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楔子(下)

鞘中霜色 楔子(下)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绵延八百里的大别山,是南直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三地的分界岭,穿过大别山便到了湖广黄州府境内。

大别山南麓,耸立着一座险峻的山峰,远远望去,山势绝悬、雄奇俊美;山脚一条官道,蜿蜒曲折,由此向南百余里,便是黄州府倚廓黄州城。

三辆双辕马车,自北向南疾驰而来,出现在山脚的官道上。不久前致仕的兵部左侍郎韩慎,与夫人周氏、小少爷韩明三人坐在第一辆马车之中。连日的旅途劳顿,三人都是满脸憔悴、一身风尘。

韩慎看着眼前的山峰,激动地对妻儿说道:“此山名为大崎山,过了这座山,不消两个时辰,就到了长江边上,然后顺江往东,不出半日,就到家啦。”

听爹爹一说,小少爷韩明来了精神,拉着周氏夫人的手高兴地说:“娘,我们到家啰,我们到家啰。”

一家人正兴高采烈说着话,突然,马车“吱”的一声停住了。韩慎忙问车夫:“怎么啦,车坏了吗?”

车夫未及回答,就听一个声音传来:“韩大人,怎么不辞而别呀,这些日子教梁某好找啊。”

韩慎掀开轿帘一看,前面不远处,一行五骑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尊驾何人,为何挡住老夫的去路?”韩慎沉声问道。

“韩大人位高权重,自然不认识我等官卑职小之人了。惜乎此地路绝人稀,无人为你我穿针引线,我就自报家门吧:在下姓梁名德,司职锦衣卫北镇抚司亲军所千户。”

早闻梁芳有个胞弟梁德,今日始见其人,韩慎心里“咯噔”了一下。在京城宅中出现可疑人影时,韩慎就明白梁芳通过万贵妃打探到御书房君臣谈话的内容,并由此推断被截的书信就落在自己手中,因此派人暗中监视,意图寻找书信的下落。今日梁德等人跟踪而至,不用说定与此事有关。而且如非胜券在握,梁德断然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很显然,此来不光要的是信函,而且还要我一家大小的性命。看来,今日恐怕是要进行一场殊死之战了。

想到此,韩慎一跃而出,站在梁德的面前。这时,沈清、赵欣两人也双双赶到,仗剑站立在师父的身后。

“原来是梁千户,久闻大名。却不知阁下挡住老夫的车马所为何来?这几位眼生得很啊。”韩慎决定先摸摸梁德的底细。

“韩大人,咱明人不说暗话,我兄长知道那两件东西在韩大人的手里,命在下前来讨取。因怕在下面子不够,特请四位散人陪同,咱五人加在一起,这个面子韩大人觉得如何?”梁德软中带硬,阴恻恻地说道。

“什么东西值得梁千户千里迢迢前来索要?老夫手中如有此物,定当奉送。至于面子嘛,无名之辈再多,恐怕也不值一哂。”韩慎行伍出身,讲究知己知彼,他不知那四人是何方神圣,便以言语相激。

那四人都是三十出头,一看便知是江湖中人。从出现到现在,端坐马上纹丝不动,眼前之事似乎与己无关。这时听到韩慎暗骂自己四人是无名之辈,泥塑木雕般的他们马上鼓噪起来。

一个身着淡蓝盘领衣、头带玉色阳明巾书生模样的汉子似是四人的头领,挥手制止另外三人的聒噪,在马上向韩慎抱抱拳,假作斯文地说道:“韩前辈幸会。在下邬云,这几位是三弟靳雷、五弟鲍雨、六弟单雪。我兄弟末学后进,忝称‘岭南八雄’,如今是梁府中的散人。韩前辈朝廷高官,我兄弟自是难入前辈法眼。不过嘛……,哼哼,不知韩前辈……那什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最后一句,他也不管说的准确不准确,反正是要向韩慎下战书。

