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77章 天才总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坚持

顾辙是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脾气,何况还是重生前就久经考验、知道人品的合伙人。

所以,拿一点谋求上市的鲶鱼生意出去、让对方帮着处理相关金融法务材料,为将来割股民韭菜预做准备,顾辙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一方面他是对于股民毫无同情心,毕竟进了金融界就要做好赌输的准备——这就是赌,没什么好粉饰的。

老子来大a上市就是摆明了拿不太赚钱或者没有长远赚钱能力的公司来上市的。长期稳定增长性好的现金奶牛,鲨臂才上市呢。

要入场炒股就该清楚这点,最后赔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华夏股市的设立初衷、就是让钱多没地方赔的人支援国家建设的,否则在社会注意国家设什么股市?

大a再不要脸,总比李自成直接上酷刑拷饷要文明得多吧?找对了对比对象,赔钱时的心情就舒坦了。

另一方面,那些鲶鱼公司对顾辙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先拿来考验考验人也不怕。就算两世为人、这一世的孙镇岳和沈漫经不起考验,顾辙也好及时止损。对方就算稍微黑走他一点钱,也无伤大雅,大不了就当友尽了。

当然,人性是经不起过分考验的,自己该扎紧的篱笆还是要扎紧,不能故意露出破绽陷人于罪。

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抗诱惑阈值也是大不相同的。

一个已经有点小成的体面律所合伙人,面对千百万的诱惑多半能坚持操守,面对几亿以上的诱惑就悬了。

而一个刚刚毕业工作一年多的新人,可能面对百万诱惑就忍不住铤而走险了,眼皮子浅。

所以,顾辙在说事儿的间歇,也不忘稍稍提一下他今天早上在方舟中院听审的那个案子,从旁打打预防针。

毕竟,刚才沈漫提到几个月前法考真题时,顾辙就说过“今天还真是巧,已经第二波人为这事儿谢我了”,沈漫他们自然要凑趣追问。

顾辙也就半推半就,一脸悲天悯人的表情:“唉,其实我也不想的,还不是公司有个研发人员禁不住诱惑、吃里扒外,现在退赃不算,还要进去蹲半年。

当然,给他塞钱的一方,没有自首没有立功,估计要蹲一年。这么一算,他还算是轻的了。”

“顾总治下还真是严谨啊。”沈漫听了,当时倒也不以为意,毕竟她不觉得自己就算跟着顾辙打工、能有什么值得出卖的商业机密。

但老江湖的孙镇岳却一下子听出暗暗敲打之意了,为沈漫偷偷捏了一把汗,也希望她好自为之。

大家就聊了一会儿实业型公司上市的注意事项、未来两年该注重刷哪些指标,以更好地过审ipo、外加将来ipo时估值尽量做高、说服保荐机构和承销券商在一级市场时,就给个高一点的承销价……

毕竟,在股票市场上,ipo时刻顾辙能融到多少钱,跟二级市场的表现是没关系的。首批进账的钱,都是承销券商给出的价格。

二级市场后续涨跌,只影响大小非解禁后、后续顾辙卖股套现的收益,跟最初第一笔增发是没关系的。

所以,让承销券商和保荐机构看好你,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好在顾辙两世为人,虽然不喜欢上市,但对于“保荐机构如何评价一家高新企业的真实高科技含量”还是颇有心得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尤其他前世搞专利布局多年,服务过这方面的企业。

顾辙闲聊之间,便头头是道娓娓道来,说得专业从事这方面的沈漫,以及对金融保荐颇为专业的孙镇岳,都刮目相看。

“……高新企业上市,持有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质量,都是很重要的。质量不好造假,但数量却可以想办法尽量分案。

沈漫,以后你来了我这儿,我会逐步把公司的专利申请分案操作交给你——也就是基本的技术说明书、权利请求书我会让研发人员,以及我自己操作把关,先弄好。

但是如今国内的专利代理事务所,我发现在如何尽量分案、吃干抹净刷数量方面,不太上心,也不太为客户考虑,就只是拿一笔钱办一个案而已,不够积极。

所以,你这边先把关一道,我看你对这些也有点涉猎,自己后续也要加强。到时候按照我的规划把企业的专利持有数据做漂亮一点,让股民们觉得这家公司后劲足……”

