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辽东之虎 > 第一千零一章

辽东之虎 第一千零一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8: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亮的时候,每个人都筋疲力竭。放眼望过去,目视所及看到的只是大海。

冰冷的海风吹拂在海面上,救生艇在北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不断颠簸。

冰珠子一样凉的水珠不时打在冻得通红的脸上,让人感觉又凉有疼。

每个人都很绝望,这艘十几米长的救生艇上面,坐了足足有三十多人。

每个人身上都裹着厚重的大衣,除了阿斯特先生。

他的大衣被多尔衮抢了去,现在他被冻得嘴唇发青脸色发紫,再这样下去会被活活冻死。

往日里高高在上的阿斯特先生,现在缩在角落里面瑟瑟发抖的乞求着:“求求你,给我一件衣服。

我可以给你钱,你要多少钱我都给你。”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面,阿斯特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

不过没人听他说话,也没人多看他一眼。

谁都知道,现在保暖的大衣就是命。谁没了大衣,都会被冻死。

钱再好,在这茫茫的大海上都是没用的。

“把食物和水都收集起来,没我的话任何人都不准动。”多尔衮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冰冷的海风好像刀一样刮在脸上疼的很。

这让多尔衮想到了辽东老家!

辽东老家冬天的风,就是这个模样。小时候皇太极喜欢在最冷的时候,用小柳树枝子抽多尔衮的耳朵。

那时候耳朵被冻得通红,小柳树枝子不用使劲儿,只要在耳朵上划一下。

那滋味儿……!只要想想,多尔衮就打了一个哆嗦。

“冷了?”玛格丽特·布朗夫人坐到了多尔衮的身边,现在她为穿了这件貂皮大衣而庆幸。

“没有,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

阿达从人们身上搜索食物和水,有几个阿斯特的手下,临出来的时候居然还想着拿了两袋子面包。

不得不说,这几个家伙都是高瞻远瞩之辈。

为了奖励他们,多尔衮赏了他们每人半片面包。连带阿斯特,也有半块。

“爷!给这个家伙就是浪费,他活不了几天。”阿达看了一眼所在船角落里面的阿斯特。

“能多活一会儿,就多活一会儿。就船上这点儿东西,是撑不了多久的。

我们需要食物!”多尔衮看了阿斯特一眼,语气比天气还要冷。

**************************

多尔衮在学习鲁滨逊的时候,一则消息在欧洲之都巴黎炸开了。

拿破仑要将克里米亚半岛卖给一个叫做本.古里安的年青人,建立一个叫做以色列的国家。

所有人都在询问,这个本.古里安到底是什么人。可答案却让许多人摸不到头脑,这家伙居然只是巴黎酒店的一个侍应生。

一个侍应生能出得起十亿法郎?

傻子都知道,这小家伙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能有调动这么大的财力,绝非一个普通侍应生能够做得到的。

郑森倒是没有对这件事情太过认真,毕竟李枭的意思是将俄罗斯切的越碎越好。

有一个不同于俄罗斯的族群,生活在俄罗斯的领土上。他们依靠的只能是身后的欧洲盟军,这是一支牵涉俄罗斯的重要力量。

认为问题不大的郑森,没有专门的发送报告,而只是在会议报告里面提了两句。

大明也没人注意这件事情,因为绝大多数大明人不知道犹太人是个啥玩意。以色列又是个啥国家!

李枭看到报告上的话,下巴差点儿掉下来。

这帮人居然要成立以色列国?

这个国家不是应该出现在中东的么?

“大帅,这……有什么问题么?”刚刚从中东调回来担任朝廷次辅的孙兴,疑惑的看着李枭。

因为李枭的眼神,已经停留在这行字上面长达五分钟之久。

“当然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犹太人是个古老的民族,民族历史差不多比咱们的春秋战国都要早。

大约也就是春秋战国的时候,一个叫做大卫王的家伙,让犹太国家以色列成为了强国。

后来犹太人被灭国,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两千年来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不过他们的族人却两千年也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而且这个民族非常聪明,而且善于做生意。在欧洲,最早干高利贷的就是他们。

到现在,他们在欧洲搞银行也搞得最好。

不要看我,他们搞银行比咱们大明搞钱庄还要早。这是一群难对付的家伙,如果让他们建国……!

后果难以预料!”李枭合上了文件,拿起桌子上的雪茄。孙兴立刻凑上前,用火柴帮着点燃了雪茄。

“大帅您这么说,属下也想起来。

父亲在新家坡主事,也跟属下提过。那群叫做犹太人的家伙,的确很聪明。在做生意方面,也很有一手。

咱们大明出产的货物,大概有六成都被犹太人运走贩卖。就做生意这一条来说,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欧洲人。

甚至是以做生意文明的威尼斯人,都不如犹太人。如果不是父亲压制着,他们可能已经垄断了大明货物的海外买卖。”

“你父亲做得对,大明每年出口的东西比八达岭还要高。如果只有一个买家,我们就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甚至,他们会联合起来压咱们的价格。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吏部几次说你父亲已经年逾六旬。希望派一个人,替换你父亲。

结果都被我压下来了,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待在那酷热的地方是我的不对。

可新家坡扼守两洋咽喉,当年大明也是几番征战才站稳脚跟。

派别人去,我也实在是不放心。这一点,你跟你父亲说清楚。

让他老人家再坚持两年,过两年一定寻一个能员干吏接替他出任新家坡总督。”

孙兴的话,让李枭想起了孙如游。

这老家伙今年六十多了,已经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不过迫于夹袋里的人才紧缺,李枭也没有合适的替换人选。

陈廷敬或许是个好的人选,可惜这家伙如今在华亭正干的如火如荼。

新家坡是大明的门户,可华亭却是大明的腰眼儿,两个地方都很重要。

“大帅,您这话就说得远了。这次路过新家坡,面见了家父。

家父对于能够在新家坡履职十分满意,他让我带话给大帅。如果朝廷需要,他可以终老在新家坡,以报大帅知遇之恩。”

“这话说得过了,我当山东巡抚的时候,你父亲就是登莱巡抚。

神宗皇帝二十三年的进士!

