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616章 身份确定

钑龙 第616章 身份确定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赌慕容乾不是那种做事周密的人,只不过大名府远离西夏战场,很多人没有在意这些罢了;慕容乾长时间不出事,只是运气,却会让他和手下人忘记了危险,所以杨志相信一定能找到证据。只是杨志没想到石摩劼的收获会如此丰硕,不仅有相关的官员与慕容乾往来信件,还有西夏国的最新命令,竟然是西夏文的,要求慕容乾弄清楚宋军的动向,争取与双龙会联系,慕容乾的身份是质子军的千夫长。

石摩劼做了三份备份,让文无章亲自送原件回汴梁,徐处仁早已根据这些信向各地发出缉捕令。换做童贯等人,兴许还要考虑大名府经太原到夏州走私线的价值问题,看能不能榨取出来一点好处;但从徐处仁的角度,这些人都该死,利益根本不在考虑的范畴。

徐处仁认为自己的利益已经足够了,慕容乾是盐商,潘姬婷掌控着大名府的茶叶生意,都是身价丰厚的人;这次徐处仁虽然认为石摩劼的动作有杀鸡取卵嫌疑,但是可以应付童贯的需求了,不骚扰百姓就好,至于石摩劼做的手脚,徐处仁反而不在意;徐处仁在意的是石摩劼对潘姬婷的处理,直接废了武功,关入女牢。

童贯渡过黄河,得知闻达杨志石摩劼在大名府大开杀戒,童贯立刻下令就地驻扎,等待辛兴宗的江南人马跟上来;梁世成百思不得其解,出面问道:“大名府现在乱局,正需要太尉前去镇抚,以安人心,何故在此停留?”

童贯不屑一顾地说:“西夏质子军不过五千人,千夫长腰牌何等重要,杨志他们会跟上这条线索,但是陆满楼慕容乾都是走的高太尉的路子,我不想高太尉误会,反正迟上三天也能跟上大军,不急。”

蔡攸看明白了,童贯那是怕高俅,他不前进,刘延庆就不能前进,这个案子三天后,杨志石摩劼就会做成一个惊天的铁案。根本没用三天,第二天的八百里传书是文无章亲自送来,童贯就明白大局已定,看完证据,童贯就让文无章迅速前往汴梁通报;梁方平听说石摩劼还抄到了潘姬婷和慕容乾府中的信件,纳闷地说:“他们这么大意,看完信都不销毁?”

童贯心说,换谁也不会把信毁掉,除了那些彼此完全信任或者有信仰的人,留不留信无所谓;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信是日后彼此约束和利用的利器,别说不出事,就算出了事,也可以逼得同党没有后退的机会,不得不全力以赴共赴危难。

不过从大名府传来的消息有些意外,杨志在铲除了大风镖局的第三天,与徐处仁见过面以后,便带着手下去了雄州,很干脆地任命邓乞丐为牙行和铁匠铺的掌柜雷横为马行掌柜。童贯击节赞叹:“厉害,这是告诉大名府的人,他还会回来。可谁要是伤了邓乞丐,巢泷岂会善罢甘休。”

蔡攸颔首说:“杨志还和我十九妹大圆和尚等人见过,此人倒是圆滑,比周侗难缠。”

王焕赞同说:“杨志狡诈,在下坯宣诏的时候能伤了宋三郎就是例子。”

王焕因此保住了淮阳军没有丢失,被朝廷嘉奖,因此对杨志一直心存感激。刘延庆不悦地说:“雕虫小技。”

只是王焕的职务虽然不如刘延庆,却是军中宿将,资历不在刘延庆之下,刘延庆也不敢把话说重。童贯呵呵笑道:“兵者,诡道也。只要杨志的运气够好,我们在幽州才能大有作为。可是你们说,杨志为什么不等这个案子结束再走?”

蔡攸立即明白了童贯的担心,怕杨志是另有线索,到雄州去折腾了,大有作为,但是这样每次查出来的案子都牵扯到大人物,相信每一个上司都是提心吊胆。官场上就是这样,不是你做的事够多就好,要是得罪了人够多,不被赶下台就是强者。

王禀拱手说道:“杨志似乎在为某件事做准备,在我们眼里也许无关紧要,但是杨志看得很重。”

王禀在童贯手下是属于有头脑的人,他其实想说杨志不在乎一个指挥使的官职,但是看王渊刘光世等人眼中不屑,就没有再说了。杨志对于西夏的线索是所有人心中一个谜,刘延庆憋了半天,还是出言询问蔡攸:“蔡相回府,太师可有交待?”

刘延庆久在边疆,不清楚蔡京和蔡攸父子早已成仇,只是按照一般的想法,父子间就算有隔阂,潜龙是一张王牌,蔡攸既然出征,蔡京岂有不说的道理。蔡攸厚着脸皮说:“家父没有徇私。”

众人在心里一阵鄙视,就是蔡京没说,往深处想就是蔡京不信任蔡攸;童贯摇头说:“潜龙在辽国,西夏的线索应该是杨志获得的,他手下不少人西军出身,兴许是有人认识慕容乾,有的时候是运气,有的时候是对手做事不周密。”

文无章快马到了汴梁,消息立即传开,勾结西夏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偏偏再次牵扯到执掌三衙的太尉高俅身上,还有开封府尹梁子美;得知自己儿媳妇是西夏奸细,梁子美差点一头栽在地上,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好在宋徽宗心里跟明镜一样,潘姬婷是梅花门的人,做的事与梁家没关系;但是御史们不干,梁家直接或间接帮了西夏人忙,潘姬婷到底从梁子美那里得到多少朝廷的情报,那是不可估量的,梁子美最后主动辞职。

这一次高俅已经没有办法往儿子头上推了,陆满楼身为禁军教头,竟然人不在汴梁,高俅实在是难辞其咎。御史们一次又一次地上书,尤其是在梁子美辞官后,整个事件被推上了一个**。高俅也确实说不清楚,他是被利用还是勾结西夏,反倒是太子赵桓,表现出不可小觑的气量,坚信高俅就是贪财,要高俅再拿十万两白银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