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望海潮传奇 > 第294章 百泉湖上

望海潮传奇 第294章 百泉湖上

作者:天虚我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3: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94章 百泉湖上

刘燕走进书房,劈头就问:“哥,你怎么放胡公子走了?”

刘仙平道:“我确实留他呢。可不知你什么时候回家,胡公子有要事进京,我也不能耽搁他。他临走时,给你留有一封信。”

刘燕接信在手,回到房间,把信打开,看了几遍,信中无非写着相思之情。刘燕走出房间,刘仙平也走了过来,刘燕道:

“我现在就到京城去。”

刘仙平道:“你老远的回来,在家歇息几天吧。你到京城去,我陪你去。”

刘燕想想,答应在家住几天。第三日起来,刘燕忍耐不住,就要进京。刘仙平担心她的安全,就陪着她朝西北走来。

且说胡琼当时离开江西,五福教要暗害舅舅,时刻不离其身旁,虽然思想刘燕,可也无可奈何。到了荆州城,乘夜见了母亲跟妹子,家里已是一贫如洗了,官府还在通缉他,胡琼越发地要及早到京城,为自家洗清冤枉。

在家里过了几夜。胡琼收拾行装,骑马绕过荆州城,朝北而来。走到十里铺,想起刘燕,难割相思之情,就想请刘燕一起进京。主意打定,就从东南道上朝江西而来。一路上,日夜兼程,晓行夜止,到了袁州府,来到刘家,刘燕却不在家中,他不敢耽搁,留书一封,催马一鞭,朝京城而来。

路上非止一日。这一日,过了黄河,走到辉县境内。胡琼贪赶路程,走到天晚,还不见集镇,看看山色隐遁,树木模糊,这时才感着急,打马一鞭,朝前急跑,那马却朝西北而来。

急急赶路,天上星月无光,黑茫茫一片。走了一段路,却望见远远的夜色中,有一点昏黄的灯光亮出,胡琼是读书人,望见这灯光,料想灯光下会有一位读书人,心里感到格外亲切,催马向那灯亮处跑去。

走到近前,牵马而行。灯光亮处,不过几间草房,走到房前,从窗里望见有一个年轻人,手拿一卷书正在诵读。胡琼上前敲了敲门,门打开,一个老家人走了出来,问道:“谁呀?”

胡琼把借过宿头,望见这里有灯,欲在此借宿的话说了。那读书人听见,也放下了书,走了过来,听说是行路人,忙请到里屋来坐。主客坐下,老家人沏好茶,那读书人问道:“公子还没吃晚饭吧?刚好,我也刚游山回来,晚饭还没做,一会儿饭好,我们一起吃吧。”

读书人自道姓张,名达飞,世居于此,此地名叫百泉湖,家在山下,他爱这里清幽,盖了几间草房,作为书房。张达飞又问胡琼尊姓?仙乡何处?将到哪里去?

胡琼见他斯文一派,言语坦诚,也就如实地把自家情况相告,说是要进京,路过此地。两人都是读书人,真是惺惺相惜,张达飞邀胡琼到书房叙话。来到书房,但见四壁图书,琳琅满目。书桌上放着刚才观看之书,拿起一看,却是《易经》。这《易经》为百经之首,文字繁难,胡琼也翻看过几次,无人请教,也就放下。

两人坐下叙谈。不久老家人进来说晚饭已好。张达飞对胡琼笑道:“房前有一个百泉湖,我们坐船到湖上赏月喝酒。可好?”

胡琼自然答应。张达飞领着胡琼,出屋朝西走,这时天上月亮已露了出来。走过几十步远,但见月光之下,有一片大湖,晃晃荡荡,湖边有一条小船,两人上得船来。老家人提来一个火炉,后把一砂锅的羊肉端来放在火炉上,摆好桌椅,放好碗筷,有几盘精洁的菜,还有一壶的酒。两人坐好,老家人划动木桨,那小船便朝湖中间驶去。

船到湖心,但见一轮明月早挂在当空,湖底也有一轮明月,上下辉映,澄澈明亮,那小船如行在虚空中一般。四周杨柳枝叶未脱尽,在湖边婆娑起舞,湖上淡烟迷蒙。张达飞道:“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此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胡兄,我们赏月喝酒,何等快活逍遥!”

胡琼也道:“是啊,红尘劳碌,今夜才得了清闲。”

张达飞打开酒壶,倒上两碗酒来,酒香扑鼻。胡琼问道:“此是什么酒?”

