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望海潮传奇 > 第377章 最后结局

望海潮传奇 第377章 最后结局

作者:天虚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377章 最后结局

那蒙面头领叫道:“我见过太子。这个是假冒的。”

张海宁道:“这是太子,这是淮北王,这是抗倭名将齐平人将军,这三位是平虏将军,难道一起都是假冒的?”

那蒙面头领道:“一伙人假冒,是不是要谋反啊。”

张海宁冷哼一声,道:“谁是假冒?你为什么蒙着面,不敢露出你的真面目?”

那些官兵一听,自己这边三路人马,两路都是蒙面,看来他们确实不是正经人马,想到这儿,有一个小将终于想得明白过来,他想来个将功赎罪,只听他吆喝一声,带领自己的人马跑了过来,把刀剑对着这两伙蒙面人。其他的官兵望见,审情度势,也不甘落后,也都把兵刃对着这两伙蒙面人。

这两伙强人眼见形势霎时发生逆转,使一个眼色,都跑到他们头领跟前,那头领看见形势不妙,手一挥,转身就跑,其他人跟随。

张海宁叫道:“赶快捉拿叛逆。”

齐平人将军站在高处,叫喊道:“跟我捉拿叛逆。”

齐平人指挥过千军万马,自带有将军威势,他率先冲了出去,其他的士兵望见,如影随形一般,都跟着他冲上前去,很快把蒙面的两伙人围在中间,厮杀了起来。

袁传华这边望见,也带领众英雄冲了过去。太子这里,由“江湖四侠”、朵云、锦霞、淮北王的亲兵保护。

这一次厮杀,蒙面强人失了锐气,被官兵砍瓜切菜一般,杀得不亦乐乎。齐将军判断形势,有意放一部分强人逃跑,不致让他们太拚命,只是围住他们的头领冲杀,让他不能逃去。

那些强人眼见不敌,哪里还会管他们的头领,自顾自地逃跑,而齐平人将军暗中调度,让他们逃了去,杀尽了余党,单单捉住了他们的头领。

齐将军押着蒙面头领,带回到太子处。太子亲扯开他的面纱来,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

一张沮丧死灰的圆胖白脸。

太子当然认得他,叫道:

“原来是鲁王!”

鲁王不吭声。

太子问道:“你为什么要谋杀我?”

“哼。”鲁王终于说话,“你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原来这鲁王觊觎皇位已久,他安插在京中的探子,得知太子已暗中出京,去寻找《仙人经》,他就暗暗纠集人马,要谋害太子,恰又探得当今皇帝驾崩,他就在太子进京的路途上设伏,准备杀了太子,自己再进京争夺皇位。

哪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想半途中齐平人将军跟启船和尚、三位平虏将军闯了过来,以至功败垂成。鲁王干的本就是谋反的罪名,现在失败,他还有何话说,乞求饶命那是不可能的了,只得硬着他的粗短肥脖子做个好汉。

太子发话道:“把鲁王押入囚车,进京后再裁决。”

经过这一场闹,那天色已是亮了起来,也不再歇息了,这里离京城还有五日路程,各人准备好,重新上马,向北快速前进。

走了一天时间,天色黄昏,京中已得到消息,派出军队来迎接太子回京了。太子就地宿营,这一队的京城官兵个个铠甲鲜明,刀枪明亮,重重把太子保护在中央,任是一只苍蝇也莫想飞进去。太子坐在中军帐里,张海宁、胡琼陪侍着,太子想着京城在望,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已是后半夜了,桌上的残烛明亮,突然一个亲兵走了进来,对太子道:“淮北王不知去向。”

“知道了。”太子站起身来,检视箱子,这才道,“果然盗了《仙人经》去。”望着张海宁,道,“果然不出师傅所料。”

张海宁呵呵笑道:“这《仙人经》天下宝物,世上人没有不对它动心的。”

胡琼见他两人坐而论道,就道:“我去追他回来。”

太子道:“不必了。”

胡琼不解,望向张海宁。张海宁微笑道:“淮北王盗去的,那是我手写的假本。真本一直在我身上。”

张海宁扭头对太子道:“请太子去看看鲁王现在怎么样儿了?”

