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6章 熔喷布口罩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6章 熔喷布口罩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谨明毕竟是当了十几年老板的人,执行力还是很果断的。

既然决定了听顾辙的劝、年前就赶工量产熔喷布,明远国际上上下下第一时间就动员了起来,分四个方面一起动手、全面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工程师们继续加紧调试熔喷机,在大家的努力下,周五下午连晚上的奋战、加上周末两天连续加班,最后终于在周一上班之前试流磨合妥当,可以随时生产。

其次,陆谨明选择在周五下午,紧急亲自登门了一趟镇洋炼化,跟陈精诚喝了个茶打了声招呼,又让自己公司采购部的人、跟对方下面的具体业务人员对接,

把长期采购聚丙烯和pva的框架协议正式签好了,拿到了一个稳定的承购价——这事儿倒也不是周五才想到要办的,而是从周一开始就已经有走流程接触。

之前1月17号陆幽幽生日聚会那天,双方就已经表过态了,前期洽谈也铺垫过了。

无非是没看到顾辙拿来的通知之前、陆谨明没那么急。现在则加紧推进、不计代价多塞几个红包,让对方的经办人拿出点效率,别再国企病慢吞吞。

合同全部搞定后,陆谨明也当机立断,以先期采购一批样品的借口,直接打款、当天就从镇洋炼化仓库里提走了20吨聚丙烯现货。

长期合同价写的是四千块一吨,所以明远国际打了八万块过去。

生产口罩还需要其他一些辅料,比如做鼻托骨架的弹性钢丝、还有作为口罩带的弹性绳、缝纫口罩带所需的针线粘合剂等等。

不过这些东西用量比聚丙烯少得多了,而且东海省民营经济发达,小商品供应链完善。

随便去义乌找个小厂连片的工业区转一圈,这些原材料都能在几天之内拿到现货——

这不是吹,不用说别的,就算让顾辙的母亲褚秀,回婺州老家转一圈,从自家那些义乌亲戚朋友开的厂子里,都能把这些零碎东西凑齐。

搞定了熔喷机和原材料之后,陆谨明最后部署的两项工作,就是联络生产口罩的医疗器械企业,以及自行订货口罩机。

联系医疗企业企业容易,他只是让销售部的人打了一大圈电话,把目前的情况跟对方说明、画大饼让他们相信这一行当有前途,想要生产聚丙烯熔喷布口罩的话,电话详询明远国际如何如何……

一圈电话销售打下来,至少八成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第一时间都是不回应的,把明远国际当成了骗子公司。

或者就算听过公司名字的,也多半觉得是有骗子冒了明远国际的名。

这也没办法,谁让顾辙反应太快呢,他是星期四晚上粤省卫生厅刚下发的政府通知、他第二天就跟陆谨明商量了。连主流媒体都还没传出消息呢。

大部分企业主,谁会天天盯着每个省的卫生主管部门的通知文件呢,总要等闹大了他们才会信。

但事在人为,陆谨明让人天天打电话,等下周一上班,估计就有不少人信了,到时候只要有需求,迟早会找上门来的。

而陆谨明最后那一项部署、也就是口罩机的采购,洽谈倒是比较顺利,只是供货不会太快。

最快的也要一周之内到货,还是两台老旧的二手机器,所以才有现货。如果要拿新货,至少要元宵节才能运到明州了。

口罩机生产企业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想过年放假、慢慢再生产。陆谨明无奈,只能是暂时做好赔本的打算,加钱提货,按对方的供货时间给不同的价格——

比如对方原本报的20万一台的价钱,那是元宵节到货的。陆谨明就提到22万,要求初七一上班就到货。或者24万、除夕之前到货。

东海省商人对于钱的嗅觉和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口罩机本来利润也不厚,听说早发货半个月能多赚4万块钱,重赏之下立刻有企业愿意过年加班。

……

三天的紧张忙碌准备后,随着时间来到新的一周。

1月27日一早,明远国际的员工刚刚来上班,部分车间的管理人员,以及主要技术人员、技术部门负责人,都被喊到陆谨明的办公室。

陆谨明正式对下属进行了全面生产动员,许诺了即日起至少三倍工资、过年期间还有大红包。

哪怕27到30日这四天还不算国家法定假日,不该给三倍,他也可以照给。

法理不外乎人情嘛,现实中很多工人都会提前回家过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还留在厂里上班的本来就不多了,不可能真等到国家法定的腊月二十九才回去的。

陆谨明唯有如此,才能把还没走的那一小部分留住。

他的决定果然引来了很多员工的不理解。

好在随着时间又过去了三天,外界的消息也稍稍明朗起来,不像顾辙24号刚找上门时那么扑朔迷离了。

陆谨明很诚恳地引述了最新的情况,当然也免不了夸大其词试图感动员工,最后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还是稳住了足够在过年期间维持熔喷机生产线的人手。

