为难。因此来请两位师兄相助,要“修理”一下此人。黎远和任思冷笑一声,难道凭师弟的功夫还“修理”不了他?尹维为了说服两个师兄,故意说道,“那人”不仅自高自大,而且功夫着实了得,他还嘲笑我的功夫是“师娘”教的,如同女人绣花一样。听到“那人”辱及师父、师娘,黎远、任思一听怒不可遏,即刻便要动身去寻那狂妄之徒,要让他知道师门功夫的厉害。尹维暗暗高兴,忙说“那人”在释褐期间,要去宁夏游玩,此时正在途中,不日就要经过此地。于是三人合计出一个办法,要“为难”一下“那人”,好叫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什么办法?原来在“那人”经过的官道上,有一片藏有无数蚺蛇的树林,现在正是蚺蛇交媾的季节,每日的下午至半夜子时,蚺蛇就要出洞交媾。蚺蛇交媾时秽浊之气大增,形成可怕的蚺蛇瘴,人若闻之,头脑昏沉,胸腹胀痛,轻者昏迷,重者一二日即死。为了将“那人”诱进树林,决定由黎远和尹维出面,使出欲擒故纵之计,假称树林为师门“禁地”,不许人乱闯,“激”那人进入树林。同时为保险起见,由任思假装路见不平,“击退” 黎远和尹维,带领“那人”闯入树林,待“那人”昏迷后,再将他抱出树林,以随身所带的雄黄为其解毒,以免弄出人命。当然,在“那人”醒来之前,将他的行囊偷偷取回,这样,“那人”既在林中尝到了胸腹胀痛、昏迷呕吐之苦,又失落了换洗衣物和钱财,难免落个乞讨回家的下场。谁知两个疯道颠僧误打误撞,不知从哪里弄了一些雄黄粉,洒了“那人”一身,将他的瘴毒解了。三人这才在此等候,发生了刚才的打斗。

白须老人听罢,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哼哼,老夫一辈子光明磊落,最不屑下三滥的手段。就是对付十恶不赦之徒,也必是光明正大地动手。而你们……,好,好,回头再说。”白须老人显然十分生气,转向陈文祺问道:“你就是他们所说的那个进士?”

陈文祺不明所以,说道:“我是新科进士不假,但是否是他们口中的那个进士,在下不得而知。”

“他的‘功夫是师娘教的’,这话可是你说的?”白须老人不动声色,沉声问道。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下熟读圣贤之书,决不会出言无状。何况在下也曾拜师学艺,一贯尊师重道,我与尹兄同科进士,实无必要羞辱他的师门。”陈文祺理直气壮地答道。

“尹维,你怎么说?”白须老人显然相信陈文祺说的是实话,已对尹维动了怒气,因此“维儿”这时变成了“尹维”。

“我……我是怕师兄不肯出手,故……故此就……”尹维呐呐地说道。

“你……”黎远、任思气极,原来被他诓了。

“哼。”白须老人不理他们,仍然向陈文祺问道:“他说你在琼林会武宴上出尽风头、又与他作对、还顶撞当朝国丈的,可有此事?”

“前辈既问,在下就如实相告。”遂将琼林会武宴上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尹维,他说的可是事实?”白须老人转而问道。

“……”尹维嗫嚅着。

“如果他说的是事实,也未见与你作什么对呀?”白须老人见尹维支支吾吾,料定陈文祺所说不假。

“师父有所不知,他完全就没有将徒儿放在眼里,还当着皇上和朝中大臣的面羞辱徒儿,说徒儿连小孩都不如。”尹维低声辩道。

陈文祺一听如入云雾一般,我何曾未将他放在眼中?又何曾说过他连小孩都不如?

