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64章 一年翻倍和一年翻十倍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64章 一年翻倍和一年翻十倍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辙因为事业繁忙,之前暑假基本上都没怎么回老家。

就算回来,大多数时候也就几天而已,跟父母聚一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而陆家那边,因为之前生意上没什么需要顾辙操心的地方,也没到部署科研攻关的时候, 所以顾辙几乎没跟陆家人聚过。

他不是什么喜欢亲戚社交的人,和陆幽幽也还没结婚,没必要确实不喜欢跟女方长辈多往来。

细算下来,上一次跟陆家人深入合作,还是三四月份的事情,当时为了一起接待省里面相关领导的视察、还给镇洋炼化那边的人上了眼药, 把陈精诚一家搞了下去,算是小小立威了一把。

这次回来之后,果然接任陈精诚职务的那位胡总, 又来给顾辙送礼了,理由居然还是说“听说顾总18大寿将近,提前带点土特产,不值钱,就意思意思”。

顾辙是12月下旬的生日嘛,算算可不就十天不到了。顾辙自己都没觉得这算什么整寿,自己都要忘了过了,居然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供应商那边惦记着,找谁说理去。

还是那句话,富在深山有远亲。

连供应商都那么客气了,陆家人再次见到顾辙时,姿态也是放得非常低的。

虽然从三月份到现在,八个多月的时间里,陆家的生意也跟着膨胀了将近一倍, 今年陆谨明做熔喷布生意也发得狠了。

但即便如此,跟顾辙的火箭蹿升速度比起来,那增长率简直有数量级上的差异。

顾辙光是跟依视路的全面合作、一笔就进账了1250万美元,再算上其他零零碎碎的收益, 还有代售代租的无形资产、捏在手上的后续授权。说顾辙有两千万美金身家,那是绰绰有余的。

这还是净资产,不是什么估值,是拿到银行直接能用专利权抵押、贷到大笔款子的那种含金量。

从净资产的角度来说,顾辙已经超越了陆谨明,超越了陆家。八个月前,陆家的净资产还是顾辙的六到八倍。

在陆家翻倍的同时,顾辙翻到了二十倍,可不就反超了么。

……

12月16日,回到明州的次日,仅仅稍作休息的顾辙,就上门拜访了。

陆谨明和朱盈盈非常客气,对这个还没正式摆酒的女婿极为礼貌。

只是因为陆谨明已经变得养生了,彻底戒了烟酒,倒是没有跟顾辙开香槟小酌几杯。

朱盈盈亲自给准女婿倒了茶,率先开口道:“小顾,这一年真是发生了很多事啊,你能成长得这么快,说实话,我们也是完全没料到。最近很忙吧。

幽幽跟家里提了好几次了,说你们学校给你做了最快毕业手续,争取明年五月份就去斯坦福。我们这儿的生意,我们自己能操心,熔喷布虽然退潮了,但也不是不能卖。

你忙的话,后续的技术升级产业布局我们自己搞就行了,也不能都依靠你的神来之笔。有时间也要劳逸结合,家里的事情让幽幽多承担一点就好了。”

顾辙结果茶,礼貌地喝了一口:“自家人有什么客气的,我现在招了五个博士,还有一大堆硕士研究生,都是我亲自挑过的,我们自己东海大学的高材生,一个圈子里的,水平也比较有保证。

我自己完全忙得过来,各方面都可以兼顾的。再说了,自己人也要明算账,你们不要有压力,我跟幽幽结婚之前,一切技术合作,都要账目明确。

哪些是明远国际研发的、哪些是天元科技研发的,要有理有据。明远国际自研的部分,以后你们自用就是,天元科技那部分,该给授权费还是要算。”

顾辙收陆家人的钱,这也是尊重陆家。将来新一代熔喷面料研发出来后,陆家人要生产,具体的授权费操作,应该是跟天元光学和天元科技的关系一样的。

天元光学的朱怡婷,现在每生产一副美瞳镜片,还要给天元科技至少12块人民币的授权费呢。每天生产销售几千副,那就是一天三四万的授权费。

顾辙就是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性格,一年前他不希望自己将来被历史书写得跟“比尔盖茨起家靠母亲认识ibm高管”那样龌龊。

所以现在他也不希望让陆家人觉得被俯视。

而对陆谨明而言,反正将来也都是女儿的,现在争气一点,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立刻赞许地接受了顾辙的表态,欣慰地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该多少是多少好了。相信小顾你弄出来的新材料技术,肯定都是能有颠覆性价值的绝招。

我听小婷说,天元光学那边,授权费都是四六开,生产厂家只留四的毛利,还不是纯利。六的毛利先给到专利授权公司,我们也可以参照这个例子起步,反正只要新产品未来能卖得出去,六成毛利先给你当专利费。”

顾辙端起茶碗又抿了一口,这才聊到正事儿:“对了,目前的熔喷布生意,大致什么个行情?业内同行现在怎么个状态?