这种事情,但凡再过几年,大部分专利事务所都知道怎么尽量拆分刷数量了,最严重的时候,到2019年左右,国内刷专利数的问题会达到巅峰。

然后2020年,国家终于忍不住了,搞了一场“蓝天行动”,肃清了好多牛鬼蛇神不专业的代理事务所。也批量作废了很多不合规的新创性排列组合专利、分案刷数量专利。

(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到了2019年,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书,都双双超过了米国,成为了全球专利数量新增最多的国家。所以从此以后,可以不用再那么重视专利数量了。这时候就可以放开手脚整顿、抓质量。)

说句题外话——之前一直提到,顾辙前世就是在2019年底、2020年初那阵子,突然“大彻大悟”,从一家自己合伙的专利代理公司,跳反接受国知局诏安。

那次事情的契机,其实就是因为2020年社会的客观科学环境发生了剧变,导致顾辙心性和三观也发生了剧变,然后他才幡然抛弃了原先钻法律空子的人设,觉得那些都没什么意义,他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然后他一个原本对如何刷新创性排列组合、如何刷分案特别牛逼的家伙,就这样出卖了同行的作案手法,用同行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而顾辙因为瘟疫而心性三观大变、幡然悔悟的逻辑,其实也容易解释:2019年之前的世界,很多纯法务的讼棍都是以讼棍为荣,以自己擅长钻法律空子为荣的。他们觉得人文领域的创造,对社会的贡献丝毫不亚于科学研究的贡献,也是在“鞭策社会前进”。

但是,2020年的变化,让很多人看清了两句话:失去人性,我们失去很多,失去兽性,我们失去一切。

文科生以文科建树为傲,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强征服大前提之下的。

那种承平岁月,人会觉得“人与天斗没什么难的,人与人斗、二次分配、勾心斗角,才是社会进步的主流”。

而如果人类征服不了自然,文科生就容易出现信仰崩塌,尤其是顾辙这种文理兼通、既搞过科研又搞过法务的,他会深刻反省、怀疑人生,最后大彻大悟。

三体星人入侵时,坚持“民猪自由”是很好,但结果就是一个都跑不了,逃离地球的计划因为分赃不匀而被搁置,其他措施也都被圣母拖后腿。

当地球需要流浪时,圣母也只会说“太阳氦闪是假的,我们被骗了,其实让地球回去就好了”。

辩论的价值,只存在于人和人的内部矛盾占主流的环境下。

当人和自然的外部矛盾占主流时,辩论毫无价值——一个人信万有引力,另一个人不信,这有什么好辩论的?自然规律不需要辩论,只需要科学验证。

信的人只需要说一句“啊对对对”,然后怂恿那个不信的人跳楼验证就好了。

等不信的人跳楼自尽成功灰飞烟灭,他的不信又有什么价值呢?

米国那边相信地平说的人多了去了,不是还有试图自己造火箭飞上去看看大地是不是平的,然后把自己炸死了。

所以,顾辙这种文理兼通的人,当年因为搞理科找不到女朋友,社会尊重层面枯燥露脸少,背叛了科研。后来又因为瘟疫返璞归真,获得了大彻大悟,重新叛文归理。

当然,前世顾辙2020年被国知局诏安那个决定,其实还是连累了一些人的。

比如他跟沈漫那时是合伙人。他一个事务所的合伙人居然背叛了同行,留在事务所的沈漫虽然明面上对外跟他划清了界限,但还是被不少同行排挤了。

就好比一群海盗里,有一个拿了朝廷的私掠许可证洗白上岸了,他原来的海盗同伙多多少少会被其他海盗派系排挤。顾辙上辈子也算亏欠了沈漫一些事业上升机会,这次多给点钱途也算还她了。

