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九百四十三章 许下心愿

钑龙 第九百四十三章 许下心愿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多的人在路边哽咽哭泣,使得杨志回到这个熟悉的城市,骑在马上却已经看不到往日的欢笑和自信,看在眼里多是路边一个个百姓眼中的不服、忐忑、不安。国子监的太学生和那些被赶走的官员,把定北军说得一无是处,而开封城里并没有留下足够的粮草,梁寻虽然做了努力,但是效果甚微,郑州储备的粮食眼看着就要用尽。

杨志下意识地冷笑,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就冲着几十万的百姓,也只能宁可一家哭,不能一路哭。”

骑兵进城后在大街上分开,杨沂中指挥大军去准备好的军营,王刚带着一百骑跟着杨志去了留守司;先一步到达的杨仲武和蔡福已经把留守司打扫干净,布置好岗哨,大厅里准备好茶水,杨志立即召集众人议事,除了李纲、梁寻、李光、赵鼎、胡寅、权彦邦,杨志还喊来了王善和杨进。

汴梁终究是都城,哪怕遭受劫难,桌上的茶具依旧是白瓷的,碧绿的茶在洁白的茶杯中,显得那么清新悦目;茶叶也是好茶叶,茶香清澈,沁人心扉。只是落座的一个个脸色都有点不善,梁寻朝李纲看了一眼,询问是不是自己先说。

李纲怎么会让梁寻先说,点头开口道:“杨大人,现在各衙门撤退了大半,但是官府的工作总有个难以了结的地方,张浚希望能把一些部门留在汴梁,便于日后运作。梁大人前几天也看见了,汴梁的形势很复杂。”

汴梁的形势再复杂,在杨志看来都是小事,属于技巧方面的问题,兵权在自己手上,只要宋徽宗不改变主意,怎么变也在定北军的控制之中;只是汴梁动乱之后经济实力极弱,市面上虽然恢复了一些生机,但是与以前比是远远不如。杨志思考了片刻才说道:“我看张浚他们的目的是想让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该运走的东西都运走了,所以我们只有做选择,凡是不合作的人全部礼送出境。”

“那可不是一点点人啊。”既然杨志要经营汴梁,留在汴梁的人要是不配合,一定会遇到打击,李纲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更加不安;杨志和梁寻都沉默了,如果要他们流血拼命,还要有诸多条件,那么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沉默良久杨志才问:“这是李大人自己的意见,还是圣上的意思?”

“我猜的。”李纲有些不安,又有些得意,能刁难杨志的机会少之又少;杨志想想后摇头说:“李大人,我不接受你的判断。圣上如果这么想,为什么要派你来?你来是干什么的?”

杨志抛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中大有深意,梁寻语带遗憾说:“如果润州有困难,可以让人去楚州啊,或者去太原。”

李纲一惊,再次认识到眼前两人不简单,这些离开开封的官员出路令人头痛,很多人现在只发遣散费,轰走了事,这些人回去之后,都是巨大的隐患。李纲双手一摊:“我是没办法,杨大人、梁大人,你们有什么好主意?”

“不知道,没有官员的卷宗,什么都做不了。”杨志平静地望向门外,姹紫嫣红,只是面前的茶似乎又有些苦,好在茶具透着一种说不出的精致和光泽;李纲也没有办法,官员的卷宗归吏部,自己都没有这个权限。

梁寻含笑看看杨志,心中却有些许疑惑,看杨志的样子分明有了主意,只是不肯说出来;杨志深深吸了下茶杯冒出的袅袅茶香,决定先发制人:“李大人如果没有圣上的旨意,我们就谈到这里吧,困难再大,我们都会自己解决。赵大人,你把我们路上说的事情都和李大人说一说。”

赵鼎直接把播种的事情一说,李纲等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件事最为复杂,当初宋徽宗安排杨戬、李彦设立括田所都没有完成。定北军的官员反倒没有什么异常,从河东一路都是这么走来的,一边打仗一边耕种,梁寻点头说:“安排播种开封府可以配合执行,但是现在十万义军在汴梁,需要安置妥当,否则他们的人免不住去破坏庄家,防不胜防。”

杨志想了想说:“颖昌府战乱后人口流失巨大,这批义军挑选善战之士编入定北军中,其余人前去颖昌府屯田,单独编练屯田军,作为后面兵源的补充。李光大人,赵鼎大人,我意你们二位前往颖昌、淮宁两地,赵大人出任颖昌府安抚使,李大人出知淮宁府。你们放心,我不会强求播种,一定要水到渠成才行。”

李光笑道:“杨志,我们对脾气,治理一方就是眼光长远,不知道你需要我们做什么?”

杨志不是宋钦宗,也不是康王赵构,手中位置最高的就是五个知府知州,绝不会无的放矢;杨志诚恳地点头说:“淮宁府没有经过战乱,我希望李大人前去以后,就是稳住当地的局势,开展与淮南路的商贸,可以对颖昌府进行一部分物资的补给,自然,是在淮宁府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不能杀鸡取卵。

颖昌府方面,就是安置过去的屯田军,将不服管教的流民清除出颖昌府,屯田军总管将由在汝州、唐州一带活动的牛皋担任,梁大人,马上联系牛皋,将他的人马也编入屯田军,在颍昌府安置,汝州等地就算我们给王襄的一个大礼。”

李纲苦笑,牛皋一到颖昌府,加上汴梁的几万屯田军开拔过去,现在颖昌府的各路义军、流寇不投降的话只能西去唐州等地,还不如牛皋在那里安稳;梁寻答应一声说:“牛皋已经在做这方面准备了,只等我们接管颖昌府。”

杨志满意地颔首,回头问李纲:“汴梁的军队还有没有准备去楚州的?”

“没有。”李纲肯定地说:“康王在楚州号称二十万大军,百万之众,现在留在汴梁的都是一些无处可去的人。我和梁大人问过张用等人,都愿意归属定北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