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酒剑情 > 第四章 天山派

酒剑情 第四章 天山派

作者:柔之水刚之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1: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李纯正带着侯进,一路前行,赶往天山派。侯进这下见识了师傅酒剑仙的轻功,那是叹为观止。

侯进仿若在梦里一样,犹如“腾云驾雾”般,云里雾里,让完全不会武功的他,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个不停。

师傅酒剑仙的内力,犹如汪洋大海,绵绵不绝,有时候,带着侯进,闪转腾挪大半天,都不见歇气的。估计这样“行走”一天路程的时间,侯进估计得好几天能走完。

当然,中间酒剑仙也告诉了侯进,他的轻功步伐的心法口诀和一些窍门。侯进感觉比较晦涩难懂,师傅安慰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个完全不会武功的人,刚开始接触武学心法口诀,肯定是感觉晦涩难懂的,需要时间钻研和练习。还别说,侯进还真的是武学上的良才美玉,仅仅才过去几天,就摸到了酒剑仙的轻功心法的窍门,略有领悟一二,李纯正也是赞不绝口,对徒弟的表现非常满意。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再厉害,也只能起到指引和点拨迷津的作用,最终是否能学到本领,还是得靠徒弟自己的悟性。

师徒二人在赶往天山派的路上,不知酒剑仙是怎么的,一时兴起,非得和侯进比试第三场文斗:棋艺。按酒剑仙的说法是:文斗要比试三场,却只比试了两场,棋艺还没有比试,还不知道徒弟的棋艺怎么样?其实,侯进心里明白,每个男人都有一颗争强好胜之心,连师父酒剑仙也不能免俗,在文斗上连输两场给自己,觉得很没有面子,师父这是想在棋艺上赢过自己,好找回场面。于是,对自己棋艺也是相当自己的侯进,想着在棋艺上让一让师傅,好让师傅赢了自己,高兴高兴,也算是徒弟对师傅的一片孝心。

可是,一局棋下到100步以上后,侯进顿觉不妙,虽然师傅再对对子和作词上输给了自己,但万万没想到师傅的棋艺却是非同凡响,相当厉害,开始本有让一让师傅的心思,这下也收起来了,开始认真对待和师傅的博弈。最终下了300多步,谁也赢不了谁,只能是和局,一连下了很多盘,都是和局,李纯正感到非常诧异:“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徒弟不仅文采好,悟性高,没想到棋艺也是这般厉害,这下算是捡到宝了。等回到了门派,可以好好跟王师兄,刘师弟他们好好炫耀一番。”

说起酒剑仙,其实,江湖人士并没有真正了解他的真实身份,世人都以为他是厌恶官场的黑暗,弃文从武,闯荡天涯的。其实不然,李纯正本身是出身在官宦之家,本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在幼年的时候,父亲病逝,家道中落。剩下年幼的他和母亲,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母亲本也算大家小姐出生,颇有学识,于是便教导他学问。以至于后来考取功名,皆因其母之功。只是母亲在他考取功名前夕,便病逝。对于没能赡养母亲,以尽为人子之孝道,心中甚是遗憾。没有了牵挂,李纯正本想一心扑在仕途上,为朝廷效劳,为天下苍生谋福。但事与愿违。看不惯官场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因而便愤而辞职,退隐山林。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自己的恩师君子剑王志浩,遂便拜在天山派门下,不出几年,剑法修为水平便已经与师傅君子剑王志浩持平,甚至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创了一套剑法。

因过惯了山林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便婉拒了师傅的好意,将天山派掌门人的职位让与师兄阴阳剑屠鸿子,将自创剑法留与山门,只身一人闯荡江湖。逐渐闯下了一番名头,将中原武林门派高手一一挑落,又因喜欢饮酒,因而得以酒剑仙之名。世人直道李纯正不与江湖人士结交,认为其脾气怪异,遂又私下称其为酒怪。却不知他不与人交际,实际是遵从师傅之嘱托,不能暴露门派身份而有意为之。时间久了,李纯正觉得没甚乐趣,便又返回了山门,十几年不出山,潜心修行,因而江湖上又没了其踪迹,这才有了世人猜测其离世的说法。习武之人虽耐得住寂寞和清苦,无奈在山门修行十几年,武学修为已到瓶颈,再待在山门里,对自己的武学修为的精进也没有丝毫帮助,这才决定出山,游历江湖,不想遇到了一块学武的良才侯进,这才好巧不巧地将其从杀手手中救下,准备带上山门,好好调教,,悉心栽培。

