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三百二十章

辽东之虎 第三百二十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食物很丰盛,比去年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女人和孩子们吃过了饺子,就去了偏厅唧唧喳喳的说话去了。女人多的地方,话题自然就多。李枭看到德川千姬拉着烟容,似乎是在请教着什么。

李浩吃饱了之后和渔老的孙子一起跑了出去,不用猜想都知道。这货一定是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都是高层家的孩子,希望不要惹出什么事情来才好。

只有小玉腻在李枭的怀里,听着渔老他们和李枭一边喝酒一边说话。

哎……!没一个贴心的,就这么一个小棉袄似的妹妹。

“老夫活了这些年,也就这几年是畅快的,活出了个人味儿。”渔老咂吧了一口酒,脸上是幸福和满足。对他来说,制造出超群的机械,就是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有生之年,能看到枪械有这样的发展,此生无憾!”稻富佑直一辈子的想头,就是造出更好的枪械来。定装弹药的研发,差不多就是他独立完成的。当然,李枭给出的建议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机械和枪械这东西,发展几乎是无止境的。机械来说,蒸汽机可以做得更小。最后安装在船上,整艘船都是钢铁制成。在海上仍旧可以快若奔马!”李枭小小的展望了一下未来。

后世的军舰,动不动就能以四五十节的速度狂飙。核算起来,跟马跑的速度也差不多。李枭这不算是吹牛!

听说可以用铁造船,李休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吃海上饭的,他太知道钢铁造的船将会有多么大的优势。蒸汽机船,那会是个什么样呢?李休展开无限的想象力,努力想着一堆铁怎么能够漂在水上不沉下去。

“枪械也是这样,既然已经有了定装弹药。未来就能够出现连发的枪械,少的可以连续射击三四十发。多的,可以一分钟之内打出几百发子弹。那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弹如雨下。”李枭又小小的展望了一下,这下轮到稻富佑直开始激动。

“老夫造了一辈子的船,倒是见过朝鲜人的龟船。那外面倒是覆盖了一层铁皮,但里面还是木头的。这铁的船,怎么能浮在水面上?”渔老是造船的老行家,现在就是人手不足,不然他最喜欢的就是造船。如果李枭能够提供足够的人手和钱财,李休早就想开始野心勃勃的造舰计划。

今年改造过后的第三艘五桅大船终于服役,可对于广阔的渤海和黄海,三艘船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李休盼望新军舰,眼睛都快盼蓝了。

可李枭现在真的没能力,为李休制造新军舰。事实上,改造五桅大船的那些铜管炮,已经让李枭有吐血的冲动。那玩意儿就是俩字儿,费钱!太他娘的费钱!

“打盆水来!”李枭一声吩咐,立刻有仆役打来一盆水。

李枭瞧见了小玉手里的糖果盒子,这东西跟后世的铁皮巧克力盒子很像。是谢有财为了巴结李枭,特地命人从京城送来的。

铁盒子往水里一扔,果然就飘在了水面上。渔老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手捋胡子的时候,拽掉了几根胡子犹自不知。

“呀!浮起来了,浮起来了!”小玉拍着手欢快的叫着。

“别说是这么个小小的铁盒子,就算是这个铜盆,你放在海里一样可以飘着。”李枭这句话算是坏了事,小玉端着铜盆把水倒掉,就要去海边放铜盆玩儿。

“天太冷,回头再冻感冒了。不一定要放在海里,你洗澡的浴缸就足够的大。放在里面也是一样的!”李枭宠溺的摸着小玉的脑袋,好不容易才把这小祖宗给哄回来。小玉立刻就带着铜盆上楼去了自己房间,准备在浴缸里面好好研究一下浮力问题。

