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五百一十七章

辽东之虎 第五百一十七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今的辽东,就是一个组织化严密的军事堡垒。尽管最近一次的战争,已经过去了四年之久。可这里的人还是习惯于用战争的方式生活,经历过颠沛流离的人,心底非常缺乏安全感。

在李枭看来,辽东人的的物质水平已经极大丰富。这从落脚村寨的伙食就能看出来,普普通通的农家,饭桌上已经有了土豆炒肉片这样的菜肴。大饼子贴锅边,中间顿条满籽的鲫鱼,吃在嘴里满口留香。半大小子早晨上学的时候,老娘都会给煮个鸡蛋。

虽然没有牛奶这玩意,但羊奶还是不缺的。妇人们用羊奶做的奶酪和酸奶渣很好吃,据说这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法子。

有了充足的营养,面有菜色的饥寒儿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牛犊子一样健壮的孩子满地疯跑,一张张被春风吹得红扑扑的小脸儿,显示着他们体内蕴含的巨大活力。

因为是移民的原因,辽东老人不多。而且没有年纪特别大的老人,五十岁的老家伙绝对算得上是高龄老人。

村里的卫生所简直就不能看,除了包扎一下伤口,也就只能处理点蚊虫叮咬,猫挠狗咬一类的毛病。有个头疼脑热,得带着路引去乡里的卫生所。如果乡里也治不了,那就只能去山海关或者是锦州的医院。

这年头没有B超、CT、胸大片一类的检查设备,自然也就没有高昂的检查费用。李中梓的徒子徒孙们,在糅合了汤若望的西医之后,手艺有了明显的进步。成药这东西,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只要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基本都治得好。治不好的也没办法,这年月的医疗水平就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辽东人这年代身体出奇的好。头疼脑热都是稀罕病,李枭问过村长。一年里面,全村也没几个感冒的。其他的毛病也非常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李枭觉得,这跟肥皂的普及化有巨大关系。蓬头垢面的农民不见了,气味巨难闻的农家旱厕所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清爽的一村子人,连会走路没几天的小孩子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用香香的肥皂洗手,那才是可爱的香宝宝。

至于鼠疫一类的烈性传染病,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粮食吃得饱饱的,谁还吃旱獭啊。每个村子都养了大量的猫,李枭转了八圈儿看到不下四十只猫。估计村子里村外的老鼠不积极生育会不够吃!

每隔十天,乡里都会有一次大集市。到时候,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会拿着钱来买东西。集市上非常热闹,你可以看到扭大秧歌的,也可以看到烤羊肉串儿的。甚至你还能看到,出售各种花布成衣的摊子。

李枭给德川千姬买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猪枕头,获得了德川千姬的高度好评。

行走在辽东的土地上,李枭无比踏实。虽然这里没有商业化的春风,但却处处可以看到质朴的笑脸。李枭知道,商业化是迟早的事情。

物质逐渐丰富之后,就会逐渐出现频繁交易。当频繁交易出现之后,贸易就诞生了。正是不断扩展的贸易,让身处不同区域的人们,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最让李枭惊喜的是,辽东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货币这种东西。不管是金灿灿的铜钱,还是银光闪闪的银币,已经成为商业主角。好多摊位后面站着的大人身边,都坐着一个会算账的孩子。

没错,因为学习了加减乘除的数学知识。辽东最会算账的,不是家里憨厚的父母,而是刚刚上小学三级的儿子。

虽然不会使用算盘珠子,可他们用奇奇怪怪的阿拉伯符号,可以精准的算出收多少钱,找多少钱。只要孩子不粗心,绝对不会出纰漏。

这里有货币,这里有资源,这里有茁壮成长的人才。李枭相信,只要保持二十年的和平发展,辽东会成为整个东北亚的中心。

锦州边上修建了很多工厂,宽阔的水泥路面上经常出现马车车队。他们前进的方向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锦州港。

从一座军港,到现在完完全全变成商业港口,锦州港只用了三年时间。现在每年从这里运出的玻璃器皿,肥皂、香水、布匹等等各种工业制成品,正吞噬着倭国、朝鲜的财富。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贩卖到更远的广州。

然后被各个国家的商船,从广州港运送到世界各地。

如今的辽东第一重镇,绝对不是沈阳,也不是曾经的中心辽阳。而是卡在辽东通向关内交通咽喉的锦州城!