……

大家一直深谈到了下午四五点,距离登机也就一个半小时了。

孙镇岳和沈漫,都对于顾辙对“刷专利数量造假”如此懂行,深感震撼。

沈漫如今只是对金融法务比较懂行,专利法务还只是入门,嫩得很。听顾辙说得这么天马行空、还毫不讳言“将来如何割韭菜”,也让她颇有几分道德负担。

最后,她实在有些迷茫,忍不住问了顾辙几个问题:

“顾总……操作上的事情,我都听明白了。我只是对于您的态度,还有一些不解。我很想知道,您对于‘我国的专利法务服务业’,到底是怎么个看法,您觉得,刷多专利数量、为企业造势,这种工作,是纯粹为了赚钱,还是有一定的正义性?”

如果是从业多年之后,沈漫绝对不会问出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的心都已经跟在大润发里杀了十年鱼的家伙一样,心跟刀一样冰冷。

但如今的沈漫,毕竟是才从业一年多的热血青年,还有几分真心激情,还想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孙镇岳在旁边,听她这么问,还有点担心,怕惹怒了顾辙。毕竟这多少有质疑顾辙人品的嫌疑。

好在,这个问题问到了顾辙擅长的点上。

他前世2020年遭遇变故诏安时、早就大彻大悟了。

所以他几乎想都没想,立刻回答:“这个问题,要历史地看待,不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要结合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

我认为,至少未来十二三年里,帮助企业尽量分案、尽量把新创性排列组合刷更多的专利数量,是家国两利的,没什么好有心理负担。

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文件导向,及时调整。哪天国家稍稍露出‘专利数量不再重要’的风向时,搞专利法务的人就该立刻领会指导精神。”

顾辙说得这么堂而皇之,丝毫没有羞赧,一时让孙镇岳这种金融界厚脸皮人士都有些诧异——这种事儿还能“历史切分地看待”?是非难道还会随着时间而转移?

沈漫自然就更好奇了,不由发自肺腑地追问:“为什么呢?”

顾辙起身,做了个指点江山的姿势:“很简单,如今我国还是专利小国,科研小国,国际贸易舆论环境对我们不利。

所以,在我国的专利新增数世界第一之前,哪怕我们是打擦边球分案、排列组合刷,也是对国家对企业都有利的。国家也需要这个指标,在外交斡旋领域堵外国人的嘴,争取更好的国际贸易合作形势。

等我国已经世界第一后,这个指标就没那么重要了,到时候再重质量、实事求是,也完全没有错。在还没数量世界第一之前,先不择手段世界第一再说,其他的慢慢来。

我们不能因为数量追赶阶段完成后的态度,去否认数量追赶完成前的行为对错,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历史使命。只要到了那一天、该切换态度的时候,我们及时清醒、不留恋、不忘初心即可。

该摸石头的时候就摸石头,摸到前面没石头了、该果决过河,我们就果决过河。别摸石头摸爽了、滞留在深水区不想过河,就还是好同志。”

顾辙这番话说完,孙镇岳和沈漫总算是彻底心悦诚服。

顾总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实在是太悠远了,连十几年后、我国wto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用尽后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形势,都看得这么明白!

“听顾总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能够为您做专利和金融法务布局,实在是太荣幸了。”沈漫发自肺腑地说。

顾辙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示意不必崇拜。

沈漫又想到一个问题:“但是,技术操作层面的事情我们暂且不论,您这样毫不讳言地‘对自己将来要上市的公司吃干抹净、不给股民留好处留汤喝’,就不怕将来时间久了,个人品牌口碑建立不起来么?

有些事情一次两次还行,多了之后,怕是全国股民以后都会觉得‘顾辙的科技水平虽然可以,但从来不给外人留汤喝’,也就不来捧你的场了。割韭菜也得让韭菜长长恢复恢复信心。”

顾辙:“不需要,我不要个人品牌。我要的就是实力,我就是要向世人证明,如果一个人有科技硬实力,他是可以不靠品牌商誉这些无形资产发达的。

钱对我没有太大价值,够我生活和科研成本就行了。我这辈子也不想做面向消费者的生意,这样在名声上才能最洒脱。”

沈漫不由好奇:“虽然您这样的人,不用考虑晚年,钱肯定够,但是,发明创造力总有用完的一天的,您不担心晚年有心理落差、觉得中年危机么?”

