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五百九十五章

辽东之虎 第五百九十五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来没有?”孙承宗闭着眼睛躺在躺椅上,大儿子孙铨在边上侍候着。孙之洁刚刚走进花厅,就听到了孙承宗的发问。

“爷爷!您这是睡着还是醒着?我这走路够轻的了,您怎么还能听见。”孙之洁太崇拜这个爷爷,一把年纪的人,耳不聋眼不花。除了晚上睡觉比较少之外,似乎没一丁点儿毛病。孙家子孙都认为这是孙家的福音!

“猴崽子!别泛贫,快说。”孙承宗语气有些不满。

“凌晨两点人到了,接站的人是骆养性。”听到孙承宗着急,孙之洁赶忙立正回答。

“上午出的事情,凌晨就从秦皇岛赶到了通州。这耳朵还是真长!骆养性!还真小看了这个人,锦衣缇骑出手果然不凡。”孙承宗嘟囔了一句,继续闭目养神。

“爷爷!我这……!”

“你是警卫团长,咱们这一亩三分地你管着。记住了!外来的兵不准进通州小苑,如果有人敢硬闯,击毙!”

“诺!”孙之洁心里一惊,孙承宗的语气虽然轻,可说出来的话却是识破惊天。通州小苑里面一共住了三户人家,孙家、李家、还有张煌言家。外来的兵……难道说李休还带了兵来?他要干什么?

走出爷爷的花厅,孙之洁立刻喊过自己的副官:“传我的话,外来军兵一律不准踏入通州小苑,违令者就地击毙。另外,全团一级战备。

把机枪给我搬出来架在门口!”

“诺!”副官称诺之后立刻向外跑,直觉告诉他,即将有大事发生。

李休从通州火车站下了站台,直接上了一辆蒙着黑布的列车。他的警卫连骑着马在两旁警戒,警卫连的人马全都是弓上弦刀出鞘,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怎么会闹成这样,你跟我保证过的。”马车里面,李休揪着骆养性的脖领子,眼神好像要吃人一样。

“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我也不知道有人会行刺万岁。”

“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我答应帮你恢复锦衣卫往日荣光,可不是想听你这句话的。在宁波你是怎么和我说的?锦衣缇骑天下无双,没有事情是你们锦衣卫搞不定的。你告诉我,哪儿冒出来的刺客。是谁想要杀当今皇帝!”李休怒不可遏,感觉自己被人耍了。

“可疑的人很多,最大的可能就是江南那些土财主,大家都怀疑你家大帅,还有人怀疑是蒙古人。孙先生怀疑你!”骆养性任由李休抓着脖领子也不抵抗。

“我操!”李休气得伸手拔枪,他很想把眼前这个混蛋给毙了。

“大帅给了我三天时间查明真相!”看到李休翻脸,骆养性赶忙把李枭推出来。

“你他妈最好三天之内给我查出个子丑演卯来,不然,我一把火烧了你们锦衣卫镇抚司衙门。”李休的涂抹喷了骆养性一脸,骆养性只能唾面自干。

他知道被大明军队的二号人物盯上是个什么后果,锦衣卫虽然很牛,但绝对牛不过手掌大明海军的李休。

“属下一定查出真相,请二爷放心。属下一定谨记,没有您就没有锦衣卫的今天。”

李休松开了手,顺带帮着骆养性捋了捋褶皱的衣服。

不平静的一夜终于过去,第二天一早所有报纸都登了一条重要消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隆武皇帝朱以海遇刺身亡。梓宫已经停在大内,文武百官按照官阶前往朝拜。

按照礼制,全天下的王爷们都要进京来,看望这位死得难看的万岁爷。顺便影响一下当权的大臣,看看自家子孙里面,有没有人能够趁机登上皇位。

讣告发出来,大明立刻进入国丧状态。民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停止。即便是家里死了人,也不能大操大办。

