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鞘中霜色 > 第十七回 不速之客

鞘中霜色 第十七回 不速之客

作者:苍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州府巴河东岸陈家庄,除两户闻姓人家之外,其余二百三十七户全都姓陈。据陈氏族谱记载,早在唐朝天宝年间,陈氏先祖元徽公为避战祸(安史之乱),从当时的东都洛阳逃难至此,见此地北靠高山,南临大江,风水不错,便就此落根,不再渡江南逃。及今七百余年,子孙繁衍至逾千人。

今天是新科解元陈文祺衣锦荣归的日子,是陈氏全族的大喜事。天色未明,族人便携老扶幼涌向村头,向西边遥望,等候陈文祺归来。

正午时分,陈文祺、景星二人的身影出现在村外的大路上,原本伫立村头的族中兄弟早已跑上前去,簇拥着陈文祺向村里走来。

村头鞭炮齐鸣,锣鼓震天。

陈文祺快步走向人群,见叔公陈南松也在迎接的人群中,连忙放下书箧,屈身跪倒在叔公面前,说道:“晚辈文祺叩见叔公。”

陈南松“呵呵”一笑:“哎呀,如今你是举人了,见了县太爷都不用下跪的,老朽岂敢承当?快起来,快起来。”

“县太爷岂能与族中长辈相提并论?晚辈叩见长辈乃是伦常之礼,怎敢偏废?”陈文祺说罢,向在场的各位长辈一一叩拜,继而又给平辈人等分别施礼。最后来到站立一旁的爹娘、五叔跟前,正要下跪,被陈瑞山、陈祥山两人一把扯住。陈瑞山喜滋滋地说道:“且回家先向列祖列宗上香再说。”说完,走到陈南松跟前低语了几句,向锣鼓手喊道:“先停一下,我说两句话。”待锣鼓声停息之后,向众人说道:“族中各位长辈、各位兄嫂弟妹、各位晚辈们,小儿文祺不负族人所望,侥幸中得桂榜,全赖列祖列宗的荫庇,也是全族的荣幸。今日中午在祠堂门前广场,瑞山备下薄酒,答谢族人的厚爱,恳请族人务必赏光。”

“好,这杯喜酒定是要叨扰的。”

“族中喜事,不醉不归。”

“……”

众人轰然响应,性急者已经拔腿往陈氏祠堂跑去。

陈文祺吩咐景星将行李拿回家中,自己则随爹娘、五叔一起,来到祠堂,向陈氏列祖列宗上了香、磕罢头,便同爹爹、五叔一道,依长幼顺序安排族人一一坐定,等到鞭炮一响,便可开席。

“陈兄荣膺新科解元,我兄弟不请自来,叨扰一杯喜酒喝,不知解元公赏我兄弟的面子否?”声音未落,祠堂转角处,走出两男一女三个人来。

陈文祺一看,认得是“崎山双杰” 方俊杰兄弟,旁边那位美艳无双的女子,正是当日“功夫茶楼”的掌柜钟离岚。不禁又惊又喜,快步迎上前,双手抱拳说道:“‘崎山双杰’与钟离姑娘光临敝庄,真是贵客,文祺欢迎之至,快请上座。”

说完,将三人引至爹娘跟前作了介绍,然后拣了上首的空桌,安排三人入席。

钟离岚不做茶楼掌柜之后,恢复了平常女子的装扮,愈发显得娇媚。等众人寒暄过后,走到陈文祺面前敛衽一礼,娇声说道:“承蒙公子仗义援手,小女子始脱羁绊,此恩此德,小女子没齿难忘。听闻公子高魁虎榜,小女子便请方家两位大哥陪同,一来道贺,二来道谢,并将当日公子垫付的银两奉还。”说完,接过方彦杰手中的包裹,双手捧到陈文祺面前,说道:“这是纹银五十两,除奉还公子的银两外,剩下的银两是小女子与两位方大哥给公子的贺礼,请公子笑纳。”

“使不得,使不得。”陈文祺没有接包裹,说道:“钟离姑娘身世遭遇,在下深表同情,因当时不便出面过堂,只好烦请二位方兄相助。在下既未帮钟离姑娘尽绵薄之力,这点银钱何足挂齿?说起来,姑娘应该感谢二位方公子才是。”

方俊杰笑着插话道:“我们一家人哪用得着感谢?”

