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45章 你可以对我顾辙没信心,但你不能对科学没信心

陆幽幽对实业的日常琐碎经营并不太懂,顾辙搞的那些生产技术创新,她也不是非常了然。

所以顾辙和小姨之间的交谈,陆幽幽作为一个旁观者,听得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好在顾辙也没多掰扯,稍微给用人管理原则定了个调子之后,立刻就吩咐对新的美瞳生产线进行调试,一边视察一边聊。

随着试产的进行,外行人也能看个热闹,渐渐捋清其中的关键。

稍作准备之后,刚隔离出来的车间一角内,一台美瞳离心机、一台全自动的混料/投料机已经开始运转。

质检工程师、化验员、操作工人各就各位,开始按部就班地往自动投料机里倒入高聚氨基酸、甘油醚类交联剂和美瞳专用的锁水剂、染色剂。

在没有全自动投料机时,每次预配料需要用到各类物质多少、都是要质检工程师和化验员仔细人工称量、少量混合、测密度、上机实测效果,然后开始批量化生产。

每生产上百片之后,就要重新调整,排除误差。

因为高聚氨基酸和甘油醚交联剂不能提前太久混合好,否则还没进离心机定型就提前凝固报废了,只能是进离心机前一小段时间混合。

如果工厂里的离心机数量比较多,那么配料混合的人也能轻松一点,因为机器消耗起来也快,可以一次多配一点。

如今,因为美瞳的原材料预混合比透明镜片还要麻烦,又多了专用的锁水剂和染色剂,这两种成分普通纯透明镜片是不需要的。

所以再一锅锅地人工配料,容错率就降低了,四大类主要任何一种稍微比例不对、混合不充分,都有可能导致良品率问题。

当然,这种问题也不是完全不可控,有经验的化验员和工程师可以尽量克服。

而改用全自动投料机后,是把四种不能预混的原材料都分别投入冷藏料斗,然后机器会自动算好各个料斗注入混合搅拌筒的量。

再充分混合一个精确设定好的时间、最后把搅拌桶直接装到离心机上,每次精确滴固定克数的混合凝胶到离心模具上。

此刻因为新机器还在调试,车间里也故意设置了对照组,以确认新旧工艺的实际良品率能差多少, 算是做个生产试验。

对照组的工程师和化验员也是精神抖擞, 很想表现自己的职业素养, 对得起自己的薪水。

不过短短二十分钟,第一批美瞳样品就下线了,质检先仔细目检了一番, 又拿去验光机上全面测一下参数,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首批样品都很完美, 人工配料和机器全自动投料都没有出次品。

当然这也跟样本容量还比较低有关, 毕竟才试流了几十片, 人和机器都没出问题也是正常的。如果产量到了几百片几千片,人工投料和自动化投料的良品率肯定会有差异。

倒不是说机器就一定不会错, 如果机器出现故障了,那肯定是一次性整桶料都报废了。

确认过两种方式都能生产,剩下的其实就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朱怡婷作为总经理, 她一再希望用人工, 其实说白了也是因为03年国内工人的工资, 相比于用到依视路进口技术的设备而言, 人工实在是太便宜了。

趁着一边参观视察的工夫,朱怡婷不止一次给大家算账:

“目前普通操作工700块一个月, 我们公司算良心的了,每天延长到12个小时工作时间,还有加班费300块, 总共1000左右。

化验员高一点,外面平均也要1000块左右, 我们是从其他同行那儿溢价挖过来的,目前给的是1600, 算上加班费就是2400。

产线工程师最贵,之前只能从天康威视挖角, 还是严格双倍工资,外面1500,我们给到3000,算加班费4500。

当然,用人成本不光有工资,还有相当于薪酬四成左右的税费、保险,还有两成左右的福利配套和工作耗材配套。所以加一个人实际上要乘1.6。

这么算下来,一条线四个人,不用全自动进口技术的话,人工成本是1000乘2加2400加4500,总和再乘以1.6,一共是每月1.42万人民币,一年17万。

依视路技术的自动投料机,买价大约11万8美元,按照7.8汇率大约92万人民币了。一台机器等于相关人员五年半的开支了,

这个投资回收周期在国内实业界绝对算慢的了,而且实际上也就操作工和化验员是完全省掉的,产线工程师只能是省掉半个人左右,因为你总得有备无患,最多一个人管几条线、都盯着点。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多雇佣就业的话,政府还有相应奖励、地方上也会鼓励你。”

