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374章 乱上一阵

钑龙 第374章 乱上一阵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已经知道问不出红货的主顾是谁,但是杨志明白,如果自己三人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安阳盟的麻烦就来了,自己的麻烦也来了。杨志对朱武说:“朱兄,我们动手早了点,李立等人看见你拿了人参,后面我们的麻烦不小,宋江那个人很可能会弄出花样来。”

朱武笑了笑问:“你打算怎么玩?”

宋江现在是反贼,很容易就找个理由把水搅浑,问题是宋江能做,杨志也能做;杨志笑着说:“自然把这件事公开,如果西夏的腰牌被人发现,立刻就有人会猜测是安阳盟与西夏人的交易。这枚金箔就是我们以后的立命之本,安阳要乱上一阵,我们去濮阳,还要干上一笔大的,梁子美的生辰纲该到了。”

宋江造反才会让生辰纲改道,不敢从水路走,只能走济州濮阳,晁盖等人应该拥有大名府的内线,才能准确逮到机会,就是不知道这一世是不是这样。朱武和四鳍一听杨志解释了生辰纲的由来,立刻就懂了,无论梁子美还是沿途的官员,都承担不起这件事的后果;有这样的底牌在手,杨志要是想让他们帮忙上点奏折什么的,肯定能找到人帮忙。

朱武反应极快,联想到杨志的出身和经历,问杨志:“刘延庆曾经说过,你和蔡京、王厚的关系极好。”

那是公开的秘密,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杨志自然晓得瞒不过去,苦笑着说:“蔡京是我中进士榜的老师,我父亲是王厚的战友,包括狂龙卓厉,也是王厚的旧部,可惜卓厉与虎谋皮,结果落入了童贯的圈套,现在还在大名府的监狱里。朱兄,饭要一口口吃,你要是愿意,我就来说说我的打算,这关系到一个叫晁盖的人。”

杨志说了晁盖、吴用等人的情况,四鳍和朱武听了眼珠子都瞪得老大,晓得晁盖这个人不稀奇,晓得晁盖会去打劫生辰纲也能理解,但是像杨志这样晓得每一个细节那就是骇人听闻。杨志虽然自己打了马虎眼说,一切都是猜测,消息不见得准,但是朱武两人明白,光是一个地点濮阳,就已经是多不容易的事。

两个人都不由自主猜测杨志身后的大人物,就像一个局,杨志一方知道大概的格局,那种微小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就像马上的濮阳之行,哪怕杨志抢不到生辰纲,但是既然晓得晁盖的掩护身份,那么后面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虽然不能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一旦谈不成,逼得晁盖走投无路,是件轻而易取的事。

尤其让四鳍兴奋的是,杨志说晁盖在大漠寺呆过,四鳍很想看看,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四鳍回想了一下,大漠寺的汉人很多,没出家的修行者也不少,但是就是没听说过晁盖这个名字。杨志拍拍四鳍的肩膀说:“大师,没必要那么着急,我相信,不出两个月你就能看到真人,现在,我们要给安阳盟再施加一点压力。”

宋江在齐鲁大地卷起一道道狂潮,黄河以北一夜之间成为宋江的盘中餐,到处都是以宋江名义打劫的山贼,从大名府到孟州无处不包括,光是安阳一地一天之内就发生了十七起劫案,安阳盟损失惨重。

其中最为激烈的一战却不是宋江的手下,而是青面兽杨志做的,安阳盟从西夏进的一批青盐被杨志打劫,随行的十二名高手全部被杀,青盐被抢走大半,其余的都扔在地上,但是十二人身上的红货全部被杨志抢走,最让人吃惊的是,竟然还有四名大盗在附近,可是全部被杨志杀了,杨志留下了一封信,说四人是极乐堂高手,有西夏军腰牌作证,安阳盟与西夏勾结。

这让安阳盟受不了,周侗的身体已经变差,只问了一句话:“王明,你一直去西夏做生意,拿的是什么货?”

王明叹了口气说:“我从高唐进的是灵药,安阳盟这次进的是黄金。十二个人每人装上一个。老哥,你不用说了,只要杨志这次返回红货,我就退出安阳盟。”

周侗摇头说:“你难道还不明白,你们与双龙会、伏虎殿、大漠门联手,才是招祸的原因。实际上他们的势力都在北方,对你们帮助不大,眼下打头阵的是你们,所以杨志就是要一个个杀掉,让你们的联盟瓦解,你不要以为杨志是一个人,灵猫背叛了杨志他就没有帮手,白马寺、少林寺、清凉寺岂是你可以揣测的,听我的,现在就退出安阳盟。”

王明听到周侗报出来的寺名,顿时心如死灰,这三座寺庙可都是武林重地,任何一个也不是安阳盟可以抗衡的。陈广诧异地问:“杨志有这么大的背景?”

大名府联合附近四州出兵讨伐,小李广花荣倒戈,宋江夜袭官军大营,济州团练使吴琼、东平兵马都监闫明战死,官军死伤无数,被宋江从容遁去。

朝野为之惊动,河朔、山东、河北为之震动,所有的注意力都聚集到宋江这支匪徒的身上,其余罪犯的通缉一下子抛在了脑后。快活林的事情也变得简单多了,孟州府收到了一纸告发信,说流云榭与宋江这伙流寇有染,流云榭得知消息后,主动联系施纶,在收到五千两银子后,就放弃了快活林离去。

五千两银子只是一个面子,与快活林的规模价值不成正比,施纶自然识趣,趁机运作武松施恩出狱,让快活林有一个缓冲期。孟州上上下下心知肚明,一个个收了钱后,把文字做活络,证明武松两人只是误会,最后报知府赵有开核准,无罪释放;赵有开是个雅人,收了施纶一方端砚后,盖上官印认可。

赵有开其实心里不痛快,主薄文伯虎现在受到了朝廷赞许,其实就是对他不重视这个情报的指责。文伯虎因此被调回枢密院参赞军务,吏部连装模作样的过程都没有,不与孟州打招呼,直接一纸军令就解决了问题。殷鉴一直站在旁边,他没有对赵有开的行为有所不满,现在这些江湖恩怨就是累赘,少一样都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