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钑龙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两线告急

钑龙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两线告急

作者:白云客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豫称齐王的消息一传出,杜时亮和秦桧只能悻悻返回汴梁,将一切汇报给康王赵构,赵构沉默半晌,阴沉着说:“难怪三哥与杨志一直坚持认为,宋金不可能达成协议,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金人会来这一手,难怪我们始终处于下风,杜时亮,你整日与金人打交道,难道一点都没有听到风声?你让我怎么向父皇交待?”

赵构出身皇室,自然明白,任命一个异姓王的事情绝不是三五日就可以决定的,尤其是像刘豫这样立国,其中的利益分配的争执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决定不了,恐怕赵楷那边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消息,只是这样的事情不能信口开河,所以一直说得很委婉,那首诗其实就是一个药引子。

杜时亮不慌不忙地看看秦桧说:“据说完颜宗望不大赞成此事,一切都是完颜挞懒主张的,秦大人原来就在完颜挞懒身边,连他都不知道这件事,说明保密的程度极高,我们下面的细作打听不到也属正常。”

杜时亮表面上答非所问,在替秦桧等人开脱,可是谢亮、梁扬祖等人一听就懂,杜时亮在暗指秦桧就是金国的奸细;秦桧两榜状元,哪能听不出其中意思,急忙自我辩解道:“杜大人慎言,下官那时候只是金人的奴隶,怎么可能接触到这样的消息?”

杜时亮冷笑一声说:“秦大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哼哼。”

赵构的眼光犀利起来,杜时亮的提醒让他忽然体会到自己的处境,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现在刘豫称王,是在挑战大宋的正统性,秦桧的主张几乎就是在配合刘豫的行动,打大宋的脸。而当时为了和谈,秦桧的主张是他康王赵构上报给宋徽宗的,还做了赞成的评价,要是宋徽宗追究起来,赵构能想象自己的下场。

赵构大喝一声:“免去秦桧官职,上报父皇。”

秦桧同样冷笑一声,主动摘下了自己的官帽,这个时候离开汴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金军很快就会打过来,秦桧可不想再去一趟幽州;至于做官,秦桧的关系还是在杭州,宋徽宗兴许短时间内不会用自己,可是一旦宋军战败,还是有机会的。

前线的消息传来的很快,完颜宗望决定亲自领军十五万前来攻打汴梁,金军九万骑兵,齐军六万步军;刘豫以齐王的名义,在河北调动了十万民夫,给金军提供粮食、器械、渡船,短短的一年多和平,就让金军获得了这么大的利益,现在看来,当时杨志提出的异议是完全有道理的。

关系到中原正统之争,赵构、张浚等人明白,这一次要是输了,真的是要人头落地;因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他们一年前力主的那些建议,所以赵构第一时间就调集翟兴的大军前来增援汴梁,有杨志占据河中和潼关,赵构相信金军一时间不敢突袭洛阳一线,双方决战的地方还是汴梁。

可是前线的战事差不多是一边倒,开德府、曹州再次丢失,让整个前线紧张起来,张浚与苗傅的大军在楚州和泗州之间展开大战,金军渡过了黄河,与翟兴在滑州遭遇。不到五天,翟兴在滑州兵败,张浚在楚州兵败,陈东自杀,企图从汴梁附近跑去金陵府闹事的刘光烈被杨惟忠抓住斩杀,依旧阻挡不住刘光世等人的逃跑。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梁扬祖瞅了一个没人的机会,独自对赵构建议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王爷千金之躯,此刻应该留一员大将镇守汴梁,王爷先一步退往金陵或颍昌府,以求整军再战。”

赵构怎么不清楚梁扬祖的心思,自己不走,这些人一个都走不了;可是坐镇金陵的杨惟忠敢杀刘光烈,十有**是宋徽宗下了旨意,自己去金陵不就是自投罗网。赵构苦笑一声说:“梁大人难道没有看见,最近一段时间,我送入杭州的公文根本就没有回音,父皇连训斥都没有,那意思不是很明显,要我自己想办法解决。”

梁扬祖心里话,军队都在你康王手中,换了我是宋徽宗也不会回话,免得你借机生事;不过现在梁扬祖也着急离开汴梁,看看左右无人,低声说道:“王爷只要手中还要军队,圣上就不会过于计较,王爷可以以安抚刘光世等部的理由前往南边,然后通知刘光世到颍昌府见面,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人可说。”

颍昌府在汴梁的西南方向,刘光世现在在东边的大海边上,不说信使来往刘光世推脱,就算刘光世把赵构当做圣主待,第一时间率领大军前去颍昌府回合,没有二十天是到不了的;到时候恐怕汴梁已经被金军团团围住,赵构就是想回来也不可能。

梁扬祖的主意应该说真不错,可是赵楷想想汴梁城中的这些大员就头疼,谢亮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到时候会不会出乱子真说不好;谢亮主持陕西的时候,被西夏人追着大,丧失了上千里的土地,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压制不住王庶和下面的将领,造成西军各自为战。赵构很清楚,现在有伪齐掺和在里面,汴梁是绝对不能丢失的,要是被刘豫把都城建在汴梁,自己在大宋的折腾就算是折腾到头了。

宦官康履从外面匆匆走进殿中禀告:“张浚大人到了。”

“快请进。”赵构的声音有些激动,满脑子的浆糊,丝毫没有在意东面战事正激烈的情况下,身为主帅的张浚怎么会跑到汴梁来;张浚的气色还好,换了一身半旧的官服,进来向赵构行礼道:“王爷,下官刚刚从应天府赶来,现在整个东面的防线已经分为应天府和亳州,张俊正在亳州,折彦文在应天府。刘豫跟疯了一样,在楚州增兵到三十万人,加上两万金军骑兵,我等实在是抵挡不住,听说滑州不利,我们要商议对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