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一剑动神州 > 第九十一章 祸起萧墙(6000字,含前一章修改的后半段)

大周朝自建立以来,历经三世六十余载,这其中,太祖皇帝皇甫元就执政四十余年。

太祖驾崩后,大周又经历了一个只有五六年的短命年号“天文”,当今圣上皇甫安民登基之后,遂将国号改为天武。

天武六年时,皇甫安民迁都玉安城,如今,已是天武十九年。

其实,在天武帝登基之前,对于玉安城的建设,天文帝在位时便已开始,这是太祖在位时便有的想法,只是那个时候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老皇帝虽有想法,却无法着手去做。天武帝当初一力主张迁都于此,天子守国门,也算是秉承父兄遗志。

高耸厚实的城墙,宽阔整齐的街道,茶楼里,酒肆间,随处可见那些执掌天下中枢之人的身影,是以坊间有个充满趣味的说法:玉安有三大,官大、风大、女子屁股大。

这是一座充满诱惑的大都城,无数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落魄书生,可能因为几篇文章而一朝成名,从而拥有在此指点天下的资格。

当然,名落孙山者更多,而那些一朝功成名就之人,也不一定全部能在此地风生水起,只有陷入权利漩涡之后,方知庙堂之高,面对盘根错节的林立山头,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皇甫烨自幼便生活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对此也早已习惯。

初冬的风吹过湖面,涟漪阵阵,皇甫烨站在王府后花园的湖心亭中,看着湖中锦里翻腾的景象,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旁人只道他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他有时候也会以为自己就是个书呆子,然则,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可以争一争。

原本他是不想争的,做个有钱有势的逍遥王爷其实挺好,但自从上次微服游历之后,他便改变了这个想法。内心的那个呼唤似乎越来越强,而他也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游历途中遇到的几次刺杀,让他明白了自己注定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就算他不争,也会有人在背后推着他去争夺那张龙椅。

况且,他也并不是不想争。

纷乱的思绪被一阵呼喊声打断,皇甫烨微转过身,就看见管家刘能在岸上向自己招手,他知道,若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刘总管是绝不会打扰他的。

皇甫烨顺着浮桥走到岸边,刘能用尖锐而恭敬的嗓音禀报道:“王爷,春风楼那边传来消息,说有人要见王爷,那人报的是叶公子的名号。”

皇甫烨淡淡一笑,起初自己以“叶非凡”这个名字在外游历了一年多的时间,结识了不少朋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这其中有满腹经纶的书生,有桀骜不驯的纨绔,有家境殷实的富商,有持刀佩剑的武人,也有姿色绝美的青楼名妓……每当临别之际,他都会告诉那些人自己在京城有一处春风楼的生意。

因此,在他回到玉安城以后,有许多游历时结交的朋友来找过自己,不过基本都是商人或者进京赶考的书生,而皇甫烨也都是以叶非凡的身份一一招待,对于那些颇有才学的仕子,他总会赠些钱财,或者在不伤对方颜面的情况下是给与各种帮助。

向管家问清了来人姓名之后,皇甫烨所有所思,口中呢喃道:“秦轩……秦轩……”继而问道:“刘管家,除了秦轩之外,还有其他人么?”

“有,据说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女。”

皇甫烨想了想,“嗯,知道了,马车安排好了吗?”

刘总管点了点头,对于这些来到春风楼蹭吃蹭喝的人,他其实打心眼里看不起,但自家主子每次都会亲自去见,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

生在玉安城的人,少有不知道春风楼的,这是一家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销金窟,其中包括酒楼、茶道楼、棋艺楼、胭脂楼等等,占据了京城十里街的半边铺面,因此又有“十里春风楼”的说法。

秦轩和蓝诗怀抵达玉安城后,自然很容易就找到了十里街,秦轩立时就被春风楼的宏大规模吓了一跳,视野所及,是一栋栋风格一致却形态各异的飞檐古楼,廊下红灯高挂,连成一线,一眼望不到尽头。

迎来送往的客人,不是身份显赫的达官显贵,就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一般人,想必连进入的底气都没有。

强自镇定的走进春风楼旗下的酒楼,酒楼的伙计倒是彬彬有礼极为客气。这一路上,两人几乎没做多少停留,纵然骑着能日行三千里的大黄鹰,也是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两人这些天都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是以秦轩点了一大桌子酒菜,然而酒足饭饱之后,一问价格却顿时傻了眼。