朱怡婷这番苦口婆心的解说,陆幽幽这种外行人也没必要全听太明白,她只是云里雾里记了个结论:上全自动投料机最快也要五年半甚至更久才能把机器回本,还减少了就业。

不过,对此顾辙立刻出言提醒:“账不能这么算,这两年工资涨得多厉害?从前年加入wto, 外贸爆发开始,每年平均涨10%工资都不止了。

五年后工资不说比现在翻倍,涨一半是绝对不止的。机器的成本却不会通货膨胀, 使用成熟技术的工业品,是几乎不会涨价的。”

朱怡婷见状也补充道:“可是,目前我们的工资本来就是加一半甚至加倍从海康挖来的。已经那么高薪了,未来两三年不给加薪都没问题。最近再招人的话,完全可以压压价。”

顾辙叹了口气:“我只是股东,我按说是不想干涉经营的,但我还是希望我控股的公司,都有一个健康的理念,健康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我不需要拿使命愿景价值观去给人洗脑、把不支持我价值观的人骗过来,我只希望把它作为一个筛选工具,把天生就养成了相近价值观的人招进来,别想着改造人。

这样吧,我知道最近肯定有一批投机分子,看我们站稳了,各种想要跳槽,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我这个大股东亲自来做恶人。

说好了今年之内不再重新招人,说好了今年的招人薪酬待遇标准是什么就是什么。说到做到,也别搞什么看菜下饭压价的事儿了。”

朱怡婷见顾辙坚持亲自做恶人,她也无所谓了。

她就安排大家视察完产线后先吃饭,然后午后把该约谈的、之前通过了一面、以及有内部内推的待雇佣人选,全部留给顾辙亲自得罪。

……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之后,顾辙不出意外地鸠占鹊巢了朱怡婷的总经理办公室,约见了一些员工。

一名天元光学的产线工程师林思聪,带着两个原本在天康威视时的老同事胡国强、何应岚,谨慎地来到办公室门口,等待逐一接见。

临进门,林思聪还大包大揽地说:“一会儿尽管放心,你们的实力我都知道,顾老板是个舍得给技术人员高薪的。

你们要是能说出点干货,帮着公司提点优化改良产线的意见,还怕不被重视么。”

说完之后,林思聪就先进去了,暂时把门带上。

屋内,顾辙把玩着茶杯,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思聪,问道:“公司之前的招聘信息,是朱总发布的么?我最近没来视察,不太了解你们的沟通。”

林思聪一愣,难道公司高层内部还有分歧?

他也不敢说谎,只是很慎重地组织措辞:“朱总确实提过几句,反正扩产新产线、做好配套,她是一直在说的。具体要招多少人,她倒是没细说,但一直有让大家有合适人选就可以内推。难道……”

顾辙点点头:“既然朱总暗示过,我们也不会朝令夕改。这样吧,只要人合适,哪怕作为储备人才,公司也会先留下的。

对了,你今天介绍来的那些内推,原先了解我们公司么?四月份我们招人的时候,有跟我们的猎头接触过么?”

林思聪有点紧张,觉得嘴唇都有些干裂了,下意识抿了一下湿润湿润,慎重地说:“应该有知道相关信息吧,更多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当时接到猎头的条件,觉得公司挺有前途,来这儿做应该挺有成就感的,就来了,别人怎么想,我也不清楚。”

顾辙微笑地点点头:“很好,没你事了。你肯内推人才为公司着想,这点很好。”

一会儿让朱怡婷给他发个小红包。

林思聪出去之后,胡国强、何应岚也被先后招了进来,跟顾辙面谈。

顾辙先打量了一下率先进来的胡国强,稍微问了几个基本问题,互相了解了一下,然后顾辙就转到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公司去天康威视挖人,当时你和林思聪都了解过我们公司了吧?对我们公司要生产的产品、努力的方向、用到的大致技术路线,有了解过么?”

胡国强还以为顾辙要考他专业素养,当然是有问必答,把他对公司产品和技术卖点、技术路线的公开信息理解,滔滔不绝说了一番。

顾辙仔细揣摩了一下,这里面倒是没有什么敏感信息,看来林思聪口风倒是挺严的,知道公司的保密条款。

顾辙这几项专利技术,都还没到公开审查期,优先权加撤回权加不申请实审的拖延期,保密三年多不对全社会公开细节,还是做得到的。

所以这三年里,他肯定希望掌握生产细节的技术人员,尽量多保密。虽然泄密后专利法仍然会保护顾辙,却难免给同行更多启发。

如果林思聪有对同事泄密多说,那今天就得连林思聪也开除了,幸好这种情况没发生。

03年一个传统产业的普通产线工程师,拿4500一个月已经很对得起他了,还有保密津贴。要是再话多,被开除追责还真不冤。

顾辙捋了一下思路,略作停顿,然后问出了关键问题:“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呢?我是说,当初为什么不肯来?”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