锦州城里出现了整条整条的商业街,无数的酒楼茶肆。巨大的操场上,健壮的孩子穿着分体衣裤在奔跑,工厂里面数以万计的工人在劳动。医院里面,所有医生护士都穿着白大褂。

这是一座具有现代化城市雏形的老城,古老的城墙和新修的钢筋水泥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飞檐斗拱的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火柴盒式的建筑。

宽阔的水泥路面上,按照固定线路行驶的马车,会在站牌下面停下来,让等候在这里的客人上下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如果把马换成发动机,车把式手里的鞭子换成方向盘,这东西和公共汽车就是一个模样。

店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米粮铺子之外。还有布店出售各种颜色的染布,李枭还看到了几种花布,也不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

裁缝铺子的边上,可能就是成衣铺子。李枭甚至还看到鳄鱼皮的箱包,看起来南边回来的船只没少带东西回来。贸易就是这样,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给,是自然调节供需矛盾的利器。

当李枭想想要进入一间铺子的时候,却被几个胖大的婆子拦住。德川千姬进去看了一眼,告诉李枭这是卖女人内衣的地方。

老天爷!这就有了女性内衣?

漫步到王通雄伟的巡抚衙门门口的时候,李枭再一次被如狼似虎的差役拦住。这一次,王通给的那面腰牌也不好使。

“青天大老爷,您可得给小人做主啊。”顺子刚刚想报出老大的字号,忽然间一个老汉颤颤巍巍跪倒在巡抚衙门门前。

李枭拉了一把顺子,一行人就站在边上看热闹。

“去去去!什么人都想见巡抚大人,那巡抚大人还不忙死了。有什么冤屈过几天再说,最近咱们锦州城有贵客到。冲撞了贵客,巡抚大人扒了你的皮!”凶恶的士兵,论起棒子就打在跪着的老汉身上。

刚刚没用棒子招呼顺子,完全是看在他的军装份儿上。不然,挨打一定少不了。

李枭皱了皱眉,这锦州城看起来繁华,可王通这官儿当的可和大同时候差不多。说到底,还是大明成长起来的官僚,他们不关心百姓的诉求,而是更加关系上官的脸色。在王通看来,迎接李大帅,远比接待几个上访群众重要。

推了李浩一把,示意李浩亮出身份。

李浩把自己的腰牌往卫兵面前一亮,刚刚还凶神恶煞的卫兵,立刻化身哈士奇。对着李浩点头哈腰,就差跪下身伸舌头了。李枭叹了一口气,还真是什么人带什么兵。

“你家巡抚大人呢?”有冤屈的老大爷见不到王通,李四爷没问题。通常情况是,李浩亮出腰牌,王通就会亲自迎接出来。对待大帅最小的弟弟,王通打足了十二分精神巴结。

“回爷的话,巡抚大人一早就出城去了。小人确实不知道大人去了哪里!”

“让人找王通回来。”李枭扶起刚刚被打的老汉,一边伸手给老汉拍打衣服上的尘土,一边对吩咐。

看着卫兵愣神儿,李浩踹了卫兵一脚:“没听我大哥说话?找人把王通给老子找回来。”

“哦!哦!”卫兵挨了两脚,立刻跑进了巡抚衙门。

不多时,出来一个身穿六品官服的家伙。看到李浩拱了拱手:“见过四爷!我家大人听说大帅要来辽东,所以这几天早早的在官道上等着。您要见我家大人,这……!”

