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19章 干就完了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19章 干就完了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考完实验那一刻,顾辙就知道自己过了,心态非常稳,丝毫不担心后续。

不过流程还是得走,正式特招进竺可桢学院的通知,怎么也得再等个十几天才会发出。

顾辙如今还不能住东海大学的宿舍,在省城多留一天就是多一笔花销,每天食宿至少也要七八十块。

对于出门之前给了母亲三千块、自己身上只留了一千多零花的他而言,再耗着也没意思,

不如回老家等通知,先专注于沪通证券的暑期工,抓紧多出点单子。

所以,考完后他仅仅只在方舟市多住了一晚,确认没什么事儿,第二天白天在市区稍微游览放松了一下,傍晚就坐长途大巴回家了。

东海大学的新校区在方舟城西,而明州在东边,本来就要穿城而过,也算是顺路。

02年的方舟市,正是旅游业进一步崛起的时候,西子湖景区在这一年刚刚免费开放。

以至于整个暑假游人如织,哪怕烈日炎炎,都有人打着阳伞挤来挤去。人群里还有不少魔都口音的,竟是因为听说不要门票了,特地驱车150公里过来玩。

顾辙这人虽然擅长斡旋、有手腕有口才,但本质还是略微有点社恐的。很多社交只是为了工作应酬需要,不是因为他喜欢社交。

看见这种夸张的拥挤环境,他也就游兴寂寥。毕竟前世他在省城也厮混过好几年,该玩的地方都玩过了。

最后就只是登了一下相对人迹稀少的宝石山,在初阳台上远远俯瞰一下西子湖,就收工回家。

下山时,顾辙轻车熟路地选了一条人少又适合燃脂心率的小路。

路过抱朴院,还遇到一个看见有游客路过、才临时披上道袍、吆喝求签解签的家伙,被顾辙片叶不沾身地闪过。

……

回到明州后,此后十天顾辙的日子也没什么可赘述的。

无非是带着邵佳、刘凯这俩骨干,三人分工明确,一个发邮件、优化邮件写法,一个接电话,一个再微调改改代码,把证券拉新开户的活儿整起来。

随着时间进入七月中旬,项目的规模越滚越大,团队磨合也越来越顺手。

从六月底的每天签约两三个客户、涨到七月初的每天七八个、再到中旬的每天几十个。

而邵佳那边,每天接到的电话数量,和最终确认签单数,也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比例落差的,基本上签三十个人,就得打进来一百个以上咨询电话。

可见七成潜在用户,依然会在这个阶段冷静下来、或者琢磨到别的不对劲、疑神疑鬼从而放弃。

这种成功率,也在顾辙接受范围内。

对于专业的简单客服来说,一天接两百个电话都没问题,但邵佳还不专业,她也不想干这个,大家本质上还是理科生。加上证券开户咨询的内容比较繁琐冗长,顾辙便意识到必须加人了。

好在他们也已经聚拢起了一个小团队,就是那群同样考进了东海大学的同班同学,他们本来就已经隐隐然以顾辙和陆幽幽为核心了,比较服气他俩。

所以这事儿也不难,顾辙联系了一下林静静和叶小敏,她俩就迫切加入了进来,很乐意赚这个“接电话谈妥一个人就拿二十块提成”的外快。

当然,顾辙的手续也办得很妥帖,让林静静和叶小敏也在沪通的明州二部营业部签了临时暑期工的约,便于到时候分钱走账、照章纳税。

这点小钱顾辙是不会省的,法律风险也不会冒。而且把那俩妹子也签了之后,顾辙还能借用营业部的办公室和客服热线电话——

否则,按照之前顾辙只带着陆幽幽和邵佳单打独斗时的风格,他们邮件中留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都得不一样,这样才能防止单个人被打爆。

正式有了办公场所后,就可以用总分机的号码,邮件里只统一留一个总机号,潜在客户打进来之后,直接根据哪台有闲暇就接入哪一条,避免耽误。

毕竟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耐心也是有限的,要是被占线晾着,说不定就损失了。

这个过程中,明州营业二部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觉察。

好在顾辙也算敞亮,他本来就没打算干多久,所以逐步跟分管副经理孙镇岳摊牌,各种暗示稳住对方。加上顾辙前世就熟知孙镇岳的秉性,知道与对方打交道的注意事项,所以再拖住个把月还是没问题的。

