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508章 石中有玉

钑龙 第508章 石中有玉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月娥手一展,掌中已经是鲤鱼图,红色的鲤鱼在画上遨游嬉戏,穿梭于水草岩石螃蟹的周围,仔细看过去,五十五条鲤鱼,竟然没有动作相似的,每一条鱼的游姿都是那么独一无二。佛印大师对画面的控制力极强,就算杨志不懂画,也看出来佛印大师想表达的就是一个空字,杨志看了一个时辰,闭上眼睛想了半天,睁开眼睛问:“一招?”

柳月娥抢着问:“说说看。”

杨志低声说:“传说中的天机变,一招无穷变,五十五条在游动的鲤鱼,看上去向四方游动,其实最后都是游向一个位置,鱼群游动的时候完全是攻击的姿态,空白处就是可以变化的余地,鱼群要是改变先后的顺序,那就是千万种变化。”

“不错。”柳月娥称赞一声说:“前面两关都过了,大师,既然你来了,不如你带杨志进去看,我们夫妇替你们护法。”

鹤珞大师笑呵呵地说:“不用护法,我们一起进去,万一有什么情况,彼此也要有个照应。”

杨志更加想离开,以眼前三位的能耐都心有余悸,可想而知,那要看到的东西,是何等的让人心惊。可是陈季常三人把杨志夹在中间,杨志晓得不去不行,并且杨志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去看看,看看苏东坡到底有何种手笔。

杨志没想到机关还就在魏公祠里,真的是隔行如隔山,陈季常不知去角落动了什么,地面上就出现一个入口,四个人顺着台阶走下去,是一个封闭的石室,里面就是一个四四方方一米高的无字碑。陈季常介绍说:“苏东坡在海南知道了这个石室,他解出了其中第一段的秘密,但是他那时已经身体支撑不住,佛印就安排了虎符联系人,侯蒙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能力品行都是上上之选。”

杨志扫了一眼无字碑,正要开口说话,猛然感觉看见了一个幻觉,无字碑似乎有了一张脸,在对自己笑;杨志举起火把走过去,仔细端详抚摸这个碑,碑面竟然有玉的手感。杨志双手在无字碑上一寸一寸摸过去,甚至让陈季常搬起石碑摸底面,没有很明显的差异,杨志问陈季常:“前辈,苏学士解出的第一段秘密是什么?”

陈季常愣了愣说:“苏东坡说石碑有关于曹家的一个秘密,我们也看到过石碑显灵,露出人脸,可是惭愧,十几年参悟下来,我们夫妇武功大增,可是没有参透无字碑的玄机,有的时候,天赋真的很重要。”

“那就毁了它。”杨志话音未落,已经一刀震在石碑上,石碑溅出一层碎片灰尘,几块大的石片裂开,竟然露出一片光泽,是白玉佛头的一角,在火把的照耀下,分外醒目。陈季常三人一怔,柳月娥叹道:“原来如此,石头中竟然藏着玉佛。”

“缘分。”鹤珞大师一声叹息,杨志笑道:“大师不必遗憾,这佛头虽然只露出这么一点,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玉佛和石碑不是一体;依我看,应该是玩玉石的高手,耍是一个玉藏玉的手段。陈前辈,秘密已经知晓,晚辈告辞。”

“哎,杨志。”陈季常神态放松地说:“你来侯集对了虎符,这石碑就是你的,所以那玉佛也是你的。”

杨志停住脚步说:“那我就把这尊玉佛送给别峰寺。”

“绝顶无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佛印师父死后,别峰庵改为焦山别峰寺。”鹤珞大师手掌轻抚石碑,只见石碑一层层化粉尘落下,佛像终于露出真容,一个和蔼可亲的胡僧拈花微笑;鹤珞大师伫立良久,一声叹息:“是汉代的玉佛,可惜与别峰寺无缘,杨施主,多谢了。”

杨志看看佛像,又看看鹤珞大师,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陈季常解释说:“佛印大师师从云门四世祖延庆子荣,别峰寺现在信奉的是云门宗,云门宗的经义不相信拈花微笑的故事。”

云门宗,云门文偃禅师在韶州云门山大觉禅寺所创,故得名为云门宗,讲究的是“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他们不仅认为二十八祖没有根据,而且连带指出禅宗所传“拈花微笑”“只履西归”“立雪断臂”等故事也纯属虚构。像佛印大师那样不忌酒肉,放在禅宗早就逐出山门了。

陈季常解释完,杨志无奈地一笑,呆了呆说:“那就和朝廷说,是苏学士献给皇上的,看能不能让苏过他们的处境再改变一点。”

陈季常笑着点头说:“杨志,你是真的不爱财。”

这尊玉佛价值不菲,杨志从头到尾都没有仔细观瞧,分明是每当一回事;杨志笑着说:“这是小钱,我现在是没时间,要不然一年挣个几万两银子没问题。陈前辈,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们,我先回去给侯蒙大人送个信,你们帮忙护送玉佛入京。”

“朝廷的赏赐除外,你送我们两百斤白糖。”柳月娥一口报价,这玩意只有杨志的作坊有,不开口实在对不起人,况且柳月娥也相信杨志说的,他能挣到钱;陈季常自然没有意见,笑呵呵地说:“亳州洛阳都传遍了,说你鼓捣出的白糖真的白如雪霜。”

先前还有人说在侯集一呆十几年,可是时刻掌握着洛阳的消息,杨志无话可说,只有点头答应;第二天通知当地官府以后,杨志便先回了汴梁报信,鹤珞大师来时骑着马,跟着杨志一起进京。走在路上,鹤珞大师忽然问道:“那首欲说还休的词能不能说一遍完整的?”

杨志看了看鹤珞大师,颔首说道:“这是家师所作,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鹤珞大师记忆力惊人,反复吟诵几遍说:“杨志,要不是你的生涯不是秘密,我还真的以为你是苏东坡的弟子,蔡京有你这样的门生,也不知道是大宋的幸与不幸。”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