一桌酒菜竟要八十六两银子,秦轩现在浑身上下也就五十两不到,根本付不起饭钱。

酒楼伙计一看秦轩的表情和窘态,哪里还不知道这是遇上吃霸王餐的了,正欲翻脸,秦轩却在此时报出了叶非凡的名字。

其实,皇甫烨开办春风楼,却从未参与经营,京城里也是鲜有人知,就连在这里混饭吃的掌柜伙计也不知道。春风楼明面上的掌舵人,是一个名叫风若云的女子。

风若云在几个月前就招呼了楼中所有的伙计和掌柜,只要有客人报出叶非凡这个名字,那就是她的朋友,务必小心招待,及时通报。

是以伙计一听秦轩的话,立马没了脾气,赶忙赔上一个笑脸,又将二人客客气气带到一旁的茶楼包厢等候,还叫了一个年轻的煮茶少女,为二人斟茶。

如此这般等候了半个时辰,秦轩终于见到了曾在龙尾江相识的富家公子叶非凡。

临来之际,木临春就说过,叶非凡身份非同一般,但秦轩却并未把这个儒雅书生和皇子联系在一起。

在秦轩看来,这叶非凡顶多就是某位京城高官家的子弟,但是对方既未言明,他也就装作不知。

一身锦衣华服的皇甫烨一见秦轩,立刻眉开眼笑,上前热络地打了招呼,秦轩也是一阵客套,寒暄过后,皇甫烨问道:“秦老弟,你那兄弟木临春怎么没与你一同前来?”

相比于秦轩,皇甫烨对那个身体孱弱青年木临春更加记忆犹新,回到玉安城后也曾私下里查过他的背景,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皇甫烨更是经常想起那个裹在貂裘里的病书生。

记得当日,木临春曾对天下局势做过一番推论,断言大周皇帝心存一统天下之志,和天奉王朝之间必有一战,而今确实应验,虽然这个消息尚未透露,但皇甫烨却已通过一些渠道得知,这一次,父皇可能要御驾亲征,意欲踏平西北。

只听秦轩说道:“实不相瞒,叶兄,小弟正是为此事而来……”迎上了皇甫烨询问的目光,秦轩当下将木临春下狱的事情说了一遍。

“叶兄,我兄弟说,这件事恐怕只有你能帮他,虽然我们交情不算太深,但木头说了,只要您愿意帮忙,日后他一定会涌泉相报。”

皇甫烨静静地听着,期间并未多言。

秦轩犹豫了一下,“我兄弟还说……他知道你想要什么,我这里有一封他写给你的信。”

说完,秦轩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封。

皇甫烨在听了那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就生出了好奇之心,笑着接过信件,当即顺手拆开,初看之时,有些错愕,继而是若有所思,片刻后,似想通了什么,脸色大变。

秦轩并没有看过这封信,那天他在龙爪卫的昭狱与木头喝酒喝到最后,对方便将这封信递给了他,显然是早已准备好的。

此刻看到叶非凡的神色,不禁对信上内容有些好奇,他探了探脑袋,“叶兄?”

皇甫烨赶忙将信收了起来,像是有些害怕被人看到一样,实际上这个茶楼包厢里此时只有三人,除了和他相对而坐的秦轩,就只有后者身旁那个紫衣少女了,而看秦轩的反应,必然是没有看过这封信的。

定了定心神,皇甫烨笑着敷衍了几句,对于信上的内容,却只字不提,又和秦轩聊了许多无关紧要的话题,但总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

到得最后,秦轩再次将话题转到了救人一事上,而皇甫烨这时像是已经做好了什么决定,他说道:“秦老弟放心,这件事情我一定尽力而为,相信一定可以将木公子救出来的。”

在得到了这个回复之后,秦轩连忙表示谢意,不过却没有多问什么,他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木头当初的吩咐,自兄弟二人认识以来,木头似乎对任何事情都能看的清晰无比,在自己看来非常复杂的问题,一到了木头手里,就变得不再是问题。是以,他虽然猜不透叶非凡的身份,但他却十分相信木头。