我最近没空关心。趁现在了解一下,也好心中有数,知道后续新材料研发怎么个节奏,形势是否紧迫。”

陆谨明应声回答:“行业形势不好,但我们形势绝对可以,你慢慢来,完全不用急。对我而言,就算再卖一两年普通熔喷布,也能确保薄利多销,永远拖得起。”

说着,陆谨明翔实地透露了一批数据。

之前二月份开工的时候,他和顾辙就算过账:按照眼下03年、买熔喷机还要给外国企业高额专利费的情况。

当时如果熔喷布不涨价,光靠那点薄利多销,至少两年半才能收回机器成本,如果是融资买机器,比如融资租赁,加上点财务成本,三年多收不回本都是正常的。

但是,三月份开始的暴涨,平均下来让第一批进场早的玩家,五个月就能机器回本,后续都是净赚。

陆谨明还是很有眼光和魄力的,当时小赚一笔后,发现有前途,立刻果断第一时间又高杠杆融资扩张了一把,还利用信息差和之前谈下来的长约,买到了几台老外没来得及调价的机器。

当然,他能如此快速响应拿到资金支持,也跟当地不少银行得了省里关照、要扶持他,有一定的关系。

毕竟那次省里领导来视察这家明星企业也不是白视察的,省里领导一走,明州当地的银行就被打了招呼,要在融资上配合关键企业成长、供应链稳定。

银行这才给陆谨明额外放了一大笔明显低于市场利息的贷款,还给他的抵押物尽量按高估值来算,不像平时那样抵押贷款恨不能先估值打个六七折。

陆谨明也是做了十几年生意的老江湖了,白手起家拼起来的,以他的嗅觉,意识到融资方面的便利,当然要如饿狼一样扩张一把。

林林总总算下来,他今年一月份的时候,跟顾辙联手、一起投了七百多万人民币,后来又陆陆续续杠杆了一千来万。

结果这两笔投资,分别到七月初和八月底,就全部回本了,多出来的完全是净赚。国内最后一例上报病例虽然是8月13日上报的,但一直到九月份,各地才相信戴口罩的事儿可以放松了。

口罩企业还能继续高速生产出货到十月份,随着医疗机构库存全部恢复后,口罩企业才开始减产、并在数周内传导到更上游的熔喷布企业。

国内的熔喷布市场,是在十一月份开始,才出现之前投资过热、价格暴跌。

但是陆谨明的两批次投资,到十一月中的时候,已经分别回本后又净赚了四个半月和三个月了。

陆谨明算了笔账,小两千万的投入,其中一千多万是贷款。现在机器全部回本、贷款也还清了,还结余了超过两千万人民币的现金流。

而且这些机器才分别用了九个月和七个月,远没到报废期呢,至少还能稳定高效运行两年多,机器的后续寿命都是净赚。

如果折旧的话,这些机器至少还有一千五百万左右的剩余价值。

今年一整年,利润应该是三千五百万以上。

当然,严格来说,这三千万里面,有五百万是顾辙的,因为顾辙年初的时候,也被他拉了投了一套熔喷机,差不多能占到后来总投资的六分之一。

之前陆谨明做了十年外贸,也才从白手起家做到三千多万净资产,今年一年又让他翻了一倍,已经快七千万了。

而且,就在顾辙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时候,陆谨明又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而且,我知道熔喷布这个行业,未来肯定会有别的前途,在国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那些同行撑不住,主要是进场晚了,机器价格已经被炒得很高,融资成本也高,还没赚几个月就发现口罩需求退潮了。

如果进场早一点的玩家,也就是在高价期内干了五个月以上的同行,绝对都是保本小赚的,不会扛不住。

巴菲特说过,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最近退潮那么厉害,很多融资租赁买机器的人,付不起尾款,都被银行找法院强制执行、抵押拍卖了。

我去看了一下,不少机器状态还很好,我让公司的产线工程师,还有外国原厂请来的技术人员综合评估,把一些法拍价特别低、机况良好的机器,以几乎起拍价的钱拿回来了。

很多机器年初我自己买的时候,要两百多万的那种,现在八成新五六十万都能拿到。还有那种日产能比我们的早期型号大好几倍的、能日喷三四百公斤熔喷布的机器,现在也只要一百多万。

你后续要研发熔喷布新材料的话,这些机器也还是可以用于生产的吧?”

对于这个疑问,顾辙立刻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可以,当然,如今所有的机器,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装,或者是加上一些后续新研发的配套设备。”

陆谨明立刻心态更稳:“那就妥了,我这胆量,都是贤婿给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