陈文祺一愣,见钟离岚、方彦杰双双面红过耳,低下头去,疑惑地问道:“莫非钟离姑娘与方二公子……”

“他们已经订了亲。”方俊杰说道。

“原来如此,好,好,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恭喜二位。”

方彦杰看到钟离岚娇羞无限,连忙转移话头,拿过钟离岚手中的包裹,向陈文祺说道:“当日在下对陈公子多有猜疑与冲撞,请陈公子恕罪。这点意思,还请陈公子给我等一点薄面。”

陈文祺心想如不接收的话,必令他们难堪,不如权且收下,日后寻机回礼不迟。略为推辞后便大方地接过银两,说道:“钟离姑娘与二位方兄浓情厚意,在下却之不恭,只好收下了。不过,钟离姑娘与彦杰兄的喜酒,在下是一定要喝的哩。”一句话又把刚刚褪去红晕的钟离岚说得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这时,陈祥山跳上一张空桌上,高声说道:“各位长辈、族人,还有刚来的几位贵客,感谢各位前来参加小侄陈文祺的高中喜宴,请各位开怀畅饮,不醉不归。鸣炮!”

“且慢。”猛听一声大喝,吓得放鞭炮的人手一抖,火媒子掉在地上。

“今日陈府摆酒,这么大的排场,为何不请咱们?难不成怕见人么?”随着话声,只见十数人一涌而来,当先一人体胖腰圆,双眉下斜,两眼望天,不是司徒蛟是谁?身后数人,一个个獐头鼠目,猥琐至极。

“你们是谁?要干什么?”陈祥山喝道。

“不干什么,你家摆酒,我家少爷来讨杯酒喝不行吗?”还是那个家丁抢着说道。

方彦杰一见司徒蛟,分外眼红。想起未婚妻钟离岚昔日受他的欺负,有家难回,颠沛流离,早已怒火中烧,几步抢上前去,指着司徒蛟骂道:“司徒蛟,你怎的像苍蝇似的到处嗡嗡嗡、专门惹人恶心?还不快滚。”

“姓方的,你们哥儿俩耍奸使滑,硬是将钟离岚那小贱人从本少爷手中夺去,本少爷未去找你们的晦气,你们反倒找上本少爷来了?也罢,今日先与你了结这夺妻之恨。”说完,从家丁手中拿过他那独门兵刃掩月刀,要与方彦杰一决雌雄。

陈祥山虽然人到中年,性子依然火爆。有人在自家的酒宴上闹事,那里还能容忍?于是自桌上一跃而下,来到司徒蛟跟前。正准备动手,陈文祺及时赶到,伸手拦住五叔,向司徒蛟说道:“既然来到陈家庄,今日便是在下的客人,请司徒公子收起兵刃,这边坐下喝酒。”

司徒蛟此来另有目的,陈文祺一说,正好借坡下驴,将掩月刀扔给扛刀的家丁,也不同陈文祺搭话,走到一个空着的桌旁,大马金刀地坐下。方彦杰也不愿扰了陈文祺的兴致,于是强压怒火,走回自己的桌子坐下。

陈祥山虽然心中不快,但也不愿在喜庆的酒宴上多生事端,见众人都已落座,再次高喊一声:“鸣炮。”

在如雷般的鞭炮声中,酒宴正式开始。作为主人,陈文祺跟随爹爹、五叔一道,挨桌向客人敬酒,客人们也纷纷道贺,一时满堂喜庆、气氛祥和,小插曲引起的丝丝不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但在陈文祺父子、叔侄三人来到司徒蛟这一桌敬酒时,桌上众人既未搭话、又未举杯,泥塑木雕般的坐着不言不语。陈文祺知他们要找麻烦,便悄悄拉了一下正要发作的五叔,准备去邻桌敬酒。这时,桌上一个书生打扮、尖嘴猴腮的男子,站起身来一抱拳,阴阳怪气地说道:“陈解元请留步。此次湖广乡试,陈解元力压群英,一举夺魁,在下深感佩服。往日遇见一联,甚是难对,在下欲解不能,欲弃不舍,搅得在下数年寝食不安。听人说陈解元是联对高手,可否指教一二,以了在下夙愿?”