在皇甫烨的安排下,秦轩陪着蓝诗怀在玉安城里玩了两天,住的是春风楼的客栈,吃的是春风楼的酒楼。

当然,这一切自然都不需要秦轩和蓝诗怀花钱,而直到两人离开,也没有再见到叶非凡。

蓝诗怀当然是希望能在京城多呆些时日,但秦轩却在第三日便带着她离开了,本来就是求人帮忙的,现在还白吃白住,他脸皮再厚,也觉得不好意思。

就在秦轩和蓝诗怀在玉安城里闲逛的这两日间,皇甫烨则亲自去了龙爪卫都指挥使温流胜的府邸。而促使他做这件事的,正是秦轩带给他的那封信。

其实,那信上连一个字都没有,那只不过是一幅简单的画,画功似乎也不太好,但却能轻而易举看出内容:一根树枝撑着一顶白色的帽子。

皇甫烨初看时无法理解,不过他终究是个极其聪明的人,随即便明白了那副画的含义:他自己是大周的王爷,木临春却给他送了一顶白帽子,王爷戴白帽,合起来就是一个“皇”字。

皇甫烨从一开始是十分震惊,但这两日却冷静了下来,救木临春出狱,于他来说,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如今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赶紧见到那个给他写信的年轻人,当面问他一些问题。

只是皇甫烨知道,这些事情,急不来。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大周国都玉安城,却正是华灯初上。

城中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御道,道路尽头,便是大内皇宫,此刻的宫廷之中,各处殿宇屋檐下的一盏盏大红灯笼依次被点亮,渐渐连成一片片的红,照亮无数个探出的斗拱飞檐,气势恢宏。

宫内一条御道上,四个身材壮硕的太监抬着一架抬舆,前后左右各有两名打着灯笼的小太监,一行人由东向西缓缓而行。

坐在抬舆上的那人,也是一名太监,与众不同的是,他身穿一袭大红蟒袍,黑色的帽子下面,是一张年轻冷峻的面容和满头如雪的白发。

此人名叫宋道夫,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向东流的义子,也是除向东流外权利最大的一个。

大周朝自太祖爷在位期间,便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也就意味着天下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皇帝一个人的身上,老皇帝皇甫元是身具雄才大略的江湖武夫,一心想治理好天下,是以即便殚精竭虑也能应付的游刃有余。但是他的子孙们就不一定能做到了,到后来天文帝皇甫城继位,因为身体不好,精力有限,朝廷的诸多事物,有大半都交给了内阁中枢的大臣们。

慢慢的,以首辅张进临为首的内阁中枢,权利越来越大,直至天武帝皇甫安民登基,为了制衡内阁,便重新启用了被太祖废除的龙爪卫,而且还任用身边的宦官,因此如今的朝廷之中,便形成了内阁、龙爪卫和司礼监三大势力相互制衡、鼎足而立的趋势。

作为宦官之首的向东流,文武兼备,手中有了权利之后,便大肆提拔亲信,与龙爪卫和内阁不同,他身边的得力干将,都必须要拜他为父。尽管如此,身在皇宫里的太监们,莫不是以此为人生目标,但向东流到现在,也只收了九名义子,而这宋道夫,便是九大义子之首。

宋道夫坐在抬舆上,以手撑住额头,双眼微闭,迎面而来的几拨宫女和太监,一见宋道夫的队伍,二话不说立刻在道边跪成一片,就算是一些不怎么得宠的后宫妃子们,也会乖乖给他让路,即便是一些得宠的,也不会轻易去招惹这个人。

以宋道夫为首的一行人来到司礼监外,迎面遇上了一个同样身着大红蟒袍的太监,这人看起来比宋道夫年轻一些,面目清秀,嘴角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他看见宋道夫的阵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和讥讽。

如果秦轩此刻在这里,那就一定可以认出,这个年轻的大太监,便是曾经跟在叶非凡身后的那个书童安小六。其实这个名字也不算是假的,在向东流的九大义子中,他确实排行第六,真名叫安德顺。

待宋道夫的队伍行至近前,安德顺笑着向他打了声招呼,宋道夫这时也睁开了眼睛,轻轻一台右手臂,几个抬舆的太监便即停住,将抬舆轻轻放下,随后一群人便都跪了下去,而在他们跪倒的同时,宋道夫也从抬舆上起身,缓缓走到了安德顺的身前。

“是义父叫你来的?”