这家伙一眼看到了李枭,吓得双腿打颤,差一点儿跪在地上。

李浩手疾眼快,一把捞起这家伙:“快派人去把王通找回来。”

“诺!”这家伙忽然来了精神,踹了一卫兵:“还不给老爷我牵马去?”

“诺!”卫兵赶忙去衙门里牵了匹马出来,这家伙翻身上马打马扬鞭去给王通送信儿。

“大人,可得给老汉做主啊。”老汉看到那个大官儿看到李枭,居然像是看到猫的老鼠,立刻对着李枭跪了下来。

“老大爷您起来,有事情咱们就坐在这里说道说道。”李枭扶着老汉来到下马石边上,按着老汉在下马石上坐好。

“您这是有什么冤屈?”

“大人,俺的家都要被黑了心的衙门给拆了。俺那可是八十多年的老屋,这可是祖宅啊,他们居然说拆就拆。我儿子去与他们理论,结果还被衙门里的差役打了一顿。来了这巡抚衙门已经几次,都没见到巡抚老爷,还请大老爷给小老儿做主啊!”说着,老汉又要跪拜。

李枭一脑袋黑线,没想到这年月居然就有了拆迁问题。

说起来也怪李枭自己,当初为了筹集军费。祭出房地产开发这面大旗,京城的清华园项目狠狠赚了一大笔银子。王通这种钱串子脑袋,自然会有样学样,跟着自己大搞房地产开发。现在弄出事情来,他居然还扔下不管。

“您老把事情的经过说说,见到王通我也好给你公道!”

“俺们西城是锦州城最老的一处地方,当初鞑子攻锦州城。南城、北城、还有东城的房子都有很多被毁弃,只有我们的西城的房子,大多数都得以保留。

所以这锦州成立,东南北都是新盖的房子,只有我们西城都是老宅子。俺家的宅子,是俺太爷爷那辈就传下来的,那可是祖宅啊。去年的时候,官家来人说是要搞什么改造拆了俺家的房子。

还让俺家搬到城外新盖好的楼房里面去,我年纪大了。又守着祖宅过了一辈子,根本不想搬家。于是就和官老爷们打商量,我这家里当初可是有地契的。

没想到官家说,朝廷出了新法令。大明的土地都属于朝廷,从此不再有地契这一说法。朝廷要拆我家的房子盖大楼房,会在城外给我分一套房子,还会补偿给我二百两银子。

可这地是小老儿祖宅啊,地契这这里,官府也不能强迫老汉买房子,这不是巧取豪夺么?

因为这事情,小老儿就告。结果告到哪里都没人听,昨天差役送来最后通牒,限我家里人在三日之内搬家。我儿子孙子与他们理论,结果被差役给打了。

小老儿这才来巡抚衙门告状,就不信这大明天下没有个说理的地方。”老汉委屈巴巴的,把自己被欺负的因由经过说了出来。

李枭听得一阵头大,按理说王通做得还算是不错。

“他们就没问你,你有什么条件?”

“差役们倒是问过,说我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来。小老儿我就说,条件就是在城里住着老宅子的院子。没事儿养养鸡,种种菜,悠闲度日。”老汉看着李枭,眼睛里满是希望。

在城市里养鸡,还种菜?这是要在城市里面过田园生活?李枭现在开始有些同情王通,遇到这样的老家伙,实在是拆迁工作的不幸。

这年月的老人普遍比较固执,他们不喜欢住在火柴盒式的楼房里面。他们更加喜欢居住在从小居住的环境里面,过着百年来未见波澜的生活。如果可能,他们希望他们的孙子,孙子的孙子都过这样的生活。

“大人,青天大老爷……!”看到李枭眼神游移,老汉情绪又开始激动。

“大帅,您怎么来了。卑职在城门外从早晨开始等着迎接您,没想到还是没接到。请大帅恕罪!恕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