陈文祺一听,心道“来了”,若论联对一道,没有对得出对不出之分,只有对得贴切与牵强之别。但现在正要招待满堂客人,哪有时间与他们吟诗作对?于是说道:“尊驾真乃雅士也。如在平日,陈某乐意向尊驾请教。但今日陈某宴请客人,俗务缠身,哪能作此文雅之事?你我另寻他日再来切磋,你看如何?”

那人只当陈文祺不敢应战,越发地来劲,说道:“陈公子贵为解元,不日便要飞黄腾达,在下一介布衣,哪能轻易见得解元?择日不如撞日,还请陈解元不要推辞。”

陈文祺暗想,这伙人有备而来,如不答应保不定还会出其他幺蛾子,便应承道:“既如此,容我敬完客人的酒之后,便来向尊驾请教。”

那人心想,我就是要你此时联对,如联不上,看你如何继续敬酒。他似乎已经看到陈文祺苦思无对、客人等着敬酒那种狼狈不堪的样子。心中愉快之极,说道:“陈解元何必推三阻四?区区一个联对,对陈解元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若陈解元有曹子建之才,只消七步便可联上,哪能耽误许多时间?再说了,能够亲见陈解元的文采,陈解元就是不敬酒,大家都会高兴的。”说着提高声音问道:“大家说,是也不是?”

“对,敬不敬酒无所谓,就请解元联对吧。”众人齐声响应。

那人自以为众人都与他一样的心思,想看陈文祺献丑。他哪知众人均是陈文祺的族人,对他的刁难早已看不顺眼,只盼着陈文祺压压他的邪气,为他们出一口恶气。

陈文祺望了望爹爹陈瑞山,陈瑞山微微点了一下头。

“看来陈某不能藏拙了。恭敬不如从命,请尊驾说出那上联。”陈文祺仍然端着酒杯,对那人说道。

“陈解元听好了,这上联是:鸟飞风中,叼去小虫化为凤。”那人说完,也不看陈文祺,端起面前的酒杯,自顾自地喝起酒来。

在场的众人之中,有精于楹联者,一听这上联,暗自吃惊。此是增损离合拆字联,将“风”字中间的“虫”去掉换成“鸟”,即成一“凤”字,不仅字拆分得巧妙,而且语境通顺贴切,续对的难度颇大。此外还有暗喻陈文祺本是乌鸦、如何能变凤凰的意思。

众人不免暗暗为陈文祺担心,要知堂堂一个新科解元,如果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难倒,传扬出去,不仅有损名声,而且对未来的仕途也有影响。

陈文祺行走几步,转过身对那人说道:“陈某的下联是:马牧芦畔,啃尽枯草变成驴。”

众人一听,绝了。马在芦边,芦去草头,不正是“驴”吗?当然,也有暗喻此人“蠢驴”的意思。

那人一杯酒尚未喝完,就听陈文祺对出下联,不禁一呆,似有不信,问道:“对出来了吗?我是‘鸟飞风中’……”

陈文祺说道:“我对‘马牧芦畔’。”

“叼去小虫化为凤……”

“啃尽枯草变成驴。尊驾认为能对吗?”

“还……还算行吧。”那人没想到陈文祺这么快便对出来,一时没准备,只好点头认“行”。

“那么,陈某可以走了吗?”

那人茫然不知所措。

陈文祺一笑,端着酒杯向爹爹、五叔走去。

“陈解元请留步。”陈文祺回头一看,那桌上又站起一年约五旬的中年书生模样的人,对他说道:“在下也有一联,敢请解元公续对。”

陈文祺皱皱眉,说道:“请讲。”

“黑土作墨,少女有它字字妙。”

还是一个合字联:黑土二字合成墨字,少女二字合成妙字。

陈文祺张口即来:“白水为泉,古木无此树树枯。”

