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626章 换人

钑龙 第626章 换人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笪净之现在可是茅山宗的掌教,地位尊崇,换做一般人早就感觉荣幸之至,说些久仰之类的话;李纲不是那样的人,神色不变地接过茶杯说:“不敢当,道长有事尽管说。”

笪净之微微一笑,坐下说:“我对谢石感兴趣,汴梁有两个人一鸣惊人,一个是杨志,一个是谢石;杨志的崛起还有脉络可寻,喝了那怪蛇的血后突然开窍,但是谢石什么都没有遇到,陡然间从一个平常的算命先生,变成叱咤江湖的人物,让小道大为好奇。日后还望李大人多关注这个人,有什么发现,能知会小道一声。”

李纲敢肯定,对谢石有兴趣的人不是笪净之,而是宋徽宗,蓝从熙和赵桓的对话已经传到皇帝的耳朵里,甚至太子赵桓去查哪些人出京的事皇帝都知道;但是笪净之大包大揽,反而让李纲有了活动的空间,李纲问道:“道长是看重了谢石什么?武功、师承、专长,还是身世。”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李纲差不多一下子就抓住了要点,笪净之笑道:“出身,谢石老家那一带近几十年出过两个与江湖有关系的大人物,李士宁、苏东坡,我很好奇,谢石和哪一个有关系。”

李纲慢慢喝下手中茶杯里的茶,宋徽宗和笪净之不得不承认,李纲属于那种心胸宽大的人,听出了笪净之的意思,晓得这件事事关太子赵桓和李纲自己的前程,但从头到尾,李纲端茶杯的手都没有抖一下。喝完茶,李纲放下茶杯说:“没问题,只是我和谁联系。”

李纲不喜欢佛道,世人皆知;要是天天与茅山宗跑老跑去,那怀疑的人绝不止一个两个,笪净之早有准备,含蓄地说:“范寥。”

范寥,字信中,也是一个江湖出身的传奇人物,少年时落魄不羁,一度在翟汝文的父亲翟思门下;翟思死后,范寥去了宜州,一年多以后黄庭坚病死,黄庭坚的亲友皆散去,范寥为黄庭坚办了丧事才回到中原。随后范寥投奔了张怀素,发现张怀素和吴储准备造反,得到好友汤东野的资助,跑到汴梁告发,张怀素和吴储被诛,范寥因功授供备库副使,汤东野为宣德郎御史台主簿。

有时候,一个人一辈子只需要做对一件事,范寥和汤东野的命运从此改变,摆脱了白衣的尴尬,虽然这些年升迁几乎没有升迁,但是在汴梁的官场上已经小有名气。李纲沉默半晌,摇头说:“换一个人。”

李邦彦眼中精光一闪,宋徽宗和笪净之都笑了起来,宋徽宗示意笪净之给李纲斟茶问:“有什么不妥?”

李纲坦然地说:“我在剑南的时候,听说范寥是蜀人,是黄庭坚的妻舅。”

宋徽宗三人一愣,他们自然知道范寥在民间的传说有假,林摅和余深都是做事仔细的人,当初审问张怀素的时候,特地派了三批不同衙门的官员前往宜州,查明黄庭坚死前的情况;发现黄庭坚死的时候,黄庭坚的外甥徐师川、好友唐次公、蒋津等人在榻前,只是因为范寥的亲近程度高于三人,才由范寥主持葬礼。

但是李纲一句蜀人,让三人措不及防,这可是当初没有调查出来的东西,李邦彦问李纲:“可有证据?”

李纲苦笑道:“要有证据我早就上报中书省了,我在剑南就是一个税官,道听途说而已,只是既然笪道长忌讳蜀人,自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宋徽宗端起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着,过了一会才说:“李纲,把听来的趣事说一说,就当我们消遣听段故事。”

李纲晓得自己随口一句肯定触及到当年的**,老大老实地说:“听说范寥与范祖禹同宗,只是范寥是长房一支,范寥本人在当地小有名气,曾经在成都中过笔试第二名,杀人逃走后才自称是润州人。”

李邦彦反而一喜,说道:“范祖禹的次子范冲正在御史台,此事一问便知。赵大官人,我去去就来。”

宋徽宗点点头,李邦彦起身去找范冲询问,宋徽宗才对李纲二人说:“当初张怀素一案中,有两个疑点,一个是张怀素说范寥去宜州,是受张怀素之命,怂恿黄庭坚谋逆;第二个就是,张怀素、吴侔和吴储至死,也没有说出张怀素的来历。”

李纲两人一听就懂,黄庭坚的身份如果参加谋逆,那影响力将会成倍增加,这件事在黄庭坚死后,基本上是死无对证;不过要从江湖人角度来分析,张怀素的话有几分可信,范寥当初投靠张怀素,难免有投机心理,或许到后来发现张怀素等人的谋反根本成不了气候,才趋利避害,上京告发洗白了自己。

不过张怀素一案牵扯到蔡京、蔡卞等大批的官员,范寥告发有功,林摅急着了结案子保住与张怀素交往的官员,自然采取信任范寥供词的做法。但是现在有了李士宁的消息,似乎一下子又勾起了宋徽宗赵佶的心思,李纲和笪净之都没有说话,三人各有心思;反倒是外面谭名广心思敏捷,进来问了宋徽宗一声,要伙计上了四份点心,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李邦彦很快回来,带来了准确的消息,范冲面对宰辅,不敢隐瞒,李纲听到的传闻没错,范寥还真是范祖禹的族人,只是他一口气把家产卖光又做了逃犯,当时被家族出名,连他姐姐都不准认他;等范寥后来做了官,他姐姐已死,族人不好意思改口,范寥也是洒脱,人前人后自称是润州人,这件事差不多都忘了。

不错的理由,说明范寥也不是故意隐瞒籍贯,但宋徽宗还是采取了李纲的建议,换做文伯虎联系,让李邦彦等人继续喝茶,自己先走了;宋徽宗心中毕竟放不下,下意识地去找王黼商议,相对于李邦彦,宋徽宗赵佶更相信王黼,正好最近在传言,说王黼家中的堂柱上长出玉芝,宋徽宗也想一睹为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