顾辙笑了:“怎么会,我心态很好,我一直这么自律地认为:只要我活着,我就该有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可以智商低,可以学得慢,可以兴趣窄,但是不能让学习能力划上句号。

如果哪天我注定永久失去学习新东西的能力了,我希望我当天晚上就死了,别过夜。做人就要活到死学到死。

其实我觉得中年危机都是伪命题,说到底是老板不够强,也没办法找到有终生学习激情的人。如果你的公司是本领域的世界第一,肯定有足够多的不图钱只为改变世界的激情者为你所用,只是老板无能找不到这些人,鉴别不出来,或者公司大了被下面的hr搅黄了。

就拿程序员来说,很多人说35岁转不了管理岗就完蛋,但我觉得一个班的程序员里,总有一两个是35岁转不了管理、依然一线写代码写得很快乐、得其所哉的人的,

这种人不是爱钱,就是喜欢写代码,不给钱都要写。各行各业搞研究,都有这样的激情人才。老板不能识别出这样的人并且招进来,是老板的本事问题。”

这也不是顾辙瞎吹,他前世刚搞专利法务的时候,也接过一些科技公司的单子。那阵子刚好是智能手机安卓普及、底层系统被渐渐统一、c 需求下降的年代,然后开发app的需求变多、用java语言的需求也变多。

顾辙就认识一个科技公司的骨干,在原本firmware百花齐放的时代,公司对c 需求高,他就上班写8个小时c ,作为本职工作。下班后回家自己写8个小时java,作为业余爱好。

后来公司本职工作需要java了,他就反过来,上班写8个小时java作为工作,下班回去写8个小时c 作为业余爱好。

剩下8小时吃饭睡觉聊天健身,也从来不加班不996,该完成的任务8小时内都完成了。

那时顾辙就在想:要是我当老板,一定要把这样的人识别出来,给他最好的条件,让这种人给我干活。

也正是因为见到了这些例子,顾辙从来不相信什么“别把兴趣当工作,因为你会从此失去兴趣”。扯淡,工作能让兴趣腻歪,那说明你不是真爱这件事情本身,不是“乐之者”,充其量只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工具理性”,是希望通过这个工具成为人生赢家、赢得社会尊重,只是个“好之者”。

好之者才会在做一件事情没回报的时候失望。

这样的乐之者很少,人群中绝对一个班一个都不到,对大多数人都这么要求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老板能把自己的行业做到世界第一,他就有资格大量吸引使用这样的人才。

当然,在行业内世界第二的垃圾老板就别想了,他们不配。

到了世界第一,用谁都行。世界第一和其他,是两套逻辑。

顾辙的这些观点,也着实让旁边的人瞠目结舌,但或许能做到这样成绩的老板,本身三观都比较疯魔吧。

“以后你们就习惯了,我这人不鄙视学习差的,也不鄙视智商低的,也不鄙视不努力的。我就是挺讨厌那种‘诈骗式努力’的科举受害者。

什么叫诈骗式努力呢?就是在我眼中,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特别努力,到了工作中却无法一辈子保持这么高的激情,读完书就不学习了。这种人却赢得了高学历、容易在校招中蒙混过关,是我这样的创造性企业最要提防的。

在我这里,一个人努力或者不努力都可以,但请一辈子保持一贯的努力程度、学习激情,别波动太大。否则在我眼中就跟诈骗犯差不多,说明在学生时代的努力是装出来的。

这种人一旦被我发现,要么辞职,反正在我手下一辈子不可能出头。我希望我用的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爱好的东西保持激情,水平无所谓。”

……

说完这些,顾辙最后看了看表,时间也差不多了。而恰巧在此时,未婚妻陆幽幽也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啥时候到候机区会合。