韩慎一听眼前四人竟是凶名远播的“岭南八凶”,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他虽不在江湖中行走,但对江湖上发生的事情还是略有耳闻。二十年前,广东南海县出了一个武术高手,年纪不到三旬却自称 “岭南老叟”,于一夜之间弄来八个总角少年,取名殷风、邬云、靳雷、嵇电、鲍雨、单雪、韩冰、严霜,号称“岭南八雄”,传授他们武功绝技,希图压倒各大门派,称霸武林。经过十多年的淬励,这风、云、雷、电、雨、雪、冰、霜八人,个个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不仅武功奇高,而且心狠手辣、下流无耻。出道以后,仗着武功高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人称“岭南八凶”。“岭南老怪”(武林人对“岭南老叟”的蔑称)不仅不加以约束,反而怂恿撺掇他们四处为非作歹。江湖上各门各派忍无可忍,在两个绝顶高手的带领下,联手出击,誓为武林除害。西樵山一战,由于寡不敌众,“岭南老怪”被逼得跳崖自尽,风、云、雷、电、雨、雪、冰、霜“八凶”侥幸脱逃,从此销声匿迹。不想沉寂多年,竟被梁芳网罗,重出江湖。

但韩慎不知,“岭南八凶”与梁芳其实大有渊源:“岭南八凶”的师父“岭南老怪”是梁芳的师叔。梁芳拜入师门时,“岭南老怪”尚未收徒,只是代师兄传授门下弟子的武功,梁芳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梁芳对“岭南老怪”既敬且畏。梁芳的师父去世后,“岭南老怪”无人节制,恶行渐露,门下弟子不堪他的欺凌,纷纷作鸟兽散。孑然一身的“岭南老怪”这才弄来风、云、雷、电、雨、雪、冰、霜八人,教授武功,胡作非为。

“呵呵,原来是恶名远播的‘岭南八凶’,老夫倒是看走眼了。”韩慎一面敷衍,一面思考着对策。

“韩大人不必废话了,交出我们想要的东西,万事皆休。如若不然,哼,就别怪在下无礼了。”梁德截住韩慎的话。

“老夫还是那句话,梁千户想要什么东西,且请明说,只要老夫有此东西,定当奉送。”情知恶战难免,韩慎还是继续示弱,先打一下心理战再说。

“韩大人,你应知今日情势,若不交出那两封信函,你一家数口休想活着离开这大崎山。”梁德终于憋不住,不再与韩慎打哑谜。

“信函?什么信函?梁千户是否找错了人啊,老夫连兵部侍郎都不做了,还稀罕什么信函?”韩慎口里继续敷衍,心里却在暗暗盘算,那两封信函别说已让夏尧带去边关,即使就在手中,也断然不能交出。今日敌我之间,唯有一战。但“岭南八凶”的功夫不可小觑,以自己的武功,与四凶中武功最高的邬云单打独斗,胜算不过五五之分;沈清与赵欣联手,或许可敌一凶。对方除了其余两凶,梁德的武功也是不凡,三人出手,不消眨眼功夫,己方几个妇孺老弱性命休矣。

然而,韩慎不是普通的赳赳武夫,而是精通韬略的兵部侍郎。兵法云:强而避之。眼前敌强我弱,不能盘算如何取胜,只能谋划逃脱之法。但敌人骑马,己方的马车并无逃跑优势,且如掉头向原路奔回,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路窄车沉,根本无法转圜。唯一之法,便是出其不意,砍翻对方的马匹。一旦失去脚力,任你有精妙轻功,内力也难以持久,暂时摆脱敌人并非没有可能。只是双拳难敌四手,一次偷袭得手,对方回过神来,自己定遭夹击,那时不仅不能二次偷袭,自己也难全身而退。得想个办法让两个弟子知道自己的计划,三人同时出击才好。

正踌躇间,夫人周氏来到身边,说道:

“老爷呀,什么信函这么重要啊?咱已得到皇上的恩准,脱了官服成为草民,除了金银之外,书啊信的就成了废纸。既然梁大人索要,不如就给了他。省得咱这老弱妇孺的,耽搁在半路活受罪呢。”

口里说着话,私下运用“传音入密”的功夫向韩慎说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砍断他们的马腿,让清儿他们冲出去,我俩断后。”

韩慎一听,夫人与自己的计划不谋而合,但哪里能让一个妇人以身犯险?何况自己今日生还无望,这老老少少的还要她来主事呢。于是急忙说道:“夫人,此事万万不可。”

梁德听了他夫妻的对话,以为韩慎阻止夫人交出信函,连忙说道:

“还是韩夫人知事明礼,韩大人难道比妇人的见识都不如?快请交出信函。”

