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之虎 第一百五十五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明白一个广东(或者广西)人,怎么就对女真人有这么大的仇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袁崇焕是真心想驱除鞑虏。

乘船到了海上,袁崇焕对李枭的五桅大帆船非常羡慕。尤其是羡慕那些纯铜铸造的大炮,那可都是钱呐。

朝廷在澳门买的佛郎机大炮,虽然也很贵。但论起价钱来,还是不能和李枭的这款铜炮相提并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人为了打败鞑子真是舍得花钱。”手里抚摸着铜炮,就好像抚摸着女人的大腿。

实在不想看他的恶心模样,李枭无奈的放下了手里的螃蟹。九月,渤海的大飞蟹实在是肥。个个都是满黄,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不是我愿意花钱,实在是现在他娘的铸造技术不过关。铸铁的炮太脆了,炮管容易炸膛。铜的延展性好,不会炸膛。”

“呃……!什么是延展性?”袁崇焕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瞪着眼睛问。

“……!”这一下李枭没辙了,总不能给这位袁大人科普吧。

“就是韧性好!”李枭也不管袁崇焕听懂了没有,坐到椅子上重新拿起螃蟹。

这年头儿的科举,读书人研究的都是八股文。所谓考试,就是写一些鬼都看不懂的文章。

鬼能不能看懂不知道,反正李枭是看不懂。

科举最后,就科举出这么一群玩意来。眼前的袁大人就是个例子,虽然饱读诗书。却对自然科学缺少基本认识!

能用便宜的铸铁造炮,谁他娘的还用铜。很想弄出更好的炮来,话说榴弹炮的结构李枭也是知道的。可榴弹炮需要专门的炮钢,这年头儿的冶炼技术,让老子上哪里找炮钢去。

即便是在几百年后,炮钢的生产配方也属于国家机密。李枭一个大头兵,怎么可能知道炮钢的配方。

“这炮比红毛人的佛郎机炮大很多,应该比他们那些炮打得远。”袁崇焕仔细看着大炮,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就有些眼光了,迫击炮这东西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海战。李枭以前都是用迫击炮齐射,用以保证一下可怜的命中率。

现在就不用了,二十们铜管炮一面九门。船头船尾各一门,这个年代的战船,只要被李枭的五桅大船盯上,绝对没有个跑。

就算是在海上,也可以不断用炮弹杀伤岸上的敌人。

最厉害的就是,渔老带着人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就在前后甲板生生弄出两个炮台来,而且还是能三百六十度全旋转的炮台。

虽然动力还是靠人力来推,但终究是解决了大炮转向的问题。

船靠在山海关码头的时候,立刻引起了轰动。大明还没有这么大的官船,山海关水师还以为是红毛人的战船。警惕的派出了十几艘小船,围着李枭的船转悠。

虽然离得足足有二里地远,但李枭向送他们到海底喂鱼,实在是太简单了。

“咱山海关水师就这些船?”

“回大人的话,山海关水师跟别的水师可比不得。他们可是真正是水师,好像山东陈侯爷的水师。虽说也打着大明水师的牌子,可实际上却人家自己的。

船是人家自己花钱造的,船上的人自然也是人家的手下。所以,山东水师的战船都比咱们山海关水师的大。”

说道山东水师,袁崇焕就是一脸的郁闷。蓟辽督师,虽然管着冀州,加上登州,莱州等地的防务。

可山东水师是个例外!

山东水师都是当年陈麟的手下,而陈麟则是广东著名海盗。被招安过来,才算是当上了官儿。

不过这些家伙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是听调不听宣的主。平时吃朝廷的粮饷,帮着朝廷管着海面。不让倭寇一类的外地入侵,性质和雇佣军差不了多少。

王在晋当蓟辽督师的时候,好几次都想调陈海龙的船,学着李枭的样子打击沿海的鞑子兵。

可人家陈海龙比较讲究商业原则,让老子出兵没问题。拿钱来!