今天是出国的大日子,陆幽幽当然是来浦东机场送行的,上午开迈巴赫来的路上还跟着同行呢。只是因为知道顾辙要额外谈生意,有些事情跟陆幽幽无关,陆幽幽才回避了,自己去逛街,免得打扰。

到了快起飞的时候,当然还是要提醒的。

“马上就进去了,刚刚在外面喝咖啡,已经聊完了。要不你到h口等我,我就在这旁边一个咖啡沙龙。”顾辙在电话里随口交代。

等他挂断电话,孙镇岳才陪着笑探询:“你和小陆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前年你们高中毕业来暑期工的时候,我就看出你俩太般配了。”

顾辙想都没想:“再过一年多吧,等我读完研就好。不过我的年纪到时候也还满国内的最低法定婚龄。实在不行,硕士毕业的时候,让幽幽去一趟米国,陪陪我,我们在米国旅行期间扯证,还能早两年。回国后过两年再备案好了。”

国内男人要22岁才能登记,顾辙也是守法公民,所以出国留学、留完就地登记就好。

谁让他才18周岁零5个月,就要本科毕业读硕了呢。硕士毕业的时候,最多也就是20周岁不到,太年轻了。

而一旁的沈漫,听了顾辙和孙镇岳闲聊的这个话题后,也是心情轻松了不少,本来她还觉得顾总对她那么看重,有点心理压力。

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男人兴趣不大。主要是差的男人她不要,优质的她也不想跟别的女人竞争抢,所以一个人过挺好的。女人能自己养活自己,独立一点没什么不好。

事实上,顾辙前世在这方面也挺尊重他这个合伙人的。顾辙从来不像那些吊丝一样仇视“眼界很高宁缺毋滥的优质大龄女”,只要她们真的是白骨精级别的优质大龄女。

在男人往下找、女人往上找的社会现实下,甲女丁男找起来困难,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好。

不能因为还有很多男人光棍,就逼着真正的事业强势女性放低标准。

反而是现代社会下,男女都该学会必要的情况下单身过一辈子,学会依赖科技和别的社交缓解工具来解决个人社交压力。

更不能歧视找不到老婆的男人或者嫁不出去的女人。

……

顾辙收拾好一切,陆幽幽也很给面子地恰到好处出现,没有丝毫打扰他谈工作。

看到下午谈的客人里面有年轻女生,陆幽幽只是多看了一眼,但是发现对方长得很一般,也就非常大度地丝毫都没有担心,只是笑着问了一下对方信息。

“我找了个搞法务的,自己忙不过来嘛,这个女生我觉得还可以信任,她叫沈漫,孙哥之前观察了一年了,做事挺靠谱的。”顾辙襟怀坦荡地介绍。

“了解过别的信息了没?有没有男朋友啊,要不要帮忙介绍?”陆幽幽随口笑着开玩笑。

顾辙也笑着附耳低语:“她刚才自我介绍得挺细的,确实没有男朋友呢,不过我听得出来,她很讨厌女生之间的竞争,所以这种人不需要给她介绍。”

陆幽幽好奇:“怎么看出来的。”

顾辙随口举了一个他前世知道的可怕例子:“她说她学过乐器,但学的是中提琴。”

陆幽幽也学过乐器,闻言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没错了,绝对是个很厌恶雌竞的冷淡者。

众所周知,如果学乐器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多个退路,方便万一失业之后多条路”,那么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去学中提琴。

中提琴没有任何出彩装逼的机会,但正因为如此,找工作绝对好找,琴也卖得相对便宜,不容易有天价精品琴。

学小提琴大提琴都会存在就业竞争,找不到工作,唯独学中提琴,这是拿自废上限换取了“想找工作绝对能找到”。

这样的女人,绝对不会去找那些需要花心思跟别的女人竞争的优质男的。

老娘才不跟你们卷,老娘就看戏。

时间终于到点,顾辙买的是头等舱机票,可有走vip安检通道快速过关。他跟陆幽幽最后拥抱了一下,登上飞机,直飞旧金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