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六百一十七章

辽东之虎 第六百一十七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怎么了?无精打采的?虎子伤的很重?”张煌言接过侍女端过来的茶盏,放在李枭面前的案几上。

“今天真是邪性了,早上我还在和李休谈论新武器的事情。下午就见到虎子被揍得不成人形,躺在医院里。在孙老那里被训斥一顿,连顿饭都没混上就被撵了出来。

走在街上想吃顿饭,结果又被一个城管队长怼得哑口无言。以前还觉得高高在上的大帅有多威风,现在看来,连一个小小的城管队长都做不好。我感觉自己很没用!

弟弟被人揍了不能报仇,想扩军备战没钱,想给小贩出头,结果还被怼的满头包。”李枭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汤金黄金黄的,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

“呵呵!这些底层小吏遇到的事情,你这个大帅还真不一定做得了。不过话也说回来,你这个大帅遇到的事情,他们也不一定办得好。

比如说:你当初只是带着几个孩子离开象牙山村,可现在呢?你是大明国辽军的大帅,一令出数十万人效死沙场,可令鬼神惊泣。天下间,能做到这些的能有几人?仅你一个而已!

所以说,不要因为小吏的话而觉得自己无用。只不过,各有所长罢了!

对了!孙老对西北战局怎么看?”跟张煌言聊天就舒服多了,至少这老狐狸会说些安慰的话,不像孙承宗老师打击人。

呃……还有那个姓萧的混蛋。

“扩军是不行的,朝廷那么多钱,现有兵工厂也没那么多产能。没有装备,总不能让当兵的拿着大刀长矛去打仗吧。孙老的意思是,让格日图去跟巴图尔珲打,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捡现成的。”现在李枭有些怀念拿着大刀长矛打仗的日子,至少那样打仗对后勤依赖比较小。不像现在,需要费时费力的把炮弹弄到前线去。

铁轨还没有铺好,但简易的公路已经弄好。这还得感谢秦始皇,两千年前弄出来的驰道,现在也不长草。随便平整一下,就能供牛车行驶。每天都有大量的牛车、马车,从西安出发前往甘肃前线。

“朝廷的财政的确难以支撑这样的消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重要财税之地江南还没有绥靖,总是有明里暗里的抗粮抗税。

哎……!说起来,历代朝廷都是政令不下乡。能传达到县官一级就算是终结,乡下的事情都由各地的族老和乡绅裁决。这样虽然省去了大量官员,减少了朝廷开销。可也削弱了朝廷对地方上的统治!

朝廷优待士绅读书人时,这还没啥。毕竟士绅们和朝廷是一条心!

可现在就不行了,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乡下的士绅们都恨透了朝廷,想让他们办事难着呢。也算是杨嗣昌恩威并用,这才保证了江南没有大规模的反叛。若是换上一个人,曹文昭调走之后,江南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真出了个曹孟德一类的人物,江山变色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扯远了!说说你想扩军的事情。

现在朝廷财政的确困难,可让蒙古人替咱们打仗的办法也不可取。汉唐时,我们中原王朝都喜欢能能征善战的异族,为我大汉民族征战四方。

可结果呢?

汉时我接纳了有战功的匈奴人内迁,结果晋时八王之乱,我汉人政权衰落的时候。北方五胡乘势而起,大劫难!大劫难啊!多少文华毁于斯,胡人铁蹄踏破关山,中原士子豖突狼奔,惶惶如丧家之犬,二十载笔墨侵润,钢刀一挥顿成烟云,苗裔断绝,薪火熄灭,男子为狗,女子为粮,婴孩饿毖于野,老者困毖于道,嗷嗷乎惊惶之兽,慭慭乎冤鬼夜哭,此恨何及,此恨何及?”