李枭的脸沉得像锅底一样,京城里外都有谣言,说是李枭派人干掉了皇帝。而且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儿而且速度非常快,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流传。官府抓了几个传谣言的家伙,妄图追查谣言的出处。

出处没查出来,谣言却越发传的邪乎了。没人在明面说,只是躲在被窝里,密室里神神秘秘的交头接耳,把刺杀事件编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还加上无数神奇亦或诡异的桥段。

李休气得发疯,却没有任何办法。现在他才发现,对付谣言比对付海面上的敌人要难很多。

孙承宗这些天对李家兄弟没有好脸色,而且谱大得很。即便进入大内,都得带上他的警卫连,也不知道防备谁。礼部尚书孙如游,被张煌言指挥的像头驴子一样,里里外外忙活朱以海是丧事。

大内已经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当年崇祯皇帝的丧事是在金陵办的。京城这边好不容易夺回了首都的位置,丧事得办得妥妥当当才行。

官员百姓们全身素镐,京城里面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就连九门上面的大明旗帜,都降下了一半以示哀悼。

这些天,已经销声匿迹多年的锦衣卫忽然复活了。这些家伙满世界的乱窜,甚至连皇宫里面也有锦衣卫的人在乱窜。他们抓太监、抓宫女、甚至一些低级的官员们说抓就抓。

李枭、孙承宗、张煌言没少接到弹劾锦衣卫跋扈的弹章。可这些弹章全都如泥牛入海,连个泡都没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朝廷大佬们知道,这一次锦衣卫出山靠山很硬。进行了第一轮试探之后,纷纷偃旗息鼓。告诫自己手下人,最近夹紧尾巴做人,不要让锦衣卫捉到小辫子。

第一天平安度过,第二天安然无事。到了第三天,出事了。

李枭闭着眼睛在武英殿里面休息,这些天虽然都是孙如游在忙活,可李枭的压力也很大。作为头号公认的嫌疑人,甚至老盟友孙承宗都在猜忌他。这些天一直待在文华殿休息,从来不靠近李枭所在的武英殿。俩人已经玩出了楚河汉界的意思!

现在才第三天,再过几天外地的督抚、王爷们就要进京。到时候,必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才行。就说是街边闲汉不满社会现状,一怒之下舍身炸了皇帝座驾。这么说李枭自己都不信,更不用说别人。

说到底!朱家还是百姓心中的正统皇帝,李枭这样做属于标准的乱臣贼子。三国时候的曹操也没敢把皇帝怎样,还被骂了一辈子枭雄。舞台艺术形象,永远都是大白脸。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已经把全天下的读书人得罪光了。可以想象,在后世文人的操刀下,自己的形象一定不咋地。

朝廷统治的根基在民心,而民心受舆论的影响,掌控舆论的正是这些笔杆子。

被压迫了好几年的文人们,肯定会通过这件事情大大的闹一番。一个弄不好,就会形成一股洪流,最后把李枭和他的辽军吞噬得连渣都不剩。

千万不要说武力镇压的话,国,民,党,当年的失败证明,这样只会死的更惨更难看。

面对眼前的局势,李枭一时间也没了主意。他是军人,骨子里烙刻着军人的思维模式。可军人的思维模式,对眼前的状况可以说是毫无办法。

看看身边的李休,这小子更是抓瞎。在李枭的影响下,李休的思维模式比他更加军事化。一个抱着闺女看景的都能竖起大拇指练测距的家伙,你指望他玩转政治?

直到现在,李枭才悲哀的发现,李家兄弟中,居然没有一个适合玩政治。升了团长的李虎在甘肃前线和蒙古人撕杀,李浩正在徒步穿行关中平原,为火车找到合适的铺设线路。

想找张煌言,却发现张煌言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跟李枭没说两句话就开始打瞌睡。这才是真的老狐狸!不懂装懂是傻B,装傻的人才是真正明白人。

刚刚闭上眼睛,忽然张煌言窜了进来。不顾顺子的阻拦,一把抓起李枭。“不好了,不好了,出事情了。”说完,就玩了命的拉扯迷迷糊糊的李枭。

迷迷糊糊的李枭第一件事情就是阻止正在拔枪的李休,如果张煌言有危险举动,这小子会毫不犹豫爆掉他的头。李休丝毫不怀疑这一点!