这可就把王在晋难住了,如果老子有钱自己就造船了,何必雇你们的船?

官司打到了兵部,兵部二话不说就转给了内阁。平日里没少吃陈海龙的孝敬,现在想要下黑手。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内阁的诸位阁老,平日里公务繁忙。选择性的忽略了这封告状公文,陈海龙好歹也混了个侯爵。将来大家或许还能在一起发财,无仇无怨的,谁愿意给王在晋这个穷鬼出头。

就算是王在晋的老师叶向高,也当这件事情没发生过一样。直到李枭和叶向高还有阉党诸位大佬们达成协议,王大人的告状公文也没个回复。这让王在晋郁闷不已!

陈海龙的事情李枭知道,老朋友了。自己原先那些船,就是靠着鞑子的人头跟人家换来的。

商业原则嘛,既然大家都在这个圈儿里面混,还是多少要讲一些。

“升起老子的帅旗!”李枭一声吩咐,李休立刻就将李枭的帅旗升了起来。红底黑字一个大大的李字帅旗,高高飘荡在桅杆的最顶端。

老子到底也是山海关的总兵,新官上任该耍的威风还是要耍的。

海面上响起低沉的号角声,贴着水皮儿传出去好远。不大一会儿,码头上就出来一艘小船。

不大一会儿,小船就来到了船舷旁边。

“大当家的来了么?”五爷带着耗子,刚刚从舷梯爬上甲板,就大声的嚷嚷。

耗子眼尖,一眼看到了甲板二层最高的船台上。李枭坐在一张铺着白布的桌子前,旁若无人的啃着大螃蟹。

“参见大当家的!”五爷还是老习惯,混了一辈子的老混子。认定大当家的这个称谓,比李大人更加亲切。

五爷还是抱着拳施礼,耗子已经跪了下去。不知不觉间,李枭已经养成了上位者的威严。耗子看到李枭就有一种想跪的冲动!

“起来吧!都是老朋友,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还是你帮着找了房子,几个弟妹才能躲过那场灾难。说起来,我还得谢谢你。”李枭一把拉起了耗子。

作为一定要感恩,别人帮过自己,绝对不能轻易忘记。

“多谢大人!”耗子被李枭拉起来,学着五爷的样子双手抱拳作揖。

“大当家,毛先生说让俺来接您。”

“这些日子,山海关有什么动作?京城里面有什么大事情?”李枭没忙着进山海关,先要打听一下最近到底有什么新消息没有。

“山海关还算是平静,鞑子最近也没有什么动作。跟朝廷秘密签订了合约之后,连惯常的挑衅都少了很多。不过各旗都在囤积粮草,好像有大动作,听说是要去对付蒙古。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朝廷的崔尚书刚走,主要是弹压那些反对裁军的丘八。一辈子都在当兵,现在冷不丁的被裁撤。好多人的饭辙都成了问题!最近街头经常有人闹事儿,崔尚书回京城,估计也是躲清静去了。”

“裁撤了多少人?”

“差不多六七成吧,留下来的只有祖大寿,何可纲,还有吴襄他们的军队。剩下的,都遣散回了乡。朝廷在家乡,每人都给分了地。虽然说都是荒地,但可以免缴和自己兵龄相当的税负,也不用服官府的徭役。俺觉着还算是不错!

好歹也是自己的一块地!”

“那怎么还有人闹事儿?”李枭觉得这待遇还算是不错,虽说是荒地。可开荒之后,就可以免除赋税。而且还能免徭役,不得不说朝廷还算是厚待了这些大兵。

“大当家的您不知道。河北,山东,还有其他地方的有地分,人家早就回家去了。

可这辽东来的兵,家里可都被鞑子给占了。现在就是想回也回不去,这些人朝廷也没有个啥安置。一个人发些银钱就给打发了!

都是常年当兵吃粮的主儿,谁会经营啊!听说有几个家伙,拿了遣散费进了赌场。三两天就输了个精光,现在就在衙门门口穿着号衣讨饭。这他娘的纯粹就是来恶心毛先生的!”

