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太原争论

钑龙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太原争论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鼎等人哑然,汴梁那边的军队要是没有江南的补给,还不就是一个抢;赵多富对自己的三哥赵楷和姐夫杨志是佩服不已,从润州到河东,就是淮南的情况也不如河东。叶梦得到了壶关便回去了,后面是刘韐一路陪到太原,赵多富见到赵楷,说完宋徽宗的意思就什么都不管,就要宗麝月和嚣四姐陪着在太原城内游玩。

赵楷前面接到八百里快报,和宗泽商议后,就让人去通知杨志来太原,就算在赵鼎等人后面,赵楷相信迟不了多久;赵楷明确无误地告诉赵鼎等人,已经通知杨志了,等杨志来了再说。赵鼎等人只能感慨杨志在赵楷心目中的份量,在驿馆耐心等待。

而张孝纯、孙昂等人听完圣旨,都建议赵楷派人去接管汴梁,一方面东京汴梁哪怕再残破,毕竟是大宋的中心,入主汴梁本来就是一种象征,尤其是定北军差不多就是以武力说话,入主汴梁对内对外的影响力更大。另一方面,现在赵楷身边真能在汴梁站稳脚跟的,不外乎是宗泽、杨志,任何一个人离开太原,对张孝纯等人来说,也是一个平衡力量的机会。

赵楷只能感慨自己进步的同时,其他人也在进步,给父亲出这个主意的何诉确实看穿了人心,这一个手段正好打在自己的软肋上;好在杨志是第二天早上到的,定北军的人抢先碰了一次头。

宗泽介绍了情况说:“汴梁、润州如此耍无赖,不出兵看样子是不行了,一旦汴梁丢失,淮西就难收,会造成民心再次慌乱,打击与金军作战的士气。从大的战略上来说,汴梁必须守住,而现在我们在北面无力扩展,如果能拿下汴梁也不算坏事,关键是谁去,怎么去。”

这个连一直想着外放的孙昂都不会去争,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仗,那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孙昂知道自己的斤两;大厅里一阵安静,张孝纯说道:“还是杨志去最稳当,毕竟河中路的军队都是他的部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两边协助作战。”

赵楷点头问杨志:“杨志,定下来就是你去,你说说看,有什么打算?”

杨志想了想说:“我认为定北军要想在汴梁站稳,就不能管朝廷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做的一切是为了打仗,需要东京留守这个头衔,但是必须划清京畿路的范围,最起码郑州、滑州等四辅之地;其次我们的职责不是击败金军,而是守住京畿路。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任命人员。”

打仗需要兵源、纵深和粮食,周围没有补充的地方就不可能守住开封,这是定北军给出的底线,否则孤城一座,根本没有守的必要。杨志说的京畿路是原来宋真宗设定的京畿路,而不是蔡京设立的京畿路;蔡京后来重设的京畿路范围更大,四辅分别是郑州、颖昌府、开德府、拱州,尤其拱州,几乎就是挨着应天府。

刘韐问道:“那军队怎么办?”

杨志微微一笑说:“河东是我们的根本,我的设想是不动用太原管辖各地驻扎的军队,只从太行山和河中路、郑州调集人马,要是能控制汴梁最好,不行大不了我带着人马,顺着郑州再退回蒲州。”

赵楷淡淡提了说:“真要不行,也别急着退回河东,可以看看洛阳、南阳的局势再说。”众人大笑,杨志要是挡不住,王襄恐怕早跑了,洛阳就在河中路的对面,这时候占据洛

阳也这不失为一个好思路。不过笑话归笑话,一切还要看汴梁能不能同意定北军的方案,要是汴梁群臣还是想把持政务,那么一切都当做没想过。

赵楷于是请沈冲等人前来商议,赵鼎几个人也明白,杨志最有希望去做这个东京留守,说服杨志和说服赵楷一样重要,作为赵楷的第一心腹杨志要是不赞同,赵楷下不了投入兵力的这个决心。双方寒暄几句,就直接转入正题,杨志听完沈冲、许景衡等人的介绍,问了许景衡第一个问题:“康王是东京留守还是太子?”

满座愕然,只有许景衡察觉不妙,但是杨志的问题不能不回答:“东京留守。”

杨志点了点头又问赵鼎:“汴梁和楚州哪一个重要?”

楚州属淮南东路,连京畿地都算不上;赵鼎明知道杨志是在暗暗指责康王赵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只好无奈地回答:“汴梁重要,不过康王任命范讷代为留守,依托开封城防卫金军。”

康王不是皇帝,实际上是没资格任命代留守,赵鼎有些底气不足,杨志微微一笑问道:“那么康王有什么权力让张邦昌担任节度副使?在汴梁设枢密院、御史台、中书省,楚州不属于东京管,康王作为东京留守,擅离驻地,你们为什么不劝阻,康王、梁扬祖、刘光世等人临阵脱逃,为什么不下令罢免。如果你们认可范讷能抵挡金军,来河东做什么?”

沈冲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他明白杨志说到了汴梁死穴,这肯定是赵楷和杨志等人预先商议好的结果,只不过其他人未必敢这样直言不讳;赵鼎站起来拱手道:“杨大人,我们就不要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我们控制不了康王手下的军队,开封四周乱作一团,圣上和我们都是希望太原的大军前往开封,协助康王守住汴梁。”

赵鼎还是很光棍的,晓得在这些事情上争论只是给自己等人找难堪,不如说出兵的事情;杨志摇摇头,冷冷地说:“赵大人说错了,如果要定北军出兵,朝廷就应该下旨罢免康王等人,追究张邦昌的称帝行为和放弃大名府的杜充罪责,否则到时候下面的官员一个个都临阵脱逃,那还打什么仗。”

赵鼎瞠目结舌,只能缓缓坐下;杨志给的这个题目太大,如同当初郓王北上一样让人震惊,但正是这样,赵鼎等人才不得不考虑这个题目背后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