“他是怎么羞辱你的,且说说看。” 白须老人似有不信。

尹维本就是找救命的稻草,哪敢对师父说出真相?故此期期艾艾的不好启齿。倒是陈文祺站在一旁苦想半天,突然想起指点小许泰破那“八面威风阵”时对阿巴海说的一句话,才恍然大悟。继而想道,自己原本是讥讽鞑靼人的,哪是“羞辱”他的?就算一不小心让他感到“羞辱”,难道就为这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兴师动众,要来“修理”自己?这人也未免太鼠肚鸡肠了吧。欲要将那日的事情挑明,又想到白须老人自诩光明磊落,如果得知是这么一回事,肯定会责罚于他甚至他的两位师兄。陈文祺虽然对尹维不齿,但也不愿落井下石,而且他们虽然想“修理”自己,也未存心要了自己的性命,总算良心未泯,自己也好端端的没啥事,不如就帮他们遮掩过去。想到这里,便向尹维说道:

“尹兄是指护卫校场中那事儿吧?若是在下无意间伤害了尹兄,今日在此向尹兄赔礼,还请尹兄海涵。”说完抱拳向尹维施了一礼。

尹维若是识趣的话,趁着陈文祺与他“赔礼”的机会,说上两句冠冕堂皇的话,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大家一团和气,彼此无事。哪知这尹维心胸狭隘且不识时务,一见陈文祺“服软”,以为他惧怕师父出手,想交待一句场面话然后开溜。于是来了个“得理不饶人”,两眼一翻说道:

“姓陈的,你在皇上面前出尽风头,将我贬得一钱不值,今日却轻飘飘的说什么是无意间伤害了我?这未免太轻松了吧?”

“是呀,你伤害了小师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交待了,这事如果传扬出去,日后我等如何还在江湖上见人?”黎远一旁帮腔。他是白须老人的大弟子,如果没有什么道理就带着师弟们找人晦气,师父第一个饶不了的就是自己。

白须老人瞪了黎远一眼,斥道:“黎远,你也将是知天命的人了,怎的如此沉不住气?就算要怎么样,总得先搞清楚真相吧?尹维你说,他是如何伤害你的?”

尹维一听,已知弄巧成拙,便含糊的答道:“师父,这个……还是不说吧。”

“说。在护卫校场究竟是怎么回事?”白须老人厉声喝道。

“是,师父。”尹维迫不得已,只好信口胡诌:“那日在京城护卫校场,鞑靼使者阿巴海将进贡的玉璧藏于一个阵型之中,声言若朝廷破不了那阵型、取不回玉璧,便要与大明断了宗藩关系,从此不再进贡与称臣……”

“这阿巴海未免太猖狂了吧?”任思久未开口,这时忍不住插了一句。

“可不是?”尹维面现得色的说道:“我当时在场,听罢心中发怒,便自告奋勇要去破阵。”

“嗯,师弟好样的。”任思又赞了他一句。

“可是,”尹维话音一转,声音也低了许多:“那阵的确厉害,我将师门的武功尽数使出,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说到“师门的武功”几个字的时候,特地提高声调,言下之意不是我无能,是师父的武功如此,说完偷偷朝白须老人望了一眼。

白须老人不动声色,催促道:“别卖关子,继续说。”

尹维稍微犹豫了一下,用手指着陈文祺说道:“正当皇上焦急的时候,他站出来对皇上说,‘尹状元的武功怎么如此不济?这个阵型小孩子都能破的。’他将堂堂武状元说得比小孩都不如,这不仅是羞辱我,还羞辱了师父您哪。”他想,反正这时就是我们俩知晓此事,你纵然巧舌如簧也没法争辩,自己终归是徒弟,难道师父不信我反信一个外人不成?

陈文祺不料尹维人品竟是如此低劣,竟然瞒天昧地当面向自己扣屎盆子。心里忿怒表面却不动声色,且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白须老人的阅历何等丰富?且不说眼前的少年自己略知一二,绝非一个挑是拨非之人,就说当时皇上着急破阵之事,那种时候说出此等话来就不怕皇上震怒?十有**尹维在撒谎。白须老人忍住不满,继续问道:“后来呢?”

“后来?”尹维没想到师父没有发怒,反而问到“后来”,一时张口结舌,竟是无话可说。

白须老人已知他胡说,便用眼睛望着陈文祺。

陈文祺想道,尹维这人如此卑鄙,如不让他的师父知道他的为人,恐怕将来还要祸及师门,见白须老人望着自己,便将当时破阵的情况略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

“在下与尹兄各说一词,谁真谁假全凭前辈判断。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当时还有朝中文武大臣在场,前辈定能查出真相。”

白须老人似乎挺在意鞑靼进贡这事,又问道:“既然阵型已由许泰闯破,那玉璧是否取回?”