天山派地处西域昆仑山脉处,属于一个实力强大的隐世门派,因从不涉足中原江湖武林,不为世人所知。天山派门人大多都生活在门派中,几乎终身不出山门,一心潜心钻研武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从不参与中原武林的纷争。

话说,侯进师徒二人赶路半月有余,才渐渐到山门脚下。一路颠簸,终于可以歇口气了,侯进松了一口气,心想道。

这时候,只听李纯正祝福道:“我天山派乃武学圣地。徒儿待会儿到内,我会带汝与各位师叔伯见礼,一定要与同门师兄弟们搞好关系,不得造次,徒儿可否明白?”

“谢师傅教会,徒弟定当谨记在心。”侯进答道。

“嗯,好!”李纯正这才放心,点了点头。

“徒儿跟紧为师,再加把劲,马上就到山门了。”

“啊?师傅,已经快到山门了,也不急于一时。师傅,能否让徒弟歇息片刻?”一路奔波,侯进已经身心疲惫,听到师傅说还要加把劲赶路,不禁暗暗叫苦,连连求饶。

“不成。你堂堂七尺男儿,这点累都受不住,如何能习武?”李纯正怒训斥道,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听到师傅的教训,侯进不免惭愧。是的,如果这点苦都受不住,如何受得住以后习武的苦?何谈为无辜丧命的家人报仇雪恨?想到此,侯进顿时有了动力,疲惫之感一扫而空,道:“师傅教训得是,徒弟知错。”

“嗯,这还差不多。赶紧的,跟紧为师,不得偷懒。”

说完,李纯正已经开始大步流星,将侯进远远地甩在身后几十步了。这已经是酒剑仙的正常步伐走路,没有用轻功。侯进拼命地往山上跑,无奈,一个文弱书生,如何走得过一个习武之人?侯进咬紧牙关,想跟上师傅的步伐。可是,赶紧赶慢,无论怎么追赶,还是远远落在酒剑仙的身后,并且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拉越大,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李纯正叹了口气,心笑道:“也难为这小子了。不过这小子的韧劲儿和毅力还是不错的。且等上一等,莫把他累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如此,过了好一半天,侯进才来到李纯正跟前,大口揣着粗气,手捂着胸口,道:“师傅,累死徒弟了。咱们能歇会儿么?”

李纯正讪讪笑道:“才跑这么一小段山路,就开始叫累?往后习武的日子还长着哩!想学我天山派的武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走吧,接下来,要开始拜见山门了。”

又走了一大段山路,直达山顶,这时候师徒二人才来到天山派大门前口。侯进抬头一望,陡峭高崖之上云雾飘摇,宏伟的大殿伫立在天地之间,氤氲雾气映照的宗门就像天宫一样雄奇,只见殿门上方中央上述两个金灿灿的大字:天山。大门两旁分别伫立着两位天山派弟子,这时候动作整齐乏一地向酒剑仙李纯正行礼,并齐呼:“弟子拜见李师叔。”

李纯正微微颔首,笑道:“免礼。”

随即,侯进跟着李纯正的步伐,向着山门内走去。此时,侯进屏住了呼吸,不能置信地看着眼前一切。看着眼前的景象,犹如仙境一般。只见一片极巨大的广场,地面全用坚硬的花岗岩铺砌,亮光闪闪,一眼看去,使人不禁心旷神怡,宛如沉浸在天庭似的。远方一片片的白云,恍如轻纱,竟都在脚下漂浮。广场中央,每隔五十步左右便放置一樽铜制巨鼎,分作三排,每排三个,共有九只,规矩摆放。鼎中不时有轻烟飘起,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迎风而来,其味清而不散。

