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八百七十六章 秋风萧瑟

钑龙 第八百七十六章 秋风萧瑟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仝再度拱手,小心地说:“李大人,我和宋公明兄弟相称,知道宋公明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巢泷前辈就更不要说了。我只是想提个醒,是不是他们觉察到朝廷的措施不对?”

李纲彻底懂了朱仝的意思,是担心朝廷再度失败,李纲望着朱仝,缓缓地说:“不排除有这样的原因,太原那边屡战屡胜,给我们的压力很大,但是河北的战事就是这样,双方相持之中,就看谁的底子厚。我认为宋公明他们的做法不可取,我们一定能击败金军。”

李纲没想到朱仝会不赞成自己,朱仝摇了摇头说:“李大人,滑州失守,现在所仗不过是黄河天险,呼延灼他们并不具备一战的能力,不管是金人从上游或下游运来船只,都可以轻松渡过黄河。”

李纲有些恼怒,以一个抓贼的来说这些战事做什么,稍微抬高声音问:“朱捕头意下如何?”

朱仝不卑不亢地说:“宋公明走的时候说,泽州离河北太远了,赶不上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哪怕姚古、种师中都是名将,战事堪忧。”

原来是来传话的,李纲心情稍微好一点,他欣赏直言不讳的人,眼前的朱仝就是比那个宋公明强;可是这样的局面不是李纲能改变的,要不然他这个河东河北安抚使就不应该在开封城里呆着。李纲谢了朱仝,放下帘子是一脸苦笑;朱仝望着李纲的轿子远去,不由得一声长叹,影子显得无比萧瑟。

宋公明是要朱仝一起走,只不过朱仝拒绝了,宋江是贴着景王标签的人,跟着景王去润州人之常情;但是朱仝不一样,那个纵横河朔的宋三郎已经死了,朱仝不想再变成任何人的附庸。汴梁的形势如此紧张,职责所在,朱仝不允许自己临阵脱逃;可是看出了李纲的紧张,朱仝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滑州,秋声楼,是当年欧阳修做《秋声赋》的地方,外面北风呼啸,楼里的书房燃着木炭,围着那张案几坐着三个人,金军的东路副元帅完颜宗辅,坐在欧阳修写文章的那张竹椅上,大宋的康王赵构和太宰张邦昌两人则坐在对面的木凳上。完颜宗辅听张邦昌讲解完《秋声赋》,忽然问赵构:“愿不愿意去太原?”

赵构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试探,望着完颜宗辅问:“你让我去吗?”七界

“不让,因为你根本不会去,太原现在名义上还是大金的土地,赵楷、杨志就是叛军,而你没有赵楷的勇气,舍不得那个所谓的亲王身份。”完颜宗辅不屑地笑了笑说:“我打算放你回去作为信使,但是要大宋愿意你回去,不妨你写一封信给李禄,我们大金要求和大宋隔河而治。”

隔河而治,黄河可不是就滑州和郑州这么一段,如果宋金真的以黄河为边界线,那么西起环庆军东到河北东路棣州的大宋土地,都全部要划给金国;到时候不仅东京汴梁,就是长安、洛阳、青州、济南这些大城市,都和金国隔黄河相望,金军随时能打过来。赵构和张邦昌完全明白了,金国的这个要价远远超过了上次的四地,是真正的大手笔,赵构回头问张邦昌:“我要去了太原,就是老百姓,不再是大宋的王爷?”

张邦昌叹了口气,完颜宗辅笑道:“赵楷和杨志是真英雄,不会同意我们条件的,但是你大哥应该同意,我派人送你回汴梁,就算宋钦宗不答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已经实际上占领了这些地方,就算撤军,随身也能打回来。”

赵构和张邦昌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就是有玄机在里面,赵构最后还是给李禄写了一封信,两个人都没想到完颜宗辅的真实目的;送信人是张邦昌的外甥吴何,李禄问起滑州金营的情况,立即派出斥候,斥候看见金军是在押送物资北返,李禄便断定金军抢了一把要撤退,现在是在继续逼迫大宋拿出更多的东西来。

前线的战况越来越糟,李禄回报金军有撤退的迹象让朝廷一阵喜悦,谁知道两天后传来消息,枢密院知事许翰误听到李禄的谍报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催促种师中进兵相州,甚至严厉斥责种师中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种师中得到许翰说汪伯彦沿途配合的保证后,留下辎重粮草,带领部队轻装出发,同时写信约定梁扬祖、杨惟忠两军分道俱进。

可是接到完颜宗辅派人送康王赵构回来的消息,汪伯彦、梁扬祖、杨惟忠全部去滑州迎接赵构,在相州等地连斥候都没有安排,结果种师中在卫县被完颜杲伏击,孤军一日五战,最终败北,退到离白径六十里处被完颜娄室之子完颜活女射杀阵前。完颜宗辅确实是把康王赵构放回来了,但是趁机伏击了李禄的营寨,李禄被擒。

朝堂上一片混乱,李禄是李邦彦的儿子,宋钦宗的伴读,十七岁高中进士,是宋钦宗最欣赏的臣子,李邦彦一派的人都说要议和;宋钦宗派路允迪、王云前去找金人商谈,完颜宗辅直接把人赶了回来,带来了画河而治的条件,要求再派一位亲王前去作为人质。

金人的态度不符合逻辑,要是想以亲王为人质,好好地把康王赵构放了做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击垮李禄的军队?早朝争论半天没有结果,宋钦宗赵桓召种师道、李邦彦、叶梦得、李纲等人被找来御书房问计,种师道抱病而来,再加上种师中死讯的刺激,面色苍白。种师道沉默半天,终于抬头问李纲:“让郓王回朝如何?金人放康王就是一个小计策,现在明显就是在拖延时间,他们南下的决心不会改变。”

种师道讲的回朝自然不是让赵楷一个人回汴梁,而是让赵楷在太原得到南方的物资与人员补充,带着大军回到汴梁;这个建议詹度提过,已经被宋钦宗当众回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