“毛督师是怎么对待的?”

“哎……!毛督师心善,那些人讨饭就给些饭吃。实在可怜的,还给了几个铜哥儿。”

“还算是不错!”身为军人,李枭也不愿意这些退伍军人,得到这样的下场。虽然他们的穷困,是他们自己做的。但毕竟,他们也为了这个国家流过血卖过命。

“啥不错啊!坏就坏在毛督师心善上了,现在督师府门前每天都围拢着一大群要吃要喝的退役大兵。给些吃食就走的还算是好的,有些家伙吃了东西还吵嚷着发钱。

现在毛先生都快愁死了,大当家的您来就好了。得赶快想个办法,不然肯定会出大事。”说到大兵们闹事,五爷也是满脸的愁容。看得出来,山海关的确闹得很凶。

“毛督师就没想过出兵弹压?”毕竟手里掌握着兵,出兵弹压应该是官员们的本能反应。

“弹压?这些人和现在军伍里面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毛先生派谁去,谁愿意真下狠心弹压。

都是多年在一起的袍泽,说不定还喝过酒吃过饭。弹压他们?都想着他们的今天,都是自己的明天。真要是硬逼着人去弹压,说不定会闹出兵变来。

毛先生这才上任几天,要是真闹出了兵变来。脸往哪里放另外过,朝廷的那些家伙也绝对放不过毛先生。

这一次毛先生派我出来接您,就是想着让您先去别院住着。不然,这些大兵知道您来了,说不定还要闹事。”

“原来是这样。”李枭点了点头,毛文龙虽说没搞出什么花花来。但处置上还算是得当,一下子裁撤十几万军队,没闹出大乱子,已经是不容易了。

“围着督师府的有多少人,背后有人组织没有?”

“足足有好几千人,背后组织的人应该是赵率教的副将高进。许多闹事的大兵头目,都在他家里出出进进。”

“知道了!”李枭点点头,心里有了主意。

这一次闹事,不是八成,十成十是赵率教搞出来的。祖大寿没有被裁撤,吴襄也没有受到多大波及。何可纲的手下,虽然被裁撤了一部分,却也能说得过去。

只有这位赵总兵,直接连他都给裁家去了。

他手下的队伍,更是被裁的一个不剩。幸好,他手下河北人居多。许多河北人都回了老家开荒,不然他肯定会闹出更大的动静出来。

总兵一年有多少进项,谁心里都清楚得很。随随便便就把官帽子给丢了,这口气怎么咽的下,怎么舍得!

“警卫连跟我下船。”李枭一声吩咐,大船立刻降下旋梯。大兵们从旋梯上鱼贯而下,李枭最后来到码头上。

“大当家,别院在这边儿。”五爷准备头前带路。

“不去别院,咱们就去赵率教家里。”擒贼先擒王,想要平息这次裁军闹事儿。就得先摆平赵率教才行!

“好嘞!”五爷听得后脑勺开花,赵率教是个什么德行大家都清楚。毛文龙没胆子动他,现在大当家的来了,看你赵率教这回可怎么过。

五爷在前面带路,李枭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两排士兵跟着跑,大兵们跑步的声音整齐划一。惹得边上的老百姓都停了手里的活计,看着这一队顺着大路跑的大兵,不知道这是哪里的兵,怎么穿成这样儿?

码头距离山海关也就两里左右的路程,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其雄奇险峻,的确当得起这个称谓。估计能跟山海关的险峻拼一下的,只有潼关。

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山海关里面做生意的人还是很多。不像别的关隘那样,好多都是纯粹的兵城,连一个老百姓都看不到。

看到一队大兵们进了关门,大街上的人都自动为这一队大兵让开道路。不少人都在指指戳戳,猜测这些大兵来自何方。有见识过的,更是口水喷出老远,鼓吹自己见识广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