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夜雨仗剑行 > 第二卷 丧乱帖 第五十五章 橘井轶事

夜雨仗剑行 第二卷 丧乱帖 第五十五章 橘井轶事

作者:木子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济世望着他远去,心中暗思世子之病实在蹊跷,按说以杏林馆老太医之能,便是将死之人亦可妙手挽回,何况世子正当壮年,体魄强健,怎会医之月余,尚不能康复?

其中必有缘故,然而究竟有何隐情,现下着实不得其解,也罢,待明日去了府内一看便知。

想至此处,徐济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喉头微微一笑,转身回至馆内。

拓跋承恩回府拜见世子,将自己给杨百步送酒食之经过一一奏明。慕容俊点头微笑,道:“很好。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又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们以礼相待,假以时日,他又怎能不为我所用?”拓跋承恩道:“世子爷所见高明。怪道那杨百步向我打听老王爷是何身份,原来老王爷与世子爷早已胸有成竹,要网罗于他,是以刻意隐瞒身份,是要让他心悦诚服。”慕容俊笑道:“你果是猴精,不过也只猜对了一半。”拓跋承恩道:“小人愚钝,还请世子爷明示。”慕容俊道:“老王爷确欲笼络其人,这一点你猜的不错。然而我们向其隐瞒身份,却是另有原因。”说着低头大咳一阵,顿了顿,接道:“杨百步实为刺客,本欲行刺王爷,王爷见其箭术超凡,便起了爱才之心,意欲将其收归麾下,因此邀其来府,以礼相待,希望待医好他眼疾后,能招降此人。”拓跋承恩闻言,这才明白过来,不禁赞道:“原来如此。老王爷爱才之心一如从前,世子爷礼贤下士可敬可佩。”话刚说完,慕容俊又连咳数声,拓跋承恩忙上前轻拍其背,过得片刻,慕容俊咳声稍歇,轻轻摆了摆手,拓跋承恩忙去端来一杯热茶,服侍慕容俊漱口。

拓跋承恩道:“主子觉得身上如何?可比前几天好些了?”慕容俊道:“这两日胃口似乎比以前好了些,早上喝了两碗莲叶羹,中午还吃了半个烤鹿腿,精神也好了很多。只是这咳嗽却一直不见好。”说完又连咳一阵,胸口隐隐作痛。

拓跋承恩忙又倒了一杯茶来,道:“小人有句话,说出来主子莫怪。胡老太医这方子怕是不中用,不如换个人来瞧一瞧。”慕容俊沉吟片刻,道:“也罢,你明日就去馆内另请一位太医来。只是不可让胡老太医知晓。”拓跋承恩道:“主子都这般情形了,仍不忘体恤下情,小心嘱咐,唯恐伤了胡老太医面皮。得遇如此良主,实是三生有幸,那胡老先生若非祖上积德积福,怎能有此鸿福?”慕容俊干咳一阵,笑骂道:“你这猴儿,嘴上再没个把门的,多早晚在人前吃了亏才知道厉害。”拓跋承恩嘻嘻一笑,道:“我这一生一世就在主子身边侍候,主子去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又不似那些外放之人,结识的人少,如何会吃亏?”慕容俊望着他,正色道:“你我自幼相识,算是总角之交,虽是伴读之名,却有兄弟之谊,近些年你跟在我身边办了不少事,亦得罪了许多人,其中有些人甚至恨你入骨,这些我都清楚。我在一日,你自无事,倘若有一日我不在了,彼时你当如何自处?”拓跋承恩闻言,脸上笑容陡消,大急道:“主子吉人天相,何出如此晦气之言?”过得片刻,郑重接道:“主子在一日,我服侍主子一日,有朝一日主子不在了,我亦追随而去。今日不早了,快些歇息了罢。”言罢侍候慕容俊回内室歇息了,自己轻轻退了出来,甫一出门,心中伤感难抑,眼圈一阵泛红。

翌日清晨,杏林馆太医徐济世晋谒王府,通报后不久,先由拓跋承恩迎了进来,二人来至世子所住之处。

拓跋承恩上前躬身道:“禀世子爷,杏林馆徐太医来了。”里面一人道:“世子爷吩咐来客稍等片刻,待处理些杂务,即刻便来。还请徐太医安坐稍待。”徐济世恭敬道声是,便与拓跋承恩在外间客椅上坐下。

拓跋承恩口中喃喃道:“世子爷身子欠安,仍不知自养,如此劳碌辛苦,何日方能康复。”徐济世道:“世子身负军国重任,每日面对的各方奏报,何止千万。这些奏报大则涉及军机,小则牵扯民生,哪一样不需要及时处理?再兼世子又是个事必躬亲之人,焉能置之不理?”拓跋承恩道:“政务固然要理,但自己的身子骨也该重视才是。”正说着,只听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自里屋传来,拓跋承恩喜道:“世子爷出来了。”须臾间只见屏风后大步走出一人,雄姿伟岸,气定神闲,正是慕容俊。

徐济世忙起身向前两步,拜倒于地,道:“属下徐济世拜见世子。”慕容俊径直走向暖阁,脱了大氅,转身坐下,回身见他仍在地上跪着,忙道:“今日杂务缠身,一时竟忙晕了头。徐太医快快请起,不必拘礼。”说罢朝拓跋承恩稍一示意,拓跋承恩忙将徐济世扶起,请他入了座,自己退在一旁侍立。

慕容俊道:“许久未见徐太医,不知先生近来忙些什么?”徐济世恭敬回道:“属下这几个月在馆内参详一部医书,说来惭愧,这部奇书深奥玄妙,属下苦研数月,竟始终不能全然领悟。”慕容俊奇道:“是何等样书,能让先生如此执着。”徐济世道:“此书乃是半年前属下外出采药时从一老农手中得来,唤作《青囊经》。书中详细记载着许多疑难杂症的病理及其疗法,其中一些杂症之奇,疗法之妙,实是玄之又玄。”慕容俊道:“此书我亦有所耳闻。相传汉建安年间,沛国谯县人华元化精通医术,救死扶伤,妙手回春。后应魏王之召,为其医治头风,因言须以刀斧斫脑,遭疑而亡。此人生前曾将毕生所学著于一书,流传于世,便是这《青囊经》。”徐济世道:“世子洽闻强记,属下敬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