于是,一行三人来到另一间帐篷内,那帐篷内关押着鲁王,太子笑眯眯地走进来,那鲁王见了,低下了头,现在离京城近了,太子即位,自己小命不保,虽然是自己谋反在前,可一旦要了小命,也是怕得浑身筛糠般抖动不已,他自己恨不得要跪在地上求饶了。

太子走到近前,问道:“淮北王逃了,你知道吧?”

“啊!”鲁王抖动得更厉害了,带动着身上的铁链跟囚车都在呛啷啷响动。

原来,鲁王跟淮北王合伙要谋害太子,夺取《仙人经》,他还指望着淮北王能够来救他,现在淮北王跑了,他残存的一点儿念想也没有了,不由跪在囚车内,嚎啕痛哭。

太子阴笑道:“你还有啥话可说?”

“太子饶命啊,都是淮北王撺掇我,我不合听了他的蛊惑,太子饶命,太子饶命,太子饶命……”鲁王在囚车里拚命磕头,磕得囚车咚咚咚直响。

太子冷哼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翌日,天没亮,太子在御林军的一队队的护卫下,一路上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顺利回到京城。

启船和尚等人不愿进京。柳一武要到七星岛去见师兄冷玉虎,启船、“江湖四侠”就陪着他,先来到东海之滨,等待袁传华到来,一起泛海到七星岛。

几日后,太子登极。明年,改年号为隆庆,史称隆庆皇帝。

皇帝大赦天下。鲁王斩首,逮回淮北王斩首。大赏功臣,张海宁进为首辅,郑文俊升为尚书。齐平人、胡琼、袁传华、刘仙平、张达飞等五人封侯。

京中太平无事。袁传华到浙江。胡琼、刘仙平、张达飞不愿为官,结伴离京。一行五人一起来到辉县百泉村张达飞家中。

张达飞大摆宴席,款待朋友。过了几日,又一起来到安徽邱家楼村,迎娶周萍。周家是财主,庭院内布置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款留胡琼等五人,热闹了好几天,才送周萍到张达飞家成婚。

复来到张家,张家早已是张灯结彩,鞭炮齐响,唢呐欢鸣,迎娶新人进屋。大宴宾客,也是热闹了好几天。

胡琼见诸事已定,这一日,拉着张达飞单独到一间屋内,把师父白光华的武功秘籍拿了出来,亲交到张达飞手中,让他做了否卦教主。胡琼说出了教中财宝所在地,在八里沟的摩云岭上。

张达飞家本是富豪之家,对财宝自然是不放在心上,也没到摩云岭去相看一番,那否卦教所藏金银财宝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那张达飞绝顶聪明,得了剑谱后,内外兼修,剑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潜龙剑法”成为北方最大的剑派。

胡琼见事情已办妥,跟着刘仙平辞别。张达飞挽留不住,只得在十里长亭送别。

张达飞回到家中。不到一月时间,只见一个家仆慌慌地跑了进来,道:“外面来了一伙人,说是送新娘子来家。”

张达飞道:“周萍跟我结婚已有一月,不知哪里还有新娘子?”忙走了出来,只见庄院外,停了好几辆的彩车,自己的新婚妻子周萍从轿子里搀扶着一个袅袅娜娜的女子出来,只见她新衣灿烂,脸若朝霞。

原来是小康村的黄敏。

张达飞惊疑不定,先安排黄家人进屋,周旋一遍后,才抽出身来,询问周萍是怎么回事?

周萍笑吟吟地道:“我跟敏姐是患难之交,已结为姐妹。我想她了,接她来,不行吗?”