另一边,那些新加入的妹子们,在邵佳的传帮带之下,不过三五天时间,就完全顺利上手了。

她们目前接电话的话术虽然还比邵佳差一些,但以林静静那种外向的、语言类科目成绩更好的禀赋,超过邵佳也是迟早的。

叶小敏则是典型的数学比较强、口才不太好,前阵子填志愿报的也是财经类专业。她接电话时完全不会打感情牌,但金融宣传本来也不全靠口才,她那高冷的音调、听起来就比较专业冷静的语感、擅长数据分析的说辞,最后效果竟也不差。

把接电话客服增加到三人之后,顾辙觉得这个暑假应该是够用了。哪怕每天进来三四百个电话、签单一百加,他这边都能扛住。

另外,在摊子逐步铺开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让顾辙觉得挺暖心的小插曲,也让他内心进一步提升了对这俩新加盟女生的信任度。

事情是这样的:大约是7月20日这天,一个星期六,也是林静静和叶小敏加盟后刚刚干了一周的时候。

因为周末证券歇业,所以打进来的咨询电话也很少。大家有点闲暇,就可以私下里开个内部小会、梳理一下账目、交流总结一下经验。

妹子们都涉世未深,刚刚才工作那么点时间,自然也没有花花心思,还处在如饥似渴学习一切社会经验的阶段。开会讨论的积极性都很高,颇有社畜潜质。

顾辙在内部小会上,一边分发一些饮料零食,一边帮她们分析业绩数据,便于她们认清差距、找到要补的短板、提升服务质量。

然后,林静静和叶小敏就看到了一个让她们羞赧的数字——过去一周,邵佳接电话的潜在客户平均转化率,达到了32%,也就是接一百个电话能实打实签到三十二单。

而林静静的平均转化率才19%,叶小敏是21%。这还是一整周平均下来之后的结果,如果看上周一、周二也就是刚完成岗前培训、正式开始接客时的成绩,两人更是15%都不到。

也就是说,打进来七个电话,才有一个开户的,另外六个潜在客户资源都被浪费掉了。到了周五的时候,他们的成功率才爬上25%,全周平摊下来勉强在20%左右。

顾辙倒是没觉得什么,他提到这些数据的时候,完全是就事论事向前看的,为了大家的进步。

而林静静她们,则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她们浪费了顾辙用计策拉回来的那么多潜在客户,她们两人加起来,一整周接了四五百个电话,如果这些电话让邵佳那种熟练度的接线员来聊,说不定就能多签五十个开户!

就算每个开户不是都值200块提成,还有一些要打折,那她们也至少少赚了七八千块。

谁让小姑娘没社会阅历呢,她们觉得,“潜在客户”里就是该有三成会被转化为真实业绩的,自己做得差了,就是在浪费顾哥组织的客源流量。

只有顾辙自己心里清楚,“可预期利益”和“实际盈利”之间,相去何止以道里计。

现实世界的生意,哪怕签了单还有变更、拖货款、各种各样的风险,哪那么容易变现,每个环节都是有损耗的。

反正他的流量成本很低,稍微大水漫灌浪费一点也无所谓。

相比之下,还是接线员的忠诚度可靠度最重要。能口风严实一些,保密多干那么十天半个月的,比什么都实在。

几千块的“可预期利益”,只要能把心腹培养起来,完全不算什么。

于是,开会的时候,开着开着,林静静和叶小敏都有些脸红惭愧,反过来还要顾辙安慰:

“你们别往心里去,钱是赚不完的,新手话术没练好,成功率低是很正常的。你们不也是进步很明显嘛。

才密集打了一星期,成功率已经从15%成长到25%了,有进步就好,我们还能再干一个多月呢。这生意本来就不长久,越成功越容易引起人注意,被忌惮。

还有,静静虽然是成功率最低的,接电话时的措辞也比较直接,欠委婉,但你每个开户的平均接听耗时也是大家当中最短的。

这说明,你可以在最短的接电话时间里谈成一个客户,这也是优点,就是有点费通讯录,那么多潜在邮箱都被你大水漫灌变药渣了。

大家不要有心理压力,这只是一次暑期实践,过几天发了第一个月提成,我请大家好好放松一下。”

顾辙这么说,那些同学当然是对他更加死心塌地。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接电话这种活儿,随便找耐心、口才还可以的女生,稍微培训一下就可以做。

平均接三五个电话就值二十块的活儿,如今绝对是高薪了,顾辙还肯拿出潜在客户资源喂招、培训她们待人接物的水平,这样好的组织者哪里去找?

别多想了,干就完了。

新的一周很快到来,这也是七月份最后一个交易周了,顾辙通盘考虑之后,决定这几天就去跟孙镇岳摊牌,然后要求把七月份的提成先支取了。

不过,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省城那边又寄来了一些邮件,东海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录取工作,总算有最终的正式反馈消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