张煌言气得须发虬张,痛苦的捶胸顿足。

那段历史李枭是知道的,拜百家讲坛所赐,他知道的比张煌言可能还有具体些。每次听到《杀胡令》所言,李枭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杀掉天下所有胡族。

发泄了一下情绪,张煌言缓了缓。

“好不容易,数百年蛰伏。我们汉人付出了多少血泪,终于熬到强大的唐朝。我汉家铁骑,出阴山封狼居,大破颉利与荒原之上。突厥人的金狼王,被大唐擒回了长安,猪狗一样的养了起来。

可好死不死,大唐同样想着用能征善战的胡人为大唐服务。高仙芝一届高丽人,恒罗斯一战葬送大唐数万健儿,我中华自此再无力踏足中亚。

安禄山同样是胡人,带领三镇骄兵悍将横扫大唐。可笑的是,当时防守潼关的大将,居然也是胡人哥舒翰。史思明,披着一个汉人的名字。可你怎知道,他原是突厥人阿史那氏。

太多的胡人编入了大唐军队,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大唐国运由盛转衰!

由此可鉴!靠着胡人打仗,虽然能够一时获得好处。但弊永远大于利!只有我大汉男儿,真正可以笑傲沙场,成为铁血雄师。我大明才无后顾之忧!如果一味的依靠格日图,一两代之内还可能无事,三代之后必有祸乱。

老夫觉得,我们应该靠着我们自己的军队打。即便是咬着牙,也得打下去。我大明如果不练出一支铜皮铁骨的队伍来,你我死后不出三代必有大难。”

李枭挠了挠头,铜皮铁骨的是变形金刚。真有一队那玩意,李枭觉得占领个把地球已经不足以实现个人价值。或许应该把目标定为征服宇宙,才算是雄图霸业。

理论上说孙承宗的法子更加有效。蒙古人是天生的骑兵,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武器,不用怎么训练就能让他们去和同样是蒙古人的巴图尔珲拼命,反正他们之间的仇恨非常深。

可张煌言说的也很有道理,想要在世界之林挺起脊梁来,必须得有一支能打的铁血军队才行。

蒙古人如今在科尔沁草原上乖乖放羊,这就很好。当他们习惯把牛羊卖给汉人换取粮食之后,血性会逐渐在他们身上消失。最后,他们就变成了纯粹的牧民。再无成吉思汗时的侵略性,如果还是想着侵略,想必马克沁应该能教会他们怎样做人。骑兵的机动能力,在马克沁面前不值得一提。

“这事情还是和孙老商量一下,我觉得还是靠咱们的将士打比较好。不过那样一来,就需要等铁路从京城铺设到西安,然后从西安铺设到银川才行。

这可是数千里的铁路,远不是一天两天可以铺设完成的。恐怕我们还得忍耐几年才行,这段时间西北方向,将会靡费我们大量国力。”李枭一想到西北的靡费,心就开始发凉。

“攘外必先安内!西北战局胶着,想要打开局面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江南,只要绥靖了江南。朝廷多了一大块财源,财政上的负担将会大大减轻。记得那句名言么?湖广熟,天下足!

还有赋税极其丰厚的苏松二府,这都是大财源。只要搞定了江南,老夫保证辽军再无军费之忧。别说再新建一个野战师,就算是再新建三个野战师也随你。”张煌言拍着胸脯说道。

“江南!”李枭嘟囔了一句,张煌言说的没错。江南是财税大户,可惜现在一直处于社会动荡状态。不但不能给朝廷提供财源,还成为朝廷最不稳定的火药桶。

以前有曹文昭的四师在金陵驻扎,江南那些东林党人还敢怒不敢言。可四师调往西北之后,东林党人蠢蠢欲动。江南各省,看起来还算平静,实际上底下已经是暗流涌动。

“江南如今的情势,朝廷必先派一大员才行。我和孙老政务缠身走不开,不如你走一趟江南,把事情办成了。我觉得你应该带着一师去江南,关键时刻没有兵可弹压不住。”