不待韩慎说话,韩夫人接过话题,说道:“是了,离开京城的时候,老爷你将一个小盒子藏到马车之中,想必就是那信函什么的。老身不信那是什么宝贝,值得老爷这么神神秘秘的?梁大人等着,老身这就替你去取。”

说罢,返身走到马车旁,有意无意地将马车向路边移开,向车中的小韩明眨眨眼,假意呵斥道:“小孩儿到姐姐车里去,不要碍着老娘找那小盒儿。”

等小韩明爬进了姐姐韩梅的马车之后,韩夫人从马车中取出一个小盒子,向梁德抛了过去,说道:“梁大人,信函就在里面。”

趁梁德接盒分神之际,扭头向韩慎轻叱一声:“老爷,快!”

箭已上弦。时机稍纵即逝。

韩慎此时顾不得权衡得失,夫妻二人快若闪电般冲向梁德,双剑齐挥,将梁德的坐骑砍翻在地。

邬、靳、鲍、单“四凶”见韩慎夫妇合击梁德,急忙催马围住他俩,准备解救梁德。

韩慎夫妻一见四凶围拢,骤然转身、举剑、劈砍,一气呵成,眨眼间,四匹坐骑轰然倒地。

“清儿、欣儿,快走!”韩慎大喝。

等梁德他们回过神来,沈清、赵欣各自跃上一辆马车,“驾”,“得得……”马车已窜出十丈以外,绝尘而去。

“邬、靳、单三位散人,你们对付他们夫妻。鲍散人,我俩追那马车。”梁德气急败坏。

“想走?没那么容易。尔等五人一起上,才对老夫的胃口。”韩慎与夫人剑尖微扬,挡住他们的去路。两人双剑合璧,顿时剑光暴涨,将五人悉数圈在剑影之中。

邬云等人大意之下,阴沟里翻船,被韩慎他们偷袭,若非武功了得、在坐骑倒地前纵身跃开,刚才就成了滚地葫芦。但“岭南八凶”并非浪得虚名,饶是韩慎夫妻双剑合璧威力甚大,在“四凶”与梁德五人的合围之下,立刻相形见绌,合璧剑式破绽百出。如此下去,不出百招,夫妻二人便要血溅当场。

韩慎夫妻剑气一敛,梁德、鲍雨二人立即舍下韩慎夫妇,急忙向马车消失的方向追去。梁、鲍二人一走,双方力量此消彼长,韩慎夫妻压力骤减,双剑合璧复又流畅,五人一时斗了个旗鼓相当。

韩慎夫妻心里明白,一旦被梁德、鲍雨二人追上,沈清师兄弟绝对不是他们的敌手。故此不敢恋战,两人低语一声,一招“仙乐风飘处处闻”,双剑幻化成无数剑影,向三凶的面门、胸部、下腹疾刺而来,将他们逼退半步。趁此空当,两人不进反退,跳上马车,剑身在马背上一拍,“得——”,马车冲出丈余。

三凶急忙施展燕子飞身术,腾身而起,向马车扑去。韩慎岂容他们攀上马车,手中长剑横扫,将三人逼落车外。三人落地即起,复向马车扑来,韩慎亦以长剑挥杀,将之逼退。如是者再三,三人渐感内力不济,与马车渐追渐远。

摆脱了三凶,韩慎夫妻并未松懈,继续打马狂奔。没多久,发现前面有两个黑点在急速放大,眨眼功夫变成两条人影,足不点地的向前飞奔。韩慎知是梁德、鲍雨,及至赶上,分剑便刺。梁、鲍二人突然遭袭,来不及出招,一个懒驴打滚,避开剑锋。

韩慎也不追赶,依然驱车狂奔。口中故布疑阵,向他们喝道:“你们的同党身受重伤,还不快去救治?若晚了,等着替他们收尸吧。”

二人正要袭击马车,听韩慎如此一喊,稍一愣神,马车已驰出几丈之外。二人始知受骗,急忙拔腿便追,无奈已经奔跑了一阵,内力有限,只能看着马车渐渐远去。

韩慎夫妻驾车奔跑一阵后,双马全身热汗涔涔,喘息之声渐响,情知马儿劳累至极,却不敢停下。又跑了盏茶功夫,突见路边歪着一辆马车,车前两马倒毙在地。车内无人,想必清儿、欣儿他们五人已经合乘一车。心想如此一来,速度势必迟缓。

