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18章 无心插柳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18章 无心插柳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明白这一点后,顾辙不由点点头。

能在如今这个时间点、03年4月初、淘宝正式诞生前一个半月,就看清这些问题,说明小姨在电商问题上确实是有见识的。

顾辙深呼吸了一口,问了最后一个他觉得关键的问题:

“那么,如果付款安全、产品质量信誉这些问题暂时没法解决,我们在淘宝上卖隐形眼镜,就完全不可能成功嘛?就没有什么克服困难也要上的办法?”

如果只是发现问题,却给不出解决方案,那依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开拓型公司总经理人选。

创业公司,肯定要多多少少解决一些当前客观短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要是都等一切准备好了、成熟了,别人早上了,哪轮得到你。

提前两三步是先烈,提前半步是先驱,完全铺好了再上是凡人。

朱怡婷显然也理解顾辙请教的真意,她想了想,颇为自信地反问:

“不能说完全没机会吧,但是,既然你想借助电商来铺设销售渠道,为什么非要在淘宝上卖?

不说消费者信不信,关键是眼镜这种东西关乎健康,现在的消费者,没看到线下店面的真实产品、试戴效果,肯定不敢信你。谁知道你卖的是什么小作坊出来的三无产品。

但你要是把平台挪回阿狸巴巴、直接面向企业客户卖,不就行了?企业客户不在乎支付信用支付安全的问题,他们有专门的汇款渠道、也能承担上门现场考察工厂的成本,还能对供货产品提供严密质检。

你都说了你的眼镜片有‘巨大成本优势’,这个巨大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同等质量下、你能做到全国最便宜?

如果真能做到,那你完全不用担心,直接让全国的小牌隐形眼镜品牌,到你这儿来进货不就行了?价格打到骨折,让利给他们,你跑量啊。真要是所有线下小牌都来做你的二道贩子,哪怕每片赚几块钱,你都能赚翻。”

顾辙眼神一亮,这倒是指出了一条他从未想过的道路。

但似乎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飞速思索了几秒钟后,他终于意识到,问题不是出在朱怡婷那儿,而是出在他自己身上。

好在对方本来就是长辈,摆出虚心受教的姿态也不丢人。

顾辙立刻诚恳地说:“是我灯下黑了,确实直接上阿狸巴巴的企业电商平台,比上淘宝更好操作。但这事儿我真不能干——之前我这800万本钱,就是靠租给海昌四年的排他授权才得到的。

海昌也不傻,不可能给了我800万之后、他们自己转头就培养起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对吧?所以排他协议里写得非常明白,我只可以自营,用我的公司、我的品牌。

不可以给其他品牌贴牌,也不可以通过其他同行公司加价转售、利用其他眼镜公司的销售渠道。所以,我是只能上2c的淘宝,做消费者业务。”

顾辙当初能爽快拿到800万,签的不是普通授权,也不是独占转让,偏偏是折衷的“排他授权”。

这本来就是双方精密算计、权衡妥协、确保安全互信的最平衡结果,稍微往任何一个方向偏斜一点点,都可能导致合作基础不稳。

麻杆打狼两头怕。

海昌赌的就是顾辙自有品牌自有渠道自有工厂做不大,

而顾辙则赌自己能在撕开的这么一丁点小口子里,就把生意做大到“从此让所有拿我技术授权的人,都不敢再省钱怕绕、不一次性付20年”。

他要的是震慑立威,让天下人知道他研发出来的技术的含金量。让别人买是给别人机会!哪怕只是掏钱时犹豫、嫌贵,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朱怡婷并不了解这些内幕,暂时也没时间听顾辙解释得太细。

好在她也不打算纠结这些,大不了就在顾辙设置的前提条件下,继续细化思考自己的应对措施。

想做总经理,就要有处理“黑盒环境”的能力。

一番盘算后,朱怡婷以一种顾问的姿态分析道:“既然如此,法务细节我也不了解。如果真的是受限于法务、不能明着做贴牌的事儿,那就只能两手准备了。

首先,就是按照淘宝的规则,中规中矩试试正常的消费者端业务。可以设置一个观察期嘛,比如一个月,半个月。可以尽力去做、去宣传,但我觉得希望不大。

这一步确认走不通之后,那就想想看‘用2c的姿态,做2b的生意。打2c的旗子,走2b的路子’,价格打折打狠一点,偷偷宣传让同行注意到,再来进货。

外包装商标该贴就贴,别给海昌找到把柄。但如果你成本便宜到包装白送、别人以零售价从你这进货,依然比其他同等质量批发价还便宜,照样有人会来的。”

零售价卖得比别人批发价还便宜!

顾辙仔细一想,他的技术直接能把300度以下离心式软镜生产成本砍七成,这一点还真能做到!