“呵呵!一师!别提了,现如今这些丘八们做生意个个做得风生水起,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一师,在北地狠狠揍了老毛子。自称是天下第一师,骄横跋扈不胜枚举。

现在又是做生意,又是贩卖北地土产赚钱赚得丧心病狂。如果再不好好管管,好好的王者之师就毁了。我准备把一师拉回京城好好整训一下,同时敕令军队不准再做生意。

以前允许军队经商,那是因为军费严重不足。拨付不到的时候,需要各师自己筹措。现在既然粮饷已经有了保障,就需要掐断军队经商的爪子。”李枭想起孙承宗说的一师种种劣迹,心痛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人的心是红的,眼珠是黑的。可一旦沾了钱,眼睛就红了,心也变黑了。在一师这支南征北战的英雄队伍,还没有被彻底腐蚀之前,需要强力整顿一下。

这事情没人能做,天下间除了李枭,任何人断了敖沧海的财路,都会被暴怒的敖爷撕成碎片。就算是孙承宗也不敢趟这潭浑水,张煌言更是有多远躲多远。

四个野战师当中,只有一师是李枭起家的老底子。他们谁都不认,只认李枭这个大帅。

“原来是这样,那老夫就不多嘴了。”果然,老狐狸一听是这事情,连多问一个字的兴趣都欠奉。

“明天尹继善会带来一个叫做萧战的人,这小子算是个人才。你安排他做些事情!历练一下,看看是否可堪大用。”李枭忽然间想起了那个硬怼自己的城管队长。

“萧战!那个城管队长?既然你要整顿军纪,为何不留在你手下,你亲自称称他的斤两?”张煌言想了一下问道。

“人才不是这么糟蹋的,让他管一师那些牲口。估计三天之内就会被人打黑枪,军纪败坏,非强力不能扫清。这一次,我准备杀几个。就看谁撞到枪口上了!”李枭叹了一口气,一师绝大部分军官都是他的老部下。甚至有好多是从皮岛一路跟到今天,跟着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现在要杀人,李枭的心里也纠结。

“治乱世,用重典!这治理乱兵,同样也得出重手才行。这事情老夫不管了,萧战你放心,老夫一定会找个好的差事给他。既能历练他,又能看清楚他的才干。”张煌言点了点头。

离开张煌言的府邸,李枭感觉有些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

脑子里整天要想这想那,尤其是今天想的事情尤其多。一会儿是躺在病床上的虎子,一会儿是需要整顿军纪的一师。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如今都要动刀子,哪出了闪失都会痛彻心扉。

“累了!”德川千姬端过来洗脚水,脱了袜子将李枭的脚塞进热水里。

刚刚伸进去的时候有些烫,就好像千万根针扎一样。过了一会儿,脚适应了热水,慢慢就有些麻痒的感觉。脑门儿沁出汗来,德川千姬净了手。一双小手开始在李枭的太阳穴上轻轻揉捏起来!

“岛上传来信说,张氏想带着李麟进京。说是想请张先生亲自教导李麟学业!”德川千姬手指轻柔,让李枭有些昏昏欲睡。

又是一件挠头的事情,德川千姬跟自己这么多年,居然一无所出。反而是张氏跟自己有了孩子,还是个男娃子。

这是李枭的长子,也是李家长房长孙,身份尊贵非彼旁人。想起张氏,李枭更加头疼。她肯定已经知道,朱以海死掉的消息。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忽然间就这么没了,可想张氏现在的心情。

既然一个当皇帝的儿子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植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上位。张氏估计就是这么想的,而且她有一个坚定的盟友,那就是她表兄张煌言。

“四岁的孩子,也是该开蒙了。”李枭点了点头。

“让老二去一趟长兴岛,把麟儿接到京城来。张氏……张氏留在岛上,暂时不要到京城。午门前的事情刚过去不久,京城还在动荡。等什么时候京城治安好点了,再接她来京城。这件事情你不要管了,让老二去做。”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