“行,一切随你的意吧。”

那周萍跟黄敏姐妹情深,哪有忌妒之色,张达飞见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妻子的安排。

且说胡琼跟刘仙平离开张家,一行四人一路向南。走到信阳,先到固始县,走到刘仙平家,住了半个多月,胡琼才辞去。刘仙平跟着锦霞在家乡隐居读书。

胡琼带着朵云一路向西南,翠柳迎风,彩蝶翻飞,昼行夜宿,非止一日。走到襄阳地界,只见前面横着一条大江来,波翻浪涌,向东南流去,此江名为汉江。

只见江水宽阔,两岸沙滩上芭茅密集,杨柳遍野,群鸟飞鸣,惊兔奔窜,一派野色。江对岸就是谷城县城了。胡琼两人放慢马步,欣赏这江边景色。

这时,天色忽然昏暗,接着下起淅淅沥沥的细雨来。这里四处荒野,连个躲雨的地方也没有。忙走到江边,要觅船过河,欲到对面县城去,可哪里有一只渡船来。

这时,那雨下得越发的大了。胡琼两人骑在马上,四顾,却见右边暗黑的密林里似有灯光透出,遂对朵云道:“朵云,天色暗了,我们到那灯光处歇息一晚吧。”

“好啊。”

两人骑马走进密林,下马来,牵着马朝里走。走到近前,这是三间茅屋,虽是芭茅铺就,倒也整齐,从窗里透出烛光来,原来是两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坐在桌前,屋内飘出饭菜的香味儿来。

胡琼放开马,小心地走到篱笆门前,轻扣柴门,叫道:“两位老伯,晚生行路晚了,到此打搅。”

那两个老者听见,对望一眼,呵呵笑道:“客人来了。”遂一齐起身,走出屋外,打开篱笆门,道:

“两位何来迟乎?”

胡琼不明白对方此话是何意?只得说是贪看风景,耽误了行程。跟随着两位老者走进院内。

走进屋内,分宾主坐下。那老者道:“我们专等两位,菜已做好了。”

胡琼不知何意,只得顺话应付过去。那老者从厨房里端出菜来,只见是一大盘焦黄酥脆的煎鱼,一大盆香气四溢的鲜鱼汤,还有几盘的山中珍品,竹笋、香菇、木耳一类,还有一大壶的美酒。

那老者道:“两位世上贵客,不知吃得下这山野之味?”

胡琼忙立起身来感谢。

谦逊已罢,四人开始喝酒吃菜,滋味清香,果不是世上之味。饮酒之间,胡琼这才得着机会,询问两位老者尊姓?高寿?

一个老者捻须说道:“小老名叫杨舟,住在汉江边,以打鱼为生,也不知多少年纪,想来也有百岁之外吧。正是: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个?”

原来是一个钓翁!

当年,冷玉虎回武当,从汉江边路过,曾向钓翁杨舟问过路途远近。

另一个老者接着说道:“小老名叫傅艺农,住在此山中,以灌园浇菜为生,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月。正是:日长深闭草庐眠,席下犹余纸裹钱。点检鸡栖牢缚草,夜来有虎饮山泉。”

原来是一位山翁!

当年,冷玉虎在汉江边,亲见他“一苇渡江”轻功。随后,冷玉虎迷路深山中,巧遇傅艺农,在他家歇宿一夜,得到他轻功秘诀。此后,冷玉虎数次来往谷城,想再找到傅艺农,已是不能。

不想今夜,两位仙翁齐聚江边茅屋中!

胡琼见这两位老者,鹤发童颜,飘飘有神仙之姿,心中不由大为佩服,忙起身拜倒在地,口中道:“两位老爷爷是世外隐者,晚生愚昧,真是失敬得很啊!”

两个老者忙拉他起来,道:“胡公子不嫌我们两个老迈,陪着我们说说世情,我们正是求之不得呢。”

宾主重新入坐,喝酒谈天,快活无比。

这时,那夜雨越发下得淋淋漓漓,无休无止,打在那茅草屋顶上,噼哩啪啦,那檐溜滴下,绵绵不绝,如珍珠帘一般,映着烛光,闪闪发亮。已是夜深了,话到欢处,酒到半醺,胡琼在茅屋内歇宿。

第二日起来,吃罢早饭,胡琼、朵云两人辞别而去。

路上非止一日。胡琼两人回到荆州家乡,也不进城中,就在城外别墅住下,不顾亲友劝说,到京中去做官,只是在家中隐居读书,逍遥度日。

正是:

日日深杯酒满,

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

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奇材?

不须计较与安排,

领取而今现在。

全书完,感谢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