果然,他们很快便看见前面一驾马车彳亍而行。

辕马已无余力,况且马车留下的辙迹太过明显,只能弃车而逃。韩慎抬头远望,见不远处有座残破庙宇,便驱车赶上沈清他们,解去辕马缰绳,让马儿自行离去。尔后带着众人,来到破庙之内。

望着老妻幼子、女儿(义女)外孙,韩慎一阵揪心的痛。因为自己不慎,连累一家老小颠沛流离,多少有些歉然。韩慎打定主意,今日只能以自己的老迈之身,为家人铺就一条生命通道。他环视一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将两个徒儿叫到身边,对他们说道:

“清儿、欣儿,你们虽然是我的弟子、女婿,但自从收养你们起,我便视你们如己出。今日强敌将至,我们一家实难全身而退。今天,为师将你们师娘、师妹、师弟和雪儿托付给你们,希望你们带领她们平安度过此劫,找个隐秘之地安身立命。”

“不,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让师娘带着师弟、师妹她们走,我们留下同师父并肩杀敌。”沈、赵二人哭着说道。

未等韩慎再说,韩夫人说道:“清儿、欣儿,你们武功未成,留下于事无补,只能枉送性命。还是师娘留下来,与你们师父并肩子上。”

“不可,夫人,你们都走,我一人足矣。谅他鼠辈也过不了老夫这一关。”

“老头子,你不必犟了。你一人留下,白白搭上老命,也保不住我们能逃过他们的追击。只有咱俩双剑合璧,才能给清儿他们争取一线生机。”

韩慎何尝不知此理?只是他不忍心老妻陪自己一起送命。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他转身对两个徒儿说道:

“你师娘说的对,你们带师妹、师弟赶快走。记住,今日师父师娘若不能保全性命,你们安顿好师弟、师妹以后,就去宁夏找到夏尧叔叔,设法勘破那两封信函的秘密,与夏尧叔叔一道锄除奸党,保国安民。你们可记下了?”

“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梅儿,你过来一下。”

“爹爹。”韩梅怀抱小沈霁,哭着走过来,伏在韩慎胸前哭泣。

“梅儿别哭,听爹爹说话。”

“强敌在前,我与你娘今日……。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岭南八凶’个个身手不凡,以你们现在的武功根本不是他们的敌手。不学好武功,不准轻言报仇,否则就是不孝。你们可记住了?”韩慎厉声说道。

韩梅等人边哭边点头答应。

韩慎从怀中拿出两本册子,看一看,将其中一本交到沈清手中,一本交到韩梅手里,说道:

“平日教你们习武,没有对你们讲明是什么武功。这两本册子所载武功叫‘戢刃剑法’,是你娘的远祖周侗根据‘金鹏王朝’亡臣独孤一鹤所创武功‘刀剑双杀’演变而来。其中一册为‘鸾谱’,供男子习练;另一册为‘凤谱’,专供女子习练。‘鸾’‘凤’两册所载招式虽然不同,但男女双剑合璧,威力可增数倍。可惜师父与你师娘悟性有限,只学到一点皮毛,以至攻守间还不够流畅,双剑合璧也只是差强人意。否则的话,哪有‘岭南八凶’这等小贼张狂的机会?如今所有招式你们都已学会,所欠缺的只是火候而已。今后要勤加练习,将戢刃剑法发扬光大。”

说完,将韩明拉到身边,爱抚地摸着他的头,对韩梅等人说:

“明儿还小,我最放心不下。我与你娘倘若不能生还,希望你们对他严加教诲,将之培养成才。”说着,伸手抹去韩明的眼泪,轻声说道:“明儿已经十二岁,是个男子汉了,今后跟着姐姐、师兄他们好好用功,长大以后像爹爹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爹爹、娘。”“师父、师娘。”“义父、义母。”

众人哭成一团,韩慎与夫人眼角也泛起红潮。

“孩子们,没有时间悲伤了。贼子们马上就会寻到此地。你们从那边往前跑,记住,不准回头,否则老身死不瞑目。”说到后面一句,韩夫人语气冷峻无比。

“师妹,霁儿给我,你照顾明弟。”

