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八百六十七章

辽东之虎 第八百六十七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只老狐狸正式同意了李枭的计划,其实这也是李枭计划中的事情。大明如今的重点在于国家建设,而不是征战四方。

自己十年来打的仗,已经布下了一盘大棋,可以说如果不出现大的变化,这个格局能够保证大明本土百年无忧。

至于百年之后,那就不是李枭能说的算的事情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国运这个事情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

国运取决于人,可冥冥中似乎又有一种力量在左右。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非常玄妙,李枭也整不明白。

仅仅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星期,李枭就开始排兵布阵。

“既然国家要转变方向,那么部队就要根据形势转变。干部们可以选择专业,根据在部队的级别分配工作。

分配到企业的人必须的头脑灵活的人,搞生产搞经营,头脑不灵活不行。不过事先都得打好招呼,待遇上没的说,手可不能乱伸。

手伸得太长,拿了不该拿的,别怪我李枭无情。知会监察部一声,这种事情要抓几个娃样子。杀几只鸡给猴子看,如果猴子再乱伸手,那就别怪我李枭无情。”

“诺!”

李枭说一句,下面一个年青人就记录一句。这是一个叫做曾静的家伙,孙兴留在埃及做埃及总督,负责全权管理苏伊士运河区。

这是李浩举荐上来的人,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秘书人才。

“那些木讷的古板的,可以分派到监察部和刑部这些地方。也可以分配到地方的锦衣卫,负责管理地方治安。

这些人要告诫好了,手掌生死,肯定少不了人情托付。如果他们贪赃枉法,那就不是罪加一等的事情了,而是会祸及满门。司法刑事的事,无小事!大明司法不容亵渎。”

“诺!”

“那些头脑简单作战勇猛,只适合带兵的。可以继续留在部队上带兵,那些调出来的位置,让他们也升上一升。”

“诺!”

“一切按照我说的办理,让兵部拟出个名单来。当然,得在这次西征有功人员奖励之后进行。”

“诺!”

李枭说一条,曾静记录一条。待李枭说完,拿着本子又给李枭念了一遍。虽然是湖南人,可官话却说得极好。口齿伶俐吐字清晰,见李枭没有别的话说,这才出去草拟章程去了。

大明帝国,就像是一头收拢了爪子的巨龙。

主要作战部队,从各个国家开始撤军。主力部队被一艘接着一艘的轮船接回到大明,重装备全部进行集中,安置到各个地区的中央城市。

部队进行了庆功之后,开始进行各种奖励。然后老兵该退伍的退伍,军官愿意专业的,可以专业到地方工作。

大明地方上的政权,一向是由东林党的那些读书人把持。虽然中央的官员已经更换的差不多了,可地方上还做不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能力有资历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靠考进士考出来的。现在好了,军队里面可以抽出大量干部,充实到地方上的各个衙门上去。

好些东林党官员,都被调到闲职。有些坚定的东林党人,甚至被直接开革。以前用你们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有些迫不得已的意思。

毕竟国家也需要人管理!

现在仗打完了,有大批忠于李枭的军官可以用。干毛还用你们这些混蛋,在任时能够干实事,努力贯彻中央政务的,自然会被留用。

在任时事事敷衍搪塞,时不时发表一些不合适言论的,干脆直接回家抱孩子去。衙门里发一些补贴,不让你饿死就算是对得起你。

当最后一批部队回到大明的时候,朝廷正式宣布大明施行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卫所制度正式终结。所有卫所兵全部裁撤,兵户自此从华夏的历史上正式消失,成为了只能在历史书里面找到的词汇。

无数兵部嚎啕大哭,不是因为自己被裁撤了,而是因为终于自由了。

兵户是世袭的,军官也是世袭的。也就说,你爹是兵户,你家辈辈是兵户,即便没有子嗣,也跑不了你小子,你家亲戚里面还是有的。

如果你混成了军官,那就不一样了。你爹是军官,你爷爷是军官,那么你也将成为军官。手底下的那些兵户们全都归你管,你家的田归他们种,你家的活儿归他们干。

甚至兵户们的收成,当官儿的都能贪墨一些。

这些兵户们,简直就是军官们的奴隶。而且不但你是奴隶,你的儿子也是奴隶,你的孙子也是。只要大明公司不倒闭,你的子子孙孙都是兵户。

没办法了,这像是一道枷锁套在脖子上一样。

每年都有兵户逃亡的,可逃亡之后你只会更惨。因为没有了户籍,你和你的子孙,永远得夹着尾巴做人。因为你的黑户加外来户,当地人可以肆无忌惮欺负你。

真有一天把你逼急了,去衙门里面喊冤。

那对不起,差役们来到你家,锁拿的不是欺负你的人,而是你自己。

许许多多的逃兵,彻底沦为了社会底层,甚至不得已贱卖自己打入了奴籍。永生永世成为了连兵户都不如的奴才!

现在好了,晴天霹雳一声响,来了李枭当大帅。

二百七十多年下来的兵户制度彻底废黜,所有兵户们现在跟其他人一样,成为了民籍。

兵户们喜极而泣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盛世。好多兵户们的村子上,酒都被买光了。

李枭的塑像被恭恭敬敬请回家,早晚香火供奉不绝。

当然有欢喜的,也有愁苦的。那些卫所的千户百户们一个个愁眉苦脸,享受了这么多年的便宜劳力,现在需要自己种地,简直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虽然朝廷给补助了一些遣散费,以酬这么多年来他们的辛苦。可这些遣散费,也就够喝顿酒的。

有人想闹事,可鼓动了半天,也只有他家兄弟,还有跟他一样的军官响应。以前那些仰他们鼻息,整天被他们呼来喝去的兵户们,全都冷眼看着他们。

这还闹个屁的事情,别说能不能打得过那些手拿新式武器的辽军。敢喊出造反这个词儿,说不定就会被那些仇视目光的主人扭送到衙门里。

这辈子能不能出来,那就得看新来的县太爷是不是心情好。

无数个团队被拆散成连队驻防地方上,手里的家伙也由阿卡步枪,换成了普通步枪。今后主要的任务是弹压地方治安,那些重火力和威力巨大的阿卡步枪没必要配制。单发的普通步枪就很好!