广场上,不时地有三五成群的天山派弟子来来往往,有男有女,都统一的着装白色长衫,霎是好看。遇到李纯正时,都纷纷上前见礼。广场中央还有成群的弟子,在练习着剑法,或蹲或站,或闪转腾挪,或一跃而起,足足两三丈高。一声声呼和,一片片剑影,让侯进侯进看的是眼花缭乱,心道:“天山派果然不一般,一片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当真是一处修身养性,习武的好境地。”

侯进极目远眺,只见前方远处,在雾一般朦胧的云气后,似乎有什么东西闪闪发光,这时候才发现师傅已经快要走到广场尽头了,于是便加快步伐,跟上师傅,向前走去。渐渐的,侯进隐隐约约听到有流水声传来,并且中间还夹杂着一两声怪声,不知从何方传来。待到走近流水声处,云气如温柔的仙女,轻轻围绕在师徒二人身旁,逐渐拉开隐约的面纱,露出清晰的面目。

原来,只见映入侯进眼帘的是一座无座无墩的石桥,一头搭在广场,径直斜伸向上,入白云深处,如矫龙跃天,气势飞鸿。有细细水声传来,在阳光地照耀之下,整座桥散发七彩颜色,如天际彩虹般,落入人间,绚丽缤纷,光彩夺目,美焕绝伦。跟着师傅踏上石桥,侯进这才发觉,桥的两侧不断有水流流下,清澈无比,但中间部分却滴水不沾。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桥上,又为水流折射,遂成绚丽彩虹。

这座石桥高耸而狭长,侯进走在上面,只觉得左右白云渐渐都沉到脚下,再看眼底的景色,广场上的弟子已经是一个个微小的黑点了,都不知道已经上了多高的高度了。而前方那古怪声音,仍是不断传来。又走了一会,白云渐渐散去,竟是走出了云海,眼前突然一片清晰,霍然一亮,只见长空如洗,一片蔚蓝。魏巍苍穹,广阔无边;下面茫茫云海,轻轻浮沉,一眼望去,顿有一股心广神怡之感。

不知不觉,侯进跟着李纯正已经走到石桥的尽头。走过石桥,侯进看到,青山含翠,殿宇雄峙,云雾缭绕,数十只白鹤戾声清亮,在晚照中翩然往来,令人心生敬仰。特别有一座巨大的殿宇,在群殿的环绕下,犹如鹤立鸡群般屹立着,尤为显眼。大殿殿门足足两丈宽有余,殿门顶方中间挂着一块金灿灿的大匾,上书:清宇殿三个大字。同时,从殿内时不时隐隐传出歌诀:水接西天雾里花,云飞鹤舞是仙家暮山如酒山人醉,嘿,一曲狂歌动晚霞。歌声豪放清绝,中气十足,内力充盈,在群殿中久久回荡。

这时,李纯正沉声对侯进道:“平日里,为师与你各位师叔伯便是在这清宇殿静修,探讨武学心德。只有山门资质优异的弟子才能有资格被召见到这里来指导。不过,徒儿初投我天山派,待会,为师会带你去清宇殿,与各位长辈见礼!切记,少说话,多观察。徒儿知否?”

侯进心道:“等下见了师傅的众师兄弟,肯定都是和师傅一样,都是一等一的武学高手,不免有些紧张,可是,又很是期待这种场面。”于是应道:“谢师傅关心。师傅教诲,徒弟定当谨记。”

李纯正领着侯进,开始大迈步伐,向着清宇殿走去。待到快要走近大殿时,侯进端详了一番,只见两座猊䝜石雕伫立在殿门两旁,工艺精湛,特别是一双显露凶光的眼睛,让人看了,顿觉畏而却步,不敢再多看一眼。跨过大门,侯进发现,原来里面还有内殿,一间间禅房。大院落里,有一座假山,由乱石堆成,参差不齐,石块大者仿佛小山,小者不下万钧。假山被喷泉环绕在中间。喷泉周围还散立着一座座石人像,高及数人,刻画入微,除了体型庞大,其喜怒哀乐,一颦一笑,皆与常人无异:或坐或立,或蹲或奔,或蹙眉苦思,或仰天大笑,或弹铗而歌,或援笔鼓瑟,当真千姿百态,各具风姿,一眼望去,杳无穷尽。

不多时,侯进随着师傅来到内殿门前。这时,只听一声浑厚的中性声音道:“纯正师弟吗?你回来了?”