张达飞道:“此是杜康酒。胡兄请了。”

两人端起碗,喝了一口,果然芬芳满口,的是好酒。拿起筷子,从砂锅里夹起一块羊肉吃了。已是深秋,夜气清寒,吃肉喝酒,可以御寒。

一直吃到后半夜,杯盘狼藉,两人都有些醉意了,这才划船回到岸边。两人上岸,回到草房睡觉。

第二日,张达飞留客,胡琼感他意诚,也留连这湖上风景,舍不得离去,遂答应留下来。张达飞复带胡琼去划船游湖。张达飞介绍道:“这湖名叫百泉湖,是这湖底有一百多处泉眼,不停朝外冒水,湖水外溢,从东北角流下,流到山外,山外河边有个百泉村,村里有自家房屋田地。”

船到湖心处,湖水清澈明净,细沙作底,望得见湖底有泉眼,有几缕细水从泉眼流出,如细线般摇曳而上,有的泉眼处,如沸水般翻滚上下,汩汩生响,有的泉眼处,有几十个、上百个细水泡冒出,有的泉眼里只有两三个水泡飘出,如珍珠般飘飘荡荡。有小鱼三五成群地在湖底来回游动,真是人不知游鱼之乐也。

胡琼赞道:“百泉湖,真是天下胜迹。张兄得此美景,逍遥湖上,真是一个雅人,真让小弟羡慕啊!”

张达飞道:“世上人追追逐逐,劳思梦想,哪里能享受此清福?胡兄千里而来,也是与这山水有缘,不妨多住几日,我又能向胡兄请教学问,何乐而不为?”

胡琼谦逊道:“终日为俗事所扰,来回奔波,学问可就耽搁下了,还请张兄不吝赐教。”

“胡兄太谦虚了。”

张达飞复问道:“这百泉湖曾有一位古人,胡兄知道否?”

胡琼道:“恕小弟才疏学浅,实是不知。”

“就是宋朝的邵康节,他也曾在此湖上流连,在湖畔读书研易,他曾有一首《逍遥歌》传世。我唱给你听啊。”遂唱道:

茅屋任意自逍遥,

山径崎岖宾客少。

读的是古人诗书,

看的是无名花草,

喜的是青山隐隐,

乐的是绿水滔滔。

春花开的早,

夏蝉枝头闹,

黄叶飘飘秋来了,

白雪纷纷冬又到。

叹人生容易老,

总不知盖一间安乐窝,

自在又逍遥。

闲来了河边钓,

闷来了把琴敲。

吃一杯杜康,

酒醉乐陶陶。

这滋味谁能知晓!

张达飞唱罢,胡琼赞道:“邵康节先生真是一位圣贤人,把眼前景,心中事都唱尽了。”复道,“听张兄唱诗,我也想起了邵先生的一首诗来,我念给张兄听,不知对错?”于是朗声念道:

长忆当年归敝庐,

未尝三径草荒芜。

欲为天下屠龙手,

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

乾坤见了识亲疏。

自从会得环中意,

闲气胸中一点无。

古诗诵罢,两人拍手欢笑,乐得是前仰后合。

两人在湖上,谈诗论文,议论纵横,大有相见恨晚之慨。

吃罢午饭,稍事歇息。下午,两人在书房内叙话。只见老家人走进,道:“村里小虾子来找相公,说是他放的牛走丢了。”

两人走进客房,那小虾子走进屋来,他脸是成人的脸,那身材却是小孩一般矮小,怪不得叫小虾子了。他进来跪在地上,给张达飞磕了几个头,汪汪大哭,道:“我的牛刚才还在,我靠在柳树边睡了一觉,起来就不见牛了。到处找都没找到。请小爷给我算算,我的牛到哪儿了?”

张达飞皱着眉头,在屋内走了两三圈,停下脚步,道:“村北头有棵大杨树,树上有个喜鹊窝,你的牛就在喜鹊窝内,你上树去,就找到你的牛了。”

那小虾子张着嘴,茫然地望着公子,不敢相信。张达飞道:“还不快去。”

那小虾子被这一声喝,不敢张口,只得转身去找他的牛去了。一条大黄牛怎么会在高树上的小小喜鹊窝里?胡琼也是不相信,望向张达飞。张达飞笑笑道:

“一会儿时间,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