韩梅默默地点点头,将怀中的沈霁递给沈清,沈清顺手把剑谱塞到襁褓之中,在披风上撕下几根布条,将沈霁牢牢绑在背上。生离死别,前途未卜,韩梅不舍地亲吻一下小沈霁的粉红脸蛋,从自己脖子上取下一个半边心形、中有一只镂空凤凰的玉璧,戴在小沈霁的脖子上。沈清见状,也从自己脖子上取下一只形状一般无二、镂空蛟龙的玉璧,戴到韩梅的脖子上。

众人见此情形,不免又是一阵唏嘘。

韩夫人走近沈清,摸了摸小外孙,然后往外一推,决然说道:“孩子们,从后面走,不要回头。”

“爹、娘。”庙内一片哭喊声。

“快走。”韩慎、韩夫人齐声怒喝。

“想走?只怕没那么容易。”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传进庙内。

韩慎、韩夫人掣剑在手,最后看了韩梅她们一眼,转身跃出破庙。

“想进去,先过了我们这一关再说。”韩慎长剑一挽,抖出数朵剑花,将梁德等人逼退。

梁德一伙五人之中,邬云修为略高。经过刚才一阵拼斗,暗想仍以三人对付韩慎夫妻,千招之内分不出谁胜谁负,如若他们要逃,合三人之力也不见得留得住。于是向梁德说道:

“梁大人,那帮人有妇孺拖累,量他们也跑不到哪里去。不如大家一起上,先将这两个老的解决掉。”

梁德武功比“岭南八凶”差去一大截,只是凭借“主人”的身份才成为五人中的“首领”,所倚仗的还是“四凶”的武功。所以在这几人当中,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邬云。邬云一说,不管心里愿意与否,梁德只能点头同意。

于是五人合兵一处,将韩慎夫妻团团围住。

武林中人格斗,讲究身形腾挪、进退有序。若非功力悬殊,初时均是点到即止,一来试探对方虚实,二来消耗对方精力,等到摸清对方底细或对方真力耗尽,才施展绝技,一招制敌。

但是今日不同,韩慎夫妻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甫一交锋,他们就频施杀手,不顾自己受伤与否,只求重创敌人。对于韩慎夫妻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梁德等五人可不愿意响应。因此,一时形成了韩慎夫妻进攻、梁德等五人防守的态势,局面反倒是韩慎夫妻占优。但这种优势只维持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韩慎夫妻内力消耗很大,攻势渐渐减弱,加之毫无防守,更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不一会,夫妻二人已是伤痕累累、血染全身。不过,在他们的连环杀招下,对方也付出了很重的代价:二凶邬云的左肩胛被韩夫人的长剑刺伤,鲜血直流;五凶鲍雨大腿被韩慎削去一大块皮肉,深可见骨;六凶单雪右手小指被齐根削断,从此落下残疾。

这时,邬云趁韩慎夫妻剑芒缩小的瞬间,手中折扇倏然一合,向韩夫人的咽喉点到。韩夫人正挺剑向单雪刺去,对临近咽喉的折扇恍如不见。一见夫人遇险,身边韩慎长剑一撩,邬云的折扇自韩夫人鬓发间穿过,所幸未伤及皮肉。但韩慎为解夫人之危,身前露出空当,被单雪的长萧点中腰俞穴,顿时半身酸麻。

单雪一招得手,其他几人纷纷使出杀招,要将韩慎夫妻立毙当场。

“夫人,黄泉路上,我俩岂非太寂寞啊?”

听韩慎一说,韩夫人已会其意,心知已到最后的关头。当下也无任何迟疑,答道:“那就带上几个奴才。”

说罢,双双合兵一处,不顾邬云等四人的攻击,看准面前的三“凶”靳雷,使出“烹羊宰牛且为乐”的杀招,双剑一上一下,同时刺穿他的心脏与下腹。靳雷哀嚎一声,仰面倒地,顿时了账。

夫妻二人全力出击,身后暴露无遗。韩夫人后心遭邬云、鲍雨两大高手同时一击,立时仆倒在地,气绝身亡。

与此同时,单雪、梁德二人一萧一刀,向韩慎背后袭来。韩慎来不及拔剑,反手捋住长萧,一个后踹腿,将单雪踢出一丈开外。但终究分身乏术,梁德的大刀砍在大腿之上,嵌入腿骨。梁德拔刀不出,忙撒手跃开。