那中年书生模样的人一听,感觉陈文祺对出的下联中隐有暗骂自己“无耻”、“老朽”的意思,但人家对仗工稳,字面上也未明指,如果与他理论,反是自取其辱,只好小媳妇到婆家——忍住一口气,红着脸坐回板凳。

桌上众人你望我、我望他,都不再言语。司徒蛟气咻咻地瞪着眼睛看来看去,他的眼光所到之处,那人连忙低下头,生怕点上自己。将众人扫视了一圈,然后用手指捅捅身旁蓄着八字胡须的秃头书生。

秃头书生迫不得已,端起面前酒杯,自己斟满一饮而尽,用手揩了揩腮边漏出来的残酒,干咳一声,扭转头来对陈文祺说道:“陈解元腹有诗书,口若悬河,在下深感佩服。今日大好机会,在下亦献丑一联,敢请陈解元对出下联。”

“尊驾不必过谦,请说出上联。”陈文祺不卑不亢地说道。

“二人土上坐。” 秃头书生轻描淡写地说出上联。

邻桌客人们屏气敛息地等着他说话,及至他将上联说出之后,先是愣了一愣,继而发出哄堂大笑。

原来,这“二人土上坐”有个典故:在南宋时期,北方有个名为金朝的小国,此国的第六位皇帝完颜璟不仅觊觎天朝的锦绣河山,也非常喜欢汉族文化。此人在位时,为最宠爱的妃子李宸妃在琼华岛上建了一座梳妆台,每当朝中无事的时候,携李宸妃上到台上观景、乘凉。一天晚上,月色极好,完颜璟兴致勃勃,携着李宸妃的手又上了梳妆台,坐在草坪上观赏明月。看着看着,完颜璟兴致愈高,便出了个上联让李宸妃来对:二人土上坐。

从字面上看,是个合字对联,土字上面两个人合成一个“坐”字;从眼前的情景看:琼华岛本来是“土”堆成的,现在两个人又坐在“土”上欣赏明月,意境十分贴切。

李宸妃的汉文化根底还算可以,联对功夫也不俗。听罢完颜璟的上联,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明月,想到自己能有今日,全是靠皇上的恩宠。而且日为阳,月为阴,月光也是因有日光的反照所致,正合此时二人的身份、心境,于是就以天上的明月对了下联:一月日边明。

今日秃头书生一字不变地拿来让陈文祺续对,哪能不令众人发笑?

“笑什么你们?”秃头书生恼怒地说道:“不错,这是一个现成的对联,而且据说‘一月日边明’乃是绝对。可在下心里委实不信,那女子不过靠着姿色得宠,都能续出下联,难道比她学识高的就不能续出另外的下联?我等才疏学浅,故此来讨教解元公。难道这很好笑么?”

“既称是‘绝对’,自然就没有比它更好的下联了。你拿个绝对让人家对,那不是强人所难吗?”有人抬杠说道。

秃头书生“嘿嘿”一笑,说道:“在下还是那句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就不信除了‘一月日边明’便再也没有其它可对的了。”

“那你就对一个试试?”

“我?”秃头书生看了陈文祺一眼,说道:“我若对得出,岂不也成了今科解元了?陈解元,您说对得出对不出?”

陈文祺坦然说道:“若说对得工稳,自然是‘一月日边明’。此外么,有倒是有,但不如这个贴切。”

秃头书生说道:“只要对得尚可,在下也就受教了。”

陈文祺暗想,你如这般好说话,怎会出面发难?恐怕后面还有什么“杀手锏”吧?但一时确无更好的下联,想了想说道:“既然尊驾一定要在下献丑,那我就照猫画虎,对个‘一子女边好’。如何?”

秃头书生见他对出的下联并非上乘之作,但也属“尚可”,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好是好,只不过在下的上联还未说完哩。”

“果然如此。”陈文祺心里暗道,表面故作惊讶地问道:“怎么,尊驾的上联没有说完?”

