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七百七十一章 平州捷报

钑龙 第七百七十一章 平州捷报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忽古、金大、金五、金八、银一、银二、智音和尚和十四位燕云殿阁主一战身亡,一千六百多契丹勇士报销,金城一夜之间轰动天下。详细的奏折到了汴梁,朝廷上下再次变色,从沈冲、王横、杨志等人不同的奏折可以看到,王老志并没有出手,杨志就在神霄派的帮助下大功告成。

何诉唏嘘道:“谋定而后动,萧忽古死掉不冤。”

杜万彻摇头说:“杨志还是藏了半句没说,辽国只有国主和燕云殿主才知道所有燕云殿成员的真实身份,杨志是在等朝廷的决定,看是不是从耶律延禧嘴里问出名单。”

宋徽宗一愣,转向元狄问:“真的有这样的说法?”

元狄点头说:“燕云殿的主力差不多损失殆尽,但是还是有几名高手活着,另外就是燕云殿在大宋和金国各地还有不少潜伏的人员,拿到名单就可以为我所用,或者一一清除。”

这件事功劳不小,风险不大,太子赵桓立即说:“可派李纲去金城,宣布朝廷旨意,拿到名单。”

太尉童贯不同意说:“耶律延禧可由朝廷封王,到了京城,感恩之下自然什么都会说,那样才不会勉强,才会说出来是实情。李纲前去,只会让耶律延禧心生不满,万一节外生枝,反倒不美。”

宋徽宗晓得两人之争只是为了掌控权力,没放在心上,就问何诉:“杨志是什么态度?”

何诉苦笑道:“沈冲说,杨志已经将此事交给了沈冲,杨志正在加紧编练人马,准备应战。”

“应战谁?”赵桓被童贯气得够呛,闻言厉声问道;何诉陪笑道:“王横在银一银二身上发现了金国的腰牌,杨志判断金国参与了这件事,金城失败,肯定还会在其他地方故计重施,为的就是挑起战火。”

“他疯了,金国现在都没有主事的人,阿骨打在闭关,吴乞买还在病中。”赵桓现在真的气不打一处来,想着日后自己登基,一定要把童贯、杨志这些装神弄鬼的家伙赶出朝堂。杜万彻低声道:“如果那些消息是假的,金国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赵桓正要争论,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梁师成差不多是跑进来的,禀告说:“平州大捷。”

平州大捷,和谁打仗了,童贯急忙接过梁师成手中的奏章,看完对宋徽宗禀告说:“是李纲发来的消息,张觉在平州击败金将完颜阇母。”

御书房顿时寂静无声,童贯与杜万彻的话言犹在耳,赵桓只感觉自己被狠狠地打了一记耳光,却无法找回这个脸面来。赵桓从洋洋得意的童贯手中拿过奏章,李纲说的比较详细,金国每占领一座城邑,往往迁移那里的百姓去充实黄龙府和渤海,民心大多不安,这次幽州等地百姓东迁,其实就是金国的一个手段。

原本宋金有百姓自愿居住的协议,但是经过高企弓等人的蛊惑变了味道,这次原本是不打算干涉,但是高企弓写信给张觉,要求张觉献平州等地给金国,张觉因为这件事认为高企弓要作乱,结果在抓捕高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过程中遇到抵抗,杀死了六千多乱民。

可还是有五千多人跑到了渤海,包括原来辽国宰相张琳父子,吴乞买抱病下诏讨伐,诏书说只对首恶分子张觉等人治罪,其余的人一并饶恕。完颜阇母率领一万金兵从锦州出发前往北润州讨伐,张觉的五万兵马屯驻在润州近郊,完颜阇母两次击败张觉,却在兔耳山作战时,遇到连天暴雨,被张觉埋伏的步军前后夹击大败,退回渤海。

按照李纲的说法,大宋做得有礼有节,还打了胜仗,赵桓的满肚怨气顿时化为乌有,笑着说了奏章内容,对宋徽宗说:“父皇,金国也不过如此,只要嘉奖前线,用不着杨志在应州惺惺作态。”

童贯和杜万彻等人心里飘过一片乌云,杨志既然在金城判断会开战,现在已经开战,那么杨志的其他判断会不会也是对的;童贯是下定决心只去太原,幽州的局势太过诡谲。宋徽宗父子正在兴头上,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加封为徽犹阁待制,并拿出白银六万两、绢四万匹犒赏军队;命令杨志、沈冲,将耶律延禧送到汴梁。

杨志接到八百里快马书信的时候,早就得知平州的战况,让沈冲、王横等人一起离开,为了以防万一,请林灵素、张如晦师徒同行保护;林灵素等人走后,杨志刚想松口气,就听到王老志有请。杨志来到王老志的小屋,意外地看见一个中年道士坐在王老志的对面,王老志笑着介绍:“这一位是薛道光,翠玄真人的弟子,和你一个班辈。”

杨志一愣道:“金丹门。”

薛道光是历史上的南五祖之三,先曾出家为僧,在长安开福寺顿悟无上圆明禅法,后来投入翠玄真人门下,薛道光长得很随和,笑着说:“杨师弟也知道金丹门,难得,我来了半个月,对杨师弟治理地方的能力和手段是佩服得很啊。”

杨志恍然大悟:“那天在驿馆外的人就是师兄?多谢。”

“不用,都是为了大宋的子民,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薛道光微笑着说:“我看过王师叔的太极拳,真的是奥妙无穷,杨师弟你是怎么想到的,还是另外有派别?”

杨志实话实说:“这是我一个刷把式的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原本就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法子,能够运入到武功中,王师是第一人。”

薛道光颔首笑道:“要是我想学,杨师弟是否反对?”

杨志摇摇头说:“这是家师的事,我岂有过问的道理,武学本来就是要发扬光大,才会越来越强。”

在大宋,不要说武术,就是一个工匠的手艺都是敝帚自珍,杨志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让薛道光大为敬佩;,笑着说:“那我就谢过师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