都腰斩再腰斩了,还有什么价格做不到!

在绝对的成本屠夫面前,一切花里胡哨都是纸老虎。

“这么看来,小姨的思路还是很通透的,而且知道如何在给定条件下尽量做好,不是那种一味追求外部配合的人。

这种禀赋,本来就更适合初创公司,而非成熟大企业。估计她在陆叔手下这些年,也是不得不东拼西凑做事吧,早年的电子商务确实不好做,环境很不成熟。”

心中如此捋了一下思路,顾辙基本已经确定,就用朱怡婷作为天元精密光学的总经理了。大不了以后公司真做大了,需要转型,再另找辅助人才配合。

不过,双方毕竟差着辈分,“聘用”这种话当众谈面子上也不合适。所以顾辙只是夸了几句,又敬了杯酒,大家知道意思就好。

等午宴散去之后,再让陆幽幽私下去处理手续的事儿。

何况,严格来说,这也不算是顾辙“聘用”对方——他是请对方来当总经理的,而顾辙本人都没打算当“天元精密光学”的董事长,他只要绝对大股东就行了,占股95%以上。

至于具体经营,关他什么事?这本来就是一个鲶鱼效应搅混水的公司。

上面没有董事长的总经理,是不需要被聘的。让她直接出点钱,占个2%管理层持股,然后自己聘自己就行了。

当然,工资还是要给的,并不是说靠2%持股的分红就行了,顾辙会按照朱怡婷在陆谨明这儿的基本薪酬的双倍来算,这也是把人从成熟大企业挖去初创公司的正常操作,不然别人凭什么去小公司。

又不是那种自己创业、自己当合股人的情况,那种就是ceo了,而非总经理,持股肯定远不止2%。

……

午宴很快结束了,一家人也自然而然分成两撮,各自谈事儿。

陆幽幽把她小姨拉到一边,私下说些条件。

顾辙闲来无事,就陪着陆谨明和朱盈盈闲聊,也没什么主题。

或许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共同话题不多,陆谨明没说几句,就回到了熔喷布的生意日常上,又自然而然提起了一个相关事件:

“对了,小顾,你月初搞的那一票,动静是真的大。现在我们公司里,被市里相关领导反复开会、考察、研讨,都耗费了我不少精力。”

顾辙善意地赔笑:“这么说来,倒是反而害您更辛苦了。”

陆谨明一摆手:“诶,不至于不至于,这是好事嘛。我是想说,最近因为熔喷布口罩越来越重要、外面疫病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比当初更受重视了。

前几天,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陈精诚被双轨了——他跟我们的合作,没有问题,充其量就是销售管理效率低下。但是他只要被人盯上,用心查,也就那样了。”

顾辙精神一振,难得今天有个直接的好消息,他立刻关切地追问:“那他是什么理由进去的?”

布了半个多月的局,总算到收网的时候了。

陆谨明左手一摊:“这有什么难的,他又不是什么藏得很深的家伙。光凭一点,他儿子去阴国四年本科、半年多硕士,五年不到全部花销两百多万。只要把这笔大头开支查清楚,他就已经是巨额来源不明了。”

一个改制企业中高层干部,还是从99年开始、到03年的五年内,能拿出两百来万,哪来的?99年的时候,国内有钱人可还不多呢。

顾辙知道,明远国际被各级领导视察、树为先进典范,这只是一个引子。

明远国际为省市相关对口厅局、挣了那么多面子。下面基层的配套单位,尤其是国资企业里,那些不配合的害群之马,肯定会被聚光灯照一下。这也算是下面逐层自查、对上面表态。

具体细节,顾辙就不想多问了,那不是他接触的世界,他也不感兴趣。

只要结果好,他领情,这就行了。

以后别人想吃拿卡要使绊子,就会掂量掂量。

顾辙心情愉悦地长出了一口气,又想起个事儿:“那个陈涛呢?”

陆谨明嘴角一抽,心说这小子还真是记仇,还关注情敌的下场呢。

陆谨明也不隐瞒:“那陈涛,还在继续读书吧,他不是还要三个月才毕业么,读都读了,学费也交了,就算他爹进去了,他也得继续读啊。

估计是不会回来了吧。但是我听说,他转移到外国的钱,应该撑不了几年。上面对陈精诚动手的时候,比较干净,相当一部分查到的财产及时冻结了,陈精诚应该没料到自己突然出事。”

顾辙也没办法,就当是暂时便宜陈涛吧。将来钱花完了,这些汉奸就会知道阴国人是否是真心庇护他们的了。

——

ps:又是三更万字……虽然成绩不好,但还是日万了两天,算是意思一下当初上架前说的话。按照当时约定其实不用日万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