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九百四十六章 题诗

钑龙 第九百四十六章 题诗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拍拍李纲的肩膀说:“李大人,何必呢,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你看这菜肴,樊老板是希望我们快快乐乐地吃完这顿饭。”

一桌菜,酱爆海参、白切羊肉、东坡肉、蒸鸡等等,一共十几个菜,樊瑞知道自己这些战友都是大肚汉,特地交代以荤菜为主,对于那些诗文格调并不讲究;吕颐浩笑道:“李大人是有些事在肚子里闷太久了,不说难受。”

杨志端起酒碗说:“有的事说出来更难受,醉酒当歌,人生几何,来干了,为了我们能在汴梁相遇。”

众人一起举碗,一饮而尽;门帘一掀,樊天刚走了进来,樊天刚是听酒博士说了以后特地赶来,看见众人脸色,暗叫还好,不像酒博士说的那样低沉。樊天刚给众人敬了一碗酒,然后特地单独给杨志敬酒说:“杨大人,我不在乎你是樊瑞的师叔,或者说是现在什么留守,我敬你,是因为你对中原的一颗心从未改变;我也是有朋友的人,我听人说过你在辽国的故事,现在看,是有些人看不见那些。”

杨志笑道:“樊老板,不敢当,我敬你,你是有能力离开汴梁的,但是到今天都没有走,说实话,我还是很惊喜的,日后还希望樊老板多多帮助。”

樊楼在全国各地有几十个分号,樊天刚真要是为了自己安全,早就可以离开汴梁,但是樊天刚一直没有走;但是以杨志现在的身份,说什么要樊天刚帮忙,那也是一句笑话,樊天刚笑道:“那是自然,如果需要捐钱,大人尽管开口。”

“爹,你胡说什么,还要帮他,你不知道我是受尽了委屈。”樊瑞一指王刚叫道:“就连这小子,还有那个岳飞,我都要叫师叔。”

众人大笑起来,王刚虽然年纪小,到现在还没有满十八岁,但是王刚辈分高,周侗的徒弟,和杨志、武松一个辈分;都知道樊瑞是故意活跃气氛,杨志和樊天刚喝下碗中酒,蔡福笑道:“樊大人,这些事可是没办法,谁叫你师傅没拜好呢。”

武松端着酒碗,瞅了蔡福一眼说:“蔡福,好汉子,等你到鲁智深面前也这么说,那你就真正是我武松佩服的人。”

蔡福吓得一哆嗦,到鲁智深面前说,还不被那个花和尚按在地上狠命地搓脸啊;杨志笑道:“武松,别吓唬他。”

樊天刚放下酒碗说:“杨大人,难得来樊楼做客,能不能给老哥哥留点盼头,就在这墙上赋词一首。”

李纲、吕颐浩也跟着起哄,杨志写词虽然不多,但是精品多,两人都是文人,自然也想看到一点佳话,杨志笑笑说:“樊老板,你要不怕以后酒楼被人砸了,我就写一首吧,哪怕不能瞧,算个乐子。”

樊天刚大喜,让人准备笔墨,杨志又喝了半碗酒,挥毫在白墙上写下满江红的上半阙:“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李纲忍不住叫出一个好字,国破山河在,短短几句,将沙场中的功名得失,将人世间的爱恨离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正当李纲等着下半阙的时候,杨志把毛笔一扔,坐回来喝酒。樊天刚有些纳闷,问道:“大人这是何意?”

杨志不是担心岳飞已经写出来这首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岳飞写词的时候应该是三十岁以后,更何况还有很多人认为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而是明朝人的托名作品。杨志是突然想到臣子恨三个字不妥,自己已经不承认是宋钦宗的臣子,哪来什么恨,要照原样写下去非给天下人笑话不可。

杨志喝了一口酒,拿定了主意,站起来说:“我要想想。”

杨志随即接过蔡庆拾起来的毛笔,沾上墨汁,继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神州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哉。”吕颐浩拍案而起,全词气壮山河,表达了杨志抗金的决心和意志,以吕颐浩的眼光,自然知道日后此词必定传唱;杨志写下此词,也不是装作附雅风流,实际上是想激发所有人的斗志。

酒宴散去,在回去的路上,李纲与吕颐浩顺路,再次提起宋钦宗,问吕颐浩:“能不能安排人救出钦宗?”

吕颐浩看着李纲,痛心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金军马上就要打来了,你还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开封城外那么多田地空着,为什么不全部种上粮食,就因为担心金人打来,真到那时候,一把火烧了便是?你知道吗?在云中,在太行山,连路边都在想办法种庄稼,你们为了那张已经掉在地上的脸皮,连江山和百姓都不顾了?”

李纲只觉得脸上火辣辣,他听出了吕颐浩的潜台词,既然江山都不在乎,何必在意一个人的死活。只是在李纲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感觉对不起宋钦宗,随同宋钦宗一起北上的张叔夜、孙傅、何栗都在金国绝食而死,就连李纲一直看不起的唐恪都在张邦昌称帝前服毒自杀,可是自己还活着。

吕颐浩看出李纲的心事,淡淡地说:“杨志才三十岁,所以说自己三十功名尘与土,你我的官职名声不也是如此吗?往事就当尘土而去,重要的是重振河山。如果你始终沉迷在过去的心态,如何在汴梁振奋民心,如何帮助我们和金军作战?”

吕颐浩的话如当头一棒,李纲站在在颠簸的马车里思考了半天,终于清醒过来,朝吕颐浩拱手说:“吕大人,多谢。”

月光明亮,照在青石板的大街上,马蹄声清晰地踩在石板上,仿佛每一次的声音,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