“怎么了?到底怎么了?”李枭还没见过张煌言这副模样。像这种成了精的老狐狸,全都是修身有成性情稳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主儿。什么事情能把他唬成这副模样?李枭非常好奇!

“你看看!你看看!”张煌言把李[豆豆 ]枭拉上了午门城楼,指着下面嚎叫。

李枭向下看过去,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午门外密密麻麻跪了一地人,全部都是浑身素镐。有人在高声叫骂,有人在大声叱责,有人则是在痛哭哀嚎。眼睛过了一下数目,足足有六七十人之多。而且看样子,都是朝廷里面的官儿。

“这是?”李枭指着下面的人群问道。

“下面那些都是六七品的言官、清流,他们号称是为民请命请求裁撤锦衣卫。既然锦衣卫是你闹出来的事情,那就由你来解决。别怪老夫没提醒你,这帮书生可都是满脑子热血。真要是在这里死一两个,天下立刻舆论大哗。你就等着天下督抚纷纷出兵讨伐你吧!

知道你辽军能打,但老夫很好奇,你有没有决心把天下人都杀光。”张煌言说完,很没义气的甩手走掉。

李枭看着下面那些哭嚎不止的家伙,心里也是一颤。张煌言说的没错,真要是有个把缺心眼儿的,在这里一头碰死在午门前。那麻烦可就大了!李枭就算是长十万只手,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一个失去了统治基础的政权,无论怎样努力或者挣扎,最后都会垮塌掉。

“大哥!您看!”李休指了指下面。

现在已经不只是那六七十个小官儿了,两百多名国子监的学生涌了进来。二话不说跪在午门前,高声喝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如果说那些六七品的小官儿,还能让他们的主事堂官来劝说,这些国子监的学生可就难办了。

李枭大力推广新学,甚至木工、铁匠都会成立专门的学校,教授匠人们手艺。恩科也只是在隆武初年的时候开过一次,这几年之内就没开过恩科。去年,李枭甚至借口蒙古入侵停掉了科考。

对于这些只知道之乎者也,对具体事情没有任何办法的学子,李枭真是不屑一顾。有时候,李枭甚至会用地位低下的匠人,也不会用这些文绉绉的学子。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就是李枭的治国之道。

你断了人家的上进之路,人家反手就来找你麻烦。现在有这么个机会,人家怎么还能不好好把握。没人鼓动,没人动员,听到午门前有人静坐的消息,国子监只要长腿会走的全都来了。

开始还是一些监生,到了后来国子监祭酒姚梦溪亲自来了。就坐在最前面,一副老母鸡的架势。只要谁敢捉他的小鸡,他就跟谁拼命。

这位姚梦溪,老牌的东林党。当年的东林点将录,地阔星摩云金翅就是他。老先生今年七十了,头发胡子全都白了,加上身上穿着白色的孝服,明晃晃的坐在最前面异常显眼。

这种偶像型人物都出场了,如果说后面没有人鼓动,傻子都不信。

这些都是站在台前的旗子,隐藏在幕后的人是谁?李枭绞尽脑汁的想着!

孙承宗?虽然也是曾经的东林大佬,但这些年孙承宗已经明显疏远了东林党人。而且对李枭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政策也是支持的。好多事情,具体的操办人就是他老人家。

想到孙承宗,就看到孙承宗正从角楼爬上来。看到下面的情形,似乎也是吓了一跳。

应该不是这老狐狸,没有理由,只是李枭的直觉。对于军人来说,直觉很重要,有些时候直觉这玩意可以在战场上救命。

不是这老狐狸,那又会是谁呢?

先是炸死了皇帝,现在这么多人又开始逼宫。好一出连环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