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肆海青云之新硎初试 > 第一百零八章 宜州之行

肆海青云之新硎初试 第一百零八章 宜州之行

作者:茶茶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4: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人。”

谢浥尘抬头一看,来人是汪志远。

“志远,找我何事?”谢浥尘放下手中的书卷问道。

“大人前些日里问到我关于账目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来有些事可能对大人有用。”汪志远说道。

“那你快坐下,慢慢讲。”谢浥尘倒了杯茶,递到汪志远的手中。

汪志远坐了下来,端着手中的茶,显得惴惴不安。

“志远不必忧虑,有什么事尽管说与我知。”谢浥尘看出了汪志远心有疑虑。

汪志远喝了口茶,顿了顿,终于开口说道:“大人,其实本县收取杂税,已是多年的传统,都是前任知县亲自委任亲信办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丞,所以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的意思是你并未参与。”谢浥尘说道。

“是的,我只知道这税务往来,另有一本暗账,至于这钱银流向,却不甚了解。”汪志远回道。

“那这暗账如今在何处?”谢浥尘连忙问道。

“之前衙门有一钱粮师爷,姓陈,他与前任知县是同乡,自知县大人被撤职查办以后,他也便失了踪,我想那暗账多半是在他手上。”汪志远说道。

“那你可知他家乡何处?”谢浥尘又问道。

汪志远眨巴着眼,回忆了有一会,说道:“我记得好像是宜州人。”

“宜州。”谢浥尘心中默念道。

宜州距离义县四百余里,如今看来,必须得去一趟宜州,找到这个陈师爷,才能有进一步的线索了。

“我知道了,志远你先去忙吧,如果再想起什么,记得来告诉我。”谢浥尘说道。

汪志远拜退而去,他知道自己是在赌博,赌的是谢浥尘是一个宅心仁厚,刚直不阿的好官,但是他愿意打这个赌,因为他内心的那一份理想,又开始发芽了,谢浥尘的到来,让他终于不再想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

此去宜州,事关重大,毕竟这暗账之事,如今不仅仅是谢浥尘在盯着,他必须亲自前往方才放心。

翌日,将县衙之事安排妥当,谢浥尘穿上便装,带着王大和王小二就出发了。

“志远,我此去宜州最多五六日便回,县衙的事便交给你和宋捕头了,不过不要对其他人透露我去哪了。”谢浥尘叮嘱道。

“大人放心,属下心中有数,你们一路还要多加小心。”汪志远说道。

“好的,我们出发。”谢浥尘说道。

三人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两日便赶到了宜州城。

“大人,宜州这么大,我们该怎么找陈师爷呢?”王大问道。

“恐怕我们需要借助一下当地官府的配合,我们先去州府衙门拜会一下知州大人吧。”

谢浥尘早有计划,出行时便准备好了公文与拜帖,未来得及歇脚,便径直来到了府衙。

宜州的知州费清原本是朝中翰林,也是前不久才调任宜州,要说这翰林不过七品,知州再怎么说也是五品官,地方要员,但毕竟这地方官哪有京官惬意,所以他到任以后虽勤于政事,但也是每天不甚开怀。

这听到谢浥尘来访,却是十分高兴,盖因这谢浥尘才子之名,在京中早已传遍,虽不过是七品知县,却是天子钦点,那自然不是一般人,费清也是一文人,对谢浥尘也是心仪已久,连忙热情款待。

费清连忙将谢浥尘引进内堂,又是让人端茶倒水,又是美食点心。

“下官见过费大人,费大人太客气了。”谢浥尘见到费清如此热情,却有些不好意思。

“哎,谢大人不必多礼,你的文才在京中早已传遍,想那时你面见天子,当堂答对,我也在场,你那一番以文治国,以武伐交的理论,让人耳目一新,这不,皇上受了你的启发,把我等一班青年文臣外放历练,我才能升任知州。”费清说道。

“费大人折煞下官了,我年少轻狂,恃才放旷,幸而圣上贤明,不与我计较,反而还许我一任知县,我已经是汗颜了。”谢浥尘连忙回道。

文人相见便是如此,少不了些迂腐之气,一顿互相夸赞之词,王大和王小二在门外听了都不禁暗暗发笑。

费清说的这当堂答对,便是数月前谢浥尘与余重等人,在中京扳倒曹显贵后,上朝觐见天子时,谢浥尘与天子的一番答对,以他不过双十年华,却对治国之道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时之间名动京师。

数月前,朝堂之上。

谢浥尘与归明一起觐见南汉明帝,初见天颜,归明紧张的无所适从,反观谢浥尘却是一脸镇定,仿佛没当回事,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谢浥尘,听说你年纪轻轻便是进士出身,却在乡间随父亲开设书堂,看来我朝当真是人才辈出啊。”明帝说着这话,眼睛却瞟向朝上群臣,言外之意乃是责怪吏部选材不利。