“嗯!只要造得足够的大,的确可以让船漂在海面上。只是这么重的船,风帆的确带不动,您说用蒸汽机动作为动力,的确是最好的办法。”渔老这时候也回过神儿来,点了点头。

“大哥,给我造一艘这样的船,一艘就行!”李休面前就不要提船字,听说能造出这么好的船来,李休兴奋的脸都红了。

“现在这东西就是一个概念,至少十年内咱们造不出来。单单是蒸汽机小型化,就得研究个几年。再说,现在也没钱造这样的船。别的不说,造这么一艘船得用特殊的钢材才行。不然,到了海里几年就绣漏了个屁的。”李枭也想有艘战列舰,出来到处炫耀一下。就这个年代,一艘战列舰开到欧洲,就是无敌的存在。那是真正的一条船,就能征服一个国家。

可现在真的造不出来,虽然这年头没有磁性水雷,海军舰船也不用消磁。但海军舰船用钢还是得研究才行,在高盐度的海水中,对钢铁腐蚀是很严重的。另外,现在钢材的延展性和屈服强度也远远达不到造军舰的要求。

更不用说,那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蒸汽机。那玩意多少吨,李枭都懒得算。反正是在陆地上,可在海上光拉着这蒸汽机就要了老命。

“的确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十年之内也未必弄得出来。老夫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样一艘铁船下水,此生足矣!”也许是跟稻富佑直待的时间长了,渔老也开始跩词儿。

李休的脸一下子就垮下来,过早的上船当兵。导致他的文化知识严重匮乏,现如今他也就是能把字认得全一些,能把帐算得明白就不错了。指望他学到多么深的物理知识,根本没那个时间。

“会的,您老一定长命百岁。来干了这一杯!”李枭端起酒杯,和渔老碰了一杯,抽干杯中五粮液。

“大帅!不知道那个连发的枪……!”稻富佑直还是喜欢枪,听说有一分钟能发射六百发子弹的枪,立刻来了精神。刚才是碍着渔老不方便问,现在哪里还忍得住。

“枪弹发射的时候,会有后坐力。可以在枪机上装一个弹簧,这样就能倚靠发射的后坐力,让枪机快速反复。达到快速击发的目的,一分钟打上六百发子弹只是理论射速。真正作战的时候,达不到那么快。”李枭努力以最简洁的语言,说出机枪原理。

现在辽军的高层几乎每人都有西洋怀表,作战命令上已经出现几点几分这种字样,不想过去都是说某某时辰,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大家心里都有数。

“嗯!这个倒是可行,老夫怎么没想到。呃……!不过这么高的射速,枪管儿可承受不了。”稻富佑直不愧是玩枪的行家,立刻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哦!这事情也好办,你可以在枪管儿外面加一个套管。里面灌满水,枪管发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如果水太热,那就放掉重新灌凉水就好。”李枭一笑,风冷机枪技术上有些难度。但马克沁没问题,就是需要多准备一些水壶。

“嗯!此事可行,此事可行。”稻富佑直的眼睛直勾勾的,估计是在脑子里面盘算,究竟要怎么鼓捣这种机枪。

“哎……!您老也别想那么多,这种连发的枪械,对机匣用钢的要求很高。而且枪管的要求也很高,不然的话即便用水冷,打一打也会因为枪管变形而卡壳。”李枭也没办法,材料学这种基础学科。那是靠着时间一点儿一点儿磨出来的水磨工夫,这种事情搞***是不成的。

“哦!哦!”稻富佑直脸上的喜悦也黯淡下来,长兴岛炼钢厂生产出来的加磷钢,还满足不了这种特殊需求。不过想想李枭枪管内置击阵的想法,心思又活络起来。

“这些事情,都不能急在一时。需要一点一点的完成,如今咱们岛上生产的东西。已经足够部队使用,尤其是火箭弹这种东西就很好用。虽然大虎山战役咱们和鞑子打了平手,可如果用火箭弹的话,鞑子的密集队形早就不复存在。”

李枭正在说话,忽然间外面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好像是李浩那些孩子在叫唤,一个个好兴奋。就连在楼上研究铜盆浮力的小玉也跑了下来,拉着李枭欢快的喊道:“大哥,走去看放孔明灯。”

“孔明灯……!”李枭想起这个玩意来,自己就曾经放过。还被警察撵的到处跑!

