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66章 2004年的第一场雪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66章 2004年的第一场雪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复杂的科研任务部署下去之后,具体的成果至少都是几个月才能略见眉目的。

所以短时间内也没什么足以为外人道的装逼打脸情节值得赘述。

科研虽然繁忙,日子还是得过。顾辙的十八大寿,他自己或许不在意,外人却是本着“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心态,帮他认真张罗着。

他也不好拂逆了别人的好心好意,就勉为其难抽空过了一下。

请假滞留明州老家的时间,前后也花了两三周左右,从12月过半,一直到元旦假期过完。

明远国际这边的新一代熔喷材料研发初步走上正轨、各个细分科研部门也都各自开始提速。顾辙眼见没太多需要亲自操心的了,可以每周开个例会、确定汇报进度、解决短板即可。

他也就回了省城,关照金灿和陆谨明两边各自推进,最近半个月之内暂时别来找他。半个月之后,差不多就是过年了,年后可以保持每周周末一次例会的频率汇报。到时候他也会周末抽空回一趟明州老家,在省城和明州之间两边跑。

反正两地也就150公里左右车程,有了迈巴赫之后,堵车也堵不到顾辙头上,他的车道基本上不会有人加塞的。所以每周回趟家,往返也就三个小时,可以接受。车上条件好,还可以睡一觉,躺平了都够宽够长。

……

历史的车轮悄然翻篇进入了2004年。

元旦假期结束、回到省城之后,天元科技沈明博带的新一代二相法树脂镜片研发项目,也推进得很顺利。第一阶段的二相法材料筛选工作进度很快,已经接近半程了。

顾辙稍微密集关照点拨了几天,随后就投入到了期末考试的准备当中。

2004年的春节还来得特比早,所以秋季学期也短。1月21日就是除夕了,1月12日就要放寒假。

顾辙处理完天元科技沈明博那边的研发进度时,已经是1月5日到9日这一周了,中间都是密集的期末考试,连带着10号和11号周末两天也要考试。

顾辙也只有很短的时间复习,幸好他之前元旦在老家也没闲着,一空下来就突击复习熟悉一下功课,然后七天上午下午连续密集考试。

有好几门课的考试,因为顾辙选课过多,时间重叠了,学校还单独给他用了第二套题的备用卷,或者干脆是拿了降难度的给补考准备的卷子给他考。

连续七天高强度的头晕脑胀下来,顾辙勉强把所有科目都应付了过去。

饶是大部分专业课都是化学类的考试,但顾辙还是有好几门只考了70分左右,物理类的更是有一门刚好60分过关的,估计还是阅卷老师考虑到他的身份,知道他的忙碌和难处,手稍微松了一点。

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挂科。

考完之后,转眼就是短暂的寒假。

顾辙的各科成绩传到部分同学们耳朵里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不少的私下讨论,但毕竟没有人再跳出来公然质疑,谁都知道顾辙现在的实力已经不是他们能聊的了。

嫉妒的人也就私下里说悄悄话过过嘴瘾:“号称材化研发牛逼到能上央视的人,居然还有化学课只考70分的时候。这学期他的各科平均分,估计有没有本院前50%都不好说了。

要不是早就内定他要去斯坦福交流了、允许他多选那么多课,跟咱没了可比性,不然这次学院真是连遮羞布都遮不住了。”

他们说的这些私房话倒也都算是实话,因为竺院最后在私下里澄清这个问题时,用到的说辞还真是“顾辙同学的选课数量庞大,一学期内要修的学分更多,所以他的平均分不能和其他同学等量齐观来算,要考虑到他拿学分的速度”。

……

麻利搞定全部课业之后,顾辙又回校外的天元科技,处理了几天公司事务,抓了抓期末考试期间疏于督促的研发任务。

拖到1月15左右,寒假都放了四天了,才算有时间重新回老家。

回到明州后,少不了又花一两天处理明远国际这边的研发进度。

而1月17日就是陆幽幽的生日,顾辙才算是闲下来,陪未婚妻玩乐放松了两天,还送了陆幽幽一些贵重的生日礼物。

毕竟这是陆幽幽正式18周岁成年的日子,而且还是陆幽幽正式做了他女人之后的第一个生日,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一个月之前顾辙自己18大寿都收了不少礼物,这次他当然也要显摆一下。有钱不花不是傻么。

何况,依视路给他的一千两百多万美元,至今为止他搞科研花了三百多万、自己买几幢别墅加上迈巴赫豪车还有一堆奢侈品,加起来也才花了不到三百万。买阿狸巴巴3%股权又花了三百万,最后还有两百多万没处花呢。

而随着顾辙几个月后新一波的科研项目成功,更大数量级的金钱只会源源不断地涌来。即使不算那些大笔进账,光是每年的专利一般授权正常租赁,顾辙也有上千万的细水长流——

就在元旦之后没多久,依视路方面和另一家国内做得还不错的隐形眼镜企业博士伦,终于是没忍住,答应了顾辙500万人民币一年的“大中华区美瞳材料专利授权费”,开始给顾辙上供了。

