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八百八十二章 汴梁的挣扎

钑龙 第八百八十二章 汴梁的挣扎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完颜杲等待的是西夏军的行动,金军大破宋军,陕西六路的人马必定大举东援,西夏只要出手,便可攻破宋军的横山防线,直入关中,金夏两军只要最后能在关中会师,定北军大可以在战事稳定后慢慢收拾。完颜杲相信,西夏的那位小皇帝和李察哥有着足够的智慧,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

定北军同样谨慎,先后收复了隆德府、平阳府全境后,没有南下河中府、泽州等地,在定北军和金军之间留下了一片开阔地带。赵楷以种师闵为河东南路制置使兼隆德知府,以徐徽言为平阳府知府,以刘相为晋宁府知府。

河北方面,定北军在王彦率军增援后,张所打到了洺州,洺州统制韩一原本杀死了投降金军的知州王麟,愿意加入定北军;赵楷命张所为河北安抚使,王彦为都统制,下辖张横、王大郎、张翼、白安民等部。另外赵楷命梁寻遥领东京大名府留守,杨进、王善为大名府兵马都监,移师大名府西边的临漳县、邺县、武安,摆出进攻大名府的架势。

汴梁得到这些消息一片哗然,梁寻的任命深深刺激了城内的君臣,毫无疑问,这是定北军要插手河北的前兆;御史们不断上书谴责赵楷,差点忘掉金军已经打到汴梁城下,忘记他们曾经同样割让黄河以北,而仅仅是因为金人没有同意才没有签写文书。

赵楷的这个举动同时意味着赵楷对汴梁的不屑一顾,赵楷仿佛就是在告诉宋钦宗,我就是有这个想法,我要行动;谁都清楚,倘若梁寻真的收复大名府,不管金军是不是退走,汴梁都无法割让河北,不得不在继续战争还是谈判中选择。

宋钦宗在御书房里咆哮着要耿南仲去找康王赵构,任命赵构为兵马都元帅,让赵构调集各路大军勤王。耿南仲甚至提出偷袭太原擒杀赵楷的计划,宋钦宗立即下了旨意,由耿南仲写了两封信,秘密派快马送往延州和府州,要鄜延路经略使张深和府麒路安抚使折可求相机行事;耿南仲在写旨意,宋钦宗望着刚刚回到开封城的张叔夜问:“卿家以为如何?”

张叔夜是不赞成宋钦宗这么做的,定北军在河北打得越凶,对汴梁越有利;不过那是宋钦宗兄弟的事,现在看也关系到皇统之争,张叔夜作为一个臣子自然不会多话,张叔夜谨慎地说:“王相已经决定将河北之地全部交给金军,大名府那些地方的举动我们暂时可以放一放,先解决汴梁的危机。皇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昔日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入巴蜀,就算关中胜负难料,也可以考虑暂去襄阳或者金陵。”

耿南仲手里的毛笔立刻停住了,张叔夜的主意就是变相的迁都,作为现在汴梁城中军职最高的一个将领提出这样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在委婉地表示汴梁难以守住。唐恪看见宋钦宗询问的目光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失京城重又复兴,正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可以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陕西和关中,征讨金贼,复兴大宋。”

唐恪原本命令各路勤王大军停止前进,现在金军打过来,唐恪心中比任何人都担忧自己日后的下场;唐恪自己打自己嘴巴是不可能的,可是两个太尉高俅在两天前死了,种师道已经不能理事,满朝文武都是唐恪的盟友,唐恪想找个背锅的人都找不到。

张叔夜提出避难,唐恪觉得是一个机会,至于关中之说只不过是为了显示与张叔夜的不同,唐恪心里并不在宋钦宗赵桓去哪座城市,只要能带着自己一起逃走就好。宋钦宗知道钱盖大军将至,不免有些心动,刚刚取代聂山的开封尹何栗一旁摇头说:“迁都动摇国本,现在看金军的疯狂劲头,两淮也不安全,况且太上皇还在润州,还是要求各路大军勤王为主。”

宋钦宗幡然省悟,自己之所以能登基还不是因为留在汴梁,到襄阳、金陵并没有走多远,金军随时都能追上来;真要是自己去了关中,一旦洛阳被金军占领,两淮江南必定不会听自己的,定北军又在太原,自己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宋钦宗立刻改变主意,拜何栗为门下侍郎,为了不让张叔夜等人再开口,宋钦宗以脚跺地说道:“朕要以死守社稷。”

皇帝要死守社稷,所有的臣子都闭上了嘴,耿南仲草拟完圣旨,起身说道:“臣愿意前往康王大营,催促康王进军。”

唐恪、何栗在心中大骂耿南仲无耻,康王赵构要是和张叔夜一样想进军,不用催促也会日夜兼程,倘若赵构存了其他心事,岂是你耿南仲一个人跑去就能有效果;耿南仲不过是看汴梁大事不妙,借着这个由头躲得远远的。宋钦宗反而没有任何怀疑,直接就同意了:“卿家辛苦了,你去对康王说,朕就指望他了。”

耿南仲轻轻巧巧地跑了,唐恪第二天跟从宋钦宗巡城却被老百姓围住殴打了半个多时辰,数以百计的官军都没有挡住气势汹汹的人群;唐恪兴许在那一刻是心寒了,脱身后就呆在家里再也不肯上朝,直接请求辞去官职。御史胡舜陟怒而弹劾唐恪,你好歹是宰相,怎么能耍赖呢?要不然就不要做宰相了。

唐恪依旧不吭声,宋钦宗于是让何栗出任宰相,以尚书右丞孙傅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曹輔签署枢密院事;何栗半个月中连升数级,一下子跳到宰相的位置,满朝愕然。何栗的做法就是向天下征求勤王军,让宋钦宗让康王赵构在山东、河北、陕西制置使钱盖在陕西六路、西道都总管王襄在河南府、东道都总管胡直孺在应天府调集军队,不管一切往汴梁会合。

种师道听说如此混乱地指挥,在病中上了一道奏章,认为与其这样与金军野战,不如坚壁清野,同时进攻河北;对西夏也不能不防,需要适当保留陕西的西军人数。这份奏章被宋钦宗和何栗有意忽视了,他们的眼中现在只有汴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