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156章 一潭沼泽

钑龙 第156章 一潭沼泽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志有些懊悔,当时应该找沙净仔细问一下才行,只不过那时候要装作对天师令茫然无知,所以杨志故意没问;现在看,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志随后练了一会功,在三更天才入睡,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听到外面人声嘈杂才起来;等杨志梳洗完,就看见惠洪和尚带着一名金兵从外面走进来。

小院里阳光明媚,草地上已经开了一朵蓝色的小花,杨志随口问:“和尚,去哪儿了?”

在外人眼里,蓝彬的年纪比惠洪和尚大,这么叫没什么不妥,惠洪和尚笑眯眯地说:“蓝大侠,贫僧去了一趟白塔,都说那里风光好,有灵气,我看还真没什么,说到底,只不过是一座它罢了,倒是大佑寺的香火好得令人称奇,几乎不在洛阳白马寺之下。”

白塔在城西北,离西街并不远,是大佑寺的产业,也是辽阳城标志性建筑,比辽国上京的塔还高,眼下算得上一个旅游观光的场所。如果大佑寺的香火真的能比上白马寺,那就是相当不错,白马寺建于汉代,是中原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几度战火几度重建,至今香火不衰。

杨志露出一脸不信的表情说:“惠洪,说夸张了吧?”

看杨志如此反应,惠洪和尚愈发显摆:“和尚没有说谎,大佑寺的善缘全在白塔,那座白塔巍然云天,由上而下可分为台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六部分,向上渐缩,须弥座外面青砖雕有斗拱、俯仰莲,塔身每面置砖雕佛龛,龛内有坐佛。两侧砖雕胁侍足踏莲花,双手捧钵,或持莲合十,神态可掬;龛上宝盖璎珞四垂,左右上角飞天飘然平飞,真正的流光壁汉,不比龙门石窟差。”

杨志笑笑说:“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真想去看看。”

惠洪和尚摇头说:“你现在哪有机会,只要暗杀一案不破,你是根本出不了客栈门,不像和尚,和蜃楼府的人一样,来去自如。”

杨志晓得惠洪是在暗示自己闹事,可是杨志既然知道惠洪另有目的,就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做冤大头;最起码在惠洪亮出底牌之前,杨志必须赌,惠洪不会也不敢把真相告诉不错和尚。不错和尚与吴乞买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惠洪和尚没有在第一时间汇报这件事,只要杨志说出一些证据,惠洪与他的同伙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有金兵与客栈的伙计站在一旁,阳光下,杨志和惠洪都在微笑,惠洪从金兵手中接过一件皮衣,示意所有人退下,自己和杨志在两把椅子上坐下。看四周没人,杨志感受着太阳的温暖,问惠洪:“你和不错和尚不是一条心,到辽阳做什么?”

惠洪不经意地看着月亮门方向说:“你没有必要知道,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害你的。”

杨志自嘲地笑笑:“应该说,到现在为止你还没害过我。”

惠洪停顿了几秒钟说:“你在恶劣的环境太久,像不错和尚一样阴郁,还多疑……”

杨志没有愤怒,晓得惠洪这个花心和尚说的没错,苦笑着说:“那就是一潭沼泽,没有人能保持本性,我当然也是一样。我无法对可能置自己于死地的人态度暧昧,你花心和尚出了名的不动声色地杀人,够狠够绝……你在想什么?”

杨志看出惠洪根本没在意自己的话,懒洋洋地似乎在开小差,惠洪和尚睁大眼睛说:“眼见为实,刚听说女真的时候,我和郭天信都以为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只有蔡京那个老狐狸如临大敌。尤其是在宫廷的会议上,所有的元老都不赞成联合女真,哪怕蔡京、郑居中等人是政治上的死敌,意见都出奇的一致。我来了,还没找到谜底,但是看到,金国越来越有实力。”

杨志有些明白了:“你和我一样,逃到东北是为了保命,但是看到金国有了足够吞噬辽宋的实力,所以你想做点什么。”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惠洪很满意地说:“我看到你,就感觉老天还没有抛弃大宋,杨志,我们是同类,我们血管里还留着汉人的血,还记得中原才是我们的故乡。你现在在辽国为官,正好可以帮助我,跟我联合,毁了双龙会。”

还好,不错和尚有着理智,没准备靠着两个在宋朝失意的人毁了金国,只想剪除金国的爪牙双龙会;杨志压低声音说:“双龙会可是宋金两国官府暗地里设置的机构,你认为我们有机会吗?”

惠洪保持着足够的警惕,暗运功力查看院内外无人,毫无保留地说:“没有机会也要做,不错和尚那个赵世居儿子的身份不是假的,他如果雄心够大,回到中原去推翻宋徽宗那个昏君,我绝对支持他。可惜不错和尚没有信仰,只想靠着金国的力量,在燕云十六州做一个儿皇帝,那是对大宋最不利的局面,最后得利的还是金国。”

杨志不由得对惠洪刮目相看,能有这样的眼光和这样的胸怀,难怪郭天信会引以外援,和蔡京死磕;不错和尚如果能占据燕云十六州,关系到皇帝的宝座,宋徽宗父子绝对不会和不错和尚相安无事,而战事一起,不错和尚的身份就成了很重要的一环,毕竟他是赵匡胤这一支的人。

自从赵匡义做了皇帝,斧声烛影的传说就在大宋流传。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赵匡胤驾崩,宋皇后让太监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谁知道赵匡义已在宫中;赵匡义随后接替帝位,改元太平兴国。

一百多年来,赵匡胤一支不知道有多少怨气委屈,谁知道不错和尚振臂一呼,有多少族人会与不错和尚结盟;中原已经民怨沸腾,委实架不住这么一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