28日开始,工厂三台熔喷机全部开始喷布,额定产能每台每天150公斤。不过一开始并没能达到最高效率,第一天每台平均还不到100公斤。

尤其是顾辙出资购买、运到明远国际托管的那台,因为是加急采购的便宜二手货。另两台售价都是300万人民币,顾辙这台才值220万,之前已经用了两年多了。

全速运转之后,免不了磕磕绊绊、还要经常停机维修换零件,磨合了好几天才正常。

1月31日,除夕夜这天,机器才算是接近了额定产能,当天一共喷布450公斤。

口罩机暂时还没到货,也没有医疗器械企业上门采购合作,所以喷出来的熔喷布暂时只能洁净存储、简单裁切。没几天工夫,仓库里就堆了好几吨熔喷布。

……

因为工厂里的繁忙,顾辙和陆幽幽这个年过得也颇为寡淡无味。

顾辙的父亲顾海峰其实1月20号刚过就返航了,他之前一出海就是一两个月。

回来后听妻子说儿子买房买车、又有厉害专利卖了个好价钱,他也是震惊不已,颇有几分“掉线太久”的不真实感。

好在顾辙创造的奇迹已经够多,他只能争取尽快适应。

夫妻俩一合计之后,都决定听儿子的,多雇几个船员、服务员、厨师,不管家里的小生意挣不挣钱,总之尽量把辛苦活儿包出去。

这么决定,并不是真的怕辛苦、忽然就愿意过养老生活了。

他们都才四十岁出头,还算年富力强,根本没到想退休的年纪。

主要原因,还是听说儿子跟陆家大小姐终于谈上恋爱了,他们怕丢了儿子的人,让外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陆谨明陆大老板的亲家,居然还要亲自驾船出海打渔、亲自做烧烤看店”。

顾辙跟陆幽幽拍拖了这十几天下来,陆幽幽也把之前帮顾辙吹过的一些牛,不经意说了,什么“顾辙的父亲是开渔业公司的,母亲是开酒楼的”。

陆幽幽说起这事儿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回忆谈资,感慨一下这一路的沧桑不易,并没有别的意思。

但顾辙记住之后,偷偷跟父母一说,父母就很上道,主动自愿选择“儿媳妇当初是怎么吹嘘他们的,他们就要真的做到那种地位、做派”。

顾辙也是乐见其成,正好靠着这个契机,让父母稍稍轻松一点。又不至于完全脱产、闲着难受。

顾辙重生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就在一家人互相为对方打算的和谐氛围中,平淡地渡过了。

只有工厂那边的熔喷机生产线,黄金周七天也没停工,就这么加班加点一直生产到2月7日、外面社会上正式节后复工。

陆谨明订购的几台口罩机,也终于在2月7日之前两三天到位、并且调试好,2月7日第一批返工员工到了之后,简单培训就开始转产。

陆谨明那边,在第一批口罩下线之前,就马不停蹄派人跟粤省那边医疗系统的客户打电话兜售、或是申请对接提供一小批援助物资,以便试用对比。

好在这一次的善意,总算是立刻得到了回应,无论是销售还是捐助,都有积极反馈——因为历史上,到2月9日,就有京城部委的特派调查组去粤省了,说明已经发现第一批病例因为过年春运蔓延到了京城。

陆谨明正式生产出第一只熔喷布口罩的日子,只比京城调查组南下早了一天,可见在粤省当地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连“纱布缝制口罩必须有12层”的临时标准都刚刚开始执行了,有吸附性好得多的熔喷布能用,当地卫生机构当然要。

陆谨明先捐了第一天的产量给相关医院、供医护人员。然后把后续几天的产量作为正常销售,供社会人员。

他手头之前攒了6吨的成品熔喷布存货,要变成口罩还是很快的。一只普通医用口罩才用不到10克熔喷布,而且是已经把加工损耗都算上了。所以一吨布至少能生产十万个口罩。

如果要尽量接近kn95标准,需要加厚多层、再配合别的技术,会多用几倍材料(陆谨明生产不出kn95的口罩,只能是尽量强化)

但不管怎么说,陆谨明哪怕先捐第一天的量、全部生产加厚超耗的,也够数千医护人员每天换四个、用上一个月了。

有了这个捐赠的疗效示范效应,社会销售那部分肯定可以顺利铺开。

不过,陆谨明并不知道,随着他即将踩中风口赚钱,他的上游供应链又即将面临新的试图分肥的人。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