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九百八十三章 前提不可更改

钑龙 第九百八十三章 前提不可更改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应天府求援,杨志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立即出兵,只是从各地不断调集人马前来汴梁,让人猜不透杨志到底要做什么,谢克家愤怒之下一头冲进了留守司,质问杨志:“为什么不出兵增援”

杨志不屑地说:“几十万人,以多打少打成这样,康王都已经跑了,张悫还以康王的名义要军队让他们指挥,我要是派得少,解决不了事情,派得多,应天府那种能力能指挥吗?他不愿让出指挥权吗?谁知道会不会安排手下人暗地里背叛,和金军里应外合?”

杨志的三个问题让谢克家寒从心起,就象汴梁上下表现得那样,他们对康王一方显示了绝对的不信任,远远低于杨志对赵野、范致虚、李纲的信任。张悫的做法是为了保证康王的声誉,应天府指挥打赢了应天府的功劳,打输了是杨志派出的军队不得力,现在看,杨志心理是一清二楚。谢克家气急败坏地说:“你这是诋毁?”

杨志冷笑着说:“康王的军队打过几场胜仗?他的军队在太平时候不顾朝廷安排,抢劫汴梁、洛阳、关中的补给,平安的时候都损人利己,打仗的时候贪生怕死,我凭什么要信任他们?我是汴梁留守,不能为了这样的人,让京畿路的军民处于风险之中。”

谢克家被堵得说不出一句话,许景衡把谢克家拉出大厅说:“康王打得太差,你们要是在物资上不搞那些小门道,杨志肯定会出兵,现在的话,杨志怎么会冒险。应天府丢了与他无关,但要是汴梁丢了,杨志怎么向圣上和郓王交代。谢大人,你们既然选择了拥立康王,打算争到最后,就要接受这些,要知道郓王为了一个承诺,到现在还不肯接受爵位,你还是让张悫低头吧。”

谢克家明白,杨志是铁了心的不会出兵,考虑再三,还是给张悫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建议张悫交出兵权;张悫在谢克家去信后,得知金军已经离应天府不到百里,半日可至,终于同意将应天府所有军队的指挥权交给杨志,杨志才决定出军,带着杨沂中、刘琦、杨进、徐文、张用等部,共计四万五千马步军出兵应天府。

无论张悫还是杨志,其实都做好了应天府城破的准备,张悫的书信到达应天府的时候,金军应该已经兵临城下;但是让张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金军的斥候到了城下,但是大军迟迟不现。等三天以后,杨志的援军到达,完颜宗望撤军了,完颜宗望让无功而返的宋使杜时亮、宋汝为带给杨志一封信,说议和在即,自己学古人退避三舍,这次暂且收兵。

杨志问清楚斥候,金军一直在四处抢掠物资人口,便明白完颜宗望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打下应天府,而是以攻代守,为稳定山东、徐州等地争取时间。杨志笑了笑,让随行的许景衡立即上书润州,连完颜宗望的信一起送过去。

宋汝为自然看过新的内容,见杨志只是笑笑,并没有急着去追击金军,不由得怒气上冲:“杨大人,你手握雄兵,金军望风而逃,为什么不一路北上,反而逗留汴梁?现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为什么不追击?”

杨志看出宋汝为不过是一个愤青,淡淡地说:“这里是康王的防区,康王的那些将领何在?北上,然后等着你们一个个投降金国,把主战的将士们全部出卖,为你们日后在和谈的要求上增加筹码?李纲当初就是被你们这样的人坑的,要不然李纲留在汴梁,最起码汴梁城没有那么容易被打破。完颜宗望全部是骑兵,我军追击途中一旦拉开距离,很容易被金军各个击破。”

宋汝为是真正的主战派,闻言气得脸色通红,只是没办法在军事上反驳杨志;看四周杨志手下的将领都在点头,宋汝为憋了半天说:“我和杜大人是奉康王和礼部尚书王云的命令。”

杨志点头说:“你还知道是康王的命令,你是朝廷命官,康王有资格议和吗?你们只能算是私下交易,所以你们首鼠两端,只是想留一条后路。告诉你们一个消息,王云被老百姓打死了,死在真州;司农卿黄锷死在扬州,替黄潜善挡了一劫。”

杜时亮吓了一跳,老百姓都这么疯狂,自己是不是继续南下,要不然留在应天府或者汴梁,应该安全得多;杜时亮勉强笑道:“我和宋大人只不过是跑腿的,上面的事不大清楚,杨大人不赞成和谈吗?”

“错,我赞成和谈。”杨志扫过张悫等人不解的眼光,肯定地说:“和谈可以尽早结束战争,让宋金两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和谈的前提不可更改,就是大宋要收复中山、河间等地,金军退到雄州、沧州以北。”

“怎么可能?”杜时亮原本以为杨志有什么高明的主意,闻言苦笑道:“杨大人,下官明白,但是中原百姓的生死总比一个人的颜面重要,现在大宋没有能力夺回这些地方。”

杨志摇头说:“杜大人,你不适合去和金人谈判,没有看到金人的高明之处,随着刘豫等人降金,金人可以像辽国一开始的那样,利用汉人来管理山东、河北,直接让老百姓安稳下来,要是假以时日,再让某个人像张邦昌那样称王,王师北伐的难度就会成十倍百倍的增加。你是饱读史书的人,张元,李昊的故事总该记得,所以你们和金人玩弄手段争取时间,金人何尝不也是这么做,但是双方的消息传开,对我们的不良影响比对金人的影响大。”

杜时亮呆了呆,苦笑道:“杨大人果然高明。”

宋汝为看着杨志的眼光也从愤怒转为崇敬,出使之前,应天府也进行过辩论,但是没有一个人像杨志这样看得深远;杨志笑笑说:“你们两个也辛苦了,等差使交了,要是有想法,到汴梁来找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