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八百一十五章 解惑

钑龙 第八百一十五章 解惑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退到泽州的姚古得知完颜娄室退兵是愣了半天,姚古也是西北名将,立即猜测是杨志、宗泽等人在云中出了手段,不过姚古可不会为杨志等人表功,只是上报汴梁,自己杀退了完颜娄室,伺机收复威胜军和隆德府。

原本是露脸的事情,只不过姚古的捷报迟了一步,丧失了原先的作用。汴梁方面姚平仲袭击金营失败,三千骑全军覆没,都统制姚平仲不知去向,宋钦宗罢免李纲、种师道,李邦彦正式主政,答应金人要求,宋军撤出燕云地区,割太原、河间、中山三镇给金人,相当于让出整个河北河东。

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朝廷这一举动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有什么差别,太学生们与京城百姓数十万人同时担心李纲等人安危,到皇宫前请愿,请求见种师道、李纲一面。宋钦宗一方面将李纲复职,一方面诏书催促军队镇压。种师道乘车赶来,与太学生见了面,众人才一齐致敬后散去。

李纲几天被撤职复职,满腹心酸不知道向谁说,可是种师道是病倒了,闭门谢客;李纲想了半天来到大相国寺,求见住持智清大师,李纲没想到的是,宋公明和金国使者高庆裔正在智清大师的禅房里喝茶,两人都是便装,看上去也是才到不久。智清大师微笑道:“大家都不是外人,我明白,你们三位都是想解惑而来。”

杨志当时让公孙胜带给郓王赵楷的五句话现在已经在高层流传,回过头看,杨志差不多是还没打就猜中了汴梁之战的结果,这种眼光让人不寒而栗。

智清大师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方外之人,既没有像郓王等人离开,也没有像种师道那样不信,李纲朝宋公明两人点点头,坐下问智清大师:“杨志既然能猜到,为什么不明说。”

智清大师给李纲斟上茶,语气平淡地问:“如果杨志当时要求李大人做什么,李大人会全部答应吗?李大人其实只要答应种老,也不会败得这么快。”

李纲默然,种师道是不准打仗的,种师道认为既然和谈就是和谈,种师道不同意割让三镇,但认为谈下去金国总会让步,只要种师中等各路勤王的大军到,完颜宗辅很可能就要一个体面的撤军就行了;可惜姚平仲报告说将士们都摩拳擦掌,李纲于是命令城内兵马听姚平仲指挥,宋钦宗也不提讲和了,天天派使者催促种师道出战。

不过李纲不能说自己也是委屈的,其实那一夜李纲根本没有预先得到消息,是半夜接到支援的命令仓促出战,谁曾想姚平仲劫营失利后一走了之,李纲被金人和主和派认为应对劫营负责。李纲默默地喝下一杯茶,根本体会不出茶中的苦和茶中的甜。宋公明叹了口气说:“听说杨志已经策反耶律余睹,正在进攻大同,杨志亲自领军已经收复代州,高大人,真的是你们运气好。”

李纲和智清大师都是一愣,姚古说金军撤退了,原来是北方出现了变故,高庆裔没有丝毫得色说:“宋大人果然消息灵通,所以我朝要求惩处童贯、谭稹、詹度、杨志四人,以郓王赵楷为人质,李相、唐相、张相都已经答应。”

高庆裔说的就是现在最起作用的三个宰相李邦彦、唐恪、张邦昌,李纲、种师道被罢免,李邦彦复出后坚决主张割地求和,一霹雳炮手发炮泄愤后竟被李邦彦下令枭首处死。唐恪与耿南仲等力主和议,主张放弃三镇求和,于是宋钦宗赵桓逐吴敏、徐处仁等出朝,任命唐恪为宰相。

张邦昌就更不用说了,和康王赵构在完颜宗辅的军营里作为人质,自然是对金人的要求说一不二;先前和议,钦宗表面上许割地赔款为筹码,但暗里使姚平仲突袭金营,基本是把张邦昌逼进了死路,张邦昌岂会不知?张邦昌晓得宋钦宗根本没有想让自己回来的意思,这次在金营就一口咬定突袭金营不是朝廷授意,挑唆完颜宗辅要求罢黜李纲等人。

宋公明摇头说道:“既然高大人如此有信心,到相国寺来做什么?”

高庆裔是吴乞买的特使,一天前才从河北赶来,不和大宋君臣见面,却跑到相国寺来,本身就是让人怀疑的一件事;高庆裔颔首说:“宋大人在河北、山东一手遮天,有些事也隐瞒不了,幽州统军萧高六和奉圣州节度使李师夔在涿州宋军的支持下兵变呼应,完颜希尹败退幽州,新州、奉圣州已被叛军攻克。请大宋派使者前往河北等地是完颜宗辅的事,我国打算以佛教为国教,请智清大师前往河北。”

“好棋。”宋公明拍案道:“贵国以佛教为宗,李士宁答应吗?还是李士宁已经被杀了?”

智清大师笑道:“高大人,请原谅,老衲也是凡人,不可能前往河北那种战乱之地。”

“战乱之地?”高庆裔是极度聪明的人,转念便明白了智清大师的意思:“大师是说大宋不会让出这些地区?”

智清大师点头说:“杨志其实让五台山转来一封信,认为战事一起,没有几年不算完,劝我去杭州另建寺庙,把相国寺的典籍尽数运往江南。为了说服我,杨志做了几种推测,其中一种就是现在的局面,杨志认为,朝廷只要答应割地,就是将百万黎民放弃,不论谁在当地都不会答应,就意味着战争不可能结束。眼下的形势高大人清楚,不说燕云,就是河北河东三镇,你认为他们会投降吗?”

高庆裔沉默半晌,勉强笑道:“如果大宋不增援,他们能守住这些地方吗?”。

宋公明冷笑道:“假如大同府失守,耶律余睹攻入上京呢?”

那就等于辽国复起,北方再次陷入两年前的三国争雄局面,高庆裔不信地摇摇头;外面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完颜宗辅的使者王汭和神行太保戴宗、神刀门门主徐若谷跟在知客僧后面快步走进来,一个个面色严肃。智清大师含笑问道:“出了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