说时迟那时快,这一切不过在须臾之间。韩慎看着夫人在身边倒下,血脉偾张,伸手扳下嵌在腿骨上的钢刀,怒喝一声,向鲍雨猛扑过去。未及扑到鲍雨身前,背后邬云、单雪、梁德三掌齐拍,五脏六腑俱被震碎。

韩慎一息尚存,扭头朝孩子们逃去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将舌尖一咬,“噗”的喷出大口鲜血,将最后的余力贯注右手,连人带刀奋力朝近在咫尺的鲍雨扑到。鲍雨不虞韩慎将死之人还困兽犹斗,猝不及防,被韩慎扑倒,眼看大刀就要当头斫下,慌乱中伸出右手格挡,只听“嘭”的一声闷响,漫天血雨之中,一只手臂断落在三尺开外。

邬云等三人俯身察看,韩慎气息全无;鲍雨右手齐小臂而断,失血过多,也昏了过去。

邬云掏出随身携带的创伤灵药,帮鲍雨止血包扎。然后从后背度入真气,鲍雨这才叹了口气,悠悠醒转。

“五弟,感觉怎么样?”见鲍雨醒转来,邬云问道。

“谢谢二哥,还……还死不了。”鲍雨有气无力。

“邬散人,你看……”梁德欲言又止。

邬云明白梁德在催促。依“岭南八凶”的性格,自然不会听任旁人驱使,何况还死了一个兄弟?但如今上有严令,哪里还敢违拗?

邬云思索一阵,向单雪问道:“六弟,你的伤要紧么?”

“二哥,我不妨事。”

“既如此,就劳烦六弟陪同五弟去黄州城,找个客栈住下疗伤,我与梁大人去追沈清他们。梁大人,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

送走鲍雨、单雪,二人草草掩埋了靳雷,随后朝沈清他们逃走的方向追去。

……

当韩慎夫妻在破庙门前堵住梁德等人的时候,沈清、赵欣带着韩梅、韩明和夏雪从破庙后面的窗户跳了出去,漫无目的地望东而逃。过了大崎山之后,这里便是一片平原,无遮无掩,根本无法藏身,他们只好不停地向前奔跑。

大约跑了两三个时辰,望见东南方向山影朦胧,向路人一打听,始知那山在蕲州境内,名为笔架山,方圆百里,有大小山峰二十八座。沈清他们大喜,只要逃进此山,那就是龙归大海、虎入山林,别说梁德等五人,就算千军万马,在巍巍群山之中搜寻几个人迹亦非易事。

正当众人欣喜万分的时候,一条河流横亘在面前。此河名为巴河,又称巴水,是黄州府下辖之黄冈、蕲水、罗田三县的界河。正月时分,未到丰水季节,河面并不宽,水流亦不急,但要过河,须要借助舟楫之便。沈清他们向河中望去,见一小舟载了三五人,正在江心向对岸划去。

沈清连忙向江心小船高喊:“呃——,船家,请把船划回来,渡我们一同过去——。”

“客官,请小等片刻——,我把这几位送过江去,回头再来渡你们——。”

“不行啊船家,我们有急事啊,你就帮个忙吧,船资我们加倍——。”

“客官请稍候,我很快就会转来的。”

双方喊话期间,小船又行进了几丈,距离彼岸更近许多。没办法,只好期盼船家早早回转。

这时,一个阴森森的声音在河岸高处传来:“船家不渡你们过河,本官便超渡你们到‘那边’去吧。”话音未落,梁德、邬云已经来到眼前。

沈清、赵欣掣剑在手,将韩梅、韩明、夏雪三人挡在身后。

“贼子,我师父、师娘他们怎么样了?”

“都在奈何桥上等着你们呢。哼,两个老东西不仅伤了我五弟,还将我三弟……,今天我要你们几个小的与我三弟陪葬。”邬云说罢,折扇一开,向赵欣的颈部削过来,赵欣急忙举剑相隔,只听“当”的一声,剑、扇相交,发出金属般的声音。邬云上身晃了一晃,赵欣则“蹬、蹬、蹬”连退三步。

梁德也未闲着,举刀望沈清便砍,沈清使出一招“朝如青丝暮成雪”,先是以剑为刀,迎着梁德的刀锋砍了过去,两刀将要相交的瞬间,沈清的刀式突然恢复剑式,向梁德的右肩刺去。梁德变招不及,连忙撤刀后跃,躲过沈清的剑锋。

