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八百六十五章

辽东之虎 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多尔衮坐在办公室里面,他已经三天没有出屋了。济尔哈朗也在办公室里面,他也陪着多尔衮待了三天。

外面很乱,街上到处都是士兵。还有人在不断抓人,枪声自从三天前就没有停止过。

“怎么咱们到哪儿,哪儿就变得这么乱。多尔衮,俄罗斯不会也变成跟奥斯曼帝国一样吧。”济尔哈朗烦躁的放下手里的图纸,这几天来他一直在和多尔衮整理从印度带出来的图纸。

“不会的!叶卡捷琳娜有俄罗斯贵族们的支持,她的政变不会失败。彼得沙皇坐在俄罗斯沙皇的位置上,心里却想着当瑞典皇帝,简直是脑子进水了。

俄罗斯贵族们,有他们的利益要维护。他们需要一个代言人,现在这个代言人就是叶卡捷琳娜。

这是一个有野心,同样也有手腕和才华的女人。济尔哈朗,你我可能都不如她。等着吧,咱们整理出来这些图纸都会有用处的。”多尔衮埋头继续整理手里的图纸。

“哎……!俄罗斯的工业比起奥斯曼帝国来说要强大一些,可与印度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更不要说和大明相提并论,咱们得多长时间,才能追赶上大明。”济尔哈朗仍旧很沮丧,从印度跑出来之后,一逃再逃,刚开始那点儿心气,已经逐渐被消磨光了。

“不要灰心济尔哈朗,俄罗斯的工业不可能一天强大起来。可如果在我们的帮助下,俄罗斯的工业会很快追赶上来。

俄罗斯人也很聪明,虽然他们有些野蛮,有些残忍,可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很聪明。带着俄罗斯式的聪明!

不要想着追赶大明,因为大明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降下来。”

“大明发展速度会降下来?”济尔哈朗十分吃惊的看着多尔衮。

“是的!我的多尔衮,他们的发展速度会降下来很多。因为我们是在后面追赶,而大明人则是在不断前进。

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认识这个世界的科技,而站在排头的他们却无任何借鉴。他们只能靠着自己的摸索前进,他们遇到的困难将会比我们大十倍。

至少我们知道发展的方向,而他们则需要不断的开发创造力。这个世界上,有创造力的人并不多见。想要不断的创新,谈何容易!”

“好吧!你说什么都对,真希望大明不要那么强大。只要大明强大一天,我们回归辽东家园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

该死的阿敏,镶蓝旗为什么当初不把他也干掉。那时候把李家全部斩杀干净,就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济尔哈朗对阿敏非常愤怒,尽管阿敏是他的大哥。他也感觉到很愤怒,为什么要抢劫象牙山村,为什么要没有杀了李枭。

收尾不干净弄出这么一个魔头,从一两百人居然发展到硬抗强大的后金。再后来,居然击败后金还统一了大明王朝。

现在更厉害了,满世界的追杀自己。印度人匍匐在他的脚下,奥斯曼帝国听到他的名字就颤抖。

欧洲的那些强国,根本不想听到大明的声音。

这一切,都源自于镶蓝旗那次非常平常的抢掠。

多尔衮没有回答济尔哈朗,在他看来,这或许是后金的一个劫难。一个过于野蛮民族的劫难!

后金在征战辽东的过程中,对待汉人过于残忍。这或许就是整个女真族面临劫难的原因,李枭有一句话他很赞同。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相信宿命论的多尔衮觉得,这就是后金帝国的宿命,也是女真人的宿命。

街上的枪声终于停止了,多尔衮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站起来捶了捶腰。

“休息一下吧济尔哈朗,这几天都要休息,更加不要出去。过些日子,我们可能会很忙。所以,珍惜这段休息的日子吧。”

“会很忙?有多忙?”

“忙到你没时间睡觉。”多尔衮说了一声,收拾好图纸走出了办公室。

一个美丽的金发女郎跟着多尔衮回了楼上的卧室,济尔哈朗摇了摇头。有这么个美女守着,想要休息恐怕很难。不过似乎这也是一种放松,济尔哈朗决定,自己也要去放松一下。

叶卡捷琳娜在禁卫军的帮助下,只用了短短一夜之间就控制了莫斯科。接着,她在全城大肆搜捕反对他的权贵们。

包括首相久基奇,米的洛维奇,康斯坦丁等等一大批拥护国王的权贵,被无情逮捕,然后就被押赴街头枪决。

尸体就那样暴尸在街上,冬日里的雪飘飘洒洒落下来,很快就将他们的尸体覆盖住。第二天早上,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人性的鼓包而已。

虽然干掉了一批贵族,可叶卡捷琳娜很明显受到了更多贵族的拥戴。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就控制了叶卡捷琳娜手里。当春暖花开,大地复苏的时候,叶卡捷琳娜顺利成为了俄罗斯女皇。

她也是唯一一个自称大帝的俄罗斯女皇,整个俄罗斯匍匐在她脚下。

“很高兴再见到您,尊敬的女皇陛下!”多尔衮被叶卡捷琳娜召进了克里姆林宫。

“呵呵!多尔衮,不要有这么多礼数。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向您讨教,所以您是我的老师。”叶卡捷琳娜非常客气的对着多尔衮说话。

“这怎么敢当。”多尔衮垂着头,恭恭敬敬的站在叶卡捷琳娜的对面。

对于多尔衮的恭敬,叶卡捷琳娜非常满意。这几天,她处置了好几个支持她上位的贵族。就因为支持自己上位,他们全都以功臣自居。

没想到,叶卡捷琳娜屁股刚刚坐热,就把他们送进了地狱。

“现在俄罗斯帝国需要一个新的方向,而对于把俄罗斯带往何处,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多尔衮!”