“回万岁,这皆是因家父身体不好,故而一直相伴身边,并无其他原因。”谢浥尘回道,他这样说一来给了皇上台阶下,二来也免得招惹朝臣记恨。

“如此说来,你倒是十分有孝心,这倒也合情合理,毕竟本朝历来提倡孝义为先。”明帝捋了捋胡须,一脸笑意,对谢浥尘的回答颇为满意。

再看朝上吏部官员,早已惊得一头冷汗,连忙偷偷擦拭。

明帝对一旁的内侍点了点头示意,内侍展开圣旨,开始宣读,对扳倒权臣曹显贵的众人一应嘉奖,却偏偏漏了余重。

归明心中颇为奇怪,便想直接相问,却被谢浥尘暗中使了个眼色,阻拦了下来。

二人接了旨意,谢浥尘却突然说道:“回万岁,小生不愿做这太子侍读。”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内侍大喝:“大胆,万岁爷的旨意,那便是对你的恩赐,你岂敢口出狂言,抗旨不尊。”

明帝却摆摆手,示意内侍退下,说道:“我倒想听听你的想法,这太子侍读,那便是未来的天子近臣,多少人求而不得,你却想推辞?”

谢浥尘说道:“小生谢万岁恩典,这太子侍读,虽然显赫,却不是小生所愿。”

“哦?那你所愿为何?”明帝问道。

“治国兴邦,励精图治,驱除胡虏,还于旧土。”谢浥尘轻描淡写的说出了十六个字。

此言一出,更是震惊朝堂,众大臣纷纷私语,这少年真是年少轻狂,口出狂言。

可明帝听了这话,却饶有兴趣,竟然笑着继续说道:“朕倒是想听听你的治国兴邦之策,驱除胡虏之谋。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恐怕这朝堂上一众文武,颇有不服啊。”

谢浥尘抖了抖袖摆,正色说道:“我朝自太祖建国,重文抑武,终有汉宁战祸,到如今历经五朝,虽国力尚在,却岁贡于北宁,以臣事之,若太祖泉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此一番话,字字如芒刺在背,也是事实,讲出了南汉国数十年来的无奈和屈辱,朝中大臣中有同感者不禁暗自落泪,主和派却躁动起来,纷纷指责谢浥尘口出不逊,要治其罪。

明帝摆了摆手,平息了众臣的议论,要说这屈辱感,恐怕谁都不如他感受的深刻。

明帝自汉宁大战后登基,没有一日不想着澄清寰宇,夺回失地,可惜他虽为天子,朝政却一直把持在曹显贵与陈敬的手中,二人皆是主和派,如今曹显贵倒台,对他而言也是一次机会,不如趁此机会,扶持少壮派的实力,以期未来。

所以谢浥尘虽然口无遮拦,明帝心中却不怒反喜,在他眼中,归明与谢浥尘都将是未来自己的羽翼。

“爱卿接着说。”明帝示意道。

“如今我朝国力日强,文武之才辈出,当奉行以文治国,以武伐交的国策,大力发展经济和军备,逐渐削弱北宁对周边小国的影响,待时机成熟,选一上将军,统百万雄师,还于旧土,指日可待。”谢浥尘之言,豪气干云。

明帝不禁心中暗暗称妙,其实他也并不是没有这样想过,如今却借着谢浥尘的嘴,说了出来。

“万岁爷,我南汉国与北宁国已交好多年,岁币对我朝并非重压,因为这些钱粮与其交恶,实乃下策,年轻人骄傲狂纵,实属正常,还望万岁三思。”说话的正是当朝权相陈敬。

作为主和派的代表,他此时再不说话,唯恐这满朝文武,都要被谢浥尘一番慷慨陈词给说服了去。

“陈相此言差矣,我朝如今国力日盛,岁币虽非重压,却是资敌以粮,我们又如何保证,北宁人不会狼子野心,变本加厉,我们断不可将国运押在敌人身上。”谢浥尘反驳道。

“哼,黄口小儿,国家大事,岂是你能随便议论的。”陈敬不屑地说道。

“陈相,小生敢问一句,如民不智,国何以强,你不让我议论,难道你就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吗?”谢浥尘义正言辞的一句话,竟然把陈敬顶撞的一时语塞。

众臣见状议论纷纷,有同意谢浥尘的,有支持陈敬的,一时之间哄乱起来。

“好了,众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不必争吵,既然谢爱卿不愿在朝中为官,你所愿为何?”明帝一言阻止了朝上的争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