陈文祺本不欲多谈,见他问起,又将取玉的过程简单地说了一遍。

这时大家似乎忘记了先前的事情,将注意力都转到进贡的事情上来。听到陈文祺取下玉璧之后,任思愤愤地问道:“鞑靼人三番五次的刁难,难道朝廷就这样放过了他们不成?总得让他们得些教训才是。不然的话,我大明藩属国那么多,以后个个争相效仿,岂不有损大明的威仪?”

白须老人微微点头。

陈文祺见他们愤愤不平的样子,便将强弓立射、计赚三卫的经过也说了个大概。

任思听说要回了失去二十年之久的城池,喜不自禁,走过来拍拍陈文祺的肩膀,说道:“这可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那三个城池他们什么时候交还?”

“六个月之后。”然后低声笑着对任思说道:“在下就是奉了皇命去接收城池的,任兄如将在下的御赐金牌拿了去,岂不坏了大事?”那日在客栈中,疯和尚假装拉他的衣领,将一个纸条塞进他的怀中,他趁任思不注意的时候打开一瞧,上面写着“谨防身边人偷牌”几个字,与关城客栈那张字条的笔迹如出一辙,陈文祺始知任思是为金牌而来。

哪知白须老人听力极好,脸色一变,问道:“任思,这是真的么?”

任思不敢撒谎,连忙点头承认。

“你要金牌干什么?难道不知丢失了御赐金牌就是死罪?”

“师弟说,先将金牌偷出来,让他着急一阵子后再悄悄还回去。”任思不敢强辩,只好说道。

“黎远,你也知道此事罢?”白须老人强压怒火,又问大弟子。

黎远深知师父的脾气,此时还是波澜不惊,一会就要平地惊雷。连忙走到师父跟前,“噗通”一声双膝跪在地上,任思、尹维哪敢怠慢?也齐齐跪在白须老人面前。

白须老人厉声喝道:“尹维。”

“师……师父。”尹维胆战心惊,匍匐在地不敢抬头。

“哼哼。古人曾言: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枉你出身于官宦之家、将门之后,不思尽忠报国、匡世济民,却为一己之私撺掇师兄暗中使坏,处心积虑加害无辜。似你这等睚眦必报的斗筲之器,如何当得起‘状元’二字?想当年老夫架不住你爹爹再三再四的恳求,无奈之中收了你作为记名弟子,让你两个师兄指点你一些武艺,今日看来竟是老夫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也罢,如今你已‘功成名就’,这个记名弟子的名分到此为此,望你以后好自为之。如若胆敢使用本门武艺为非作歹,老夫就是寻到天涯海角,也要废掉你的武功。”最后一句说出来,令人听得毛骨悚然。

“师父……”尹维身躯一抖,还想求情。

“无需多说,从今以后你我再无师徒名分,你去吧。”白须老人决绝地说道。

尹维见无可挽回,不再言语,用怨毒的目光朝陈文祺瞪了一眼,转身恨恨地离去。

白须老人用手指着黎远、任思说道:“身为师兄,不能克己慎行、约束同门,反而听信谗言、同恶共济,此罪一也;君子行事,当光明磊落、不愧不怍,你们却以瘴、毒、偷等下三滥的手段暗锤打人,自甘堕落,此罪二也;黑白不辨,是非不分,不顾江湖道义恃众凌寡,此罪三也。尔这等不肖之徒,如不责罚,不仅老夫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你们也将为武林中人所不齿。”

黎远、任思汗流浃背,齐声说道:“弟子知错,愿受师父责罚。”

“念你们还知道认错,良心未泯,为师就罚你们自废一只臂膀,以半生的残废牢记这次的教训。”

“师父……”黎远叫道。

“黎远,你敢违抗师命?” 白须老人厉声问道。

“徒儿不敢。”黎远战兢兢地说道:“师父,千错万错,是徒儿的错。任师弟是徒儿让他参与其中的,不关他的事。您要罚就罚徒儿一人,徒儿愿自断双臂,以赎前愆。”

任思急道:“师兄,我的错就是我的错,你不要都揽在一人身上。师父,徒儿愿罚。”说罢,竖起右掌,朝左臂疾快地切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