“尊敬的女皇陛下,想要俄罗斯帝国强大起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施行工业化。第一,修建铁路和道路设施。

第二,大力发展以蒸汽机带动的工业。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迅速强大军工发展,我们的将士手中,需要有能够包围俄罗斯的武器。尽管,很馋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不会发生战争。”多尔衮平静的张口就来,足以说明他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很长时间不能进行战争?”对于这一条,叶卡捷琳娜感觉到诧异。在她看来,战争是最有效的致富方式。

当然,这里面有风险。就像是丈夫彼得,打败了奥斯特利茨战役,结果俄罗斯不但死了好多人,还损失掉了一笔战争赔款。

这也是俄罗斯贵族们愤怒的根源所在,所以沙皇彼得被无情推翻了。

“尊敬的女皇陛下,您知道大明为什么可以长时间征战四方,军费花销如此之大,国家却没有垮掉么?”

“为什么?你要知道,拿破仑可是对俄罗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攻打莫斯科。”叶卡捷琳娜非常想听听多尔衮的说法,她对这个问题同样非常感兴趣。每一次和多尔衮谈话,都能学到很多知识,这也是叶卡捷琳娜喜欢和多尔衮说话的原因所在。

“因为李枭这个人很懂得控制军队规模,较小的军队规模,自然不会损耗太多国力。加上他一向奉行在占领区内抢劫的传统,军队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收回来。

而俄罗斯远远做不到这些,所以,我建议俄罗斯要建立一支规模不大,但要非常精锐的军队。

战争时候,这支军队在众多临时征召民兵的配合下进行作战。俄罗斯地处偏僻,土地广袤。法国人想要攻击莫斯科,只能劳师远征。

庞大的战略纵深就是我们的武器,只要那些民兵不断袭扰法国人的后勤补给线。待法国人疲惫不堪的时候,只要派出精锐致命一击。法国军队就会溃败,从这里到法国有漫漫长路。

只要我们的军队一路掩杀过去,拿破仑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被他们击败。”

叶卡捷琳娜立刻兴奋起来,她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法兰西人的威胁。几次反法同盟都有俄国人的份儿,如果拿破仑真的进攻俄罗斯,以现在俄罗斯的国力根本顶不住。

贵族们都建议扩大军队规模,征召更多的人入伍。甚至有人建议招兵五十万人,为三皇之战中阵亡的将士报仇雪恨。可这些建议都被叶卡捷琳娜否决了,她就是害怕俄罗斯军队规模失控。

以俄罗斯现在的国力,根本不允许豢养那么多的军队。

现在多尔衮的话算是说道了她的心里面去了,建立一支人数规模小,但十分精锐的部队。

“说说你心里的想法,我知道你已经想了很多。”叶卡捷琳娜看着多尔衮,示意左右人给多尔衮准备座位。站着说话,可不是一个长谈的态度。

“我的想法是,这支军队需要有两万到三万人之间。”多尔衮的一句话,让叶卡捷琳娜眉头一皱。

俄罗斯帝国是如此的庞大,仅仅靠两三万人的军队规模,恐怕还是不够。

“地方上可以保留一些军队,用以维持地方治安。如今南部边境上,奥斯曼帝国刚刚崩塌,心的苏丹恐怕要很久之后才会出现。甚至我觉得,李枭不会允许再出现一个奥斯曼帝国。

所以,南部的边防军可以裁撤很多员额。

西部边境上,波兰人和普鲁士人的精力全都被法国人牵制。他们没有能力,向我们发动攻击。所以,西部边境上的边防军也可以进行适当裁撤。

这样,全国军队总人数大致保持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而我说的那支精锐,必须保证掌握在女皇陛下您的手里。

他们需要进行新式的训练,同样也要装备新式的武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新武器的研发和制造中去。

只要我们利用一年时间,完成必要的军事改革。法国人的威胁将不足为虑!”

“那么怎样训练这支精锐呢?”叶卡捷琳娜完全同意多尔衮的说法,越说下去叶卡捷琳娜就越觉得多尔衮是自己独自里的蛔虫传世。

“我觉得有必要效仿大明,第一就是办军校。所有军官都得受过训练,知道在情况下怎样作战,而且怎样才能战胜。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纯的用血统来支撑一个人成为军官的理由。”

“嗯!这很好。”

“再有就是新式武器的开发,因为机枪的出现,传统意义上的骑兵已经毫无优势可言。甚至他们上了战场,就等于是一边倒的屠杀。

但有一种兵器,可以不用多少人力,就可以实现对敌人疯狂攻击。这种武器就叫做飞艇,印度战役的时候。明军的飞艇带给印度军队巨大杀伤,即便是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也在明军飞艇的打击下几近覆灭。

所以,我建议集中俄罗斯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制造飞艇。我有制造飞艇的图纸,只不过俄罗斯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我们还需要从英国得到更多的帮助,尤其是英国的机床。

我知道伦敦的一些工厂,已经能够生产很精度很好的机床,跟大明出产的不相上下。如果您的人能够收买一些伦敦的技术工人的话,那就更好了。

只要我们制造出飞艇,法国人会在莫斯科城下碰得头破血流,我保证!”

“这有些困难,好吧,多尔衮我答应你。从英国进口机床过来,而且我还会雇佣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只要你能造出飞艇来!”虽然不知道飞艇是个什么样子,可从多尔衮的言之凿凿上看起来,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东西。

“长久来看,引进机床和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对俄罗斯的工业也将十分有利。

英国在印度有一支十分强大的科研队伍,为首的是牛津大学的牛顿博士。可惜,英国在印度战败之后。牛顿博士和其他人都失踪了,如果他们还在的话,我可以亲自去英国,把他们招揽过来。

那才是真正可用的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