众人一听,心想此人真够卑鄙无耻,想出这样的阴招来损人。于是又有人打抱不平:“你这人怎么这么阴毒?哪有不说完就要人续对的道理?不成,要么你将上联一口气说完,解元再对。要么这联就这样对上了。”

秃头书生阴鸷地一笑,朝打抱不平人卖弄地说道:“这位兄弟孤陋寡闻。这种添字联自古以来并不鲜见:晋朝‘书圣’王羲之因人欲求其字颇难,春节时贴的春联,浆糊未干就被人揭走。‘书圣’无法,便写了一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不吉利的对联贴上,到次日再分别添上尾巴,使之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宋代文豪苏轼,自诩才高八斗,在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被一老者‘求教’所难,自愧过狂,执笔在原联上各添二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本朝洪武年间江西乡试解元解缙,替人写一门联: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竹林的主人想为难他,将竹砍掉。解缙于是在上下联上各添了一字,成为: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林的主人一见更加恼火,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在上下联上又各添一个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种添字联说难也不难,何况满腹经纶的新科解元?当然啰,如果陈解元自认此解元不如彼解元,在下就不说了。”

陈文祺懒得与他计较,淡淡地说道:“与鼎鼎大名的才子解大学士相比,陈某自愧不如。但论添字续句,陈某自问还勉力可为。尊驾无须引经据典,便请说出后句?”

秃头书生以为胜算在握,拿腔捏调地说道:“陈解元听好:二人土上坐,是土可筑堤。”

“是”“土”两字,合起来又是一个“堤”字。

陈文祺早已提防他的后手,听他一说,张口就接:“一子女边好,因女乃成姻。”

“我还没完呢,我上联是:二人土上坐,是土可筑堤,插柳护堤土不坏。”

“土”“不”二字合起来是一个“坏”字。

众人一听,暗骂此人真够“坏”的了!你一个上联不完完整整说出来,偏要分成几截,断断续续往外端,这不存心给人难堪吗?

“一子女边好,因女乃成姻,弄妆连姻女莫嫫。”陈文祺接口说道。

陈家庄的族人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立即大声喝彩起来。

秃头书生山穷水尽,底下再无可接之句,只好颓丧地落座,闷头喝光杯中酒。

陈文祺虽然少年老成,为人谦逊,这时却也气不过,走到他们桌旁,提起一壶酒,说道:“今天承蒙各位助兴,陈某在此谢过。陈某也有一联,敢请各位一对:客寓官家,宵宵寒窗空寂寞。以这壶酒为限,在这壶酒敬完之后,各位还未对出,请恕陈某要送客了。”说完,转身与爹爹五叔一道,挨桌敬酒去了。

这边桌上数人,将陈文祺出的上联仔细一品味,发现是一个同旁对联,不禁面面相觑。他们本是一些破落户子弟、连秀才功名都未挣到的童生,哪里有真才实学?这次被司徒蛟网罗,来陈家庄之前搜肠刮肚想了几个上联,想令陈文祺出丑。哪知陈文祺反过来出联,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出同旁的下联?不过陈文祺只是烦他们死缠乱打,才出此联令他们知难而退,对出对不出倒是无所谓。所以任由他们在此冥思苦想,再也不来管他。

陈文祺不计较,不等于旁人也不计较。邻桌之中,有几个少年与陈文祺同辈分。这些人胡搅蛮缠,他们早已看不顺眼,只是碍于主家的情面一忍再忍,没有发作而已。现在他们半天未作声,肯定是想不出下联,少年们岂肯罢休?几个人低声嘀咕了几句,就有一个少年站在板凳之上,向全场高声喊道:“大家静一静,文祺哥刚才出的上联,这几位客人已经对出来了,听他们讲来。”说完,向那边桌子几人说道:“诸位,你们谁来说?”

这几人一个字都没有想好,哪来的下联?现在全场客人都屏声屏息等他们说话,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躲藏起来。于是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谁都不敢站起来。稍远处有人明知他们没法联对,故意喊道:“你们的下联是什么,大声点说,我们这里听不见。”大家一听,顿时笑倒全场。

司徒蛟就算脸皮再厚,此时也是挂不住了,他将手指戳到那几人的脑门上,怒声吼道:“你们几个蠢猪,来之前一个比一个能干,说什么要令陈文祺难堪,现在倒好,谁难堪谁了?没用的东西,白白花了本少爷几十两银子。滚,都给本少爷滚。”

几个人抱头鼠窜而去,满场又是一阵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