韩梅听说爹娘战死,哭喊一声“爹——娘——”,将弟弟韩明推到夏雪身边,抽出包袱中的宝剑,捏个剑诀,挺身朝邬云刺来。这一剑来得正好,否则邬云乘胜追击的话,赵欣势必伤在邬云的扇下。

赵欣、韩梅同门师兄妹,所练武功正是家传戢刃剑法,虽然二人功力尚浅,但此时双剑合璧,威力大增,而且邬云对这种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武功颇为忌惮,故此双方堪堪打个平手。

那边沈清仗着“刀剑双杀”的奇妙招式,抢得先机。数招过后,梁德看出沈清背负襁褓,始终不敢转身,身法不免呆滞。便不再与沈清对攻,而是施展梅花步,专门偷袭沈清背后的婴儿。如此一来,沈清顾此失彼,逐渐落入下风。这时,梁德又一次转到沈清身后,刀尖自下向上一撩,将捆绑襁褓的布带削断,又趁襁褓下落之势,伸出右脚一挑,将襁褓挑到半空,斜斜地向江面落去。所幸江水水流缓慢,婴儿又是用厚厚的小棉被包裹,浮力甚大,襁褓落入江中,并未下沉,而是顺着江水缓缓向下游淌去。

沈清一见襁褓飘落江中,心中大急,“刷刷刷”几剑逼退梁德,要去河中救回儿子。梁德见沈清转身,背后露出空门,心中大喜,手中大刀一扬,望沈清的后背砍下。沈清心里着急,头脑还算清醒,感觉背后劲风袭到,慌忙转身化解。眼看襁褓越淌越远,转眼消失不见。

“霁儿——”,韩梅见儿子被挑落江中,惊叫一声,抛下手中长剑,就要跳江追赶。哪知双剑合璧之势一去,邬云趁机一招“风动八方”,将赵欣逼退两步,折扇一圈一带,又将韩梅逼回原地。

突然间痛失爱子,韩梅脑子一片空白,眼看邬云的折扇即将刺中心窝,竟是毫无反应。情急之下,赵欣欺身而上,一把推开韩梅……

话分两头。且说沈清眼看襁褓消失不见,待要赶去抢救,梁德却纠缠不休,心中恨极,长啸一声,挽起一片剑花,向梁德杀来。二人功夫本在伯仲之间,先前沈清背负爱子在身,缚手缚脚,被梁德偷袭成功,挑落爱子于河中。现在背上襁褓已去,身手再无羁絆,丧子之恨又激起他十二分的斗志与潜能,加上“刀剑双杀”的招式怪异,在他泼风般的攻击之下,梁德竟是毫无还手之力。好在此时沈清一心只想救儿子,一见梁德败退,便纵身往下游寻去。梁德哪里肯舍?拔腿便追。沈清因要自河中寻找襁褓踪迹,轻功不免大打折扣,不一会就被梁德追上。无奈停下再打,梁德不敌沈清如疯似狂的攻击,复又败走;梁德败退,沈清便继续追寻襁褓;梁德转头又追……,直把沈清恨得钢牙咬碎,大喝道:“梁德贼子,你既然阴魂不散,小爷今日便先送你去阴曹地府。”挺剑向梁德刺来。梁德待要故计重施、避其锋芒,哪知这次沈清铁心要取他性命,招招直指要害。一时间,杀得梁德手忙脚乱,左支右绌,只听“噗”的一声,血光乍现,沈清一剑刺中梁德的中府穴,深逾数寸。梁德负痛,“叮当”一声钢刀脱手落地。梁德大惊失色,转身便跑,眨眼间逃得无影无踪。

沈清拾起钢刀,“嗖”的一下掷入河中,大步向下游寻去。

一路寻来,只见河水悠悠,除不时有三两只寒凫戏水外,河面上空无一物。沈清唯恐时间过久,襁褓飘淌已远,便施展轻功,加速向前奔跑。大约不到一个时辰,已追到巴河尽头,原本平缓流淌的河水,一经汇入长江,便随江水急速下泄,江面波涛汹涌、浊浪连天。望着东去的江水,沈清双腿一软,俯身跪地,悲痛地高喊:“霁儿——”。以头触地,痛哭无声。