心里一惊,立刻跟着小玉急急走了出去。渔老和稻富佑直还有李休,也只能跟着李枭出去。

“不能放……!”刚出门喊了一句,李枭就把剩下的话咽回到了肚子里面。

孔明灯已经悠悠的飞出两三丈高,这时候就算是拿杆子捅,也不能打下来了。李枭想要拔枪,发现出来的急身上居然没带枪。烧鸡他们身上只有刀,至今也没习惯左轮手枪。

长兴岛虽然没有什么茂密的森林,但却有兵工厂,还有炼钢厂。万一这孔明灯落到哪个要命的地方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伸手感觉了一下风,还好是吹向大海的。这就不怕了,这孔明灯最后也只能掉在海里熄灭。大过年的,难得孩子们玩的高兴。李枭决定,明天就发布命令,禁止燃放孔明灯这东西。现在冬天山上都是干枯的树枝,一旦着火就是大事故。

“呵呵!小子们玩的这东西有趣,大帅您说用释放孔明灯的数量,是不是可以在夜间简单的传递一些消息?”渔老捋着胡子说道。

这年月告警还是在用古老的烽火台,可在夜间烽火台就不那么好使了。尤其是在雨雪大雾天气里面,烽火台的功能更加大打折扣。不过好像这种天气里面,孔明灯似乎也不那么好使。

不过李枭很快,从孔明灯的启发中想到了另外一种东西。

“渔老!您说可不可以做一个大号的孔明灯,能把人带上天飞一段儿的那种。”李枭很自然的想到了热气球,这东西在现有技术下虽然不能当轰炸机用。但用来做侦查,还是个不错的选择。高高的飞在天上,敌方阵地哪里有步兵,哪里有炮兵一目了然。

“大帅还真是奇思妙想,孔明灯相传是当年诸葛孔明所发明。距今已然千年,可就是没人想过做一个大号的孔明灯飞到天上去。容老朽想想,这东西究竟是怎么个弄法。”渔老眼睛一亮,他自然也明白这东西的意义。

飞天啊!万户为了飞天,弄了一个大号爆竹。结果他的确上了天,只不过是上了西天!

多少年,多少代人的梦想。现在居然有了成功的希望,渔老怎么能够不激动一下。

“燃油是关键,咱们现在的火油还不成。”李枭无奈的摇了摇头,想要汽油。可现在自己上哪找石油去!

辽河油田?胜利油田?开什么玩笑,那得有采油机才行。

“嗯!现有的猛火油的确不行。”渔老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枭心里比他更加无奈,想要好东西就必须需要工业化。可工业化不是单单的某项技术的突破,而是一系列技术的突破。

就拿枪来说,解决了弹药标准化问题。接下来就是加工精度,还有机匣和枪管用料问题。再接下来,还有炮用标准弹药问题。

现在铜管火炮贵,可他娘的后膛装填的火炮更贵。单单是炮钢,就是现在无法解决的事情。

如果用现在的钢材,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炸膛。尤其是打一两发之后,膛温极高的情况下,炮闩能不能闭合都是问题。

李枭无奈的摇了摇头,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靠自己一个人是不成的,早就有的一个念头浮现在脑子里面。那就是办学校,只要有了学校就有了人才。

只要有聪明人参与研究,迟早在技术上会有大的突破。

想到学校,李枭就有些头疼。原因就是老师太少,长兴岛上的小学。其实就是私塾的模样,两三个夫子,带着百十个孩子学习。自己想要的人才,可不是那几个只知道子曰诗云的夫子教得出来的。

哎!还得自己光膀子上,不然还真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