论起资历,他比张煌言还要老一些。如今只是新家坡总督,屈才了!

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你的位置应该是你爹的。不过想来,你爹也盼望着让你出息。

张煌言今年五十六岁了,你如今不过四十三岁。好好干!”李枭笑着看了看孙兴。

“多谢大帅栽培,下官一定忠于大帅,忠于大明。”孙兴很激动,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自己就是下一任大明首辅。

这年头的大明首辅,可跟崇祯年间的不一样。

那年月,首辅就是个烫手山芋。皇帝难侍候,下面那些王八蛋又三天两头的搞事情。

导致首辅干几天,就卷铺盖走人。短短的十七年崇祯朝,首辅前前后后有十九个之多。

猴急的皇帝,连宰了七个兵部尚书。

那个年月,兵部尚书真可谓是高危职业。

如今可不一样了,莫说孙承宗在首辅位置上,一直干到了退休,如今仍旧在玉泉山颐养天年。

就说现在的首辅张煌言,地位也是坚如磐石不可撼动。

李枭又是个好侍候的主,基本上属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些年虽然朝廷内部也有倾轧,但比起崇祯年间,动不动就革职充军。

又或者是押赴菜市口砍头,那可就好好得多了。

张煌言今年五十六岁,就算他再能干十年。自己也不过就是五十三岁,年纪上有优势,自己等得起。

“你这个话说得有意思,先效忠我,然后才是效忠大明。这话是怎么说的?”李枭笑着看向孙兴。

“效忠大明,首先要效忠上官。”孙兴站起来,立正回答。

李枭微微一笑,事实上李枭现在没有固定官职。以前还挂着个兵部尚书,现在索性也给了敖爷。

远在欧洲的李休,也挂着一个兵部尚书衔。

没有官职的人才可怕,历史上的历任皇帝,也是没有任何官职和品级。

反正史书上没说,皇帝到底是几品官儿。

李枭现在的地位,跟皇帝差不多。

不过也有些不同,那就是民政方面李枭基本上不插手。甚至李枭也放任吏部和张煌言任命五品以下官员。

这就让张煌言很舒服,孙承宗已经打下了盛世的坚持基础。李枭又是东征西讨,为大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甚至每年大明还能从海外,获得巨大的利益。

历任大明首辅,都没有张煌言这么舒服的。只要按部就班的干上十年,一个中兴名臣的帽子就稳稳的戴在脑袋上。

读书人一辈子的追求,也不过就是青史留名而已。

好像张载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绝对属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那波人。

张煌言,还不能跟张载他老人家相提并论。

“那就好了,你的忠心我知道了。现在说说这个以色列的事情!

不能让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度,因为这个国家经过两千年,都没有磨灭信仰。

如果让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国家,那么全世界的犹太人都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一个欧洲强国,几乎会在一瞬间诞生。

他们的身后,有欧洲犹太财团的支持。又有了狂热的国民,我们在欧洲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

现在看来,他们还撼动不了大明。

可一旦时日历久,他们或许会成为大明最大的对手。

可能还有一点你们不知道,犹太人其实,也是英勇善战的。”

对于一个可以PK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国家,李枭还是保有充分的警惕。

“大帅您的意思是,不允许犹太人建国?可拿破仑已经答应了犹太人,要将克里米亚卖给他们。

咱们贸然干涉法国人,好像不太好吧。毕竟,法兰西现在也是欧洲强国。”

孙兴有些为难,毕竟法兰西在大明万里之外。

大明说是法兰西的盟国,可这些年大明其实一直都在吸法兰西的血。

苏伊士运河,明明是法国人开凿的。可就在开凿最后时刻,大明人硬生生的插进来一股。

后来又利用法国人的困难,一次次从法国人的手里把苏伊士运河的股份抠了出来。

如今,法国连百分之一苏伊士运河的股份都没有了。

更何况,经过上次大战,还有这一次瓜分俄国的战争。法国已经是负债累累,战争中看似法国和普鲁士获得了最大利益。

可实际上,大明通过战争债券赚得盆满钵满。而法兰西和普鲁士,却因此背负上巨大的债务。

按照现在两国的经济,可能十年也未必还得清大明的债券。

为了还债,拿破仑居然创造性的收起了窗户税。

也就是按照居民的窗户收税,你家有一个窗户,就缴纳一个窗户的税收。

法国底层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为了少缴纳一些税赋。巴黎许多的房子,根本就没有窗户。

大白天的,法国人也要在屋子里面点油灯。整天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已经让法国人的愤怒积攒到了极点。

法国国内,已经隔三差五的听见以死抗争的故事。

这一次拿破仑把克里米亚卖出了十亿法郎,估计也是被债务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想要靠着这十亿法郎,舒缓一下沉重的债务压力。

在已经将克里米亚分给法兰西的情况下,搅黄拿破仑的这笔生意,似乎有些不地道。

而且孙兴担心,这件事情会引起拿破仑的强烈反弹。

毕竟是一个拥有数百万陆军的国度,大明想要与法国冲突。要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明现在的国策是以发展为主,绝对不会贸然卷入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