良久,沈清俯伏的身躯一震,蓦然想起师弟、师妹他们对阵强敌,不知现时如何。他用剑支撑着缓缓站起,再次向大江远处深情望去,眼泪止不住又从眼帘滑落。

沈清身心俱疲,虽然心急如焚,但双腿似有千钧之重,毫无力气,只好一步慢似一步地慢慢挪动。不知走了多久,方才走到刚才遇敌的地方,只见河滩白沙之上,鲜血点点,却是渺无人迹。

“师弟——师妹——”

“雪儿——明弟——”

任凭沈清如何呼喊,空旷的四周没有一点回声。

在苍茫的暮色中,沈清欲哭无泪,浑身的血液慢慢凝固,他感到寒冷、感到孤独、感到无助,更感到疲惫至极,急切地希望睡去、长眠不醒。

沈清拔出长剑,扔去剑鞘,将剑刃贴在左肩脖子上,又一次将眼光顺着缓缓流逝的河水投向远方,口中喃喃地说道:“霁儿,不要怕,爹爹这就陪你来了。”说罢,双眼轻轻合上,右手的剑往脖子上划去……

“叮——”。一股大力,将长剑荡开。

沈清睁开眼睛,不远处一个与自己年龄相若的灰衣人,双手抱在胸前,正向自己走来。

“你……你为何要救我?”

“我救你?我为何要救你?就算要救,能救得了一个存心要死的人吗?一个人存心要死,总是有机会的,谁能够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跟着他?”那人毫无表情地说道。

“既然……那你为何撞开我的剑?”沈清无奈地说道。

“那是因为不想让你死在这里。‘自尽’谁个不会?但那是懦夫所为。”那人突然有点激动,戟指向四周一划,接着说道:“这方圆数十里,忍饥挨饿的、受尽欺凌的、妻离子散的、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大家都活的很累,但都活的坚强,他们宁可选择与命运抗争、与邪恶抗争,也不愿意选择逃避,这就是此地的民风。如果你今天开了自尽的先河,说不定明日这河滩之上尸横遍地。尊驾堂堂七尺之躯,竟与那老翁村妇一般,稍有磨难便寻死觅活的,如若你的家人知道,只会为你感到羞愧。”

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在沈清的心里掀起万丈波澜。师父师娘的血海深仇未报,妻子、师弟他们生死未卜,师父临终前的嘱托言犹在耳,我怎能一死了之?

沈清站起身来,向那人深施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受教了。”

“不死了?”

“不死了。”

“呵呵,这才是大丈夫本色。常言道,人生自古多磨难,有谁相安过百年。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愈挫愈坚、快意恩仇,切不可效法苟且偷安之徒,还望兄台谨记。”那人说罢,“哈哈”一笑,拱手而别,边走边大声吟哦道: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沈清听了,惭愧不已。

此刻,他虽仍沉浸在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巨大悲痛之中,却已然没有先前万念俱灰的心情。他决定先去京城,打探妻子与师弟他们的下落(在他的意识之中,妻、弟他们已然被梁德他们掳去京城),然后去宁夏找到夏尧叔叔,与梁芳阉党作殊死决斗。

天,渐渐暗了下来。将要没入山巅的夕阳,返照在乌云笼罩的天穹,透出数道光芒。沈清还剑入鞘,迈开大步向北方走去。

……

三个月后,朝廷特派安抚使节、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回到京城,并上奏皇上,蒙古国达延汗巴图蒙克对天朝感恩戴德,愿世代臣服大明,永不进犯。皇帝朱见深听后龙颜大悦,重重赏赐怀恩以及一干随同。随后又准了御马监会同兵部的奏疏,敕命传奉武官西门风、冷无冰、夏侯霜充任宁夏左屯卫、右屯卫和宁夏前卫的守备将领。次年,巴图蒙克再次撕毁墨迹未干的盟约,纠集五万人马偷袭宁夏各大卫所,西门风、冷无冰、夏侯霜等部不战而败,并被巴图蒙克诱降,左屯卫、右屯卫和宁夏前卫相继落入敌手。总兵夏尧得知军情后率部反击,将鞑靼数万精兵击溃,迫使巴图蒙克再次乞和。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虽然击溃了鞑靼军队,夏尧所部亦是强弩之末,已无能力收复沦陷诸卫。最终上报朝廷,以鞑靼部落实际控制所占诸卫、依例年年进贡和平结束了这场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