土匪!这种东西已经变成了传说中的玩意,即便是被称为民风彪悍的辽东。现在也平静的可怕,每天骑着高头大马巡视的大兵,更像是仪仗队。

没办法,家家都有房子有地。刨出给国家上缴的粮食之外,家里还能剩好多粮食。自己吃不了,还能卖给朝廷。

手里有了闲钱,没事儿打个小麻将,喝点儿小酒。过年给儿子买些炮仗,给闺女买新衣服。攒些钱,家里的房子翻新一下。

再攒些年,家里盖几间大瓦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傻子才豁出命都不要去干土匪。

城里的人都有工作,不是在这个厂里上班,就是在那个厂里上班。大家都有工资拿,只要有工作,就可以去钱庄里面贷款买房子。

一贷就是十年二十年,住在崭新的房子里面,一边工作一边还钱。虽说每月都那么紧巴巴的,可看到自己宽敞明亮的大楼房,还有不断攀升的房价,心里就美滋滋的。幸亏买的早,不然现在还得多花钱。

好容易还完了贷款,忽然发觉自家房子有些小。婆娘某一次逛市场,路上遇到发传单的销售员。被马车拉到售楼处一顿忽悠,这小区距离咱市最好的小学近便。

只要买了这房子,就能上最好的重点小学。

这房子距离医院近便,家里有了老人看病方便。

这房子距离菜市场近便,买菜不用走五分钟就到了。这个房子距离单位近便,走路十分钟就到单位。再也不用早早的起来,挤公共马车。

……!

婆娘经不住诱惑,回家打起了自家房产的主意。最后拍板决定,把房子卖掉钱全付首付款,贷款买个更大的学区房。

这回好了,贷款白还了,还得继续还贷款。老爷们儿骂着败家娘们儿,可看到更加宽敞明亮,小区干净整洁的房子,心里觉得住在这里也挺好。

北方工业区的人家,日子过得普遍不错。毕竟工业产品的价值比较大,能够养活的人也足够的多。

江南的日子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些地主大户们都被打倒了,祖祖辈辈租田种的佃户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朝廷的税赋不是很重,一般都是十抽一。

这些年,朝廷还帮着引种高产作物。种出来的粮食交给朝廷之后,自家还能剩下不少。喂个鸡,养几头猪,家里日子过得逐渐红火起来。

现在除了广西十万大山里面,还有零星的土匪活动,全国基本上已经没了土匪这东西。因为越来越富足,地方上的治安也越来越好。

治安越来越好,也促进了经济进一步的繁荣。

可以说,大明帝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上升通道。

战争距离大明已经远去,虽然在遥远的地方。仍旧有大明军人深陷战火之中,可那些地方的部族武装,都会极力避免与大明的冲突。

因为他们知道,大明已经强大到不可遏制的地步。没人能够击败大明,对于那些部落来说,大明就像是一只翱翔九天的大鹏鸟。

只要轻轻唿扇一下翅膀,那些部族就会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以前还有一些小部族,不知道大明的厉害。他们袭击了富庶的大明商队,抢夺到了令他们炫目的财宝。

然后,天上就飞来了巨大的飞艇。飞艇降落下来,上面走下一队队士兵。手里的枪不断喷射着子弹,那些勇猛的阿拉伯战士,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

因为百十个人的犯罪,一个上万人的大部族被一扫而光。现场惨不忍睹,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的尸体躺在地上,任凭秃鹫和乌鸦啄食。

大明人的复仇绝对不会针对某个人,他们只会寻找到怀疑对象,然后以这个怀疑对象为半径画一个圈儿。

这个圆里面的一切都将被毁灭,没有什么是一次屠杀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来第二次。

有过几回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之后,苏伊士运河区的人全都知道。你可以对真神不敬,因为真神可能因为你的虔诚而原谅你。但你绝对不可以对大明不敬,因为那些海军陆战队的字典里面,根本没有原谅这个词儿。

大明收回了自己的爪子,通过控制伊犁河谷,从而在中亚有了一个坚实的立足点。事实上,中亚已经破碎成一地鸡毛。

好多地方,啸聚个一两千人都能划地称王。能有个一两万人,绝对是一方霸主。

曾经庞大的印度,如今破碎成一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之间有时候还会发生战胜,不过可以发生战争,也可以在战争中抢掠敌国,可就是不能出现兼并。

只要你想兼并另外一个城邦,大明这位老大哥就会站出来主持正义。然后,受大明的委派。就会有十几二十个城邦联合起来,对意图兼并扩大势力的家伙强劲一击。

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能一挑二十的猛士。如果有,估计大明的铁血大军就会开过来。然后再强大的城邦,也会顷刻间灰飞烟灭。

李枭不打算让印度有任何融合的可能,这种国家总是越碎越好,就好像交趾一样。蛇一样长条形的国家,硬生生被切成两半。整日里攻伐不休,却总是不能打趴下对方,只能不断的流血!流血!再流血!

对于大明来说,一个分裂的交趾要远好于一个统一的交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