安德顺笑着点头,“是的。”

宋道夫没再说话,当先转身走向司礼监大门走去。安德顺则跟在他的身后,一直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二人进入司礼监后,在一间厅堂里等候,厅堂并不算大,左右两边放了各五把椅子,正上方有一把更大的椅子,宋道夫和安德顺则是乖乖坐到了下方左边的椅子上等候。

不一会儿,有小太监给两人端来茶水,但二人却很有默契的谁也没有去动那茶水。

又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一个身着白色蟒袍的中年太监,从侧门走进了厅堂,宋道夫和安德顺一见这人,便同时起身跪倒,额头触地,异口同声道:“孩儿拜见义父。”

能让宋道夫和安德顺这两位握有实权的大太监同称义父的,自然就是大内宦官之首向东流了。

向东流自然而然走到上方的那张椅子坐下,才示意两个义子起身,等两人从新坐回位置以后,向东流方才说道:“小六,你还记不记得,上次在龙尾江我们遇到的那几个江湖中人?”

安德顺想了想,“义父说的可是秦轩和木临春那帮人?”

“不错,为父今天叫你们过来,正是为了此事,那个名叫秦轩的年轻人,最近进了玉安城,我已派人盯住了此人,等他出城以后,你们两个就去杀了他。”

向东流淡淡地说着,就像是在吩咐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一样。

安德顺和宋道夫同时拱手称是,对于其他的事情,也没再多问,但两人却都明白,这件事,绝不会如此简单。安德顺是见过秦轩的,一般情况下,去杀一个人,只要不是天元境的高手,安德顺一个人也就够了,但向东流却让他们两人一起去做这件事,那这件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待宋道夫和安德顺领命而去之后,向东流仍然是坐在那里,在回意着昨夜他和郭贵妃在承乾宫的那一番对话。

郭贵妃是皇甫烨的母妃,是向东流暗地里一手扶植起来的皇贵妃,平日为了避嫌,两人几乎很少见面,是以只在夜深人静之时偶有会面。

郭贵妃尽管十分漂亮,却早已过了韶华之年,在这佳丽如云的后宫之中,她虽有地位,但能得到的圣宠也越来越少,她也从不去和那些年轻的嫔妃们去争,于她而言,只要自己的儿子以后有出息,那就比什么都强。

时间退回到昨天夜里,郭贵妃刚刚洗漱完毕,正欲就寝,就听见一阵轻微的响声,寝宫的窗户开了又关,一个黑色的男子身影就出现在她的床边。但郭贵妃并不惊慌,因为这个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虽然他只是个太监,但不管怎么说也还算半个男人。

那人没有说话,退去了身上的衣服上了她的床,双手和舌头在她浑身上下肆意游走,弄了好一阵直到郭贵妃心满意足,那人才停了下来。

郭贵妃趴在那人的胸膛上,过了一阵才轻声说道:“东流,听王府那边的人说,烨儿今天去了温流胜的府邸,从他的手里保下了一个江湖人,叫木临春,这件事情你怎么看,会不会对烨儿有什么影响?”

这个胆敢夜入承乾宫,与皇贵妃私通的太监,正是向东流。

“木临春,我想起来了,此人是王爷在游历途中结识的,颇有头脑,王爷救他,这说明王爷有心招贤纳士,以为己用,我看,这不是什么坏事。”

“烨儿若真有争储之心,也确实是好事,不过,倘若他真的迈出了这一步,你可要不遗余力的帮他。”

向东流笑了笑,“这个还用你说嘛,只不过,我现在深得皇上信任,不能堂而皇之摄入党争,只能在暗地里帮他。”

郭贵妃似想起了什么,又问道:“听说,来求助烨儿的那个年轻人,和他长得很像,叫秦什么来着,你可见过这个人么?”

“叫秦轩,在龙尾江的时候见过,是个年轻人,确实和三皇子有四五分相似,也是个混江湖的。”

郭贵妃一听这话,立刻从床上坐起身来,她此刻浑身**,饱满的双峰微微抖动,“秦轩?轩……除了长得和烨儿相似,脸上还有其他特征么?”

向东流有些愕然,他想了想,“嗯,倒是有个明星的特征,那秦轩的额头上,有个青色的印记,看起来就好像是一朵小小的青莲。”

他这话说完,郭贵妃的脸色已然大变,只不过在昏暗的帷幔里,向东流看不清她的面色。

过了好一阵,郭贵妃才道:“东流,你一定要杀了这个秦轩。”

向东流一再问其原因,但郭贵妃却并没有说,只是一再强调,一定要杀了他。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