海昌还在憋着,至今没有出手,估计是上次受辱吃亏多了,咽不下这口气,所以要多憋一憋。但哪怕海昌不来,顾辙也已经保底每年1000万租金摆在那儿了,他想怎么花怎么花。

考虑到“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道理,而03/04年还是艺术品和珠宝增值比较快的上升通道早期,珠宝和古董从21世纪初开始持续暴涨了十几年。

虽然顾辙买礼物的时候不用考虑将来出售,尤其是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更是要收藏一辈子的,但弄个有增值潜力的东西,毕竟更值得纪念,以后每次看到也会心情愉悦。

综合考虑之后,顾辙花了足足一百多万美元的预算,一步到位给未婚妻送了一份绝对分量的定情信物。

1月17日,陆幽幽生日当天,顾辙把她先领出去玩了一个上午。然后回到陆家别墅的时候,陆幽幽就发现自己的书房里多了一个神秘的大家伙,还用红木板和最外层的驯鹿皮遮了起来。

显然,这都是未婚夫趁着上午出门,吩咐人送来的。

看到那玩意儿至少几米长的尺寸时,陆幽幽心里就已经有点底了,大致知道会是哪一类的东西。

她心情激动地拉开小驯鹿皮缝的外覆幕,又在顾辙亲手搬开红木遮板后,里面的真容才露了出来。

“是施坦威钢琴啊,不过拿小驯鹿皮做覆幕是不是奢侈了点,不环保吧。我都最多拿小驯鹿皮的抹布擦钢琴而已。”陆幽幽又是激动,又是忐忑,觉得过了。

顾辙很有霸总范儿地指出:“不仅仅是施坦威这么简单哦,仔细看,这还是1882款的施坦威,如果拆开键盘,可以看到底下的击锤是19世纪的紫桦木款式。”

陆幽幽是会弹钢琴的,毕竟是有钱人家小姐,从小琴棋书画都有学。所以顾辙稍微点拨了一下,她就明白了,后续也不用多介绍。

历史她都懂。

施坦威家族是1850年代从德意志地区(当时还没德国)流亡去的米国,为的是躲避欧洲1848年大歌命后的战乱,然后就开始在米国从事钢琴制造产业。

不过施坦威家族去了米国后,不到十年就遇到了米国人开始打内占,又过了几年反而德国统一了,所以1870年代后,施坦威家族的第二代就分成了两支,长子跟着父亲继续留在米国,次子带着一些家族工匠回到德国,在汉堡开厂子。

1882款的施坦威,是施坦威家族回到欧洲后正式量产的第一款知名产品,用上了普法战争后克虏伯公司首次发明的新钢材,所以质地算是有了一波飞跃。

这也是钢琴这种乐器和小提琴等更古典乐器、在收藏价值上的一大区别——小提琴用的材料是丝弦和木材,而木材不存在科技瓶颈,古代的木头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还好,

所以很多价值几千万美元的顶级小提琴,甚至都是文艺复兴末期、16世纪欧洲古典大师工匠制造的。

而钢琴还要用到钢材,而钢材的质量,肯定是随着科技进步改良的,19世纪以前的钢材造琴肯定不如当代冶金技术。

这就导致钢琴的收藏不能一味求古,否则就是纯粹泥古不化,为了收藏而不考虑音色、技术含量。

不得不说,顾辙这个礼物选得很巧妙,花小钱办大事,区区一百多万美元,就弄了一台圈内顶流的玩意儿。

毕竟世界上不可能有比施坦威1882款更早、但是却保证使用克虏伯普法战争后(1870年代末)炼钢技术的钢琴了。

这么说吧,顾辙这架琴留在手上,放个几年,增值幅度也不会比炒房慢多少,而且绝对比那几年所谓的“八星八箭大克拉数钻石”涨得还快。

放到08年次贷危机之前,这个琴至少就值400万美元了,再放到十几年后、几次米元qe大放水导致艺术品古董涨价,一两千万美元都是正常的。(现在东京上新造的施坦威都有三四百万人民币的,大约四五十万美元。)

所以,也不算乱花钱了。

看着未婚妻被震撼呆滞的模样,顾辙云淡风轻地说:

“别往心里去,才150万美元而已,也就三辆低配迈巴赫的钱。迈巴赫开个最多20年就报废了,这玩意儿可以传代的,以后就是咱家的传家宝之一,其实这琴之前已经在汉诺威公爵家族传了一百年了,人家现在穷了落魄了才出手的。

这是你的18周岁成年礼,也是我们的订婚礼物,顺便还祝你新年快乐,不是很应该的么,赚了钱就是花的,不然一直这么忙也对不起自己。

我去米国的时候,你多弹弹这个琴,就会回忆起和我一起的这些日子了。

至于环保,你不用担心。这不是国内小驯鹿皮做的琴罩,是用北欧小驯鹿做的,瑞典那边驯鹿多,并不受当地法律保护——不然圣诞老人哪来那么多驯鹿拉车对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