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478章 特别的封宜奴

钑龙 第478章 特别的封宜奴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天的封宜奴很特别,她穿了件水红的薄衫、天蓝的褶裙,乌黑的头发光滑如缎,插了一个飞凤的银簪子;看见赵楷和杨志,封宜奴浅浅地笑着欠身问候,把两人让到里面,已经坐了三位客人,赵楷介绍,年轻的两个人分别是李若水和邓肃,年长的是名士杨时杨龟年。

李若水是个方正的人,看上去很聪明,但是又黑又硬的头发表明,他是一个认真负责不轻易改变主意的人;邓肃有几分像蔡京,一等一的帅哥,那种藐视天下的眼神藏在和蔼的笑容里。杨时则淡雅得多,穿着青色的长袍,从容地端着一杯茶水,看见郓王赵楷也只是微微地点一点头。

三个人对于杨志,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欢迎,都是很有礼貌地笑了笑,看得出来,和赵楷都很熟,在外面真的是没有那么多讲究,像朋友一样相处。封宜奴亲自去侧屋拿过一只白窑的小罐,将铜壶里煮好的茶水倒了小罐,放进一个摆了硝石的铜盆里,封宜奴浅笑道:“今天才知道做冰是何等的简单,杨志你一番话,恐怕汴梁的硝石就会脱销。”

杨志笑笑说:“夏天已经过去,需要冰的人大为减少,这个季节硝石即使脱销,也是后面做烟花爆竹的缘故。”

杨时也笑道:“封姑娘,我们是来欣赏你茶技的,不是让你随便弄点茶水来糊弄我们。”

李若水一本正经地说:“无碍,都是朋友,说事情最重要。”

郓王赵楷坐在了最上首的位置,问邓肃:“江南情况如何?”

邓肃去年上书了一片奏章《花石诗十一章并序》,批评朱勔、蔡攸那些借献花石纲以营私利的阿谀奉承之徒是“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其中两句诗写道“但愿君王安百姓,圃中无日不东风”;王黼、蔡攸看了大怒,将邓肃逐出太学,贬回故里。邓肃摇头说:“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赵楷无言地点点头,停了一会又说:“战事一开,很多事都不受约束,邓肃,你到汴梁打算怎么办?”

邓肃淡然地说:“等待时间。”

这也是邓肃无可奈何的话,他到汴梁是为了躲避家乡的战乱,并不指望能怎么样;太学回不去了,郓王赵楷的府邸也不合适,邓肃能做的还真只有等待。赵楷低声说了一句:“杨志,邓肃住到你那里如何?”

杨志呵呵笑道:“我没问题,贝松林马上要住到铁匠铺去,邓肃要是不嫌弃,就住在杀猪巷我家里。”

杨志清楚,邓肃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但是自己要是不答应,得罪赵楷不说,还会被太学一帮人攻击;不过杨志现在已经是个小官了,邓肃住进来就会被其他人误会,杨志不敢确定邓肃是否愿意。杨时颔首说:“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杨志也住过太学,是进士出身,就当照顾一下学弟。”

一屋的人都诧异地看着杨时,杨时什么人,程门立雪的至诚君子,现在也会说这样转弯的话了,果然人都是会变的;李若水感慨道:“我原来以为只有我变了,没想到所有的人都变了,邓肃变了,杨时也变了。”

封宜奴给杨志和赵楷斟上茶,笑道:“今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县官吏,莫不以欺诞为能事,而未有以救之!免夫之役,毒被海内,西城聚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前此盖尝罢之,诏墨未干,而花石供奉之舟已衔尾矣。今虽复早前令,而祸根不除,人谁信之?”

这是杨时激愤的名句,一度为天下人传诵,在封宜奴的嘴里念出来别有一番滋味,杨时苦叹一声说:“封姑娘不用刺激我,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就看童太尉在江南进展如何,百姓何时能再度安家乐业?”

杨志抿了口茶说:“不出半年大军就可以收复杭州等六州,最多一年便可以结束战争。”

杨志是屋内唯一一个武人,自然没有人来抬杠;封宜奴指了指邓肃,浅浅笑着说:“邓公子,给一句痛快话,杨公子还等着呢?”

邓肃早已失神,闻言才醒转,忙道:“我没有问题。”

杨志点头说:“邓肃,在太学我算你学长,我的经历你也知道,被逼得逃到辽国,但是我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也一样,你和杨龟年不一样,他是做学问的大家,讲究的是义理,你是要替天下操心的人,那么你的眼里应该只有天下,个人荣辱得失算得了什么,要学范仲淹。”

邓肃一怔,起身理了理衣服,朝杨志施礼说:“多谢杨兄指点。”

“几位相公先慢慢品茶,奴家去安排酒菜。”封宜奴看了看已经有点不对的气氛,轻步出去,留下一阵余香;杨时轻啜了一口茶,闭目细品了一番茶香,睁开眼问杨志:“人言可畏,如何对待?”

“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杨志很随便地说:“这是大趋势,哪怕穷人恨世风日下,富人怕恶客骚扰,都无法改变这个情况。我是商人,来来往往,只为逐利,其他人未必逐利,可能逐的是名,可能逐的是权;但是这样才正常,有的事总需要人去做,只是看,是不是对朝廷有利,是不是对百姓有利。”

在杨志的印象中,杨时后来与蔡绦的关系不错,也推荐了不少人做官,莫非杨时从杭州回来就有了想法;不过也不奇怪,这个时候的人认为战乱是最糟糕的一种生活,王黼身为宰相,自然是被认为不称职的,杨时要想参与改变朝政,也只有走蔡京这条路。

杨时沉默半晌,都没有说话;赵楷等人也是各怀心事,埋头品茶,悠悠然不知过了多久,封宜奴掀开门帘回来,一个个才恢复了平时的模样;不多时,丫鬟送进来八个装着菜蔬的白窑瓷碟,封宜奴又取出珍藏的一坛酒,几个人便谈论起文章,划起酒令,闹了个把时辰才散。封宜奴今天说话很少,始终静静听着,偶尔说一两句,调节气氛。

离开的时候,封宜奴没有要赵楷的银子,而是对着杨志说:“白糖。”

赵楷大笑,直说和自己没关系,杨志承诺会送十斤白糖过来才脱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