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唐英武豪侠 > 第四章 力挽狂澜

大唐英武豪侠 第四章 力挽狂澜

作者:林雨微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中二年(781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秘而不发封锁消息,自领军政。

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唐德宗有意消除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故不许,李纳因此反叛朝廷。

李纳派手下将领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并遣其将领王温会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手下将领信都承庆共攻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时任宣武节度使的刘玄佐与神策军将领曲环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唐击李纳徐州之战。

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节度使,奉命征讨割据淄青谋反的李纳。

但李希烈顾及自身利益考虑,不但按兵不动,反而与李纳通谋,并与叛乱的河北藩镇勾结。

李纳欲谋反时,曾想结交拥有重兵的宣武节度使刘玄佐。每当李纳使者来此,玄佐皆

“厚待之”,表面不露声色,但对李纳的不轨行为,早有察知,先有准备。

后来李纳果然反叛,刘玄佐围李纳于濮州(今山东鄄城〉,击败李纳军队。

李纳见失败已无可挽回,决定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此前一直按兵不动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对朝廷假言讨伐,其实暗中与李纳私通,他心里明白自己就是下一个被讨伐的对象。

眼见李纳已被刘玄佐击败,李希烈于是加紧了暗中准备,图谋叛乱。而此时,身为宣武节度使的刘玄佐虽然手握宣武军,对李希烈可能造反的意图也有所察觉,并及时将获取的情报上报朝廷。

原本朝廷制订的战略是李希烈与刘玄佐合力进攻李纳叛军,但李希烈却找各种理由推诿,按兵不动观察形势,暗地支持叛军。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希烈已生异心,奈何李希烈身兼淮西、平卢和淄青三个地区的节度使,手握二十万精锐部队,实力非常强大。

朝廷也是颇为忌惮,一面委派刘玄佐继续监视李希烈的动向,一面采取安抚政策,意图慢慢削弱李希烈的实力。

一年后,也就是建中四年(783年),大唐实力最强大的节度使李希烈叛变,出军攻击汴州,自称楚帝。

由于之前宣武节度使刘玄佐已经做了准备,加上战术得当,故拼死将李希烈击退,汴州没有落入叛军手里。

本是形势好转之际,而此时却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石破天惊的突发事件,大唐的都城长安发生兵变,这就是改变唐朝历史危害不下于安史之乱的

“泾原兵变”事件。泾原兵变发生之后,兵变叛军随即攻陷长安,唐德宗被迫离开长安仓皇而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兵变叛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

此时人心动摇,而李希烈趁机又不断攻击汴州,形势万分危急之际,豪爽忠君的宣武节度使刘玄佐率部殊死抗击,屡次获胜,拯救大唐于危难,受封为汴宋节度使。

不久之后,泾原兵变得以平息,李希烈败走。唐德宗回到长安,加封刘玄佐为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特御赐姓名为刘玄佐,以示恩宠。

同年,刘玄佐亲自入朝进贡,再次被加封为泾原四镇北庭等道兵马副元帅,检校司空,实封八百户。

唐贞元八年(792),刘玄佐死于任上,时年58岁,追赠太傅,谥号壮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