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夜雨仗剑行 > 第一卷 余初度 第四十六章 以怨报德

夜雨仗剑行 第一卷 余初度 第四十六章 以怨报德

作者:木子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亚儒2018/11/2023:05:17李星河举起一杯酒,昂首猛然喝罢,叹道:“奸臣当道,蒙蔽圣听,忠义之士难施抱负,宵小之辈附炎趋势,朝政不堪,国事日非。如此局面,岂不令天下义士痛心疾首?”言毕又举杯欲饮,张闵道:“先生且慢,我与先生共饮此杯,同消此恨。”说着举起面前一杯酒,与李星河推杯共饮。

酒罢张闵愤然道:“自古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庾亮、王洽如此这般,伦理已丧,纲常全无,自是乱臣贼子,必将引火**。唉,自八王之乱后,胡人大举南下,朝廷节节败退。元帝移都江南,河北中州相继沦入胡人之手。然我朝终究保有江南半壁,亦是劫后余生,为日后复辟江北故土保留下根据之地。只盼朝中能出一两位贤臣良将,整顿朝纲,肃立军威,内修明政,外抚南越,然后待北方有变,即派一支劲旅渡江北伐,先克洛阳故都,次再经略中州,徐图河北。如此则复国有望,大业可就。”宇文迪闻言暗暗赞叹,深以为然。

司马云衣虽听不甚明白,然见他神色慷慨,心中亦深为折服。慕容溶月心中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他能对故国心怀忠义,足见是个古道热肠的真心汉子;忧的是他对侵入河北中州、滥杀百姓的胡人深恶痛绝,自己身为辽东慕容鲜卑人,自然也是他们口中的'胡人'了,不知张闵哥哥心中究竟如何看待自己。

李星河见他慷慨陈词,也为其浩然正气所折服,不禁击案赞道:“张兄弟年纪轻轻却能有如此见识,可见有志不在年高。晋室倘若能广纳张兄弟这般义士,何愁故土不复?”张闵摇头苦笑道:“先生太抬举我了。为人臣者,自当以赤胆忠心为本。在下不过是尽人臣之义罢了。”言罢,一股傲然之气自胸中陡升,不禁站起身来,昂首挺胸道:“在下虽无韩信、李广之能,但若能教天下复归太平、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我这一腔热血愿洒于故土万里边关,便是马革裹尸,又有何妨?”李星河道:“壮哉!屈夫子曾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大丈夫正当如此。”说罢哈哈大笑,站起身与张闵对酌一大白。

柳别离笑道:“闵兄能有这般决心,日后定当建立不世功业,富贵加身,青史留名。”张闵只顾饮酒,浑似不闻。

宇文迪心中十分不悦,暗思此人功名之心极重,不免以己度人,把闵哥从军报国的一片赤诚看作是建功立业、攫取名利之举,着实可悲可叹。

慕容溶月素来对于功名富贵看得甚淡,只是顾及张闵哥哥安危,心中便不愿他去从军。

张闵此时已然微醺,拉着李星河之手,走至坞外,二人望着大河北岸,胸中汹涌难平,却是沉默不语。

良久过后,李星河忽道:“张兄弟,你可知道我夫妇的真实身份么?”张闵转头道:“愿闻其详。”李星河沉吟片刻,慢慢道:“十五年前,在会稽山大禹陵青松亭外,也是这么一个朗月良宵,我与清梦初次相遇。彼时明月照人,清风拂衣,月色下的她宛如天女下凡般飘渺绝俗,我们互生爱慕,携手同游,自此情根深种。”说着双目紧闭,似乎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柔情蜜意,良久忽然睁开双眼,恨道:“我二人互相倾心,却不想竟招来一场横祸。”张闵见他愤恨不已,显是不堪回首之事,心知不好相问,便只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李星河才接道:“我虽不肖,祖上亦是官宦世家。曾祖乃本朝武帝太康年间黄门侍郎,祖父承袭此职。至先父一辈,北患日紧,山河破碎,元帝南渡十年后,先父忧虑成疾,不久便即驾鹤。成帝咸和元年,朝廷召我入仕,官拜扬州别驾从事。”听到此处,张闵才明白原来他出身世家大族,亦曾任扬州别驾之职。

只听李星河接道:“正所谓世事无常。先父年轻时曾遇一位落拓书生当街卖字,先父本是好书之人,平素喜好结交文人学士,见那书生衣衫褴褛却写得一手好字,不禁起了惜才之心,当即将他所写之字尽数买走,并请其一同回至府中,以好酒好食相待。那书生酒足饭饱之后,说起自己乃是姑苏人氏,姓王名恩,因家道中落,困顿潦倒之下只好以卖字为生。先父念其颇有些才学,便留其在府中做客三月,命人每日三餐好生招待。待三个月后那王恩执意要走,先父也不强留,临走之前助其百两银子作为盘缠。那王恩也不言谢,接了银子转身便走。先父曾言那王恩接过银子时面红耳赤,显是羞愤难当。先父当是不以为意,只道读书人皆看重礼义廉耻,轻易不愿受人施舍,是以如此。谁料那王恩原来是个极端乖戾、刻薄寡恩之人,他在府中做客期间,见府中日日珍馐美馔,处处香炉暖阁,心中便起了嫉恨之意。待到先父赠其银子时,他便存了羞辱之心,由是嫉恨之意便更甚了。”说至此处,谓然叹道:“世间事当真难说得清楚,人之性情更是难以揣摩。世人皆知'人若投我以桃,我必报之以李',然又有多少人总是'人若有恩于我,我必报之以仇'?自古以来,以怨报德、恩将仇报之人屡见不鲜,可见人心之诡。”张闵闻言,默默点头。

李星河接道:“那王恩自得了百两银子,便回乡去了。不过两三年间,鱼跃龙门,乌鸦成凤,已是颇有家财,大非昔比。原来他拿着银子贿赂了本乡当地县丞,于衙门内谋了个税吏之差。不过半载时间便置办了家业,娶了亲,还拥有许多田产。若以常理度之,从此该好生过日子才是。谁曾想那王恩竟对先父府中家产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占为己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