李纯正道:“正是。”

侯进暗暗心惊:“这人忒厉害了吧,仅凭气息,就能寻声辨人?就算是朝夕相处的师兄弟,这也太那个了吧?估计武功不在师傅之下。天山派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

“进来吧。”

李纯正闻言,便迈步进了内院。侯进楞了一瞬,随即跟着师傅,走近内院。只见有六人端坐在蒲团上,除了最中间左手边的蒲团上空着的以外。侯进一一端详着这六人。中间为首坐着的一人,粗略看不出年纪,但额头的皱纹,还有眼角的皱纹,此人应该六旬有余,没有留胡须,神态一片威严,一双虎目炯炯有神,颇有上位者的气势。中间蒲团右手边坐着的,是一位大约四旬有余的中年女子,虽然徐娘半老,但也风韵犹存,清秀的容颜中,那略带妩媚的大眼睛,闪闪发亮,仿佛会说话一般,想必此女年轻时必定是一位大美人。窈窕的身段,胸前鼓鼓的隆起,若是在黑夜,看到这副身影,是个男人,都会遐想联翩。空着的蒲团左手边端坐着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羽扇纶巾,一手扶弄着两片山羊须,容貌俊秀,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夺魂摄魄,儒雅众透露着精明,估计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中年女子的右手边的两个蒲团,坐着两个年纪相仿,容貌也相仿的中年男子,腰间均配着长剑,精瘦精瘦的。最左手边的蒲团上正襟危坐着一个看上去,面色略带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的人,眼眶深陷,还有颜色很深的黑眼圈,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冥界的索命无常一样,让人不敢直视。不清楚的人看到,还以为是鬼呢。

此时,端坐在最中间蒲团上的威严男子开口道:“纯正师弟,不知此次下山,游历中原,有何收益?”威严男子同时还盯着侯进看了好几眼,让侯进都有点感觉头皮发麻,心中压力突然大增。一阶书生,何时见过这种阵仗?如何受得住武林高手的威压?本来清凉的天气,侯进却感觉后背燥热难耐,开始有汗水沁出。不过转念一想:“要是放在以前,我侯进肯定会失态。但今日不同,身为酒剑仙的唯一关门弟子,是拜见各位师长的时候,可得镇定住,不能失态,丢了师傅的颜面,在师叔伯们面前丢分。”想到此,侯进便开始强制压住心神,让自己镇定下来。

只听李纯正爽朗一笑:“要说收获,肯定是巨大的。虽然这次下山,没有遇到良机顿悟,让我的武学修为更精进一步,但师弟这次下山,捡到了一块宝,根骨精奇,是一块习武的上等良材美玉。”

坐在蒲团上的六人听李纯正这么说,纷纷露出差异之色。大家都是十分了解这位同门之人的秉性的,自从投入山门到学有大成二十来年,没有受过一个徒弟,山门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弟子资质极佳,可他都看不上眼,还说资质鲁钝,不配成为他的徒弟。本来很多弟子都想拜在他的名下学艺而不成,因而都知道这位李师叔对弟子的资质要求是有多高,从而纷纷望而却步。

“哦?此人有何特别之处?师弟快快道来。”为首威严男子问道。

于是,李纯正便将如何发现侯进这块良玉,以及他的遭遇,一一和六人详细介绍了一下,反正是对侯进赞不绝口。

“中间为首的乃我天山派掌门,为师的师兄,阴阳剑屠鸿子。”李纯正介绍道。

侯进闻言,连忙俯首跪地,低头道:“弟子侯进,拜见掌门师伯。”

“嗯,不错。能承受住本掌门的威压,新进的后学弟子中,你还是第一个,果然不错。”

接着,李纯正又对侯进介绍了其他五人,分别是沉鱼剑舞霞仙子夏娇韵,孺剑才子张启明,凤凰剑双雄吴家洛,吴家雄,鬼剑无常柯寿翔。侯进也是一一大行叩拜之礼,算是认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